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方法:收集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以及35万参合农民2011—2012年1 160万门诊人次的就诊费用、补偿金额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后,对于控制门诊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有明显作用,进而有利于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平衡。结论:目前,按人头支付改革仅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如何激励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主动控费,制定配套政策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门诊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试点地区35万参合农民改革实施前、后参合农民门诊就诊的医院级别、门诊费用、补偿金额等就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付方式改革对引导门诊人群首诊下沉、逐级转诊已显现出效果,这同时也有利于基金的收支平衡。结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转诊的规范和数量控制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方法:收集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以及5.1万住院人次的就诊费用、补偿金额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支付方式改革后,对于控制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有一定作用,其中以镇级机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针对二、三级医院的控费配套措施以及评价转诊服务合理性等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方案,并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全面推行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评价其改革效果及可推广性。方法:采用文献归纳分析、专家咨询论证、机构调查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改革方案的设计,并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方法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基金运行更加安全,参合农民利益得到了保障。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的地位举足轻重,须有效激励其改革的积极性;建议采取保险精算的理念,加强新农合"按人头支付"的风险评估和动态分析;需要建立健全配套的基金监管,确保基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安全、高效;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费用协商和实时监管制度,实行服务协议管理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的实证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数据指标,评价政策干预对基金运行、就诊行为和补偿状况等的总体影响。结果:基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2 000元/人;基金运行风险得到控制,2015年当年基金结余率达到8.84%;参合对象医疗服务需求逐年释放,2015年参合对象的年人均门诊就诊次数达到20次,年住院率为10%;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的态势得到遏制,尤其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下降明显;2015年参合对象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分别为60%和55%。结论:按人头支付政策实施3年多来,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的背景下,参合对象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调查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控费效果,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典型地区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调查地区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受支付方式改革覆盖率、就医人次和医疗机构积极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应提高支付方式改革覆盖率,科学测算支付标准,提高医疗机构积极性,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吸引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浦东新区35万参合农民改革前、后住院就医的医院级别、住院费用和补偿金额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后,住院人群并没有明显的向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下沉的趋势。结论:需要加强针对二、三级医疗机构采取配套的控费措施,同时规范转诊相关标准和流程,以避免需求抑制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8.
支付方式改革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了解参合农民疾病谱是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本研究抽样分析了参合患者住院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医疗费用水平,并与按病种付费试点中的常见病种进行比较,为完善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按病种编码付费方式在全国的应用情况,及其对天津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方法以全国医疗保险制度从统筹支付过渡到DRGs按病种支付改革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全面梳理DRGs付费制度支付方式在天津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前景和预期成效,同时对天津市医疗保险机构推进DRGs付费制度改革提出针对性建议,借鉴国内外DRGs付费制度改革的相关经验,推动天津市DRGs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结果 DRGs付费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医疗卫生机构行为,节省医疗保险基金,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同时,该制度可以帮助医疗保险资金监督机构监控医院行为。结论 DRGs付费制度可以有效帮助医疗保险监督机构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在今后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浦东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之后,参合对象与区域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象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情况的差异。方法: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数据,包括筹资、运行和参保人群受益状况等的数据资料,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定性访谈资料。结果: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按人头支付"改革对于控制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增长具有明显效果。结论: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明显老龄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将面临更多的补偿支出,因此在基金总额有限的情况,对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要求会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匈牙利初级医疗、门诊及住院服务医疗正式支付方式进行介绍,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正式支付方式改革实践进行具体分析。方法:运用跨国资料比较分析我国与匈牙利关于医疗正式支付。结果及结论:我国可以借鉴匈牙利医疗正式支付中初级医疗系统,并提出中、匈两国医疗正式支付方式改革的新取向,即改变按服务项目支付机制、确定以"总额控制、定额管理、合理调整"为主体医疗费用正式支付方式体系,并清晰界定医疗共同支付与自费支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从需方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按人头支付"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比较2011年和2012年按人头支付改革前后参合农民受益面、受益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及抗风险能力等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浦东新区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合农民改革前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改革后,参合农民受益率和住院受益程度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参合农民费用负担及其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按人头支付改革的推进并降低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结论:按人头支付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合农民的就医经济风险,改革的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计算并分析河南省农民不同疾病的医疗费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按病种付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全省1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情况,计算不同疾病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等构成。结果:不同种类疾病医疗费用存在较大差别,同种疾病在不同级别医院医疗费用亦存在差别,不同级别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存在差别。结论:DRGs(按病种付费)已为世界许多国家在医疗保险中所采用,如何在我国的医疗保险中应用这种先进、科学和实用的付费方式,关系到能否较好地实现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使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低费用的医疗服务,真正使人民群众受益,使国家受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规模不断扩大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农民就医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和释放,使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过快.如何调整医、保、惠三方利益,将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潜江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在加强供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监管的同时,通过实行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等综合改革,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自律管理,将住院例均费用增长控制在9%以内,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设计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的支付体系,评价按人头支付改革对村医处方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非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平阴县作为空白对照组,对山东省莒南县和梁山县村卫生室进行政策干预,利用DID模型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村医开大处方、联用抗菌药物、处方激素、输液的行为概率降低,单张处方费用下降2.32元。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基金按人头支付并和质量考核挂钩显著促进了村医的合理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方法:研究介绍潍坊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定额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背景、原理和做法,监测分析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的,验证改革的成效。结果:试点县医疗费用增长率比非试点县低17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由实施前的38.9%(2008年)提高到71.7%(2011年),提高了32.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基金使用率波动幅度由实施前的90%~130%,稳定到实施后的90%~95%。结论:总额定额付费支付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效率,确保基金平衡。  相似文献   

17.
DRGs付费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先进和科学的付费方式,其强化了医保对医疗行为的引导、制约和监管作用,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18年沈阳市医保实施DRGs付费以来,某大型三级公立医院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结合医院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管理办法,采取多种措施,逐步适应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将某医院DRGs管理办法、经验进行整理,旨在为公立医院更好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黄石市中心医院医保支付改革前(2017年)与改革后(2018年)医保相关指标,评估以DRGs为基础的预付费(DRGs-PPS)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DRG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革施行后,整体指标改善明显。通过与2017年对比,2018年医保患者总额同期减少47 017 292.80元,均次费用平均下降3.62%,平均住院日平均下降6.15%,药占比平均下降22.48%,耗占比平均下降14.73%,出院人数增加9.77%,总权重增加13.99%,CMI增加3.85%。结论DRGs-PPS支付改革降低了医疗费用,调整了医疗结构,促进了医疗技术发展,也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效引导医疗行为的作用,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现状,发现问题。方法: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仍然存在实际覆盖率较低、支付标准难以合理确定、缺乏内在激励措施等问题。结论:应加强培训、分布实施及进行综合性的支付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南京市实行的部分病种定额指标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结算、连云港实行的问题控制结算办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上,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并对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