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要点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水平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某院神经外科29例鞍区肿瘤病人病例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特点。[结果]29例鞍区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经积极护理,积极有效的沟通,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鞍区肿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多,病情危重,但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评估大型鞍区肿瘤的不同手术入路。方法 鞍区大型肿瘤66例,分别选择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比较不同类型肿瘤对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结果和预后。结果 经双额底内侧入路、扩大的翼点及单侧额外侧入路的肿瘤全切除率分别为84%(32例),75%(12例),50%(6例),无1例手术死亡。结论 鞍区大型肿瘤的切除可根据肿瘤类型选用经扩大的翼点入路或双额底内侧入路。  相似文献   

3.
鞍区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鞍区肿瘤96例术后并发症,包括经蝶窦入路34例,单额下入路17例,扩大翼点入路3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颞下入路2例。结果水电解质紊乱有34例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包括尿崩症、低血钠、高血钠等,占35.4%;意识障碍共6例,占6.3%,其中2例昏迷死亡;高热:11例,占11.5%;视力减退4例,占4.2%;上消化道出血6例,占6.3%,其中颅咽管瘤3例;其他包括动眼神经麻痹2例,脑梗死2例。结论熟悉鞍区肿瘤显微解剖和提高手术技巧,尽量避免术中牵拉、损伤鞍区正常组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电解质、监测尿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防治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鼻孔经蝶内镜下鞍区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20例鞍区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60例予以单鼻孔经碟内镜下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指标、肿瘤切除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肿瘤全切除38(63.33%)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0(33.33%)例,部分切除6(10.0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4(23.33%)例;研究组患者头晕、闭经、阳痿、泌乳及视力恢复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鼻孔经蝶内镜下鞍区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发自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以儿童多见。颅咽管瘤位于鞍区,其对毗邻的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等重要结构造成压迫,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目前,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仔细观察与精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9例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鞍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2例,大部切除7例。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论额外侧锁孔入路可以充分显露鞍区,具有创伤小,脑组织暴露少、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24例颅咽管瘤都位于鞍区。术前准备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均采取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测病人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果22例病人显微镜下肿瘤全切,2例肿瘤有少部分残余,术后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16例发生了尿崩症,12例发生了电解质紊乱,6例发生了体温失衡。经过处理后,电解质紊乱和体温失衡完全纠正,13例尿崩症痊愈,3例得到了缓解。结论根据肿瘤的扩展范围以选用最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悉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并在术中充分利用之是完成颅咽管瘤全切除术的关键。术前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术后严密监测尿量和血电解质,积极处理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鞍区结构复杂,位置深在,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该部位肿瘤常与视神经(视交叉)、垂体、垂体柄及丘脑下部等结构关系密切,有时肿瘤侵及上述结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熟悉鞍区的解剖和不同肿瘤的表现,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常见的鞍区肿瘤有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经蝶入路、翼点入路、额下入路、纵裂入路、微创锁孔入路及联合入路等[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垂体瘤合并平坦型鞍底的经蝶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平坦型鞍的经蝶垂体瘤手术116例,均根据术前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及MR影像资料,指导术中暴露鞍底、切除肿瘤.结果 未使用术中定位设备的情况下,均能顺利暴露鞍底、切除肿瘤.术后MR复查:肿瘤全切除87例、次全切除25例、大部分切除4例.结论 伴平坦型鞍底的经蝶垂体瘤手术,术前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术中磨钻、显微镜或内镜的应用,能使术中准确辨认鞍底、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
