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 31例早期胃癌和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及活检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手术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病人的癌组织的MMP-2表达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组织的表达(P<0.01),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1);低分化早期胃癌组织亦过度表达。结论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MMP-2相关;早期胃癌可能出现淋巴转移,应局部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31例早期胃癌和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及活检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手术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病人的癌组织的MMP-2表达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组织的表达(P〈0.01),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1);低分化早期胃癌组织亦过度表达。结论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MMP-2相关;早期胃癌可能出现淋巴转移,应局部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TEN、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74例胃癌组织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cadherin、PTEN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不同分期胃癌PTEN、E-cadherin表达的差异及胃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TEN、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7% (56/74)及82.4%(61/74),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及96.7%(29/30),胃癌组织PTEN、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E-cadherin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9%(22/35)及77.1%(27/35),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2% (34/39)及87.2%(34/39),进展期胃癌组织PTEN、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低于早期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TEN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4.29,P=0.003).结论 胃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不同程度表达缺失,其可能是胃癌发生及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胃癌及各种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对肿瘤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研究证实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密切相关[1] 。本文选择 6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做为标本 ,检测硒 (Se)、锌 (Zn)、铜 (Cu)、铁 (Fe)、镉 (Cd)的含量 ,以探讨这些元素在肿瘤发生和形成过程中起何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胃癌切除标本由第二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病检室提供。每个标本均取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对照组 )一块 ,编号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53、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1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增殖和p5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1)凋亡细胞在癌旁和早期胃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13.19±6.68,6.54±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PI)则相反,在癌旁和早期胃癌组织中分别为29.86±15.33,61.64±1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53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肠型及弥漫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cl-2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率略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肠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弥漫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53阳性病例AI明显低于p53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病例AI明显高于bcl-2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凋亡及p53、bcl-2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PFR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3月至6月期间未做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7例,所得标本均做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SPFR1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SPFR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SPFR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53、be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1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增殖和p5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1)凋亡细胞在癌旁和早期胃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13.19±6.68,6.54±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PI)则相反,在癌旁和早期胃癌组织中分别为29.86±15.33,61.64±1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53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肠型及弥漫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cl-2在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率略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肠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弥漫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53阳性病例AI明显低于p53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l—2阳性病例AI明显高于bcl-2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及p53、bcl—2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涛涛 《现代保健》2009,(34):77-7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息肉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腺管一口分型对大肠息肉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放大内镜检查中发现息肉性病变后,对病灶及直肠喷洒靛胭脂,采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黏膜腺开口形态,按Kudo分型作病灶性质判断,并与切除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比较。[结果]检出大肠息肉性病变共309个,非肿瘤性息肉188个,占60.8%,其中增生性息肉132个(42.7%),炎症性息肉51个(16.5%),幼年性息肉5个(1.6%);腺瘤性息肉108个,占35.0%;进展期大肠癌13例(4.2%)。非肿瘤性息肉腺管开口均为Ⅰ、Ⅱ型腺管开口;腺瘤型息肉腺管开口为Ⅲ_L、Ⅳ型分别占23%、10.4%,而Ⅳ型腺管开口中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3例,表现为Ⅴ_N型腺管开口;13例进展期癌均表现为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Ⅴ_N型。[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Ⅴ型腺管开口高度提示癌的可能。对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1例经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胃癌、手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病理类型。结果21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胃窦12例,胃体4例,胃角4例,胃底1例。早期胃癌镜下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黏膜内癌13例,黏膜下层癌8例,其中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1例;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10例,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4例及乳头状腺癌1例。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增强对内镜表现及病理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杨景好 《现代保健》2010,(16):37-38
