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定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15岁的儿童称为艾滋孤儿[1].据报道,到2010年,中国的艾滋孤儿可能会增长到26万左右[2].艾滋孤儿面临着生存、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各地各部门为救助艾滋孤儿制定了相关扶助政策[3].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9~15岁艾滋遗孤儿童的行为问题现状、健康状况及其关系,为做好遗孤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9~15岁60名艾滋遗孤儿童行为问题、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艾滋遗孤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3%,其中男童检出率为55.3%,女童检出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遗孤儿童生理健康水平得分为(111.55±21.24),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为(97.22±19.47),社会健康水平得分为(86.33±15.03);男、女童行为问题组的SRHMS各项得分普遍低于非行为问题组;男女童行为问题总分对SRHMS各项目(除社会支持)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艾滋病遗孤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学校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艾滋孤儿是指自身未感染HIV,但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年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1].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截止2005年底,全球艾滋孤儿数量已达1500万,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3 000万[2],而在我国,也将至少产生26万的艾滋孤儿[3].艾滋孤儿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在艾滋病流行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一些针对艾滋孤儿的关怀干预研究.该文就我国近年针对艾滋孤儿这一群体所开展的干预救助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1艾滋孤儿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儿童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随着成年艾滋病患者的死亡,艾滋孤儿也逐渐增多.文章从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服用抗病毒药物状况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国儿童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孤儿的身心问题与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艾滋孤儿现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艾滋孤儿是指自身健康但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此外,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还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儿童和准艾滋孤儿。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患以来,全球累计感染总数已达6900万,死亡总数已超过2000万,并且使1500万儿童成为了孤儿。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艾滋孤儿将会达到2500万。艾滋孤儿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现就中国艾滋孤儿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艾滋孤儿心理救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孤儿不仅承担着巨大的生活重担,而且还承受着无形的心理压力,这些儿童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为维护艾滋儿童的权利,实现社会公正,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尤其要防治艾滋孤儿被社会边缘化的现象发生。艾滋孤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的、法律的或者社会政策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问题。认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救助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探索和参考的意义和现实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7.
非洲艾滋孤儿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由艾滋病产生的遗留问题--艾滋孤儿问题,越来越凸显严峻;艾滋孤儿问题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是人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及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地区毒品及9~15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的行为问题、健康状况及其关系,为做好遗孤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访谈对60名毒品、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3%,其中男童检出率为55.26%,女童检出率为50%,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遗孤儿童生理健康总体状况相对较好(111.55±21.24),优于心理健康(97.22±19.47)和社会健康(86.33±15.03);男女童行为问题组的SRHMS各项得分普遍低于非行为问题组;男女童行为问题总分对SRHMS各项目(除社会支持)均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孤儿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承担着生活重负,而且还承受着无形的心理压力.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艾滋病孤儿存在孤独、自卑、自我封闭和偏激逆反等不良的心理问题,若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干预,该群体势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全社会都应加大对艾滋病孤儿的关注,开展更多的心理关怀活动,促进艾滋病孤儿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地区领导对艾滋病孤儿问题认识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定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1 5岁以下的儿童称为艾滋病孤儿。全球范围内,艾滋病孤儿面临着生存、健康、营养、教育、社会保障和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 ,2 ] 。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艾滋病孤儿并会继续出现更多(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 0 0 3年1 2月1日) ,应及时开展艾滋病孤儿健康促进。但目前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认识尚少,相关研究报道未见[3]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高层动员、多部门协调和加强社区本身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作者于2 0 0 3年9月就社区认识问题现状开展了定性调查。对象与方法1 …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高发区艾滋孤儿生活技能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艾滋孤儿的生活技能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7月份抽取艾滋病高发区河南省上蔡县5个乡镇500名艾滋孤儿,使用自制的调查表,对艾滋孤儿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78份,艾滋孤儿年龄2~15岁,均为汉族。其中男童260人,占54.39%;女童218人,占45.61%。父母双方都因艾滋病去世的有188人,占39.33%;单方去世的290人,占60.67%。0~6岁艾滋孤儿有一定交友技能,但仍存在饮食、自立、精神和心理适应问题;7~15岁孤儿有一定交友及生活技能,但部分孤儿自我调节技能仍有欠缺。结论:艾滋孤儿生活质量仍较差,生活技能存在多方面欠缺,尤其是心理适应和自我调节方面。政府应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宣传力度并给予多方支持,保证艾滋孤儿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将生活技能辅导纳入下一步的帮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指有患艾滋病、为艾滋病患者遗孤、父母一方因艾滋病去世和父母双方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种情况之一的儿童[1].