段长虹 《职业与健康》2007,23(13):1172-1173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儿童鞍区肿瘤41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由于儿童的生长和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其并发症具有其一定的特点和复杂性。现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鞍区肿瘤动态增强MRI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肿瘤种类繁多 ,其中以垂体腺瘤最多见。目前对鞍区肿瘤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为CT和MRI,后者以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任意方位成像和无骨骼伪影等优势诊断效果更佳。但是 ,非增强和常规增强MRI对部分肿瘤的定性诊断仍存在困难 ,另外还可能漏诊或过诊少数垂体微腺瘤。作者自 1996年 5月以来对部分常规MRI诊断困难的鞍区肿瘤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诊断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2 0 6例鞍区肿瘤 ,其中 18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2 3例垂体微腺瘤由临床症状、激素检测和影像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手术适应证、手术切除过程中风险规避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手术切除61例垂体腺瘤患者中7例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1例,次全切除6例均侵袭海绵窦,其中5例切除肿瘤后均见鞍膈,2例未见鞍膈下落。手术时间平均100min。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术区血肿2例,1例术后36h死亡,1例进行内镜下血肿切除术后痊愈。结论伴随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了新的变化,对于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神经内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性手术切除的可能,该方法是安全的,可以避免出现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均能完整切除,只有3例恶性肿瘤行非完整性切除,其中1例两周内复发于术后28d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IVP、BUS、CT和MR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肿瘤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甚至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对鞍区肿瘤患者术后的观察,做好预防性护理。方法 对51例鞍区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及时发现脑水肿先兆,及时处理,降低了病人重度脑水肿发生率。结论 改善脑缺氧,维持颅内压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和激素水平稳定,雏持体温稳定是预防脑水肿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9例鞍区肿瘤中垂体腺瘤15例,其中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1例行大部分切除;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14例行Simpson Ⅰ、Ⅱ级切除;颅咽管瘤10例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肿瘤复发4例,其中2例颅咽管瘤,2例垂体腺瘤.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颅底外科技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20岁以上的松果体区肿瘤病人24例,对其临床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经验。结果表明,成人松果体区肿瘤以胶质瘤和脑膜瘤、生殖细胞瘤常见,临床上无阳性体征者少见,肿瘤全切除是治愈的根本方法,合理的入路、合适的体位、适当的重要血管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6例鞍区脑膜瘤患者,就其临床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Simpson Ⅰ、Ⅱ级肿瘤全切除,7例SimpsonⅢ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得到缓解.26例有视力、视野障碍者,改善22例,无变化4例;8例有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改善6例,无变化2例.术后早期出现尿崩症和电解质代谢紊乱20例,同侧动眼神经功能障碍5例,对侧肢体瘫痪3例.肿瘤次全切除的7例患者中有5例术后行伽玛刀放射治疗.术后随访(26.32±3.71)个月,尿崩症痊愈17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恢复4例,肢体活动障碍恢复2例.有6例肿瘤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治疗,另外2例行伽玛刀放射治疗,效果均良好.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鞍区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9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就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肿瘤完全切除术,肿瘤完全切除率为64.7%,8例复发,复发时间为5.0—93.0个月,再手术7例,3例完全切除;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全部复发,复发时间为1.5-11.0个月,2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影像学检查尤其是B超及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包括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王宁 《职业与健康》2005,21(5):800-801
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颅内肿瘤,占儿童鞍区肿瘤的第1位,70%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小儿病程比成人短,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因肿瘤周围除右下丘脑垂体外,还有重要的颅神经,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于1999~2003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病例28例,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顾先生杭州我今年45岁,5年前在洗脸时无意中触到左耳垂附近有一"蚕豆"大小的"硬结",不痛不痒,没有任何异常感觉,也就没有在意。一年前以来"硬结"生长突然加快,偶有针刺样痛,心里开始紧张起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医生检查后认为该"硬结"为腮腺区的肿瘤病变,需要及时住院手术治疗。腮腺区的肿瘤病变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良性病变比例较大,约为75%,多形性腺瘤是发病最高的腮腺良性肿瘤,约占所有腮腺肿瘤的60%-80%。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产生功能障碍,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手术效果良好。如肿瘤突然出现生长加快、活动性降低甚至固定、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就要考虑恶变的可能性,所以,发现肿瘤要及时手术治疗。根据顾先生的年龄,发病部位,开始时不痛不痒,生长慢,较硬,边界清楚,没有面神经功能异常等特点,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较大,但后来出现生长加快的情况,还伴有偶发疼痛,就不能完全排除有恶变的可能,所以要尽快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