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与时段分布的相关性,为急诊医护人员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HIS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急诊内科就诊患者,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及χ~2检验对患者的就诊时段、星期、月进行分析,找出高流量和低流量时间段。结果每日存在着2个就诊高峰,第一就诊高峰7:00—10:00,年平均就诊10 348人次(21.9%);第二就诊高峰16:00—20:00,年平均就诊15 104人次(31.9%)。患者就诊量不存在星期波动,但存在月份波动,有2个高峰,12月和1月就诊量最多,分别占总体的9.8%和10.5%,最低月份为10月(6.6%)。结论急诊内科患者就诊量不存在明显星期波动,但日就诊量和月就诊量分别存在两个高峰,与辽宁本地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医院伤害监测漏报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漏报率,提高伤害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对比某伤害监测医院急诊室的伤害监测资料和急诊日志,应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监测漏报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月份的漏报情况不同,与10月份相比,11月、12月都更容易漏报,OR值分别为1.196和1.135;不同时间段漏报不同,与12:01~18:00相比,其余时间段均容易漏报,0:01~6:00时间段最容易漏报(OR=1.493),其次为6:01~12:00时间段(OR=1.433)、18:01~0:00时间段(OR=1.171);不同伤害类型的漏报情况不同,与外伤相比,中毒更容易漏报,OR=4.003。结论对于不同月份、时间段、伤害类型中的易漏报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漏报,提高伤害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大气二氧化氮(NO_2)短期暴露对医院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在北京、上海、广州3座一线城市,收集所选5家医院的每日门诊量数据,研究时间为2013—2015年,病因诊断与分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进行编码(A00-R99)。匹配距离各个医院最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点监测站的每日平均空气污染数据,采用每日城市平均气象因素(温度、湿度)。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广义相加模型(GAM),调整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气象因素后,研究大气NO_2暴露对医院每日门诊人次的影响;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污染物的滞后效应、双污染物混杂以及潜在的季节效应。【结果】每日平均门诊数3 949人次,5家医院的每日空气平均NO_2暴露水平为55.3μg/m~3。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当天NO_2暴露对每日门诊的影响最大,NO_2浓度每上升10μg/m~3,每日门诊人次升高0.85%(95%CI:0.51%~1.19%)。在控制细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之后,NO_2对门诊人次的影响保持稳健。NO_2的效应在冷季高于暖季,其暴露-反应曲线呈近似线性。【结论】我国主要城市NO_2短期暴露可显著增加医院每日门诊的就诊风险,提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NO_2空气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2012年门急诊患者就诊特点,揭示门急诊工作量的变化规律,加强门急诊医疗质量的科学化管理。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对2012年1~12月门急诊患者就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门诊量前5位的科室依次是妇科、中医科、儿科、心内科、急诊内科;秋季是就诊高峰季节;8:00~10:00和13:00~15:00是门诊的就诊高峰时段;18:00~22:00是急诊的就诊高峰时段;导致急诊死亡前3位是猝死、脑出血和肺部感染。结论医院应加强学科建设,强化门急诊特色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据,为发热门诊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收集并分析某三甲医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对就诊患者的人群分布、症状、病原学特点、时间分布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3月—2022年2月,某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共22 750人次,就诊高峰为9∶00~15∶00,次高峰为15∶00~21∶00。14岁以下患者占57.5%;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发热(89.71%),其次为咳嗽(26.43%)、流涕(23.23%);主要就诊原因是感染性疾病,22 117例,占97.21%;其次为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发现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1 001例,占53.18%;其次是细菌,522例,占27.73%。结论 新疆某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中儿童占比较大,设置儿童诊室和成人诊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发现就医规律,统筹服务资源,优化服务供给,创造和谐就医环境.方法 在30天内,每天6小时(7:00~11:00,13:00~15:00)的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近5年HIS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仿真试验,调整内部排班、优化资源配置.结果 通过对我院连续5年数据分析发现每年1~2月为就诊低谷,每年7~8月为就诊高峰.通过一年52周数据分析,发现日挂号量在4000~5000之间的天数为163天,日挂号量超过5000的天数为86天,其中周一日挂号量超过5000的有35天.每周一均表现为就诊高峰,周六周日就诊患者明显下降;一天挂号高峰集中在上午7:00~10:00,13:00~14:00出现人流回升,但只有上午峰值人数的26%左右.结论 通过对门急诊患者流量的统计分析,可以探寻其运行规律并有效改进服务供给的配置,缓解高峰压力,缩短病患等候时间,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分析医院门诊数据,为加强医院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方法采集某医院2015—2019年的完整门诊数据,按季节、月份等维度进行统计及趋势分析。结果5年的门诊量呈渐进性增长,全年曲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1—2月及9—10月份为低谷,3—5月份较为平稳,每年的7月及12月均为年度两个峰值。结论做为东北地区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该院年度门诊量变化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应该充分利用门诊量的月份和季节性大数据资料,更好地指导医院各层面管理。  相似文献   

8.
