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志贤  张敏  聂继池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58-1160
目的探讨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A组(接振强度3.04m/s^2)、B组(接振强度6.13m/s^2)、c组(接振强度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测定各组新西兰兔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高,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P〈0.01),而一氧化氮的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05,P〈0.01)。结论振动导致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和一氧化氮浓度的降低,可能与振动性血管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选择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作为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生物监测指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手臂振动病病例冷水复温率情况,探讨接触振动(简称接振)时间与冷水复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79例手臂振动病病例资料,分析其冷水复温率水平及构成,并按接振时间进行分组,分析接振时间与冷水复温率的相关性。结果左右手冷水复温率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in冷水复温率异常与接振时间不相关(P=0.83),10 min冷水复温率异常与接振时间不相关(P=0.05),其中接振时间在≥20 001 h和5 001~10 000 h组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接振时间与冷水复温率无直线相关关系,在疾病发展的某些阶段冷水复温实验可能存在敏感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冷暴露对大鼠机体能量代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冷暴露对大鼠肛温、血糖、乳酸的变化,探讨冷暴露对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11组,1个对照组。10个实验组。实验组中1~3组为冷暴露组,分别暴露-30℃至30,60,80min;4~10组为复温组,分别暴露于-30℃至80min后复温4,8,12,16,24,72,120h。观察肛温、血糖、血乳酸的变化。结果冷暴露组暴露后肛温与暴露前肛温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温8,12,16h组复温完毕肛温与暴露前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糖冷暴露30min低于对照组,复温8h高于对照组,4h低于对照组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冷暴露30,60min组,复温8,12h组血乳酸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暴露对大鼠能量代谢有影响,冷暴露过程中和复温后其肛温、血糖的变化不同,血乳酸含量总的趋势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红外摄像结合冷水试验了解手臂振动对手部周围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振动作业工人50名(接振组),非接振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在冷水负荷前后,用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对图像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冷水试验前,两组工人手部红外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水试验后接振组手指皮肤温度较对照组下降,复温时间延长(P〈0.01)。[结论]振动作业对手部周围循环功能有影响,红外摄像结合冷水试验可作为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住2型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变化,探讨其对微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50例2型糖尿病(T2DM)分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25例,无微血管并发症组25例,30例健康查体行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的含量,并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2DM组血浆AT-Ⅱ、ET、TXB2/6-Keto-PGF1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T2DM中微血管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P〈0.05)。结论 T2DM组血浆AT-Ⅱ、ET、TXB2/6-Keto-PGF1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发生临床血管病变以前已有广泛的内皮功能受损及血浆AT-Ⅱ、ET、TXB2/6-keto-PGF1α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1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PaCO2的变化,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10min(T3)和解除气腹后10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TXA2和PG1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I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芬太尼组T3SBP、DBP和PaCO2均较T1明显升高(P〈0.05);而舒芬太尼组T3SBP、DBP和PaCO2与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T3SBP、DBP和PaCO2较芬太尼组T3明显降低(P〈0.05)。芬太尼组TXB2T3[(185.40±40.31)ng/L]和T4[(167.96±27.13)ng/L]均较T1[(81.24±20.61)ng/L]明显升高(P〈0.01);舒芬太尼组TXB2T3[(140.76±35.12)ng/L]和T4[(129.52±18.27)ng/L]均较T1[(80.92±15.57)ng/L]明显升高(P〈0.01);T3和T4舒芬太尼组TXB2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6-keto-PGF1α T3[(132.50±20.43)ng/L]和T4[(121.70±30.41)ng/L]均较T1[(94.57±15.14)ng/L]明显升高(P〈0.05或〈0.01);舒芬太尼组6-keto-PGF1α-T3[(161.75±37.46)ng/L]和T4[(160.58±32.09)ng/L]均较T1[(92.27±18.71)ng/L]明显升高(P〈0.01);T3和T4舒芬太尼组6-keto-PGF1α 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B和T4TXB2/6-keto-PGF1α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L和T4TXB2/6-keto-PGF1α较T1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TXA2/PG12升高。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较芬太尼可更好地维持TXA2/PG12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7.
