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云南和贵州交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方法选择该地区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且HBV-DNA1.0×10~3IU/mL的CHB患者,采用PCR和反向杂交技术检测HBV基因序列,分析HBV基因型构成、耐药突变发生率和突变位点分布。结果在纳入的967例CHB患者中,B、C、D、B+C、B+D、C+D、B+C+D基因型HBV患者分别为334例(34.54%)、310例(32.06%)、150例(15.51%)、38例(3.93%)、28例(2.90%)、1例(0.10%)、1例(0.10%)。CHB患者的耐药突变发生率为16.34%(158例);共检出23种耐药突变位点模式,其中rt180M+rt204V、rt204I、rt204V、rt181V突变患者分别占耐药突变患者的15.19%、13.29%、11.39%、10.13%。结论研究地区CHB患者HBV以B和C基因型为主,耐药突变率高,耐药突变位点多样化;研究结果有助于CHB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的特点及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情况。方法收集HBV患者血清141例,PCR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结果 105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占62.86%,C基因型占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31.82%和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以204I和180M+204V+204I突变多见。HBV耐药突变模式以rt204I(11.43%)和180M+204V+204I(8.57%)为主。LAM耐药率显著高于A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Ld T+ETV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和C基因型耐药均以LAM+Ld T+ETV为优势模式。结论本地区HBV基因B型多于基因C型,204I和180M+204V+204I基因突变模式多见,LAM和LAM+Ld T+ETV耐药模式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地区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相关耐药位点的突变特征,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服药依从性与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肝炎门诊具有明确服用一种或两种以上NAs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186例。采用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基因型及与NAs耐药相关的DNA聚合酶P区8个位点(rt180、rt181、rt184、rt202、rt204、rt207、rt236、rt250)的突变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法了解患者服用NAs依从性。结果186例CHB患者,检出HBV基因B、C、B+C混合型及未分型分别为68、106、5、7例。检出耐药突变基因共72例,其中HBV基因C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48.11%(51/106)高于HBV基因B型患者30.88%(21/68)(P=0.028),B+C混合型5例及未分型7例均未检出耐药突变基因。在72例基因位点变异的患者中,HBV基因B型患者以rt204I/rt236T单位点突变为主,占76.19%(16/21),HBV基因C型患者以双位点(rt204I/V+rt180 M、rt250V/L+rt181T)和多位点突变为主,分别占54.90%(28/51)和29.41%(15/51),不同突变位点在HBV基因B、C型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6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依从性良患者耐药突变率为29.21%(26/89)低于依从性差患者耐药突变率47.42%(46/97)(P=0.016)。结论萧山区服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型较高,感染HBV基因C型患者的耐药突变率高于HBV基因B型患者且突变模式较为复杂。依从性是引起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减少耐药突变基因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CHB)患者耐药现状及常见核苷(酸)类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开封市传染病医院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病例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常见核苷(酸)类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41例CHB患者,其中男1635例,女506例,年龄20~42岁,平均(31.5±10.5)岁,HBV DNA载量(4.88±1.54)×10^(7)U/mL。30~42岁CHB患者耐药率显著高于20~29岁者(P<0.01)。CHB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性较高,对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敏感性较高。2141例CHB患者检出HBV耐药基因突变788例,占36.81%。M204I、M204V、M250I+M250L是HBV耐药突变位点前3位,分别占22.08%、13.20%、9.64%。B基因型患者为主(占62.20%)。C基因型与B+C混合型患者突变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B基因型患者多基因位点突变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与B+C混合型患者(P<0.01)。单一药物治疗组与多种药物序贯治疗组耐药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组耐药基因突变率高于非停药组(P<0.01)。结论长期常见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多出现耐药,可导致多种形式的HBV聚合酶变性,是HBV感染治疗的主要阻碍。临床检测耐药突变位点有利于治疗方案制定,指导治疗药物选择与长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P区耐药突变基因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型及P区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 2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基因B型59例,C型127例,D型2例,B+C混合型6例,B+D混合型1例。