儿童医院门诊候诊时间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儿童门诊病人流量及候诊时间的统计,寻找儿童病人就诊规律及就医繁的症结所在,及时调配门诊资源,方便就诊。方法对儿童医院信息系统2006年门诊病人的候诊时间、流量进行统计汇总,分别按月、周、时生成对照趋势图。结果儿童平急诊病人流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候诊时间均偏长。结论医院门诊应加大力度解决候诊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各种措施加快就诊速度。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目前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定期对慢性病进行监测 ,可以了解慢性病发病情况 ,探索其流行病学特点 ,为制定慢性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 ,我们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 4种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就诊情况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某省级医院普通内科门诊日志。1 2 监测的病种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1 3 方法 根据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7月的门诊日志 ,分病种、年龄、性别及就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与讨论2 1 就诊情况 (表 1)表 1  4种慢性病就诊情况统计表月份门诊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效果。方法:通过江苏省卫生年鉴和公立医院控费监测信息收集资料做描述性分析,计算不同年度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次均医药费和人均医疗费及构成情况。结果:2017年1—3季度江苏省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同比增幅合理、监测效果良好。2013—2016年,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人均医疗费用类似,药占比均逐步降低。各级医院中三级医院就诊费最高,一级医院药占比最高。结论:建议在流通、使用和监管三方面,调控药价及占比,建立科学混合型支付方式,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公立医院实行政府财政多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病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医院信息系统开发"门诊病历网上实时监控系统",使门诊病历录入结构化,对每份病历自动评分和手工评分,并网上实时反馈病历缺陷。结果门诊病历网上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每份病历均进行质控,使整改周期缩短至几小时,工作效率、门诊病历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率从53.8%上升到96.3%(P<0.01)。结论门诊病历网上实时监控系统对提高门诊病历质量发挥巨大作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一卡通"诊疗模式在医院诊疗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其使用现状并探索未来"一卡通"系统在医院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依托"军卫一号"系统工程,结合医院实际,设计开发门诊"一卡通"管理系统,着力解决患者在医院挂号、看病、取药排队等候时间长而医生问诊时间短的问题。结果:"一卡通"系统应用后已办卡30余万张,累积资金800余万元,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为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供了便利条件。结论:门诊"一卡通"系统可完善"军卫一号"系统工程在门诊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升军队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医院日门诊量超过4500人次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出现无法挂号故障的处理方法,提高门诊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方法:分析制约门诊量的各个因素,并逐项给出解决方案,为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对门诊信息系统分阶段进行改造。结果:经过改造,门诊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由原来的4500人次增加到13000人次,系统运行正常,完全改造后可增至19000人次。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面向全局考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朱广奎 《中国校医》2020,34(11):812
目的 了解徐州市PM2.5污染对儿童医院门诊量影响。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2015—2019年逐日门诊数据,结合同期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对门诊量的影响。结果 PM2.5质量浓度与日门诊量存在正相关性,且具有滞后性,滞后效应在1 d后最强, PM2.5日均浓度每升高10 μg/m3,预计其对门诊人次的影响将增加0.43%(95%CI:0.36%~0.50%)。结论 PM2.5污染能增加儿童就诊门诊量,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空气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门诊一卡通,解决长久以来门诊就医"三长一短"的问题以及"军卫一号"系统存在的门诊患者非处方收费无法查对等漏洞。方法:依托自行开发的医院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针对"军卫一号"系统在医院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开发"三卡勾联"一卡通管理系统。结果:系统应用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方式,患者的就医流程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结论:系统完善了"军卫一号"工程在门诊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升了军队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门诊服务流程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方法 现场统计“2013年2月第一周”和“2015年7月第一周”两个时段连续一周每天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每半小时统计一次,分析就诊各环节人流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分层就诊,整合窗口,细分号源预约时段和就诊时段。结果 门诊流程优化前,现场办卡、现场挂号、预约挂号、收费窗口及各候诊区人流量较大,尤其是候诊区等候的人群最高峰达3 720人,拥挤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1:30;门诊流程优化后,各窗口人流拥挤情况得到一定改善,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0.0%上升至93.5%。结论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关注细节,减少流程中的往返时间,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简化手续,才能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肝胆专科医院门诊预约患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肝胆专科医院就医患者的就医需求,为进一步探索新型门诊就诊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1 220名现场预约挂号就诊患者的登记资料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患者中69%来自外地,48%为复诊患者,43%希望普及预约挂号。预约挂号减少了就诊盲目性、改善了就诊秩序。结论:对于以外地患者为主的肝胆专科医院,应该积极采用预约挂号的方式缓解就诊矛盾,预约挂号就诊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提示预约挂号将会成为肝胆专科医院将来挂号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停机时,门诊挂号收费系统能维持原来的工作任务,设计了一套挂号收费应急方案。方法:设置一套独立的应急线路和应急数据库服务器,对必要的基础数据在应急数据库中进行保存。通过应急控制台程序,进行定时的数据下载,且在应急结束后将数据回传到主服务器。结果:工作站可以快速地切换到应急状态,进行正常的挂号收费操作。结论:该方案满足了医院门诊信息系统不可停顿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完善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门诊医德医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医德医风建设,已成为医院门诊管理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加强门诊医德医风教育、规范门诊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构建门诊人性化服务体系、健全门诊医德医风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介绍医院门诊开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加强门诊特色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某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度门诊病人就诊特点,揭示门急诊工作量的变化规律,指导并加强门急诊医疗质量的科学化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2006年度门诊患者就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年中门诊量前5位的科室依次是内科、五官科、儿科、急诊科和外科;死亡病人数在前5位的系统依次是神经、循环、急性创伤、消化和呼吸;死亡疾病顺位前5位依次是脑出血、猝死、外伤、呼吸循环衰竭和脑梗死。结论医院应加强学科建设,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建立方便、优质、安全、高效、低耗、快捷的新世纪门诊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以加强门诊特色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