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比较以照顾家人为目的城乡来源的流动老年人的健康及锻炼行为。 方法 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获取研究对象3 175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及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以照顾家人为目的的流动老年人自评健康和锻炼时长普遍较高,但城乡来源老年人存在差异。二项logistic回归发现,未患高血压/糖尿病、共同居住、本地朋友数量多是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的共性因素,而城市老年人中个人经济独立(OR=1.62, 95%CI: 1.08~2.44)、农村老年人中家庭人均收入更高(OR=1.74, 95%CI : 1.38~2.18)与自评健康状况好相关。有序logistic回归表明,朋友数量多是城乡老年人锻炼时间长的共性因素,而城市老年人经济独立(OR=1.63, 95%CI : 1.08~2.45)和独立居住(OR=1.56, 95%CI : 1.08~2.22)、农村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OR=1.35, 95%CI : 1.10~1.65)和健康自评好(OR=1.32, 95%CI : 1.11~1.56)与锻炼时间长相关。结论 城乡来源的流动老年人自评健康和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需要关注流动老年人群的异质性,同时需要加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以促进流动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地位(SES)与社医人群心理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浙江省15岁以上人群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n=14 632),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个体SES维度(教育、收入、职业)和地理SES维度(居住地区)与心理障碍的相关性.心理障碍评定采用GHQ-12(分界值为3/4).结果 浙江省社区人群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为18.5%(95%CI:17.9%~19.1%),略高于河北省的16.7%(u=4.39,P<0.001).年家庭人均收入、职业等SES指标与心理障碍相关性较大;低收入组(相对于高收入组)OR=3.45,95%CI:1.72~6.67;无业/失业组(相对于非农业劳动者)OR=2.03,95%CI:1.73~2.40;心理障碍在县(市)水平具有集聚性,但作用较小;教育程度对心理障碍无影响.结论 社区人群心理障碍与SES呈逆向梯度变化趋势,且主要与个体SES维度有关,地理SES维度(居住地区)有影响,但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3.
张勰  腾佳杉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74-2979
目的 研究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选取数据库中11 127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状况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1 127名老年人中有焦虑症状的有1 359人,占比12.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老年人(OR = 1.374,95%CI:1.190~1.586)、居住在中部(OR = 1.420,95%CI:1.234~1.634)和西部(OR = 1.436,95%CI:1.208~1.708)、从不社交(OR = 1.249,95%CI:1.088~1.433)、自评健康较差(OR = 3.549,95%CI:2.953~4.267)、生活满意度较差(OR = 2.436,95%CI:1.870~3.173)、生活富裕程度较差(OR = 2.186,95%CI:1.722~2.775)是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非文盲(OR = 0.830,95%CI:0.724~0.951)、睡眠时长为7~9 h(OR = 0.476,95%CI:0.415~0.544)与>9 h(OR = 0.487,95%CI:0.408~0.582)是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改善我国老年人的焦虑检出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河南省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提高河南省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方法 采用的是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分析其家庭医生签约情况,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的共纳入8 441名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6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70~79岁(OR = 1.124,95%CI:1.009~1.254)、小学初中文化(OR = 1.232,95%CI:1.095~1.386)、无业(OR = 1.165,95%CI:1.019~1.333)、贫困户(OR = 3.305,95%CI:2.584~4.227)、身体与功能有问题(OR = 1.315,95%CI:1.189~1.454)、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 = 1.364,95%CI:1.202~1.549)和良好(OR = 1.248,95%CI:1.052~1.481)、需要人照顾(OR = 1.220,95%CI:1.049~1.417)、高血压(OR = 1.194,95%CI:1.078~1.323)和糖尿病(OR = 1.264,95%CI:1.090~1.474)是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因素;离退休(OR = 0.596,95%CI:0.501~0.711)和距离最近医疗单位≥1公里(OR = 0.610,95%CI:0.547~0.679)是签约家庭医生的阻碍因素。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较高;需要提高老年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更加个性化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湖北省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流行现状的相关性。方法 数据来源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注册号: ChiCTR1800019164)2018—2019 年第一轮基线调查。两阶段整群抽取湖北省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依托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问卷调查、临床体检及神经心理评估,神经科医生团队主要依据Petersen标准并参考2018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进行MCI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ES与MCI患病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5055人的调查,反应率92.7%,MCI患病率为24.5%(95%CI:23.3%~25.7%);低、中、高SES组MCI患病率依次降低(39.7% vs. 19.1% vs. 