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密型医联体是以医联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模式,促使医联体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本研究通过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构建并实践紧密型城市医联体“6541”工作模式,即六统一: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财务账户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统一;五畅通:业务流 、病人流 、资源流、数据流和现金流畅通;四特色:五派出、五延伸、居民医保基金打包付费改革和五方满意;一体化:共建一体化医防融合服务体系,以资源整合促进优质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同质,实现“责任、服务、资源、管理、利益和发展”一体化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蔡春祥 《中国卫生》2014,(9):110-110
<正>目前全国所探索的医联体有两种模式:松散型的技术协作联盟和紧密型的医疗服务集团。不管是何形式,医联体这项改革措施,需要对医保、医疗、医药体制实施综合改革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一、需要解决医保问题一是目前医保、新农合的总额预付制,实施对象是各级医疗机构。当医联体成立后,这样的总额预付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联体医保总额付费基金的测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以某区域医联体为例,通过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次均费用)以及按住院指数单价三种测算方法对区域医保总额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人头付费使得医联体医保总额增量最大,有利于调动医联体积极性;按服务单元(次均费用)和住院指数单价测算考虑到了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差异和历史水平因素,更利于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和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结论:单纯测算医保总额预付额度只是开展医联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在医联体内部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医联体整体效率和公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健康版"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启动试点,将通过整合共享医联体内医疗卫生资源,为崇明岛上70万居民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在岛内解决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松散型医联体不同,新华—崇明紧密型区域医联体"以健康为中心",试点医联体医保总额打包预付机制,还要健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6,(2):228-230
目的探索医疗联合体的建立及运行模式。方法自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附近二、三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比较医联体实施前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培训次数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医联体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培训次数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建立医联体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水平,确保医疗工作的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医联体建设背景下影响分级诊疗系统建设的重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中因果关系图分析方法,运用Vensim软件构建医联体建设背景下分级诊疗系统因果关系图。结果:通过对医联体建设背景下分级诊疗系统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患者或居民)、供给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方(医保部门、卫生管理部门)三个子系统的分析,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医联体建设背景下分级诊疗系统中的关键性要素。结论:提出了引导患者形成对基层医疗合理期望值、改革医师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方法: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采用混合Logit模型评估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每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不同特征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异质性。结果:居民偏好选择每年签约自付费用为20元、诊疗水平高、药品配备高、提供基本服务包及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上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30.18%、20.95%、22.06%、14.55%、7.55%,不同特征居民偏好存在异质性。结论:加快推进医联体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适当放开医保政策对签约服务的用药限制,提供“菜单式服务”,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医保支付改革是区域纵向医联体形成长效内生动力的制度引擎。在先行试点探索过程中,先后涌现出镇江京口、武汉黄陂、安徽天长、深圳罗湖四种典型实践模式。文章基于四类区域纵向医联体医保支付改革实践探索,在总结四类区域纵向医联体实践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区域纵向医联体医保支付改革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
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形式。文章聚焦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以激励相容理论为基础分析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内供需政保之间的激励冲突,从激励机制、患者利益、顶层设计、医联体医保改革出发,为推进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滕-山医联体"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分析、关键人物访谈和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发现了以医联体形式推进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诸如双向转诊逆差、基层首诊能力弱、医保与基药政策困境、体制与机制、人事与文化等影响医联体建设与发展的10大问题,并针对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居民医保及基本药物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统一"医联体文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典型地区医联体模式下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改革的做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罗湖、安徽天长、福建尤溪、浙江德清等地医保总额预付制的预付层次、复合支付方式改革、预付标的范围、预付水平设定、结算机制和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结果各地区域医联体以人群为总额预算管理单位,对单个供方实行按病种付费、DRG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预付标的范围为医保基金支付费用总额,预付水平主要基于上年度医保基金支出增长、当年医保基金筹资水平或增长率和支出增长率等确定。