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持续有效可行的危重孕产妇救治的院级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分析2005~2009年该院危重孕产妇抢救及25例死亡孕产妇情况。结果:①5年危重孕产妇共2 054例,占年分娩数的8.12%,其中81.60%的危重孕产妇由全市各医院转运而来。②5年危重孕产妇死亡率逐年降低,分别为:5.08%、1.57%、1.36%、0.68%、0.44%,主要死亡原因是产前子痫、产后出血、重症感染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死亡的影响因素以外籍户口非计划生育管理人员为主,且非第一胎占多数(84.00%),48.00%未进行产检,发现问题未进行就诊处理的占64.00%。各级医疗保健知识技能占36.00%。③中山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5年平均为90.80%、96.25%和99.98%,而25例死亡孕产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76.00%、40.00%和60.00%。结论:落实危重病人院级质量管理、发挥抢救团队的作用,各级医院密切配合,保健部门与医疗部门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技能、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及系统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辖区的孕产妇死亡防控机制是龙岗区创新和有益的探索,研究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意义重大。此文阐述了龙岗区孕产妇健康服务管理的现状,重点论述了辖区孕产妇死亡防控的具体管理策略和获得的主要成效,进一步完善辖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产科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为探索区域内孕产妇死亡防控管理提供模式参考。此次对龙岗区孕产妇死亡防控管理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在提高龙岗区孕产妇急救水平、保障母婴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慈溪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为提高预防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慈溪市2012年度孕中晚期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在慈溪市各医疗保健机构中孕中晚期危重孕产妇37例,其中流动人口27例。危重病因主要为产后出血和重度子痫前期,分别占54.06%和24.32%。经处置,所有危重孕产妇均未发生死亡,围产儿结局良好。结论危重孕产妇主要表现为产后出血和重度子痫,要注重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提升上海市金山区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及救治网络的内涵建设,加强危重孕产妇管理,使全区各助产医疗机构发生危重孕产妇抢救后上报及时率、抢救“绿色通道”畅通率、转会诊规范率、跟踪随访率、院级评审规范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及时发现诊治和服务质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杜绝发生可以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全程规范化管理项目的研究。项目实施1年来,收到了预期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淀区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1997~2004年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mortalityrate,MMR)的变化趋势及死亡相关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方法:把1997~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分两阶段(第1阶段:1997~2000年,第2阶段:2001~2004年)进行分析。结果:8年来海淀区医疗保健机构的平均MMR为27·70/10万,经过有效控制,第2阶段较第1阶段下降了45·16个百分点,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其中北京市户口MMR为8·45/10万,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流动人口MMR为54·90/10万,是北京市户口孕产妇的6·50倍,但流动人口MMR第2阶段较第3阶段下降了60·72个百分点。家庭分娩、春春期非意愿妊娠已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进一步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应强化政府行为,全面启动母婴安全工程,将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纳入社区政府管理指标,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危重孕产妇救治采取了不同管理措施。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框架,从5个维度梳理了国际部分国家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我国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要坚持以孕产妇为主,提供人性化服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全员参与、强化以产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建设,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和完善危重孕产妇预警、识别、监测和评价系统的建设五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喀什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医疗救治质量及家庭社会因素等,为完成"两纲"目标、为降低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在喀什地区死亡的40例孕产妇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及救治等情况详细地进行分析,观察死亡率增减趋势。结果: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保障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预防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该区孕产妇死亡率。结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使广大孕产妇及其家属了解各种孕期基础疾病的危害性,产前保健及住院分娩的重要性,产后保健的必要性,同时提高医疗保健工作质量,动员全社会,关注及爱护孕产妇,为降低喀什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为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浦东新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至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的162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98.77%,规范上报率为96.30%,子宫切除率为5.56%。国产儿存活率为63.60%。危重孕产妇中,77.16%为外地户籍。前4位病因为产科出血(36.42%)、血液系统疾病(16.05%)、心脏病(15.43%)和高血压疾病(13.58%)。抢救以在三级综合医院为主,占60.50%。结论重视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救治水平,发挥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的优势,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西省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山西省危重孕产妇发生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急危重情况的发生和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8—2019年危重孕产妇发生比较集中的两所三级医院(山医大一院、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和两所二级医院(平遥县医院、万荣县医院)共300例危重孕产妇作为病例组,采用1∶4对照,选取该医院同期(预产期相差不超过7 d)分娩,妊娠胎儿数相同的120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与危重孕产妇发生呈负相关的因素有:教育程度高(大学或以上,高中/中专),终止妊娠医院级别高(P<0.05;OR<1);与危重孕产妇发生呈正相关的因素有:产检次数≤4次,采用异位妊娠的手术治疗,使用其他子宫收缩药物,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P<0.05;OR>1)。结论加强文化程度较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重视产检服务,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诊疗技术和救治能力,减少采用异位妊娠的手术治疗、使用其他子宫收缩药物等影响危重孕产妇发生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莉萍  毛红芳  曹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93-4994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救治情况,找到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嘉定区2007~2008年接产医院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结果:①2007年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84.0%,2008年抢救成功率100.0%。②外地孕产妇占87.8%。③仅46.3%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63.4%接受产前检查。④孕期高危因素第一位是子痫前期或子痫,占41.6%;产时或产后危重因素第一位是产后出血,占61.0%。