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调整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体育锻炼、智力活动和 BMI 后,中、高SES组老年人群患MCI的风险分别是低SES组的0.74倍(OR=0.74, 95%CI:0.61~0.91)和0.50倍(OR=0.50, 95%CI:0.40~0.63)。结论 SES与老年人MCI患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应针对SES较差老年人改善其社会经济水平,并加强认知干预,以降低认知障碍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地区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8441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C小五号.EPS;P〗检验和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441名老年人,其中2453人(29.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6499人(76.9%)未参与社会活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 OR =1.234,95% CI :1.123~1.356)、70~79岁( OR =1.540,95% CI :1.360~1.744)、80岁及以上( OR =3.101,95% CI :2.556~3.762)、无配偶( OR =1.205,95% CI :1.043~1.392)、肥胖( OR =1.553,95% CI :1.289~1.871)、自评不健康( OR =12.454,95% CI :9.785~15.853)、1种慢性病( OR =2.009,95% CI :1.763~2.290)、2种慢性病( OR =2.995,95% CI :2.560~3.502)、3种及以上慢性病( OR =4.453,95% CI :3.320~5.971)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 P 值均<0.05),70~79岁( OR =1.368,95% CI :1.211~1.547)、80岁及以上( OR =2.187,95% CI :1.726~2.770)、肥胖( OR =1.362,95% CI :1.109~1.546)、自评不健康( OR =1.833,95% CI :1.514~2.219)、2种慢性病( OR =1.125,95% CI :1.035~1.270)、3种及以上慢性病( OR =1.316,95% CI :1.214~1.476)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危险因素( P 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水平较低。可基于影响因素特点,从健康体重、慢性病防治和积极养老入手,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免费健康体检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健康体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度某区登记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健康体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6188例患者资料,参加免费体检患者2 652例,体检率为4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44岁(OR=1.619,95%CI:1.213~2.161)、年龄45~59岁(OR=2.194,95%CI:1.589~3.029)、年龄≥60岁(OR=2.122,95%CI:1.444~3.118)、非户籍(OR=1.570,95%CI:1.362~1.80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保(OR=1.195,95%CI:1.023~1.396)、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补贴救助(OR=1.877,95%CI:1.628~2.164)或其他(OR=2.178,95%CI:1.583~2.997)、分裂情感性障碍(OR=1.353,95%CI:1.015~1.803)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2.220,95%CI:1.511~3.261)是患者参加免费体检的积极因素,监护人为亲戚(OR=0.735,95%CI:0.591~0.914)、监护人为朋友及其他(OR=0.429,95%CI:0.314~0.586)、无监护人(OR=0.635,95%CI:0.457~0.884)、服药依从性为间断服药(OR=0.628,95%CI:0.476~0.829)、不服药(OR=0.378,95%CI:0.311~0.460)、初发病年龄≥40岁(OR=0.705,95%CI:0.551~0.904)是患者参加免费体检的消极因素。结论 深圳市某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免费健康体检率有待提高,应通过加强健康宣教、督促规律服药、适当增加体检项目等措施提高患者体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社会融合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和慢性病健康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36.54% 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以及分别有76.48%和42.49%接受过健康教育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OR=1.25;95%CI:1.04~1.49)、跨省流动(OR=1.12;95%CI:1.01~1.25)、流入城市(OR=1.34;95%CI:1.23~1.47)、有社会保障(OR=1.98;95%CI:1.82~2.15)、办理了居住证(OR=1.33;95%CI:1.22~1.46)、有落户意愿(OR=1.13;95%CI:1.02~1.24)以及心理融合(OR=1.07;95%CI:1.05~1.09)与社会参与(OR=1.17;95%CI:1.14~1.21)程度越高,是建档的正向影响因素。而流动城市数在2~3个内相对于1个以内是建档的负向影响因素(OR=0.87;95%CI:0.79~0.95)。有社会保障(OR=1.23;95%CI:1.12~1.35)、居住证(OR=1.45;95%CI:1.32~1.60)及社会参与(OR=1.31;95%CI:1.26~1.37)和心理融合(OR=1.03;95%CI:1.01~1.04)越高,是接受健康教育的正向影响因素,而流动城市数在4个及以上相对于1个以内是接受健康教育的负向影响因素(OR=0.82;95%CI:0.69~0.98)。此外,有居住证(OR=1.54;95%CI:1.07~2.20)和落户意愿(OR=1.66;95%CI:1.11~2.48)对接受慢性病健康管理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结论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总体较低。需要格外关注独自流动、省内流动、流动稳定性较差的人群,促进地区和城乡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均衡化发展;通过提高社会融合程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职业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并评价不同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职工的慢性病患病公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厦门、泉州和呼和浩特4个城市共5类工作场所中抽取3 553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总体患病率为14.8%(男性16.7%,女性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慢性病患病风险越高(均有P<0.05);本科/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020,95%CI:1.567~2.605)、高职业紧张(OR=1.328,95%CI:1.091~1.617)、超重/肥胖(OR=1.530,95%CI:1.249~1.875)、吸烟(OR=1.436,95%CI:1.148~1.798)和饮酒(OR=1.976,95%CI:1.409~2.771)是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外地户籍(OR=0.756,95%CI:0.604~0.945)为保护因素。