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碧  刘景兮 《医疗装备》2021,(7):170-171
目的探究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产妇3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0名。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3.27±2.31)分、(50.32±3.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25±2.38)分、(55.38±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6±1.9)h、(0.6±0.3)h、(6.5±2.4)h,均短于对照组的(7.3±2.3)h、(1.3±0.5)h、(8.9±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为(0.1±0.1)h,对照组为(0.3±0.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围生期采用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并可降低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刘新华 《医疗装备》2020,(7):141-142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拉玛泽减痛分娩护理对产妇产程、产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医院妇产科接收的择期分娩产妇15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分娩球联合拉玛泽减痛护理,比较两组产程、产痛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及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时采用分娩球联合拉玛泽减痛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减轻围生期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及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从而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经皮电神经刺激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1月桐庐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产妇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为常规分娩镇痛,观察组又分为导乐+经皮电神经刺激仪组和单纯经皮电神经刺激仪组,观察产妇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改善程度(镇痛前、镇痛后1 h、宫口开全时)、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胎儿Apgar评分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后1 h、宫口开全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时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胎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导乐+经皮电神经刺激仪组与单纯经皮电神经刺激仪组比较会阴侧切率及中转剖宫产率更低、产时出血量更少、产妇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电神经刺激分娩镇痛能够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感,缩短产程,获得满意的分娩结局。联合"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更好地降低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减少产时出血量并且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娩球辅助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来天津市第二医院产科分娩的232例初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及个人自愿原则,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采取分娩球辅助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分娩。评估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记录两组产妇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Z=12.175,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116、6.278,均P0.05),但两组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0,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2.64%)低于对照组(39.68%),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8,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3,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χ~2=5.921,P0.05)。结论分娩球辅助分娩有助于缩短初产妇的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并能够减轻初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产间发热对不同产妇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4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产间发热的产妇74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产间发热的产妇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和产妇并发症情况,并分析产妇产间发热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羊水重度污染和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象或C-反应蛋白(CRP)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低氧血症、酸中毒、发热、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携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间发热会对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因此临床工作中对发生产间发热的产妇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及时进行适当处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荆蕙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81-3682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中静脉注射安定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排除早产、宫口接近开全或已开全、胎位异常及胎盘功能下降等产妇,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0例在产程中使用安定(观察组),80例在产程中不使用安定(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程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为(5.18±1.35)h、第一产程活跃期为(2.83±1.20)h、总产程为(8.18±2.23)h;对照组产妇分别为(7.52±1.48)h、(5.11±1.18)h、(12.38±1.98)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25%(轻度窒息),对照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8.75%,其中轻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3例,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20.50±100.30)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1.20±110.80)ml,两组产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中静脉注射安定可以促使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而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干预对瘢痕子宫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18年2-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16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产妇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分娩,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产妇均有分娩疼痛,以中、重度为主,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是安全的,不但能降低剖宫产率,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而且能保障新生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2h、≥2h)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150例,其中观察组又分为观察A组59例(2h≤第二产程时长<2.5h)、观察B组50例(2.5h≤第二产程时长<3h)、观察C组41例(第二产程时长≥3h)。记录并比较各组剖宫产率、产科干预及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等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住院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A组剖宫产率、产科助产率及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B组和观察C组剖宫产率、人工破膜率和宫缩素使用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C组切口愈合不良和会阴侧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C组新生儿窒息、住院、巨大儿及低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的适当延长,能够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但≥2.5h时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发热发生率等增加,≥3h时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站立位用力与接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78例低危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站立位用力及接产,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仰卧截石位用力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为(207.89±42.31)ml,对照组为(235.00±53.86)ml,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256.44±45.63)ml,对照组为(362.31±211.88)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254.89±45.54)ml,对照组为(422.38±237.44)ml, 3个出血量指标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6.46±36.56)min,对照组为(69.10±5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穴位按摩联合艾盐包腰骶部热敷在改善产妇第一产程产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60例)和观察组(穴位按摩联合艾盐包腰骶部热敷,60例),比较两组第一产程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13.5±2.1)h明显更短,且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4.1±0.5)分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产钳助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88.3%、6.7%、3.3%,其中顺产率明显更高,产钳助娩率、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更低,且新生儿窒息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干预模式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舒适性评分为(80.5±2.0)分、干预依从性评分为(93.6±2.