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在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若虫到成虫)与北京地区不同野外种群中的活性水平。方法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与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GSTs活性与其抗性水平。结果德国小蠊GSTs比活力在若虫期随龄期增加而逐渐升高,在4周龄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羽化时酶活力降至最低,在成虫期略有升高。德国小蠊敏感品系成虫GSTs比活力为2.70 nmol(/min.mg),Km值与Vmax分别为2.26 mmol/L和0.33 nmol(/min.mg);9个区(县)野外种群GSTs比活力为2.76~8.69 nmol(/min.mg),Km值和Vmax分别为0.65~2.37 mmol/L和0.33~0.54 nmol(/min.mg)。与敏感品系比较,野外种群成虫GSTs比活力和Vmax均较高,Km值较低,且对2种常用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为1.50~8.37倍;对残杀威为1.04~3.34倍)。结论 GSTs活性随德国小蠊发育阶段不同(若虫到成虫)而变化,并可能参与德国小蠊野外种群的抗性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羧酸酯酶在不同品系德国小蠊中的活性以及其在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品系(SS)及采自北京市宣武区(XW)、昌平区(CP)、顺义区(SY)和石景山区(SJS)的德国小蠊野外品系为试虫材料,利用生物测定、生化分析及增效剂试验等方法研究羧酸酯酶与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结果增效剂TPP对马拉硫磷、敌敌畏的增效比在敏感品系中分别为1.86和1.51倍,TPP对马拉硫磷的增效比在XW、CP、SY和SJS品系中分别为5.79、20.08、15.26和4.74倍;TPP对敌敌畏的增效比在XW、CP、SY和SJS品系中分别为2.00、1.67、2.16和4.81倍。德国小蠊野外品系与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的Km、Vmax分别为0.1580mmol/L和58.4225μmol/(mg pro·min);野外品系(XW、CP、SY和SJS)羧酸酯酶的Km、Vmax分别为0.1279、0.1071、0.1080、0.1095mmol/L和307.2550、338.5755、340.3300、212.4570μmol/(mg pro·min),2个品系的羧酸酯酶对马拉硫磷和敌敌畏的抑制作用也不同,2种有机磷药剂对敏感品系的抑制中量150分别为17.64mmol/L和0.91μmol/L,对野外品系(XW、CP、SY和SJS)的150分别为80.48、35.49、83.24、82.29mmol/L和15.35、7.89、11.52、8.60μmol/L。结论羧酸酯酶解毒代谢活性的增加是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德国小蠊抗药性及羧酸酯酶生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南昌市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对当地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并对野生与敏感品系德国小蠊的羧酸酯酶(CarE)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药膜法测定KT50,参照Van Asperen的方法测定CarE的比活力、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度(Vmax)值。结果南昌市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残杀威、溴氰菊酯、右旋反式丙炔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22.3、1.1、1.4、5.3、4.9。野生品系与敏感品系德国小蠊CarE比活力分别为68.7567和56.5069mmol/(mgpro.30 min);Km分别为0.4171和0.4374 mmol/L;Vmax分别为0.8525和0.4075 nmol/(mgpro.min)。结论南昌市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已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与CarE生化特性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抗药性的关系,为探讨德国小蠊抗性机制及建立抗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结果德国小蠊对DDVP、残杀威、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08、2.35、7.47和10.92。对德国小蠊抗性和敏感品系GSTs、AChE活力比较结果表明,抗性品系GSTs活力相对于敏感品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性品系AChE活力相对于敏感品系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德国小蠊抗性品系除对DDVP和残杀威有较弱抗性外,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度抗性,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对GSTs、AChE活力研究结果表明GSTs的活性增高,使杀虫剂代谢加速,导致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敏感性下降;AChE作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物的靶标酶,其活力下降导致德国小蠊敏感性下降。表明杀虫剂的代谢酶和靶标酶活力的改变,与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菊酯类杀虫剂产生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德国小蠊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推断其抗性及水平,为蜚蠊防治和进一步完善抗性生化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的德国小蠊体内GSTs的活性,分析两种品系德国小蠊GSTs酶活性的差异。结果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德国小蠊GSTs活力分别是19.16和9.14 U/mg prot,野外品系德国小蠊GSTs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两者酶活力比值(抗性系数)为2.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5)。