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数分别是39例、18例、25例和71例。突变基因以M204I、L180M和M204V最多。YMDD突变类型在B、C基因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YMDD中的M204I、M204V发生在B、C基因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HBV耐药突变以M204I、L180M和M204V多见。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情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耐药种类分布和耐药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4月就诊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和住院的46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通过使用毛细管电泳仪采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和耐药位点的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唐山地区CHB患者的467例样本中检测出HBV基因型445例,其中B基因型64例占14.38%,C基因型380例占85.39%,D基因型1例占0.22%;共检出耐药患者283例,其中对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多药耐药的160例占56.54%;对阿德福韦酯的主要耐药位点是rtA181V/T/S突变,其次是rtA181V/T/S和rtN236T同时突变,B基因型与C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的耐药位点突变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多药耐药的主要耐药位点是rtL180M和rtM204I/V/S同时突变,其次是单独rtM204I/V/S突变。结论唐山地区HBV感染者的基因型主要以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通过对耐药位点的分析,B基因型CHB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不易耐药,HBV基因型B型和C型的CHB患者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的多药耐药位点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发生耐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基因突变模式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97例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耐药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及基因分型测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97例患者的基因突变模式为9种,其中单个位点突变37例占38.1%,联合位点突变为60例占61.8%;B基因型22例占22.7%,C基因型74例占76.3%,B和C混合基因型有1例占1.0%,C基因以rtM204I+rtL180M突变为主,占32.4%,B基因以rtM204I突变模式为主,占54.6%;以rtM204I和rtM204I+rtL180M突变模式的B和C基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引起的HBV P区基因突变,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与耐药相关变异出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位点突变情况,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提取血清HBV DNA,以巢式PCR扩增HBV基因P区片段后测序,通过序列分析软件Bioedit分析测序结果。结果在2 22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中,1 202例(54.07%)检测出耐药突变,其中980例(44.08%)检测出主要耐药位点突变。在检测的病毒株中,多点突变多于单点突变。耐药突变多样,达32种模式,以rt M204I/V+rt L180M最常见,其次是rt A181T/V/S。各种药物耐药突变率LAMADVETV。多重耐药49例(2.2%)。结论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率高,突变组成复杂,加强耐药突变检测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武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63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通过Sanger测序法测定HBV P基因RT区的基因序列,与NCBI genebank数据库中HBV基因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患者HBV基因型。同时分析P基因RT区的突变位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共检测出5种HBV基因型,分别是B型181例(68.82%),C型76例(28.90%),D型3例(1.14%),B/C混合型1例(0.38%)和B/F/G混合型2例(0.76%)。共检出耐药株109例(41.44%),HBV B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高于C基因型,以L180M+M204V/I和M204V/I耐药模式最为常见。结论武汉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其次为C型;耐药形式复杂多样,耐药发生率与基因型别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分析未治和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及其核酸类似物耐药突变位点的模式特征,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74例未治和66例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及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未治患者与经治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均以B型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患者HBV C型的比例低于经治患者(P<0.05),B+C和B+D型的比例则高于经治患者(P<0.05)。未治患者同样存在耐药基因突变:尽管其B型和C型HBV的耐药突变比例均低于经治患者(P<0.05),但其B+D型HBV的耐药突变比例高于经治患者(P<0.05),且以236T单基因突变为主;经治组患者HBV耐药突变单位点180M、204V和204I例数均高于未治组,而且经治组患者比未治组患者有更多的多位点耐药突变(P<0.05)。