按性别分层分析,不同SES职工的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慢性病患病集中指数均为正值,且收入集中指数最高。结论 研究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相对较低,慢性病患病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紧张和生活方式相关,且不同SES的职工患病状况存在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董瑞环  赵宏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68-2172
目的 了解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营养知信行现状,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青海省四县共1 17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营养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知识和行为得分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老年人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8.15%,营养态度积极率为57.93%,营养行为正确率为42.38%。秩和检验显示,男性、60~65岁、汉族、居住在湟源县、初中及以上学历、已婚、无业、非建档立卡户、近一年内参加过健康教育活动者营养知识得分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区(称多县:OR = 0.035,95%CI:0.007~0.161)、婚姻状况(丧偶:OR = 0.504,95%CI:0.316~0.805)是营养知识得分合格的影响因素;民族(撒拉族:OR = 3.550,95%CI:1.522~8.282)、居住地区(称多县:OR = 28.313,95%CI:9.843~81.440)、居住方式(与子女同住:OR = 1.501,95%CI:1.038~2.171)、职业(农民:OR = 2.058,95%CI:1.013~4.181)是营养行为得分合格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营养知识知晓率和营养行为正确率较低,应针对不同地区、民族实施相应的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当地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当地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研究依据。方法 根据西藏地区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通过建立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就诊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地区中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为15.96%,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状况较好(中等收入:OR=1.512,95%CI:1.098~2.083;高收入:OR=1.392,95%CI:1.019~1.903)、患病持续时间较短(OR=0.959,95%CI:0.935~0.984)、患病严重程度较重(一般:OR=1.946,95%CI:1.512~2.506;严重:OR=2.818,95%CI:2.167~3.664)、患慢性病(OR=1.759,95%CI:1.232~2.514)的患者在两周内患病后就诊的比例更高;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远(2~<4km:OR=0.694,95%CI:0.497~0.971)、健康状况分值较高(OR=0.985,95%CI:0.979~0.991)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老人健康保障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0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自评健康状况,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自评健康为差、一般、好的农村留守老人分别占44%、40.67%、15.33%。高家庭人均年收入(OR = 0.396,95%CI:- 1.349~- 0.505)、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OR = 0.424,95%CI:- 1.344~- 0.370)、两周内未出现不适(OR = 0.601,95%CI:- 0.884~- 0.135)、一年内未住院(OR = 0.448,95%CI:- 1.197~- 0.406)、高BMI指数(OR = 0.406,95%CI:- 1.530~0.301)的农村留守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积极(OR<1),医疗费用负担重(OR = 2.433,95%CI:0.313~1.464)、所患慢性病数多(OR = 5.877,95%CI:1.223~2.319)和不饮酒(OR = 2.948,95%CI:0.637~1.524)的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消极(OR>1)。结论 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人专项健康教育行动,降低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并探讨老年人能力状况与跌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5 570例老年人,其中496例老年人发生了跌倒,发生率为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全人群中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 = 3.060,95%CI = 2.418~3.872)、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OR = 1.449,95%CI = 1.128~1.861)、社会参与能力受损(OR = 1.438,95%CI = 1.100~1.880)是河南省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根据性别进行分层后无论对于男性(OR = 3.542,95%CI = 2.445~5.130)还是女性(OR = 2.826,95%CI = 2.075~3.848),跌倒都受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影响。