结论从生化水平上看,深圳市坪山新区野外品系德国小蠊已产生抗药性,可能与GSTs活性增高而引起其对杀虫剂的代谢解毒能力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的食量情况及温度和食物类型对其食量的影响。方法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食品为材料,观察蜚蠊不同温度下对它们的取食情况,然后统计分析温度对取食的影响。结果对含水量5.70%的一般淀粉食物,在8、16和32℃时,3种蜚蠊的单只日平均食量德国小蠊雌性为(2.10±0.28)、(8.47±0.57)、(8.69±0.58)mg/d,雄性为(1.76±0.67)、(7.04±1.25)、(4.51±0.20)mg/d;美洲大蠊雌性为(25.78±1.31)、(65.56±13.73)、(142.94±13.00)mg/d,雄性为(17.67±5.31)、(32.94±4.82)、(76.81±7.55)mg/d;黑胸大蠊雌性为(32.07±10.02)、(46.90±8.42)、(92.46±7.77)mg/d,雄性为(15.38±2.15)、(17.21±2.26)、(50.61±3.05)mg/d。德国小蠊高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不同类型食物的单只日平均食量花生为(1.78±1.03)、(1.06±0.61)、(0.50±0.29)mg/d,肉松为(2.04±1.18)、(1.54±O.89)、(0.58±0.34)mg/d,红枣为(2.53±1.46)、(1.73±1.00)、(0.71±0.41)mg/d。结论德国小蠊的食量随温度上升呈现抛物线形式先增后减,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则呈线性递增;德国小蠊对高淀粉类的食品取食量最大,高蛋白食品次之,高脂食品最小,且进食量大小依次为高龄若虫〉雌成虫〉雄成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在1、3、5龄若虫、雌雄成虫间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离体测定酶的活性,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1龄若虫的活性最高,其活性分别为(0.3741±0.0077)μmol/(mg pro·min)和(61.7586±9.2400)nmol/(mg pro·min)。对于若虫,随着龄期的增加,其活性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成虫,雄成虫羧酸酯酶活性大于雌成虫,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乙酰胆碱酯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不同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德国小蠊1、3、5龄若虫、雌雄成虫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不同龄期之间差异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各个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系统地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CarE)的性质,确定其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抗性水平,建立适宜的快速、准确的酶活性检测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液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德国小蠊CarE活性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优的条件组合。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德国小蠊CarE比活力的5个因素中各因素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因素(酶浓度)的最优水平是酶的浓度为0.35只/ml;B因素(底物浓度)的最优水平是底物浓度为0.6mmol/L;C因素(反应时间)的最优水平是反应时间为5min;D因素(反应温度)的最优水平是酶反应温度为40℃;E因素(反应体系的pH值)的最优水平是酶液反应体系的pH值为6.5。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3C1D4B是最优组合,利用此组合测得的CarE比活力最高为37.286tu-nol/(mg pro·min)。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酶浓度〉pH值。结论确定了测定德国小蠊CarE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酶浓度为0.35只/ml;底物浓度为0.6mmol/L;反应时间为5min;反应温度为40℃;酶反应体系的pH值为6.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敏感品系对敌敌畏(DDVP)纳米乳剂与普通乳剂的抗药性并探索两种剂型农药的抗性生化检测参考值。[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进行点药,选用羽化后的健康成虫70只(每组10只),在每只试虫中胸腹背板上滴药1此,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传代时以适当浓度点药(〉LD50),雌雄各半,每组60只。酶活性的测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结果]DDVP纳米乳剂德国小蠊第四代时的抗性系数为1.2645,DDVP普通乳剂德国小蠊第三代时的抗性系数为2.1。德国小蠊对DDVP普通乳剂的抗性系数升高较对DDVP纳米乳剂的快,当抗性系数是2.0时已产生抗药性。点滴DDVP普通乳剂的德国小蠊酸性磷酸酯酶(ApE)以及a-乙酸萘酯(1-NA)酶活性参考值是180.04μmol/(g·min)和486.76μmol/(g·min)。初步建立德国小蠊ApE酶活性(y)与DDVP普通乳剂抗性系数(X)的方程:y=0.05500x-7.90235;1-NA酯酶活性(y)与DDVP普通乳剂抗性系数(x)的方程:y=23.82441n(x)-62.02369。[结论]由于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尚未产生抗药性,因此尚不能建立DDVP纳米乳剂的抗性酶与抗性系数之间的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0.