目的正确鉴别胃溃疡与癌性溃疡,明确区分胃溃疡、早期胃癌与进展期溃疡型胃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针对66例胃溃疡与81例有溃疡的胃癌的不同临床表现、镜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溃疡临床表现以腹痛、出血为多见,溃疡多数小于2.5cm,早期胃癌缺少临来表现,进展期溃疡型胃癌消化道症状突出,与胃溃疡相似,以腹痛为主。溃疡多数大于2.5cm。结论放射线检查、内镜下及术中所见溃疡大小、形态,有助于胃溃疡与癌性溃疡的鉴别,但是最根本鉴别有赖于活检或病理组织检查。胃肠道表现不能鉴别胃溃疡与癌性溃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RO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LncRNA-ROR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宁波市中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手术的102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照组受试者及观察组患者术前空腹静脉血及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检测标本,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上述标本中LncRNA-ROR的表达水平,并行组间血清水平及不同组织间LncRNA-ROR表达水平比较。收集并随访观察组患者病情资料及预后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1次,3~5年每6个月随访1次,分析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LncRNA-ROR水平与其病情资料及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LncRNA-RO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中LncRNA-ROR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ER、RP、Ki67、肿瘤TNM分期、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中细胞凋亡、增殖在胃癌发生及形态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较敏感且特异性较强的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析研究了51例早期胃癌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1)凋亡细胞在癌旁组织较为多见,为5.6%~29.3%,凋亡指数AI=13.19±6.68,而在早期胃癌中,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为1.5%~16.0%,凋亡指数下降,AI=7.45±3.25,P<0.005,PCNA增殖指数在癌旁组织(PI=29.86±15.33)明显低于早期胃癌(PI=61.64±15.64);(2)肠型胃癌的凋亡指数(AI=7.86±3.47)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AI=4.63±1.94),而PCNA增殖指数则相反,结果分别为59.03±10.66,68.20±14.49,P<0.05;(3)隆起型胃癌的凋亡指数(AI=9.60±3.51)明显高于凹陷型胃癌(AI=4.95±1.91),P<0.005,PCNA增殖指数则隆起型胃癌明显低于凹陷型胃癌,P<0.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癌细胞过度生长及凋亡受抑有关;肠型胃癌较弥漫型胃癌净细胞增加少,所以肠型胃癌生长缓慢;早期胃癌的形态形成可能与肿瘤的增殖活动、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治疗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6例,粘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乳头状腺癌2例,溃疡恶变4例;根据日本胃癌研究会早期胃癌肉眼分型标准:Ⅰ型1例(2%),Ⅱa型2例(4%),Ⅱb型8例(15%),Ⅱc型29例(54%),Ⅲ型14例(25%);多病灶者3例;粘膜内癌19例,粘膜下层癌7例;其中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转移率为11.1%;经手术治疗后,无淋巴结转移的24例患者中,生存22例,5年生存率为91.67%(22/24);结论:内镜检查是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提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诊断最直接的依据是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钳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找到癌细胞.但在临档实际工作中,内镜发现可疑病灶后,活检组织中常常没有胃癌的组织学依据,尤其是早期胃癌时X线钡餐、CT等检查也常阴性,给临床处理带来困难,不少病人因此耽误了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漳州地区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流行病学的特点,为疾病诊断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漳州地区3家主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9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肿瘤病理类型、发生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高发年龄为老年组(≥60岁)。在青年组(≤40岁),女性多于男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在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病灶大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漳州地区胃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以高中分化型为主。青年人胃癌女性多见,以低未分化型为主。早期胃癌检出率低,早期诊断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MP-9和claudin-4在不同胃组织(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及胃正常上皮组织)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胃组织肠化生的关系。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部分胃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和胃正常上皮组织共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MP-9和claudin-4蛋白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和claudin-4在胃正常上皮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claudin-4与癌旁组织的肠化相关(P〈0.05)。结论 MMP-9和claudin-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laudin-4可能通过肠化生促进胃组织癌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因各种消化道症状在我院内镜中心接受常规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病变者共280例,纳入研究(局部胃粘膜颗粒不平、隆起性病变、隆起伴凹陷病变),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醋酸、亚甲蓝、NBI、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分别观察各组方法胃粘膜病变处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进行病变清晰度评分,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在镜下初步诊断病变性质(有无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癌)与最终病理检查吻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组明显高于NBI组、亚甲蓝及醋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NB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对病变微细结构的观察更清晰,准确活检,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吻合率高,提高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由于胃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已成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由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由于病灶较小,容易漏诊及误诊;NB I联合醋酸及亚甲蓝染色,对可疑病灶细微观察黏膜表面腺管及微血管结构的变化观察更清晰,对病变性质初步评价,靶向活检,减少了镜下活检的盲目性,提高了与病理检查的吻合率,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杨天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54-6355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2000年以来156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好发于男性,多位于胃窦部,肉眼分型以Ⅱa型为主,病灶大小多介于1.0~2.0 cm,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多伴有癌前病变.结论 临床上对胃癌预后的判断,着重于癌灶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病理指标的研究;应重视癌前状态的观察和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12个病灶根据情况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激光治疗、电灼、氩气刀治疗、局部化疗等综合治疗,并随访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了13~179个月的随访,治愈4例5个病灶,治疗有效6例,除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外,其余9人至今仍然生存,最长已生存179个月.结论对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采取内镜下综合治疗是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