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临床价值,以期降低肝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均经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3例、重型乙型肝炎22例、肝硬化20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63名为对照组,均予B超检查,观察两组的B超显示情况。结果对照组在胆囊壁厚度上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型乙型肝炎最明显、肝硬化其次;而在胆总管内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胆囊病变上,对照组检出异常率为23.81%,与研究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研究各组中以慢性乙型肝炎组检出异常率最低,为56.52%,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在胆囊病变检出率上比较无差异性。结论 B超有助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对肝炎病情程度有指导意义,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统一进行病理检查以及B超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进行轻度肝脏病变、中度肝脏病变的检查过程中,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查结果,以及在进行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检查中,B超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进行轻度肝脏病变和中度肝脏病变的检查中,B超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结果中阳性率为89.00%;B超检查阳性率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B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其准确率和病理检查处于相同水平,对患者的确诊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超与肝活组织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6例慢乙肝患者分别于治疗前行超声及肝组织活检,得到肝组织分别经苏木素伊红和Masso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炎症及肝硬化程度,作出病理诊断,比较其与超声诊断的差异。结果慢乙肝患者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也加重;对于慢乙肝重度及弥漫性肝硬化B超诊断优于临床诊断(P〈0.05);慢乙肝中度、重度及早期肝硬化病理检查与B超诊断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慢乙肝轻度患者临床、B超及病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及判断慢乙肝患者病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肝硬化组血清中T3、T4、FT3及FT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乙肝肝硬化组T3及T4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脏功能损伤的加重及Child-Pugh分级的增加,T3、T4、FT3及FT4水平逐渐下降.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甲状腺功能对评价慢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在2016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员进行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在胆囊壁厚度方面,观察组相关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在胆总管内径方面,观察组相关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无意义(P>0.05)。在超声诊断结果方面,观察组相关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在门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方面,单纯增厚组相关数据比双侧胆囊壁增厚组低(P<0.05);在门静脉血流量方面,双侧胆囊壁增厚组相关数据与单纯增厚组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而言,进行超声诊断可有效反映其胆囊情况,帮助判断其是否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29-1330
目的探讨"小三阳"、"大三阳"、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癌患者的HBV-DNA载量水平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特点。方法收集120份标本,按临床诊断分为A组("小三阳"组)、B组("大三阳"组)、C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D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癌组),对各组HBV-DNA载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B组的HBV病毒复制强于其余三组;B组HBV-DNA水平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检测HBV-DNA能辅助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性,但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B超诊断的方式对煤矿工人进行体检,并检测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以及胆囊结石患者,对患者胆囊病变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采用B超体检的煤矿工人胆囊病变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本研究中心自2011—2012年体检的2997例煤矿工人中的36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以及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从而为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胆囊病变的患者年龄与发病率呈现正相关,其中矿龄为3~5年的煤矿工人胆囊病变率明显高于矿龄为1~2年的煤矿工人。B超检出有289例患者为胆囊息肉病变,病发率为9.64%,其余患者病发于胆囊结石。结论采用B超对煤炭工人胆囊病变进行检测与分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快速、简便的操作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病变检出率,便宜的诊断费用对煤矿工人而言具有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患者超声诊断胆囊病变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4-223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HB)患者超声诊断胆囊病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HB患者症状、肝功能及B超观测胆囊病变综合分析。结果发现HB患者HB不同类型,胆道系统损伤情况不同,总损伤率以重型肝炎最严重(50.0%),肝炎肝硬化(24.3%)和慢性肝炎(14.9%)次之,急性肝炎(8.9%)最轻。HB患者胆囊壁普遍模糊增厚(62%),呈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与病程、病情有密切关系。结论无明显原因的胆囊壁模糊增厚可作为HB的佐证。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在HB患者中高发,可能与HB病毒持续感染及肝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同时接受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辅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持续14个月。观察病人的肝功能,B超结果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ST(91.89%)、ALT(81.08%)和TBiL(75.67%)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B超结果,肝脏回声(59.45%)、门静脉宽度(72.97%)和脾脏回声(70.27%)的改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后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检测TGFβ1水平,并分别对比与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结果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TGFβ1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其显著升高提示肝硬化或肝硬化趋势。结论TGFβ1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有助于肝纤维化诊断,但不能替代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后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检测TGFβ1水平,并分别对比与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结果 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TGFβ1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其显著升高提示肝硬化或肝硬化趋势。结论 TGFβ1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有助于肝纤维化诊断,但不能替代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593-1594
目的探究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HBV DNA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A/G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提高HBV DNA转阴率,抑制肝硬化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接诊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为本次对象,60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为A组,60例采用阿德福韦脂治疗的为B组,6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为C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C组血清ALT水平、Child-Puch评分及HBV DNA载量等检测降幅明显大于A组和B组(P<0.05);B组的ALT水平降幅明显大于A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均有部分转阴,C组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的转阴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清ALT水平、Child-Puch评分及HBV DNA载量等检测水平,提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率,其中以恩替卡韦治疗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胆囊的B超声像图改变,探讨B超对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3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常规胆囊超声检查,分析胆囊超声影像学改变。[结果]B超发现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胆囊病变检出率较高,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沉着物、胆囊内透声差、胆管扩张的检出率分别为39.5%、26_3%、13.2%、26-3%和23.7%。[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易发生胆囊病变,B超技术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合并胆囊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启东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干预研究人群患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月~10月,在启东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个人及家族成员慢乙肝、肝硬化及肝癌史等;同时进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肝脏彩色超声检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罹患慢乙肝、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疫苗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性、有肝癌家族史、新生儿期未接种乙肝疫苗和出生于1986年以前四个因素,调整后的0R(95% CI)值分别为:3.60(2.04~6.34)、2.47(1.25 ~4.88)、2.68(1.57 ~4.56)和1.72(1.02~2.89).肝硬化患者中男性因素,调整后的0R(95% CI)值为6.89(2.02 ~23.43).结论 启东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降低青年期罹患慢乙肝、肝硬化的风险,男性、肝癌家族史及出生于1986以前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男性亦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来80例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实验组A组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照组B组单纯的西医恩替卡韦用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脏基本功能变化以及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一般生理功能治疗后疗均有明显恢复,但A组在ALT和AST方面对照组效果更佳明显,不良反应小;对HBeAg影响上,A组、B组两年后HBeAg阴转率分别为85.0%、55.0%;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Ⅳ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地不同,A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中西医苦参素与恩替卡韦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较单纯的使用西医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周宁飞 《健康天地》2010,4(8):84-84,8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与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YMDD变异发生后,因患者肝功能基础差,易出现肝衰竭,后续治疗药物选择难度加大,易出现多重耐药株,故拉米夫定应用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有一定局限性。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明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附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9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占同期胆囊切除的4.22%,术前B超诊断率为91.58%,其中合并结石率27.37%,合并胆囊炎45.26%;病理类型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多,占45.26%.腺瘤恶变率为14.29%.结论腺瘤性息肉易恶变,尤其是合并结石的息肉,临床诊断以B超为首选.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单纯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治疗后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病毒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改变的B超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过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及临床报告,分析不同性别、服药时间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脏B超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健康者的24%。同时,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服药时间具有一定联系。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损伤患者肝脏器官,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定期B超检查,可确定患者的脂肪肝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