德国小蠊DDVP抗性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酯梅(AChE)、α-乙酸萘酯酶(1-N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与德国小蠊敌敌畏(DDVP)抗性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板酶动力学法分别测定不同DDVP抗性水平德国小蠊的AChE、1-NA和GSTs酶活性,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德国小蠊DDVP抗性水平的增加,1-NA及GSTs酶活性逐渐性逐渐升高,AChE活性仰制率和1-NA酶活性在德国小蠊抗性系数为2.8及以下时与敏感株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s酶活性在抗性系数2.8及以下与敏感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hE的抑制率和1-NA酶活性可作为德国小蠊对DDVP抗性的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苯并(a)芘诱导小鼠前胃癌模型,研究番茄红素对前胃癌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损伤组[苯并(a)芘组]、番茄红素高剂量组[20 mg/kg+苯并(a)芘]、番茄红素低剂量组[5 mg/kg+苯并(a)芘]。番茄红素组与损伤组给予苯并(a)芘,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作用。24周后,观察小鼠前胃癌形成情况,检测血清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检测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红素后能降低小鼠前胃癌肿瘤直径[模型组(0.33±0.20)cm,番茄红素高剂量+苯并(a)芘组(0.12±0.04)cm],提高小鼠血清和肝匀浆中SOD活力[损伤组血清中为(47.18±3.27)U/ml,肝匀浆中为(39.83±6.63)U/mg.Pro;番茄红素高剂量组血清中为(67.27±9.38)U/ml,肝匀浆中为(54.49±4.86)U/mg.Pro]、GSH-Px活力[损伤组血清中为(170.63±15.25)U/ml,肝匀浆中为(54.60±5.19)U/mg.Pro;番茄红素高剂量组血清中为(184.22±13.81)U/ml.Pro,肝匀浆中为(66.78±11.97)U/mg.Pro],降低MDA含量[模型组血清中为(11.08±1.82)nmol/mg,肝匀浆中为(12.47±2.62)nmol/mg.Pro;番茄红素高剂量组血清(7.63±0.85)nmol/mg,肝匀浆(8.28±1.74)nmol/mg.Pro]和减少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诱导的小鼠前胃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DNA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就诊的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患者均于心房颤动复律后24 h内开始服药,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胺碘酮第1周200 mg/次,3次/d,第2周200 mg/次,2次/d,第3周起2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托伐他汀10 mg,1次/d。若血压不能达标则加用吲达帕胺片2.5~5 mg,1次/d。两组均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阵发性心房颤动再发率、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左房内径、血脂、hsCRP、肾素、AngⅡ的表达水平及肝肾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67.5%、32.5%、15.0%,治疗组分别为92.5%、7.5%、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房内径及血脂指标(TC、LDL-C、HDL-C、TG)[(35.42±0.36)mm、(4.33±0.79)、(2.80±0.21)、(0.99±0.21)、(2.04±0.48)mmol/L]与治疗组[(33.10±0.45)mm、(3.24±0.60)、(1.44±0.20)、(1.26±0.17)、(1.13±0.35)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hs-CRP、肾素、AngⅡ水平[(3.52±0.12)mg/L、(0.47±0.27)ng·ml~(-1)·h~(-1)、(60.94±21.44)pg/ml]与治疗组[(2.98±0.11)mg/L、(0.36±0.32)ng·ml~(-1)·h~(-1)、(50.89±30.22)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再发率,减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减小左房内径,降低血清hs-CRP、肾素、AngⅡ的水平,从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弦磁场对提取的骨骼肌肌质网(SR)囊泡钙释放通道(RyR1)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光谱法和同位素标记方法 ,分别检测了正弦磁场对SR囊泡Ca2+释放初速率、[3H]-Ryanodine平衡结合度、还原型辅酶(NADH)的氧化初速率和超氧(O·2-)产率的影响.结果 0.4 mT、50 Hz正弦磁场辐照SR囊泡30 min,由1 mmol/L NADH与1 mmol/L NAD调控的Ca2+释放初速率Con组为(10.82±0.89)pmol·mg-1 pro·s-1、MF组为(14.69±1.21)pmol·mg-1pro·s-1;上调了35%,[3H]-Ryan-odine平衡结合度上调15%,由(2.13±0.05)pmol/mg pro上升到(2.45±0.07)pmol/mg pro.另外,该磁场辐照SR囊泡30 min,导致NADH的氧化速率上调22%,由(0.88±0.11)×10-4FI/s上升到(1.07±0.13)×10-4FI/s;O·2-产率上调32%,由(0.99±0.09)×10-5FI/s上升到(1.31±0.06)×10-5FI/s. 结论 0.4 mT正弦磁场在低氧化还原电势环境下对RyR1有显著的激活,且该磁场促进了NADH氧化酶的活力和O·2-产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出硫辛酸(alpha—lipoicacid,α-LA)对甲基汞所致大鼠脑谷氨酸代谢转运障碍的拮抗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和α-LA干预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和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先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α-LA干预组皮下注射35gmol/kgct-LA;2h后,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和α-LA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4、12和12lamol/kg。α-LA预处理隔日1次;染毒组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处理4周。