结论 HBV B基因型是本研究主要的基因型。未治患者亦存在耐药基因耐药突变,以B+D型HBV的耐药基因突变和236T单基因突变为特征;与未治患者相比,经治患者有更多的单基因位点和多基因位点的突变。未治和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应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NAs耐药突变发生,以便及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湖北省十堰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基因型、逆转录酶(RT)区耐药基因突变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521例HBV - DNA定量阳性CHB住院患者进行基因分型、RT主要耐药性基因位点突变以及血清ALT和AST活性、HBsAg、HBV - DNA检测。结果 本地共检出B型323例(62.0%)、C型187例(35.9%)、D型3例(0.6%)、BC混合型8例(1.5%)。其中121例(23.2%)存在RT区主要耐药基因突变;272例有核苷(酸)类(NAs)用药史患者中C基因型突变率51.5%(68/132),高于B型26.8%(37/138)(χ2 = 26.238, P<0.001)。突变型患者血清ALT、AST、HBsAg、HBV - DNA均高于野生型(t = 2.514, 1.986, 4.851, 6.265; P = 0.012, 0.047, <0.001, <0.001),主要突变模式M204V血清HBsAg和HBV - DNA水平亦高于野生型 (t = 3.247, 2.805; P = 0.001, 0.005)。结论 该地CHB住院患者主要以感染B型HBV为主,而C基因型较B型更易发生RT区耐药基因突变,且基因型、RT区耐药基因突变均与血清病毒学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12.
50例HBV基因分型及P区耐药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温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分型和P区基因逆转录酶区(RT区)序列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50例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确定基因型。结果:在50例中C型44例,占88%,B型6例,占12%。存在位点突变者25例(50%)。其中检出以单位点rtM204I/V/S突变为主,9例,占36%,rtA181V/T突变4例,占16%,rtM204I/V/S+rtL180M突变5例,占20%,rtV214A,rtA181V/T+rtV173L,rtM204I/V/S+rtQ215H,rtM204I/V/S+rtL180M+rtV173L,rtM204I/V/S+rtL180M+rtV207I,rtM204I/V/S+rtL180M+rtT184A/G/I/S,rtM204I/V/S+rtL180M+rtT184A/G/I/S+rtA181V/T突变各占1例,占4%。结论:多数乙型肝炎患者在HBV P区可检出突变,突变形式多样,其中以rtM204I/V/S突变为主,应用DNA序列测定法分析HBV P区基因突变,获得的信息全面,对临床评估病情进展和实施抗病毒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华建  丁伯敬  王嵘嵘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66-5067,5070
目的 建立HBV基因分型、耐药变异以及前C区/BC P区突变检测技术,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利用MassARRAY Assay 和PCR技术对样本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① 54例患者中B基因型28例(51.85%);C基因型22例(40.74%);B,C混合基因型2例(3.70%);无D基因型;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1例(1.85%).②54例患者中,37例对拉米夫定耐药,37例患者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突变基因型均为B和C基因型.突变基因型主要是180M型(56.76%),无207I型,而且突变基因多见于C基因型,比例为72.97%,高于B基因型(27.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HBV-DNA突变基因型主要是180M型,而且多见于C基因型,MassARRAYAssay技术可以准确检测HBV基因型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多聚酶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6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且耐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P基因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63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rtM204V/I变异46例(73.0%),rtL180M变异25例(39.7%),rtV173L/M变异5例(7.9%),rtQ214E变异1例(1.6%),rtS213T变异2例(2.%)12,rtV207L/M/I变异2例(3.2%),rtA181T变异3例(4.8%),rtT184I/S/M变异1例(1.6%).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HBV多聚酶区常见的rtLl80M和rtM204V/I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耐药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型分布及耐药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对来自维族、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核酸阳性的927份标本进行与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相关的rtL180M、rtM204I/V、rtA181T/V和rtN236T的耐药突变和基因型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率分别为53.26%和5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个耐药变异位点中,rtL180M、rtM204I/V、rtN236T 3个位点的突变在两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A181T/V在两个民族中的突变率分别为13.04%和3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04,P<0.05).