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大约90%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发生于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临床上较少见,多数发生于腹部,发生于胸腔者更为罕见。因其可引起高血压,手术中血压波动剧烈,若术前未做出诊断,手术风险极大。现就作者遇到的2例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并结合国内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收治的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2例,并总结国内相关文献14例.结果 肿瘤位于左侧纵隔5例,右侧纵隔10例,中纵隔1例.恶性者3例.同时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者3例,术前确诊5例.术中挤压肿瘤均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切除肿瘤后血压均急剧下降,其中肺水肿、心脏停跳1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者14例,剖胸探查者2例.结论 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罕见,术前误诊率高,术中血压波动剧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血压的控制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2例报道(附国内14例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收治的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2例,并总结国内相关文献14例。结果肿瘤位于左侧纵隔5例,右侧纵隔10例,中纵隔1例。恶性者3例。同时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者3例,术前确诊5例。术中挤压肿瘤均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切除肿瘤后血压均急剧下降,其中肺水肿、心脏停跳1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者14例,剖胸探查者2例。结论胸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罕见,术前误诊率高,术中血压波动剧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血压的控制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尹建东  施丽丽 《现代保健》2009,(27):115-115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能持续或间断地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物质如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代谢紊乱。约85%的嗜铬细胞瘤为良性,故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增高的血压使得该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好手术期血压的监测和护理对手术的成败至关重要。笔者将其所在科2006~2008年收治20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工科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内嗜铬细胞的肿瘤。由于这些细胞中含有一些容易被二铬酸钾染成棕黄色的颗粒,因此,称为嗜铬细胞。这种化学反应称为嗜铬反应。此外,交感神经节内也有一些嗜铬细胞,也可发生嗜铬细胞瘤。约有10%的嗜铬细胞瘤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最突出的症状是继发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右侧肾上腺,少数为双侧性的,还有一些异位的、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这类肿瘤可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到血流中,肾上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嗜铬组织的肿瘤,病变多位于肾上腺髓质,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我科2005~2006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采取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朱剑  陶沙  金星  马建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31-4932
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5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意外瘤20例,高血压、血或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意外瘤5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腹部B超异常14/15例,CT异常25/2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良性嗜铬细胞瘤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原发肿瘤24例,肾上腺外肿瘤1例。结论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仍是嗜铬细胞瘤首选的诊断方法,手术为根本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行腹部B超以提高非典型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切除肿瘤,手术效果满意,其中良性7例,恶性1例.随访3~60(23.56±6.18)个月,7例良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2年出现高血压症状并广泛转移死亡.结论 异位嗜铬细胞瘤少见,诊断比较困难,对有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警惕本病可能.24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测定对本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为首选,术前应控制血压、扩充血容量,术后监测血压、尿VMA及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并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4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22例,侧卧位,经腹膜后途径的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开腹组22例,行传统的外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观察记录术中出现高血压的次数、低血压的次数、血压波动的幅度、升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结果手术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出现术中高血压的比例腹腔镜组比开腹组低,肿瘤切除后出现术中低血压的比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较轻。结论腹腔镜组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传统外科手术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功能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无功能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偶然发现,无高血压和典型的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4例为体检时发现,8例出现腰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2例出现发热.血浆肾上腺素升高1例(7.7%),去甲肾上腺素升高2例(15.4%).24 h尿儿茶酚胺(CA)及尿香草基扁桃酸(VMA)测定均正常.12例术前给予哌唑嗪降压或全血扩容治疗,经腰第十一肋切口肿瘤切除术12例,腹腔镜肾上腺及肿瘤切除术1例,术中血压平稳无波动.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随访11个月至6.5年,患者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无功能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无高血压等典型症状,多为体检时发现或表现为上腹部或腰区疼痛,由于其分泌C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较低,为定性诊断带来困难.为防止隐匿功能型嗜铬细胞瘤所致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对于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无功能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也应进行常规的降压及扩容治疗,降低手术危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安全性及手术经验和技巧.方法 对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手术成功,中转开放手术1例,结肠损伤1例.手术时间70~ 145(100±25)min;术中失血量30~400(60±25) ml;术后住院时间5~9d,病理报告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48个月,患者术后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是直径<6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不同部位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10例患者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4例,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2例,肾门区域2例,膀胱1例,阴道1例,右肾上腺前下方1例,左肾下方1例,耻骨后1例(为复发,侵犯耻骨及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生化诊断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似,但定位诊断较困难。定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配合同位素间碘苄胍(131I-MIBG)和血管造影。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发生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辅以放疗、化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不同部位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10例患者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4例,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2例,肾门区域2例,膀胱1例,阴道1例,右肾上腺前下方1例,左肾下方1例,耻骨后1例(为复发,侵犯耻骨及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生化诊断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栩似,但定位诊断较困难。定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配合同位素间碘苄胍(^131I-MIBG)和血管造影。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发生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辅以放疗、化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儿茶酚胺增多症其实体主要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增生、肾上腺外 (异位 )的嗜铬细胞瘤及恶性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 ,属于APUD细胞 ,即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 ,可产生多种生物胺及多肽物质。嗜铬细胞瘤可以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 ,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儿童嗜铬细胞瘤临床上很少见 ,约占嗜铬细胞瘤的10 % ,可以发生在儿童期的任何年龄段 ,但以 6~ 14岁多见。男孩略多于女孩 ,为 3:2。儿童表现特征为 :肾上腺外 (异位 )及多发嗜铬细胞瘤比成人多。Zimmerman报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组24例,开放手术组2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血压波动例数、术后拔管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波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8例,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26.1%,15例有高血压的症状,无症状3例.手术切除肿瘤17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对本病定性和监测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定位诊断通过B超和CT检查.术前使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和心率,并扩充血容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伴髓质型肾上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方法:依从性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多年再次出现嗜铬细胞瘤样发作性血压波动、CT肾上腺增生患者加用卡维地洛.结果:11例患者,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卡维地洛对高血压伴肾上腺髓质型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无典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及CT检查多表现为轮廓较清晰的囊实性肿物,中央有低密度区或坏死区,周边实质部分可见不均匀强化.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者5例(16%,5/31),尿中儿茶酚胺(CA)升高者6例(24%,6/25),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者5例(20%,5/25);26例术前怀疑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给予降压及扩容治疗;32例成功手术切除肿瘤,探查取病理术1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至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C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较低,为定性诊断带来困难.影像学检查对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于瘤体较大、无症状的肾上腺肿瘤,术前也应按嗜铬细胞瘤常规作药物准备,以减少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是否不同,及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拟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需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腹腔镜手术治疗者32例为腹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者28例为开放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侵犯包膜者5例,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开放组术中收缩压震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21 ±9.42) mm Hg(1 mm Hg=0.133 kPa)、(127.38±16.40) min、(420.48±185.62) ml、(238.20±68.39) ml、(13.23±1.14) cm、(7.26±1.20)d、(326.50±96.48) ml、(9.31±1.89)d,腹腔镜组分别为(10.42±8.89) mm Hg、(76.29±24.61) min、(120.54±104.28) ml、(86.49±36.53)ml、(8.44±1.03) cm、(5.47±1.55)d、(180.32±100.52)ml、(7.21±1.3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疗效均较好,安全性较高,腹腔镜手术相对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对无腹腔镜治疗禁忌证患者可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大众健康》2005,(4):62-63
此例“嗜铬细胞瘤”是我科接诊的又一个异位嗜铬细胞瘤病例,嗜铬细胞瘤多发生在肾上腺部位,但少数病例发生在肾上腺外全身各个部位,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往往困难,我们应用核医学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对该病例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