最后1次染毒24h后,分离大鼠大脑皮质,制备5%、10%的组织匀浆,测定大脑皮质汞(Hg)、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in)含量,及谷氨酰胺酶(PAG)、谷氨酰胺合成酶(GS)、Na+-K+ATPase、Ca2+.ATPase活力。[结果]甲基汞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脑汞为(17.72±1.36)μg,/g组织、Glu含量为(71.57±10.87)μmol/g白、PAG活力为(31.26±4.38)μmol/(min·g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CAn含量及Gs活力分别为(0.155±0.04)μmol/g蛋白及(23.89±3.60)u儋蛋白,Na+-K+-ATPase及Ca2+-ATPase活力分别为(4.03±0.57)μmol/(mg蛋白·h)及(2.21±0.62)μmol/(mgg蛋白·h),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甲基汞高剂量染毒组比较,α-LA干预组大鼠脑汞含量未见明显变化;Glu含量(63.02±3.33)μmol/g蛋白及PAG活力(26.03±3.88)μmol/(min·g蛋白)均降低(P〈0.01或P〈0.05),Gin含量(0.20±0.05)μmol/g蛋白、GS活力(34.05士4.23)U/g蛋白、Na+-K+-ATPase活力为(5.52±1.16)μmol/(h·mg蛋白)及Ca2+-ATPase活力为(3.27±0.60)μmol/(h·mg蛋白),均升高(P〈0.01或P〈0.05)。[结论]a-LA对甲基汞所致大鼠脑谷氨酸代谢紊乱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对力竭运动疲劳大鼠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力竭运动疲劳大鼠血清自由基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抗疲劳功能食品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安静对照组(对照组)、力竭游泳疲劳组(疲劳组)和力竭游泳疲劳+槲皮素50 mg/kg组(槲皮素组),每组10只.采用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建立力竭疲劳模型,记录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活存时间,测定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机体内自由基代谢状态的改变及其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Fenton显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对1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癌症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术前血清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血清中ROS活性(1197.844±489.640)U/ml显著高于对照组(507.706±17.525)U/ml,而SOD和GSH—PX活性(81.884±40.893)nmol/ml、(87.143±69.119)AU显著低于对照组(101.166±18.350)nmol/ml、(438.933±138.201)AU。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氧化损伤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高浓度矽尘接触过程中是否存在氧化应激反应。方法选4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剂量染尘组(1 000mg/m^3)、中剂量染尘组(500mg/m^3)、低剂量染尘组(100mg/m^3)和对照组,选用自然动式染尘装置每天染尘2h。染尘49d后处死大鼠,测定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长时间、高浓度矽尘接触降低大鼠肺组织的SOD(30.25±0.49)U/ml、T-AOC活性(7.93±0.74)kU/L和GSH(2.34±0.96)g/L含量,同时MDA(5.65±0.13)nmol/ml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高浓度矽尘接触过程早期炎症反应发生可能与机体氧化应急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慢性心力衰竭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选择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组),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为LVEF轻度减低组(LVEF 40%~50%,50例)、LVEF中度减低组(LVEF30% ~ 39%,35例)、LVEF重度减低组(LVEF< 30%,43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FGF-23、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肌酐(C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FGF-23、血磷、PTH、左室质量指数(LV MI)、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68.44(55.85~ 94.73)ngL比34.18 (30.57~38.87) ng/L、(1.13±0.13) mmol/L比(1.02±0.12) mmol/L、(15.51±3.99) ng/L比(9.97±0.89) ng/L、(112.27±52.02) g/m2比(71.37±12.95) g/m2、(6 265.3±15 991.6) ng/L比(76.12±51.80) ng/L],血钙、GFR低于对照组[(2.28±0.16) mmol/L比(2.48±0.13) mmol/L、(78.28±14.20) ml/(min· 1.73 m2)比(85.03±14.44) 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GF-23与年龄(r=0.256,P<0.01)、血磷(r=0.326,P<0.01)、PTH (r=0.584,P<0.01)、NT-proBNP(r=0.799,P<0.01)、LVMI(r=0.540,P< 0.01)呈正相关,与血钙(r=-0.308,P<0.01)、GFR(r=-0.527,P<0.01)呈负相关.FGF-23水平随着LVEF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 FGF-23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价心肌收缩功能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