除此之外,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OR = 1.543,95%CI = 1.118~2.130)和社会参与能力受损(OR = 1.480,95%CI = 1.045~2.096)也是女性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能力状况受损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其中男性跌倒主要受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女性跌倒受日常生活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数据,筛选出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农村中老年人样本7 427例,根据Berkman社会网络指数判断是否存在社会隔离,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中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28.84%,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OR = 1.55,95%CI:1.38~1.73)、年龄(OR = 1.69,95%CI:1.58~1.80)、地域(OR = 1.21,95%CI:1.13~1.29)、教育水平(OR = 0.83,95%CI:0.74~0.94)、金融机构存款金额(OR = 0.86,95%CI:0.80~0.93)、出入阶梯数(OR = 1.06,95%CI:1.01~1.13)、听力(OR = 1.25, 95%CI:1.11~1.41)、认知情况(OR = 0.91,95%CI:0.89~0.93)、生活满意度(OR = 1.07, 95%CI:1.01~1.15)、抑郁(OR = 1.17,95%CI:1.04~1.31)。结论 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应结合农村中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管理,增加其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以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流动人口医疗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3 364名调查对象中,2 346名(69.7%)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其中有18人重复报销,报销总人次为2 364次。2 346名报销者中,66.5%在流入地报销住院费。从报销总人次来看,不同参保类型的流动人口住院费报销情况不同,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率最高,为82.2%;而报销地点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选择在流入地报销分别占76.1%、79.9%和89.8%。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为35~44岁(OR = 1.474,95%CI:1.083~2.007)、45~54岁(OR = 2.223,95%CI:1.587~3.115)、55~64岁(OR = 2.320,95%CI:1.562~3.446)、65岁及以上(OR = 4.179,95%CI:2.576~6.778),受教育层次为高中(OR = 1.397,95%CI:1.077~1.811)、大专(OR = 1.887,95%CI:1.390~2.562)、本科及以上(OR = 2.427, 95%CI:1.660~3.548),流动时间6~10年(OR = 1.282,95%CI:1.058~1.554)、10年以上(OR = 1.264,95%CI:1.018~1.570),省内流动(OR = 1.483,95%CI:1.234~1.781)、市内流动(OR = 1.883,95%CI:1.502~2.360),异地养老(OR = 2.305,95%CI:1.052~5.052),流入西部(OR = 1.283,95%CI:1.061~1.551)是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的保护因素;从事商业及服务业 (OR = 0.429,95%CI:0.301~0.611)、生产及运输业(OR = 0.645,95%CI:0.431~0.966)、其他(OR = 0.421,95%CI:0.295~0.600)是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的危险因素。结论 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提高医保区域统筹层次,优化医保报销流程,加强对流动人口医保政策宣传,做好流动人口医保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重要变量完整的17 075名老年人,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养老服务利用等信息。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情况分为利用组(1 946人)和未利用组(15 129人)。按1∶1对人口学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成功匹配1 945对,匹配前两组数据在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态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60,χ1=126.614,191.320,P<0.001),匹配后在人口学特征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戒烟(OR=1.168,95%CI:1.008~1.396)、患慢性病(1~2类,OR=1.433,95%CI:1.107~1.687;≥3类,OR=1.566,95%CI:1.269~1.931)、无社会活动量(OR=0.617,95%CI:0.515~0.741)、无长期照顾者(OR=0.573,95%CI:0.496~0.661)、有养老金或退休金(OR=1.221,95%CI:1.034~1.443)及医疗服务满意度(一般,OR=1.375,95%CI:1.127~1.678;满意,OR=1.531,95%CI:1.257~1.865)是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鼓励社会活动、加强长期照护和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可有效促进我国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河南省18个地市2 090位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知信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河南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率分别为44.86%、70.24%、45.33%;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呈正相关性(r = 0.487、0.709、0.398,均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 = 1.488,95%CI:1.234~1.793)、研究生及以上(OR = 1.836,95%CI:1.053~3.202)、农民(OR = 0.521,95%CI:0.356~0.764)、有亲属从事中医及相关职业(OR = 1.800,95%CI:1.502~2.158)等显著影响知识得分;大专/本科(OR = 1.841,95%CI:1.330~2.550)、农民(OR = 0.524,95%CI:0.344~0.799)、有亲属从事中医及相关职业(OR = 1.709,95%CI:1.425~2.048)等显著影响态度得分;男性(OR = 1.225,95%CI:1.021~1.469)、40~<50岁(OR = 1.694,95%CI:1.151~2.492)、研究生及以上(OR = 2.630,95%CI:1.531~4.520)、农民(OR = 0.579,95%CI:0.383~0.875)、有亲属从事中医及相关职业(OR = 1.845,95%CI:1.543~2.206)等显著影响行为得分。结论 河南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建议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个性化、长期稳定的健康教育,加强居民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知,以促进良好健康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