结论以医联体为单位的总额预付制对供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管理要素产生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协同作用,以区域医联体为单位的总额预付制有助于实现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与国际上基于价值的医保支付制度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形式,希望实现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居民就诊的合理分流。本文综述了北京、上海、镇江、武汉四个典型城市构建医联体的整合机制,即组织及管理机制、人员建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服务连续性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分析其取得的效果,并讨论了实践中在分工协作模式及治理结构的可持续性、人力对接及激励措施、医保对机构和患者的引导、双向转诊及其配套措施以及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对各地医联体的实施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全程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银川市将开展社区医师签约管理参保居民健康服务工作。银川市卫生局副局长马如林介绍,银川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近日启动报销程序,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被确定为居民医保服务定点单位。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分级医疗模式,是实施居民医保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提炼现阶段医保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典型模式,为规范该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政策回顾、面上调查、典型调查。结果:现阶段主要存在6种医保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典型模式,分别是支持签约服务费、医保打包付费、签约对象报销优惠、不签约不报销、医联体和医共体医保结余用于签约服务人员奖励、将转诊后大型医疗检查等费用额度交给签约团队所在首诊基层机构。结论:医保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支持已形成一些模式,但总体上尚缺乏体制机制性设计,下一步有待以医保打包付费为主要支持模式,建立实体性和程序性机制,并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医联体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举措。对武汉市第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联体实践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3家医联体均认为要全面推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托管模式首选紧密型直管制,如选择松散型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转诊制度、医保费用支付等配套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医联体模式下患者就医行为心理归因对分级诊疗运行的影响,为深入推进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市医联体内2家核心医院及6家联合医院,通过自行设计问卷,从就医心理角度对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研,同时进行专题访谈。结果:59%的患者对医联体模式尚不知晓,36%的患者表示知道医联体模式,完全了解者仅占5%。居民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医院等基层医院人数占比为35%。结论:患者就医心理易受年龄、学历背景、就医观念、消费观念和心理承受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产生的就医选择动机偏差是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因素,对全民就医理念进行深入宣传与普及性教育,纠正患者心理归因偏差对推进医联体制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就诊居民对医联体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医疗服务需求现状,为推动医联体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川沙医联体11家医疗单位健康管理档案内2 23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联体医疗满意度和医疗服务需求。结果调查对象对医联体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3.4%,其中,"提供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保护隐私"和"病情解释清晰程度"五项条目的满意度均大于50.0%,分别为79.1%、73.8%、72.3%、66.4%和54.9%;就诊居民对"专家专病门诊"和"就诊快速通道"两项的服务需求比例均大于80.0%,分别为98.7%和88.8%。结论川沙医联体辖区内的就诊居民满意度总体较高,今后应在结合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促进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联动,进而为居民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天津市开展医联体工作的实施现状,为医联体模式在天津市全面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格局平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方法:目的性选取天津市16个建立医联体的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20名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将资料整理分析,应用SWOT模型,归纳总结出天津市医联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天津市开展医联体的优势包括提高基层医生医务能力,应用信息网络搭建沟通平台,提升社区整体水平;劣势包括基层医生工作繁多、压力大、积极性不高,药品管理制度限制患者基层就医,医保制度限制医联体运行;机遇包括医联体建设有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人专岗从事医联体工作;挑战包括基层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结论:天津市医联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用经济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医联体统一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医保政策和药品管理制度,维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格局平衡,促进天津市医联体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方法:医院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技术与人才“双下沉”模式对接社区诊疗服务。结果:医院与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联体服务模式,不仅发挥了医院专业技术优势,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引导本区域居民合理就医。结论:“双下沉”医联体模式能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加快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发展,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0.
以铜陵市立医院城市医联体试点改革为例,阐述了医联体在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一体化管理、畅通转诊通道、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防融合、创新医保支付政策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收集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数据,分析改革取得的效果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医联体接下来应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减轻牵头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