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管理、打击非法接产、提高产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以及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均有利于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通州区孕中晚期危重孕产妇抢救病因、临床与保健效果,为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发生在北京市通州区2008年度孕中晚期危重孕产妇抢救病历进行分析。结果:在通州区医疗机构中孕中晚期危重孕产妇抢救发生率为0.27%,流动人口孕产妇抢救占70.27%。抢救病因首位为产后出血伴DIC休克,其次为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抢救危重孕产妇未发生死亡,围产儿结局较好。结论:从保健与临床多个环节控制孕产妇危重症的发生、注重流动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提高产科人员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是保障危重孕产妇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上海市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以下简称“危重中心”)十年救治管理经验与问题,推广管理模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5家危重中心2008-2017年十年间救治个案数据。结果①5家危重中心十年的救治成功率96.7%,危重死亡比30.5;②外地户籍者孕次、产次、基础疾病率以及妊娠风险率高于本市户籍者(P<0.05),而产检次数在5次及以上者低于本市户籍者(P<0.05);③危重中心救治的十年间,危重孕产妇发生原因主要是血液疾病,其次为产科出血,再次为子痫。后5年(2013-2017年)相对前5年(2008-2012年),血液疾病以及产科出血发生率有一定的上升,而子痫的发生率却随之下降。结论5家危重中心在降低孕产妇死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造成高风险孕产妇增加,危重孕产妇疾病谱变化,危重中心面临新的挑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并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汇总分析北京市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多学科会诊数据,为提升救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17年-2020年该中心医疗工作报表及危重孕产妇多学科会诊数据,录入Excel 2017软件,运用数据透视表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2020年该中心申请多学科会诊孕产妇共338例,北京地区孕产妇占比、城镇孕产妇占比、本科及以上学历孕产妇占比、月收入3 000元以上孕产妇占比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而危重孕产妇比例、申请会诊孕产妇平均年龄、参与会诊科室数量呈增长趋势。申请多学科会诊的孕产妇排名前5位的疾病以妊娠合并心脏病为主,排第1位的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参与孕产妇会诊的科室主要有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内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普儿科。结论危重孕产妇救治形势严峻,管理难度增加。需完善救治体系,加强闭环管理,落实风险管控,按需配置多学科救治团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6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顶措施,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方法按照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法,收集2005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 日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2006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患.湖南省2006年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体现了医疗管理、服务可及性、流动人口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结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健康保健资源,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县级急救中心提高其综合救治能力,医疗保健环节加强横向沟通、纵向管理,足有效降低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产科危重孕产妇的疾病种类及所占比例,探讨将其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救治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5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转入ICU救治的145例危重孕产妇的病历资料,总结危重孕产妇的疾病分布特点、母婴结局,并比较救治前后的相关检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危重孕产妇入住ICU的主要病因包括产科出血(61.38%)、重度子痫前期(26.90%)、心脏病(7.59%)、子痫(1.38%)、羊水栓塞(1.38%)、急性胰腺炎(1.38%);成功救治孕产妇144例、转院1例,总分娩围生儿158例,正常存活131例、低体质量及其他不良预后20例、死亡7例。危重孕产妇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容易导致围生儿早产、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经入住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水平明显下降,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危重孕产妇的白蛋白(ALB)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产科危重孕产妇入住ICU救治能够缓解产科出血、子痫和重度子痫前期等症状,防止心、肝、肾、胰腺等进一步损害,阻断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孕产妇急救网络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的作用和效果评价指标。方法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中建立孕产妇保健基础服务与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两条线齐举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纵向到底”和卫生行政、医疗保健机构、计生等部门及全社会的“横向到边”的危重孕产妇急救体系。采取集中高危筛查法,提高了筛查质量和高危检出率;建立了危重孕产妇救治效果评价体系。结果项目的实施,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稳吵下降,由2004年的28.79/10万下降到2007年的14.96/10万。结论基层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的建立,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省危重孕产妇的发生情况,分析孕产妇发生危重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孕产妇发生危重情况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云南省16家医疗保健机构所有出院孕产妇的资料。结果共收集187 226例孕产妇,活产数160 361例,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为3. 40‰;危重孕产妇的发生原因以产科出血最多,占68. 09%,其次是贫血、高血压,分别占48. 76%、37. 06%;孕产妇年龄<18岁、文化程度较低、经产妇、孕期未进行过产前检查及既往有剖宫产史是孕产妇发生危重情况的危险因素。结论关注未成年少女怀孕,重视经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的孕产期健康教育,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规范产前检查,控制剖宫产率等措施可以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医疗保健水平和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情况不容乐观,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流动人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的基本情况、病因和救治情况等,进一步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水平,不断降低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收集整理浦东新区南汇地区7家助产医疗机构2007-2010年成功抢救31例危重孕产妇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1例危重病例中,外地孕产妇占93.55%,主要病因是产科出血和子痫等疾病。结论要对所有孕产妇实施全覆盖、全程孕期管理,不断提高危重抢救成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山西省太原市危重孕产妇监测数据情况,分析各监测机构主要危重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剖宫产率等相关方面及流行病学资料,为提高产科抢救危重症孕产妇抢救能力、产科质量,进一步巩固母婴安全保障机制,为制订降低危重孕产妇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山西省太原市《危重孕产妇个案调查表》,分析孕产妇危重症情况、合并症/并发症和剖宫产率等情况。结果 太原市2016—2021年共上报孕产妇个案142 581例,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在7‰~10‰之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贫血居首位。产后出血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子宫收缩差为其主要原因。结论 2016—2021年山西省危重孕产妇的收治主要集中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各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合并症/并发症孕产妇比例上升,剖宫产率上升,应重视妇幼保健一级保健,提高危重孕产妇早期识别能力,院前急救能力,多学科密切协作,创新管理和救治模式,从医、护、患者3个方面共同参与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