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言论     
正背景: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在过去一年,数以千计在巴西出生的婴儿头部大小不正常。现有证据显示,新生儿小头畸形可能与孕妇感染寨卡病毒有关。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应对疫情,决定把寨卡病毒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故。2月9日,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2.
正寨卡病毒是否仅通过蚊媒进行传播?目前我国已有输入性病例,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流行的危险吗?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但新年伊始,肆虐非洲和美洲的寨卡病毒陆续进入中国境内。自今年2月9日中国内地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以来,截至2月28日,一共确诊了8例,其中江西省1例,广东省3例,浙江省4例。寨卡病毒对中国影响有多大,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  相似文献   

3.
自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疫情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寨卡病毒是一种黄病毒,存在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也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潜伏期3~12天,临床主要表现斑丘疹、发热、关节/肌肉酸痛等。寨卡病毒最早发现于1947年。2015年5月起,在巴西等美洲国家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并不断蔓延至全球59个国家。研究表明,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可能与寨卡病毒存在密切关系,寨卡病毒全基团序列已公布,并有多个突变位点。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寨卡病毒感染,主要预防措施为防蚊控蚊和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8问寨卡病毒     
Q1 寨卡病毒感染离我们有多远? A:2015年12月1日,WHO发布了关于寨卡(Zika)病毒的全球警告.在警告中,第一次正式承认,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并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先前已经在巴西、智利的复活节岛、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拉圭、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等地发现了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近期,巴西疫情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已经有寨卡病毒感染的输入性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说这次疫情呈“爆炸性传播”?为什么说寨卡病毒不再是登革热“温和的表兄弟”?目前我国也确诊了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会不会引起寨卡病毒在我国流行呢?什么是寨卡病毒?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6年2月9日中国大陆首例确诊寨卡病毒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国大陆首例确诊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临床观察病例同行者与接触者。采集病例血清、尿液等标本,应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该病例确诊为寨卡病毒病,于第18病日解除隔离、痊愈出院。病例第10病日血清标本和第11~13病日尿液标本检测均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该病例系江西省赣县籍外派工作回国人员,发病前在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有蚊虫叮咬史,同行者与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内均未出现寨卡病毒病症状。结论 该病例为中国大陆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系境外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与在寨卡疫源地委内瑞拉蚊虫叮咬有关。  相似文献   

7.
《健康向导》2016,(2):40-41
正由蚊子传播、有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症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自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以来已经有22个美洲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同时,欧洲、北美等地的多个国家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可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  相似文献   

8.
正寨卡病毒病是何方妖孽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患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感染寨卡病毒。1947年寨卡病毒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被发现。2015年在西太平洋、美洲和非洲报告发生了相关病例和疫情。随着与相关国家或地区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我国不可避免的存在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当夏季来临之时,伊蚊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工作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2月19日,经中国CDC有关专家复核和专家会诊,我国义乌市确诊1例从斐济、萨摩亚旅游归来的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病例曾在萨摩亚有蚊虫叮咬史。病例2月14日发病,15日出疹,16日出现结膜炎,16日收住入院,17日体温正常,19日皮疹消失,20日结膜炎消失。血液中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仅3 d,血液核酸检测阴性4 d后尿液仍可检测到核酸阳性。结论 该病例寨卡病毒病症状典型,早期可采集病例血液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体温正常后应采集尿液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1.
<正>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的一种自限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疫情报告,2007年以来,全球有70个国家或地区有寨卡病毒病流行[2],有本地传播病例的国家或地区有52个,其中包括与我国云南省毗邻的泰国、老挝等[3],给云南口岸疫情防控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进一步了解云南口岸近年来入境人员寨卡病毒感染情况,对608份不明  相似文献   

12.
江波 《家庭医学》2016,(4):56-57
正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患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感染寨卡病毒。2013年前仅在非洲、东南亚、太平洋岛国有散发病例报告,2015年在西太平洋、美洲和非洲发生了相关病例和疫情。随着与相关国家或地区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我国不可避免地存在寨卡病毒输入风险。当夏季来临之时,伊蚊的密度增加,存在局部地区发生寨卡病毒本地传播扩散的可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专家述评     
正《201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旅行相关寨卡病毒感染患者的尿液、血清和唾液标本中寨卡病毒RNA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一文报道了美国佛罗里达旅行相关寨卡病毒病病例不同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在913例患者中,91例符合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标准,发病都与旅游相关。尿液标本来自70例疑似病例,采集日期在发病当  相似文献   

14.
寨卡病毒病若干流行病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疾病。2015年在美洲地区发生大规模的传播与流行,因可能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2016年2月被WHO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本文搜集期刊、在线论文及WHO文件进行综述。寨卡病毒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等;目前该病传染期尚不明确,但通过患者血液、唾液、精液及尿液DNA检测期推断,其传染期至少可达2个月;寨卡病毒主要经虫媒传播,但也可能通过母婴、血液及性传播。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以及其他神经和自身免疫综合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仍需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依靠灭蚊、防蚊可阻断绝大多数的寨卡病毒感染,但仍需采取更多的措施预防寨卡病毒通过母婴、血液及性传播。该病目前仍有一系列的流行病学问题尚待解决,亟需更多的研究以全面地了解其流行病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2015年4月起,在巴西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寨卡疫情,同时出现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聚集病例,WHO强烈怀疑与寨卡病毒疫情有关。2016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巴西出现的小头畸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聚集性病例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球至少30家机构及公司正在研发寨卡疫苗。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称:由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和韩国"基因一号"生命科学公司研制的两种寨卡疫苗已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其他数种寨卡疫苗预计将在未来半年内进入临床试验。寨卡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快速扩散,有67个国家和地区自2015年起报告了由埃及伊蚊造成的寨卡病毒在本地传播。伴随监控的加强,东南亚地区报告了更多的寨卡病例,引发关注。基因测序显示,寨卡病毒存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寨卡病毒正在美洲地区"爆炸性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疫情进入国际卫生紧急状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宣布把针对寨卡病毒的警戒水平提升至最高级别。我国目前出现了2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8.
正寨卡病毒是由蚊虫传播的黄病毒,它是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恒河猴中发现的[1],随后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乌干达的人体中得到确认[2]。之后少有病例报道,仅在南亚和非洲部分国家有少量散发病例。直到2007年第一次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出现暴发疫情[3]。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岛发生范围更大的寨卡病毒暴发疫情[4]。2015年以来始于巴西、哥伦比亚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收集相关病历资料,并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男性,34岁于2016年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中国香港、广东省深圳和东莞,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2月6日被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2月14日痊愈出院;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畏寒、乏力、皮疹、眼眶痛、结膜充血、腹泻等症状;病例白细胞和血小板值正常,单核细胞比率略有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略有升高,肝肾功能检查白蛋白、尿素氮、尿酸略有下降,左下肺轻度肺气肿改变;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病例尿液标本寨卡病毒核酸存在时间较血清标本长,发病第15 d病例唾液标本未检出核酸阳性。结论本例病例为一典型但症状较轻的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对具有流行病学史且同时出现发热或皮疹等症状的归国人员进行排查,采集其血清、尿液等多种标本进行检测,有利于病例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新发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尚无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为了加强对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本文通过Medline数据库检索寨卡病毒病相关信息,结合相关政府部门、国际卫生组织报告等资料对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目前,该病主要在美洲地区流行,呈快速蔓延之势,34个国家存在病毒本地传播,多个国家报告输入病例。该病临床表现通常较轻,死亡罕见,部分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综合征,婴儿出生缺陷等较严重的后果,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存在因输入病例引发的疫情局部扩散的风险。但该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只要各项策略和措施落实到位,就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