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AIDS)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2].当前我国正处在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时期[3-4].在既无治愈药物,又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途径[5-8].全世界HIV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壮年,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壮年占80%[9].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既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也是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11-12];同时,大学生也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13].因此,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紧迫性和急切性.为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14-16]的基础上,总结了自主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与预防中的具体实践及实施策略,以便对高校预防和推进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艾滋孤儿)膳食营养状况,为促进其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98名)和同龄普通孤儿(66名)及一般儿童(145名)共309名进行营养状况调查。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3组儿童一日三餐的饮食情况,按中国居民每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分析儿童能量及营养素摄入及达标情况。  结果  艾滋孤儿组消瘦检出率为44.9%,高于普通孤儿组(40.9%)和一般儿童组(28.2%);艾滋孤儿组和普通孤儿组超重率分别为3.1%,3.0%,均低于一般儿童组(8.3%);艾滋孤儿组能量及膳食营养素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其余两组,且钙、铁、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D摄入量均未达标;艾滋孤儿组粮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类、奶类、油类的日均摄入量均低于一般儿童组和普通孤儿组,除粮谷类、蛋类外,其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2,5.23,27.86,16.59,P值均<0.05),而艾滋孤儿组和普通孤儿组儿童蔬菜类、水产类、蛋类、奶类的摄入均低于推荐摄入量。  结论  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消瘦检出率较高,膳食营养摄入不均衡、营养状况欠佳。应改善艾滋孤儿的膳食结构以满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艾滋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经多年努力艾滋病相关歧视仍然明显。艾滋病相关歧视使得艾滋病人群逐渐被孤立、边缘化,失去最基本的社会权利,使他们产生报复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过激行为~([2-4])。除他人、社会对艾滋病表现的外在歧视,对患者家人、朋友等产生的继发歧视外,HIV/AIDS患者自我产生及感知的内在歧视更为重要且普遍存在,造成的心理影响更为严重~([5-8])。这不仅造成HIV/AIDS患者严重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因既往有偿供血造成艾滋病流行地区艾滋病歧视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某地利用目的抽样法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家庭成员、村民及卫生工作者中各选择20名共8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艾滋病歧视现象,分析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结果 80名调查对象中,1名未完成调查,在完成调查的79名中,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扩大的歧视[81.0%(64/79)],嫌弃、回避及抛弁,看病时受到歧视[47.4%(28/59)],失去社会支持[33.3%(13/39)]等.艾滋病流行严重的村庄歧视相对较轻,艾滋病流行较轻的村庄歧视较严重.对艾滋病存在错误认识[57.5%(23/40)]、恐惧[32.5%(13/40)]及道德判断是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家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多数HIV感染者不愿暴露身份.结论 由于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等,导致歧视现象严重,亟须开展减少歧视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传播.由于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又无有效的疫苗及能治愈的药物,因此给人们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又因其传播广泛,流行迅速,不但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还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是我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性阶段[1].切断艾滋病传播的3个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及母婴传播)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中之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及防范意识,因此加强健康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为对付近年来HIV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的现状,亚洲、非洲的多个国家在加强艾滋病患病控制的同时,也在进行针对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2].在健康人群中进行预防AIDS、纠正危险性行为、提倡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评估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未来行动模式[3],有助于遏制我国艾滋病流行.为此,我们制订了多种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并对其科学地进行评价.现将在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群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中学教师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意向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广荣  王兴军 《中国校医》2004,18(2):122-123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医学疫苗的前提下,健康教育被视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学校健康教育是一块重要的教育阵地,应该充分利用[1,2].那么,我们的学校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状况如何?教师的提供意向又如何?有哪些因素在制约着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选择中学教师作为研究人群,应用合理行为理论,试图对中学教师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向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2007年全球共有3320万存活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截至2011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超过429 464万例,估计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约78万.为了准确掌握AIDS流行状况和趋势,国内外在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3].但由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以及遭受的社会歧视,导致目前HIV/AIDS患者报告数和实际感染数差距较大[4,5].  相似文献   

20.
8月13日,“阳光下一起成长”第二届全国关怀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正式启动,来自河南、四川、山西、云南、吉林等省13个县市的85名“爱滋孤儿”来到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这些被艾滋病夺去了父亲或母亲的孩子有着共同的特殊遭遇,尽管他们是无辜的,都被称为“艾滋孤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