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手术室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影响,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研究纳入天津市第一医院2021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52例,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术室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人员不规范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不规范事件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24±1.52)分,高于对照组的(88.73±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9 9,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68%,高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7 1,P=0.016 1)。结论 手术室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较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人员不规范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可行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急诊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3例实施风险管理。将两组的焦虑评分、依从性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不完善率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可行性较高,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3.
何淑珍 《医疗装备》2020,(7):190-192
目的探讨强化口腔护理结合振动排痰仪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4例急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振动排痰仪进行排痰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强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及口腔卫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口腔卫生评分为(10.66±2.43)分,低于对照组的(13.45±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口腔护理结合振动排痰仪能够有效减少急诊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口腔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科室感染控制小组应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科室感染控制小组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实施前治疗患者66例为对照组,实施后治疗患者66例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医务人员管理评分(18.98±2.31)分,环境管理评分(19.74±0.21)分,医疗器械及用品管理评分(58.37±1.87)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医务人员管理评分(14.15±1.03)分,环境管理评分(15.13±0.87)分,医疗器械及用品管理评分(52.08±1.1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感染控制小组应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住院患者消毒隔离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关注负性情绪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702例,依患者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352例,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共3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负性情绪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率观察组为10.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医院感染的菌种观察组有两种,对照组有8种;患者的焦虑评分观察组为(38.43±3.25)分,对照组为(43.43±4.27)分;抑郁情绪评分观察组为(37.64±3.72)分,对照组为(42.35±3.96)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 特定的护理干预能减少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及护理人员20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护理人员每组10名,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评价其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6月医院血液透析住院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实施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3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例,感染率2.6%,对照组3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例,发生率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8.97±5.33)分和(19.10±2.69)分,对照组分别为(21.79±8.99)分和(13.85±7.45)分,试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8.
沈美红 《智慧健康》2022,(15):152-154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ICU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仅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感染率3.17%(2/63)低于对照组20.63%(13/63),两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护理技能(91.02±2.31)分、护理文书书写(90.46±1.68)分、应急能力(90.71±1.48)分、护理态度(90.57±1.64)分高于对照组(77.34±1.34)分、(78.04±1.47)分、(77.99±1.56)分、(78.01±1.55)分,两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83%(61/63)高于对照组84.13%(53/63),两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在ICU患者的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效果明显,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跳骤停患者实施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针对性干预模式的效果及预防感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5月于医院EICU治疗的112例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感染发生率、呼吸与心跳恢复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6.79%,研究组无感染患者,对照组感染患者6例(P均0.05);研究组呼吸与心跳恢复时间分别为(4.52±0.83)min、(15.62±2.28)min短于对照组(7.63±1.24)min、(22.18±3.80)min(P0.001);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上升,研究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3例少于对照组10例(P0.05)。结论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实施EICU针对性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感染率,促进呼吸与心跳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安全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25例患者,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与之不同,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评分。结果据该次实验来看,采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防御机制的观察组,出现1例记录差错,风险发生率为(4%),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认知评分为(25.39±0.48)分,风险意识评分(23.99±1.02)分,风险管理行为(24.17±1.26)分,风险管理态度(22.92±0.73)分;而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出现2例记录差错,1例切口感染,1例投诉纠纷,风险发生率为(16%),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行为、风险管理态度评分分别为(16.85±0.28)分、(17.03±0.84)分、(16.52±0.74)分、(15.92±1.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防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降低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94例胸外科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98.25±0.36)分、护理文书书写(97.25±0.34)分、实践技能(97.25±0.33)分、病区管理(97.25±0.3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85.11%(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减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安全的影响。方法此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该院血液科收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风险管理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服务规范评分(47.59±2.11)分、服务态度评分(47.81±1.35)分、工作效率评分(48.02±1.13)分、患者满意度评分(9.04±0.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4.02、15.98、18.44、9.35,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管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以管控患者饮食,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96.97%、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功能(63.4±13.1)分、生理职能(68.2±12.4)分、一般状况(79.3±13.7)分、精神健康(81.3±12.2)分]、各类食物日均摄入量达标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饮食管理(28.2±5.7)分、运动管理(27.2±4.7)分、用药管理(15.7±4.7)分、血糖监测(49.0±7.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生理功能(51.2±12.5)分、生理职能(61.3±11.8)分、一般状况(65.2±14.5)分、精神健康(64.2±13.6)分,饮食管理(15.4±4.6分)、运动管理(16.4±3.8)分、用药管理(10.7±2.1)分、血糖监测(31.6±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干预模式能较好的对患者饮食进行管控,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医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日、入院第5天、入院第10天时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评分;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日、出院1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入院当天、入院第10天,2组患者BI评分情况:干预组患者BI评分分别为(82.02±13.53)分及(90.01±7.94)分,对照组患者BI评分分别为(81.95±16.47)分及(85.44±11.62)分。入院第10天,2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入院当天,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出院1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干预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7±1.69)分及(1.41±0.86)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34±1.64)分及(2.27±1.09)分。出院1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收入该院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观察组交叉感染、锐器刺伤、患者信息错误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4.54%,而对照组交叉感染、锐器刺伤、患者信息错误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6.32%,组间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中责任意识(82.15±6.14)分,拔针手法(83.58±6.58)分、服务态度(81.57±7.48)分、熟练程度(84.79±6.8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中责任意识(73.35±5.36)分,拔针手法(74.25±6.74)分、服务态度(72.87±6.47)分、熟练程度(71.41±6.3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的实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颈放疗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头颈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同时选取护理人员34名。观察组执行安全目标管理,对照组执行基础管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27.66±3.47)分和抑郁评分(27.48±3.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情绪评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纠纷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1±1.9)分、96%;(88.1±1.2)分、68%;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降低护理风险和纠纷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肠内营养误吸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日至2017年4月2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外伤肠内营养误吸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5.00%)、心理功能评分(95.87±2.11)分、躯体功能评分(97.12±1.05)分、物质生活评分(95.87±2.65)分、社会功能评分(96.48±1.6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肠内营养误吸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警示标识与防护方案对住院危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住院危重患者1 273例,于2017年1月设计医院感染警示标识与防护方案并进行实施,将实施警示标识与防护方案前收治的住院危重患者62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警示标识与防护方案后收治的住院危重患者645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医院感染警示标识与防护方案的设计并应用,检测并统计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5.6%,高于试验组患者感染率2.9%(P=0.022);5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61.0%、革兰阴性菌21株占35.6%、其他菌种2株占3.4%;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6.4±8.4)分、(56.9±7.8)分,均高于试验组患者(45.2±5.9)分、(45.7±7.3)分(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Z=2.167,P=0.021)。结论警示标识与防护方案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缓解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策略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循证策略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DS)评分分别为(31.1±3.6)、(30.0±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4.2)、(39.3±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5.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命活力、情绪变化、社会功能、身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2±5.9)、(73.9±8.2)、(65.5±6.1)、(62.7±5.7)、(77.5±5.7)、(78.1±6.3)、(86.3±8.5)、(77.6±6.1)、(79.4±6.3)、(89.3±5.9)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52.2±5.3)、(62.1±7.8)、(58.6±5.8)、(54.3±5.8)、(65.3±6.2)、(52.4±5.7)、(62.3±8.4)、(59.1±5.5)、(53.9±5.9)、(64.8±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循证策略联合护理健康处方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