甘遂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理,为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将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甘遂组和对照组,观测和对比两组临床指数、生化指标和Balthazar CT评分。结果 (1)血浆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入院时两组TXB2、TXB/6-keto-PGF1α比值无明显差别,入院后3,7,14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6-keto-PGF1α各时间点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2)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正常时间、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甘遂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3)APACHE 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入院时两组无明显差别;甘遂组入院后3,7,14d 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入院后14d Baltharzar CT分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甘遂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中转手术率、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遂可能通过纠正TXA2/PGI2之间的平衡而改善胰腺微循环,这可能是其治疗SAP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选高脂血症患者44例为治疗组,同期与之相匹配的血脂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ET-1)、血脂,采用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组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后1周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T-1已明显下降、反应性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扩张显著增强(P〈0.05);治疗后8周TC、TG、LDL—C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ET-1进一步降低,反应性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扩张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内皮功能受损,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局部振动对周围神经与血管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周围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的测试,并通过10℃、10min的冷水试验对作业工人手部皮肤温度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白指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冷水试验前后白指组的手部温度均显著低于接振组和对照组(P〈0.01),冷水试验后白指组、接振组的复温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0.
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36例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以及血浆血栓索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并把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器官功能不全组和器官功能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患者CD位,和CD63及TXB2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6-keto-PGF1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器官功能不全组CD62P和CD63以及TXB2均高于器官功能正常组(P均〈0.01);而6-keto-PGF1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处于高激活状态,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血小板激活指标可作为判断脏器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德苓  张敏  聂继池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49-1250
目的探讨振动对新西兰兔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三磷酸腺苷酶(ATPase)酶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3.04m/s^2),B组(接振强度6.13m/s^2),C组(接振强度12.26m/s^2)和1个对照组,接振后测定各新西兰兔脑组织SOD、NOS、ATP酶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振后C组SOD活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和C组NOS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振动可致新西兰兔脑组织SOD活力增强,ATP酶和NOS活力均降低,这可能与振动导致脑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临床特点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8月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50例HAVD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治疗前,手麻、手痛、双手痛觉、振动觉减弱、异常神经一肌电图(ENMG)以及异常冷水复温试验(CWLT)例数分别为50,38,49,30,50和47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上述指标消失或好转例数分别为48,36,34,17,48和4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达96.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过程中经加强中药熏洗的安全护理、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和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仅5例出现穴位注射疼痛,高压氧治疗时有1例耳痛和1例耳鸣,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AVD有一定疗效,做好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硫辛酸(alpha—lipoicacid,α-LA)对甲基汞所致大鼠脑谷氨酸代谢转运障碍的拮抗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和α-LA干预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和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先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α-LA干预组皮下注射35gmol/kgct-LA;2h后,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和α-LA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4、12和12lamol/kg。α-LA预处理隔日1次;染毒组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处理4周。最后1次染毒24h后,分离大鼠大脑皮质,制备5%、10%的组织匀浆,测定大脑皮质汞(Hg)、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in)含量,及谷氨酰胺酶(PAG)、谷氨酰胺合成酶(GS)、Na+-K+ATPase、Ca2+.ATPase活力。