结论 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不存在差异,4个突变位点的6种突变中,只有rtA181T/V在两个民族之间有差异,且维吾尔族低于汉族,rtL180M、rtM204I/V和rtN236仍是维吾尔族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常见变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变异和基因分型的关系,为制定针对不同HBV基因型抗病毒的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87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 DNA载量及HBV-M进行检测,用特异的引物对待检标本HBV P区进行全序列测定,对不同性别、年龄的测序结果的基因分型作比较;并对C、B基因型发生实变模式作分析。结果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均为B和C基因型,B基因型51例(27.27%),C基因型134例(71.66%),并存在混合感染2例(1.07%);HBeAg含量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区基因突变结果显示,B基因型以单纯YMDD突变为主,C基因型以YMDD突变+ rtL180M 突变为主。结论本研究对象的HBV基因型主要是C型,不同基因型可能决定了与耐药相关的P区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布及有关位点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88例乙肝患者,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扩增HBV Pre-S/S区和C区序列并测序。[结果]在88名研究对象中共检出C基因型52例(59.09%)、B基因型36例(40.91%)。B基因型的平均年龄为(38.56±12.55)岁,低于C基因型的(44.54±15.72)岁,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的乙肝表面E抗原(HBeAg)阳性率(66.67%)高于C基因型(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C1762、C1764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50.00%和50.77%,分别高于B基因型的27.78%和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C基因型C1762、C1764位点的突变率高于B基因型,应加强HBV基因型和基因突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自贡地区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BCP区1762/1764及前C区1896位点的突变情况,探讨其与HBV相关性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141例经本院确诊的乙肝性相关疾病患者血清标本(HBV DNA≥103IU/mL):慢性乙肝(CHB组)50例、肝硬化(LC组)45例、肝癌(HCC组)46例,并收集临床相关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的HBV DNA水平,多通道荧光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然后采用ARMS-PCR法检测HBV基因BCP区1762/1764及前C区1896突变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组和CHB组在e抗原阳性率、HBV DNA水平及HBV DNA>105IU/mL方面对比发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和LC组在e抗原阳性率方面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水平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乙肝患者HBV基因BCP区1762/1764位点突变率分别为67.0%、57.1%(P>0.05),前C区1896位点突变率分别为61.6%、66.7%(P>0.05)。HCC组患者、LC组患者、CHB组患者的HBV基因BCP区1762/1764突变率分别为91.3%、84.4%、22%,HCC组与CH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C组与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前C区1896突变率分别为84.8%、62.2%、42.0%,HCC组与CHB组、L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患者的HBV基因前C区1896和BCP区1762/1764位点同时突变率为78.3%,要高于LC组和CH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型方面比较,无论是基因B型还是C型的乙肝相关患者,疾病进程较重(HCC组、LC组)的受试者携带BCP区1762/1764突变型或前C区1896突变型的比例都要高于慢性乙肝患者(CHB组)。结论自贡地区HBV基因BCP区1762/1764和前C区1896突变率高,无性别和基因型差异,其中HBV基因BCP区1762/1764位点和前C区1896位点联合突变与HBV相关性HCC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布及有关位点的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88例乙肝患者,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扩增HBV Pre-S/S区和C区序列并测序.[结果]在88名研究对象中共检出C基因型52例(59.09%)、B基因型36例(40.91%).B基因型的平均年龄为(38.56±12.55)岁,低于C基因型的(44.54±15.72)岁,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的乙肝表面E抗原(HBeAg)阳性率(66.67%)高于C基因型(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C1762、C1764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50.00%和50.77%,分别高于B基因型的27.78%和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C基因型C1762、C1764位点的突变率高于B基因型,应加强HBV基因型和基因突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临床基因扩增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4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位点检测。结果:149例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B型3例,C型133例,13例病毒序列无扩增;114例乙肝患者的相关耐药药物和百分比为拉米夫定(LAM)46.02%、阿德福韦脂(ADV)4.42%、恩替卡韦(ETV)22.12%、替比夫定(LDT)28.31%、替诺福韦脂(TDF)0%。结论乙型肝炎疑似耐药患者其基因型以C型为主;耐药位点以rtL180M、rtA181V/T、rtM204V/I为主;易产生耐药抗病毒药物是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