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谱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ECO)分离株耐药基因谱与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ECO 34种耐药基因.并作聚类分析.结果 20株中TEM、SHV、CTX-M-1群、OXA-1群、aac(3)-Ⅱ、8ac(6')-Ⅰb、ant(3")-Ⅰ、rmtB、dfrA1、dfrA12、dfrA17、sull、catB和cml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55%、40%、10%、75%、40%、15%、5%、10%、5%、75%、90%、15%和35%,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TEM、SHV、CTX-M-1群、aac(3)-Ⅱ、aac(6')-Ⅰb、dfrA17,sull和cmlA基因检出率高,ECO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阴沟肠杆菌对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2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结果20株阴沟肠杆菌呈多重耐药;β-内酰胺酶基因ACT-1、DHA和TEM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4株(70.0%)、9株(45.0%)和11株(55.0%),而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nt(3″)-Ⅰ、ant(2″)-Ⅰ、aac(6′)-Ⅱ、aac(3)-Ⅱ阳性株数分别为10株(50.0%)、3株(15.0%)、2株(10.0%)、1株(5.0%)、1株(5.0%),而aac(3)-Ⅰ基因均阴性;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sulⅠ、dfrA1、dfrA17阳性株数为10株(50.0%)、1株(5.0%)、0。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3.
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菌株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PAE)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对21株PAE,采用PCR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和oprD2),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ac(3)-Ⅰ)。结果21株PAE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中TEM阳性21株(100.0%)、SHV阳性2株(9.5%)、GES阳性1株(4.8%)、CARB阳性2株(9.5%)、VIM阳性4株(19.0%),oprD2基因缺失14株(66.7%),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中aac(3)-Ⅱ阳性4株(19.0%)、aac(6′)-Ⅰ阳性5株(23.8%)、aac(6′)-Ⅱ阳性2株(9.5%)、ant(3″)-Ⅰ阳性1株(4.8%)和ant(2″)-Ⅰ阳性4株(19.0%),aac(3)-Ⅰ为阴性。结论ICU患者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β-内酰胺类(TEM、SHV、GES、CARB、IMP、VIM、DHA、oprD2)、氨基糖苷类(aac(6')-I b、aac(6')-Ⅱ、ant(3")-I、arraA)和磺胺(sull)等常见耐药基因.结果 20株中,TEM阳性17株(85%),aac(6')-I b阳性17株(85%),sull阳性18株(90%),ant(3")-I阳性2株(10%),而CARB、aac(6')-Ⅱ基因20株均为阳性(100%),oprDz基因均缺失(100%),其余基因为阴性,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和时间分离株耐药基因可不同.结论 CARB、aac(6')-Ⅱ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中流行,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特别是其连续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6,他引:1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存在状况。方法自临床分离39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PER、VEB、GES、CARB、CTX-M-1群、OXA-23群、OXA-24群、IMP、VIM、DHA、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结果39株中TEM阳性13株(33.3%)、OXA-23群阳性20株(51.3%)、aac(3)-Ⅰ阳性25株(64.1%)、aac(6′)-Ⅰ阳性25株(64.1%)、ant(3″)-Ⅰ阳性29株(74.4%),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在绍兴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烧伤科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同期流行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烧伤科分离的32株PAE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44种耐药基因,Average法进行耐药基因聚类分析以确定菌株亲缘性。结果 32株PAE中,基因阳性率分别为TEM 100.0%、OXA-10 28.1%、VEB 25.0%、IMP25.0%、VIM 9.4%、oprD缺失100.0%、aac(6′)-Ⅰb 9.4%、aac(6′)-Ⅱ3.1%、ant(3″)-Ⅰ28.1%、ant(2″)-Ⅰ25.0%、rmtB1 3.1%、qacE△1-sul1 50.0%、tnp513 9.4%、tnpA 6.2%、merA 34.4%和intⅠ1 40.6%,其他基因均阴性;根据耐药基因聚类分析32株PAE分为2群,为烧伤科该时期存在的主要流行株。结论烧伤科分离的32株PAE,检测到16种耐药基因,主要有2种流行株传播,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存在暴发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30,他引:27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菌株的亲缘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检测,并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志作聚类分析。结果TEM、CARB、VIM的阳性率分别为24.32%、43.24%、5.40%,而SHV、CTX-M、OXA-10 group、PER、GES、VEB、DHA、IMP基因均阴性;oprD2缺失率为86.49%;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8.11%、43.24%、18.91%、40.54%、qacE△1基因为51.35%,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老年患者感染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整合基因的分布及耐药率,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从湖南省人民医院ICU老年感染患者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49株,用PCR分析整合基因,并通过测序明确基因型。结果 349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出Ⅰ类整合基因、qacEΔ1-sul1、L1、L2、aac(3)-Ⅱ、aac(6′)-Ⅱ、ant(2")-I、 dfrA12、I类整合子可变区分别为29.51%、9.74%、95.7%、85.1%、75.07%、67.34%、81.08%、 8.88%、13.18%;耐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34株中,有qacE△1-sul 1合并intI 1阳性共25株,qacE△1-sul 1,sul 2和intI1同时阳性4株;整合子可变区测序有aacA4、ant(3″)、aac(6′)-Ib和aar-3-dfrA27耐药基因盒。结论 ICU老年患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I类整合基因能把多种耐药基因整合并在细菌间播散,是形成多重耐药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D2(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筛选出100株多重耐药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结果:10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CTX-M-1群、TEM、DHA的检出率分别为54.0%、30.0%、9.0%,未检出SHV、OXA-10群、PER、GES、VEB、CARB、IMP和VIM基因;OprD2基因的缺失率为61.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的阳性率分别为59.0%、33.0%、25.0%,未检出aac(6′)-Ⅰ;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检出率为15.0%。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CTX-M-1群、TEM、DHA型耐药基因有关,对亚胺培南耐药主要与OprD2基因缺失有关,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aac(6′)-Ⅱ、a...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中β-内酰胺酶、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及qacE△1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铜绿假单胞菌使用VITEK仪器鉴定,琼脂稀释法行MIC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EMI、MP、VIM、oprD2、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qacE△1。结果TEM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1.4%,IMP、VIM基因未检出,oprD2基因缺失率为60.0%;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等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8.6%、40.0%、54.3%、45.7%、60.0%;qacE△1基因为94.3%。结论在35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较高,耐消毒剂基因检出率很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