[结果]甲基汞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脑汞为(17.72±1.36)μg,/g组织、Glu含量为(71.57±10.87)μmol/g白、PAG活力为(31.26±4.38)μmol/(min·g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CAn含量及Gs活力分别为(0.155±0.04)μmol/g蛋白及(23.89±3.60)u儋蛋白,Na+-K+-ATPase及Ca2+-ATPase活力分别为(4.03±0.57)μmol/(mg蛋白·h)及(2.21±0.62)μmol/(mgg蛋白·h),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甲基汞高剂量染毒组比较,α-LA干预组大鼠脑汞含量未见明显变化;Glu含量(63.02±3.33)μmol/g蛋白及PAG活力(26.03±3.88)μmol/(min·g蛋白)均降低(P〈0.01或P〈0.05),Gin含量(0.20±0.05)μmol/g蛋白、GS活力(34.05士4.23)U/g蛋白、Na+-K+-ATPase活力为(5.52±1.16)μmol/(h·mg蛋白)及Ca2+-ATPase活力为(3.27±0.60)μmol/(h·mg蛋白),均升高(P〈0.01或P〈0.05)。[结论]a-LA对甲基汞所致大鼠脑谷氨酸代谢紊乱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对青年女性工人的遗传毒性。[方法]选择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女工86名,按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累积浓度、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作业工龄分组,以微核试验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接触工龄〈2a组、2~5a组与〉5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a组与2~5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累积浓度〈100mg/m^3组、100~200mg/m^3组与〉200mg/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mg/m^3组与100~200mg/m^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8h-TWA浓度〈20mg/m^3组,20~40mg/m^3组与〉40mg/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mg/m^3组与20~40mg/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基甲酰胺对接触女工具有遗传毒性,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对二甲基甲酰胺作业环境的监测和作业人群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自细胞介素18(IL-18)和抵抗素在早产妊娠妇女血清中的含量,以探讨上述指标预测宫内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早产妊娠妇女43例作为宫内感染组,选取同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IL.18和抵抗素含量的检测。结果宫内感染组IL-18的含量[(38.7±10.4)μg/L]高于对照组[(23.5±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内感染组抵抗素的含量[(24.84±5.32)μg/L]高于对照组[(17.32±5.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8和抵抗素呈正相关关系(r=0.61,P〈0.01)。结论IL-18和抵抗素的含量在宫内感染的妊娠妇女中存在显著性变化,可作为预测宫内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短期苯暴露对工人外周血象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方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查203名苯暴露工人(暴露组)与当地未暴露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178名健康工人(对照组)的血常规指标。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试验结果评价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结果]暴露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HCT)、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活力(RDW)降低的阳性率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21、21.37、18.02、22.17、36.59、41.23,P均〈0.01;将暴露组按接苯工龄分为≤8个月、9~15个月和16~24个月3组,中性粒细胞(GRAN)减少的阳性率随着工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47,P〈0.05);进一步按性别分类,发现暴露组女工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PLT、血红蛋白含量(HGB)、RDW异常率明显高于男工,矿值分别为21.04、36.26、6.94、71.62、12.91,P均〈0.01。暴露组CBMN率[(2.98±1.49)‰]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72)‰],P〈0.001。[结论]短期苯暴露对作业工人的血液系统及染色体损伤有一定影响,并且上述指标的改变早于白细胞的异常,在职业性苯中毒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中持续输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Cis)的药效学特点。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5例。Ⅰ、Ⅱ、Ⅲ组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Cis1.0、2.0、3.0ug/(kg·min),Ⅳ组间断静脉注射Cis 0.1mg/kg。术中采用四个成串(TOF)刺激模式监测肌松效果。记录各组患者术中TOF值(TOFR)及停药后TOFR从0恢复到25%的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从0恢复到75%和从0恢复到90%的时间(体内作用时间)以及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恢复指数)。结果Ⅰ、Ⅱ组cis用药量[(59.1±9.6)、(116.7±11.5)ug/kg]比Ⅲ组[(174.9±23.1)ug/kg]和Ⅳ组[(177.2±20.4)ug/kg]显著减少(P〈0.01),而Ⅲ、Ⅳ组Cis用药量相近(P〉0.05);术中Ⅰ、Ⅱ、Ⅲ组患者TOFR的最大值(TOFRmax)[(18.5±3.6)%、(6.4±2.7)%、0]明显小于Ⅳ组[(25.0±0.0)%](P〈0.01);临床作用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均短于Ⅳ组(P〈0.01);肌松恢复指数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is剂量的增加,各组TOFRmax相应减小(P〈0.01),临床作用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相应延长(P〈0.05)。结论静脉持续输注Cis无药物蓄积作用,恢复指数无延长,肌松恢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verapanil)对冻僵大鼠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为对照组、冻僵组、干预1组、干预2组和干预3组。对照组于室温20℃下饲养,干预1、2、3组冷暴露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维拉帕米5、10和20mg/kg,冻僵组和干预组大鼠-30℃环境进行冷暴露80min后复温4h。观察血液WBC、RBC、PLT数量和肛温的变化。结果冻僵组和干预1组WBC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2组WBC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组WBC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红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僵组PLT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干预组PLT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僵组和干预组肛温均低于31℃,与对照组比较,温差差异P〈0.05,干预3组温差明显低于冻僵组(P〉0.05)。结论10mg/kg维拉帕米能有效调节重度冻僵大鼠的血液有形成分数量,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体温过低的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