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40.1±3.2)分及抑郁评分(40.1±3.2)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第一产程阶段,给予产妇穴位按摩及艾盐包腰骶部热敷,可以有效舒缓产妇产痛及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时间,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单胎足月初产孕妇宫缩、产程、分娩结局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遵照产妇以及家属意愿进行分组研究,其中接受常规分娩镇痛产妇为对照组(36例),接受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为研究组(44例),对两组产妇最后的产程以及镇痛效果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研究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t=8.264、12.251、11.251,均P<0.05);镇痛前两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明显缩短(t=12.625、15.264,均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P>0.05);研究组产妇镇痛各时间点宫缩持续时间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明显较短(t=7.635、6.558、6.592,均P<0.05);镇痛前两组产妇宫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2,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2 h对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产程标准实施以来2014年8月-2017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试产的399例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第二产程时长分为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长≥2 h)和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长<2 h),其中观察组203例,对照组196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2 h≤第二产程时长<2.5 h,共107例设为T1亚组;2.5 h≤第二产程时长<3 h,共58例设为T2亚组;第二产程时长≥3 h,共38例设为T3亚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1)T1亚组在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T2、T3亚组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侧切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T3亚组出现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脐动脉血pH<7例数及新生儿住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中转剖宫产孕妇中,观察组因失去耐心、惧怕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管理下,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对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第二产程时长<2.5 h时,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当2.5 h≤第二产程时长<3 h时,可影响产妇分娩方式,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当第二产程时长≥3 h时,可增加新生儿窒息及住院率。临床上还需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密切关注产程进展,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对高龄孕妇分娩及产后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高龄产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观察组产前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进行产前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产前教育方法;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时疼痛,分娩结局,胎儿宫内情况,产后心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t=7.578,P<0.05),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5.683,P<0.001),其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较低,差异有显著性(χ^2/t分别为41.49、7.12、9.08,均P<0.05)。对照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阳性即总评分≥13分的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t=59.72,P<0.05),两组产妇心境、乐趣、焦虑、失眠、悲伤评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可减轻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于产后产妇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硬膜外镇痛孕妇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临床特点,评估其中转剖宫产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足月单胎头位经阴道试产分娩的11493例孕妇内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729例为研究对象,将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镇痛中转剖宫产的409例定为研究组,产程中未使用硬膜外镇痛中转剖宫产的320例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及母儿近期结局。结果在11493例孕妇中,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镇痛孕妇中转剖宫产率为4.35%(409/9399),未使用硬膜外镇痛孕妇中转剖宫产率为15.28%(320/209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389,P<0.05)。研究组孕妇产程中出现Ⅱ类或Ⅲ类电子胎儿监护率、产时体温≥38℃发生率、第一产程活跃期剖宫产率、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9.202、120.343、42.590、16.635,均P<0.05)。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4h出血量、脏器损伤率、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输血率、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羊水污染率、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产程中使用硬膜外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中转剖宫产不会增加母儿近期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分别配合无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痛、产后出血率、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经自由体位无痛分娩(观察组)和经传统卧位无痛分娩(对照组)的初产妇各104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痛程度[第二产程末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产后出血情况(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经阴道分娩者第二产程时间及泌乳功能差异,并记录两组母婴结局[围生儿不良结局(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孕母不良结局(尿潴留、下肢疼痛麻木、软产道损伤)]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末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64、2.800,均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660,P<0.05),且孕母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96,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93,P=0.007),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5.915,P=0.015),且观察组经阴道分娩者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129,P=0.000)。观察组泌乳功能优于对照组(Z=2.079,P=0.038),有效泌乳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00,P=0.048)。两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及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由体位配合无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产痛,并促进胎儿顺利经阴道娩出,且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改善初产妇产后泌乳功能,还可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娩球联合穴位按摩用于初产妇临床镇痛分娩的协同作用,为提高镇痛效果及自然分娩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分娩的初产妇80例行盲法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分娩球联合穴位按摩进行镇痛分娩干预,对照组40例单用分娩球镇痛,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分娩疼痛状况、记录产程时间、统计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镇痛有效率为81.6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穴位按摩进行分娩镇痛干预操作便捷,镇痛效果良好,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提升产妇分娩经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视频教学及模拟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信阳市息县人民医院10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前检查与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助产士主导视频教学及模拟分娩。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应激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活跃期疼痛程度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中焦虑、抑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自愿剖宫产、非自愿剖宫产比例低于对照组,正常阴道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产妇应用助产士主导视频教学及模拟分娩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身心痛苦,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正常分娩期间发热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12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表格随机双盲分组的方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为连续硬膜外下分娩镇痛,对照组为自然分娩,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记录两组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鼓膜温度变化、第一和二产程时间、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是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稍长、镇痛期间各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镇痛2、4 h两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4 h后观察组产妇体温> 37. 5℃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出生后1 min和5 min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中,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显著减少产妇分娩期疼痛,保证分娩者以及婴儿的健康;易出现产妇产间发热现象、延长第二产程,却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孕产妇产时、产后相关指标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7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模式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水中分娩模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长、宫口5~7 cm和宫口10 cm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妇满意度、会阴撕裂程度及新生儿体重和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01±1.08)h和总产程时间(7.93±1.10)h,短于对照组的(8.60±0.93)h和(9.51±0.94)h(均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10 cm时VAS评分(7.35±0.81)分和产妇满意度评分(98.76±3.04)分,高于对照组的(9.47±0.51)分和(92.34±4.45)分(均P0.01)。但两组在宫口5~7 cm时VAS评分、产妇会阴撕裂程度、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窒息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加速产程,有效缓解孕产妇分娩疼痛,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前倾站位和夸张截石位在耻骨联合过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骨盆外测量正常,耻骨联合过长的产妇90例,在第二产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前倾站位,直至胎头着冠再上产床分娩;对照组采用夸张截石位,观察并记录各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两组疼痛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0.5±18.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5.3±22.9)min(F=7.820,P=0.009);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636.1±86.5)min,较对照组的(720.2±107.3)min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2,P=0.043);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为2.3%(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8/46)(P=0.0304);观察组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Zc=-2.871,P=0.004);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c=-2.160,P=0.031);观察组产后出血大于500 ml的人数少于对照组(Zc=-2.160,P=0.031)。结论在骨盆外测量正常,耻骨联合过长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采取前倾站位,能够缩短产程,减轻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