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病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7例,占疟病报告病例数的73.91%。其中16例为发热病人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1例为RDT检测阳性;初发病例13例(76.47%),再燃病例4例(23.53%);均为从非洲高疟区回国人员,有明确的疫区生活史。结论南京市鼓楼区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强化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徐州市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疫情,提出现阶段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徐州市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疫情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2010-2012年发生输入性恶性疟共40例,分别为12、11、17例。病例均为男性,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分布在出国务工人员较多的县区,病例主要是出国劳务人员。40例恶性疟均为境外感染,临床表现为高热,发热时间不规则,部分患者有胃肠道症状;37例患者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结论徐州市输入性恶性疟有增多趋势,应加强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对来自疟疾疫区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控制本地流行传播。方法对2016年归国劳务人员中检出的疟疾感染者进行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根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为输入性恶性疟,共两例。结论泰安是山东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区,每年都有一万多名劳务人员输出,遍布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所以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疟疾检测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来自疟疾疫区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控制本地流行传播。方法对2017年归国劳务人员中检出的疟疾感染者进行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根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为输入性恶性疟,共四例。结论福清是福建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区,每年都有两千多名劳务人员输出,遍布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所以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疟疾检测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输入性疟疾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以2010年至2013年上升态势更严峻。输入性疟疾流行以恶性疟为主;输入性疟疾种类分布中,第一位是恶性疟、第二位是间日疟、第三位是卵形疟、第四位是混合疟。输入来源地,主要是非洲和东南亚疟疾高流行国家和地区,其次是南美洲。输入性疟疾传入无季节性差异,全年各口岸均有输入性恶性疟检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输入性疟疾以间日疟为主,集中在5、6月份。职业分布,劳务输出为第一位,占86.7%;商务活动为第二位,占8.3%;其余为散在旅游观光。疟疾感染原因主要是在非洲野外长时间从事劳务作业,且有被蚊虫叮咬史等。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应依法采取相关措施,对劳务输出人员实施出国旅行卫生的健康干预;加强对于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常州市输入性恶性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该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常州市2006~2010年2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类统计。结果 2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均为从非洲高疟区回国人员,无明显的发病季节,部分恶性疟病人因未及时就诊而出现重症表现。结论对来往于非洲等高疫区人员加强疟疾监测,从高疟区回归人员发热临床医生应提高首先考虑恶性疟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恶性疟是危害最严重的疟疾,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宜宾市的恶性疟经积极防治,已于1964年消灭,此后发生的恶性疟均为输入性的.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外出打工,往返于国内外恶性疟流行区的人员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疫情,探讨现阶段恶性疟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查阅了2006年以来所有详细报道我国国境口岸输入性恶性疟的文献,对有关感染地区、诊疗状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输入性恶性疟最主要的感染地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其中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安哥拉、几内亚、赤道几内亚,东南亚的缅甸是我国输入性恶性疟来源最多的国家。恶性疟易引起误诊,感染者常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抗疟治疗而死亡。疟疾病人的实验室诊断率有待提高,采用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法和PCR法等疟疾诊断新技术作为镜检的补充,有助于提高疟疾诊断水平。赴非洲等恶性疟高发区的归国劳务人员,恶性疟发病率高、复燃比例高,采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可提高疗效和阻止疾病传播。结论我国国境口岸输入性恶性疟防治重点是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与管理,提升恶性疟的诊疗水平,提高出国人员疟疾的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防止输入性疟疾在国内的传播,加强来自疫区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和输入性疟疾的疫情处置。方法对从赤道几内亚回国劳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发现的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卫生处理,探讨输入性疟疾的处置方式。结果确证24例疟疾病例,判定为输入性疟疾。结论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快速处理疫情是防止输入性疟疾播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淮安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淮安区上报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淮安区共报告53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输入地为7个非洲国家,其中间日疟2例、恶性疟48例、卵形疟3例,全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均为男性,年龄分布在22~53岁之间,以40~49岁为主,占67.92%。结论 2009-2013年淮安区上报的疟疾病例均为到非洲地区务工感染后的返乡人员,以恶性疟为主,应特别加强对恶性疟疾高流行区归国人员的监测、管理、宣教工作,并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及镜检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宜昌市近5年来疟疾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全市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全市疟疾发病率较低,呈波动性变化,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67.35%的患者年龄为30~59岁;疟疾高流行地区返乡及援外务工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为间日疟.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在控制本地发病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宜昌市近5年来疟疾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全市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全市疟疾发病率较低,呈波动性变化,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67.35%的患者年龄为30~59岁;疟疾高流行地区返乡及援外务工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为间日疟.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在控制本地发病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防止输入性疟疾在国内的传播,探讨输入性疟疾的处置方式。方法对来自疫区归国人员进行疟疾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现疫情后的处置。结果从赤道几内亚回国劳务人员中检出24例疟疾,结合流行病史,判定为输入性疟疾。疫情发现后,立即组成公共卫生人员的应急队伍进行处理。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对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快速处理疫情是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辖旅检口岸(简称广东口岸)入境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罹患因素,探讨如何完善口岸疟疾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0-2011年间在广东口岸发现的输入性疟疾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针对其主要特征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2010-2011年广东口岸共发现40名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37名为恶性疟,3名为间日疟);非洲地区是主要的输入性疟疾疫情疫源地;中国籍赴非洲归国劳务人员成为最主要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来源;绝大多数输入性疟疾患者均乘坐飞机入境;入境时间主要为2010年6~9月和2010年11月~2011年2月:入境时主要症状为头痛、畏寒、眼结膜充血、咽部充血;主要罹患因素包括广泛存在的疟疾疫情、恶劣的环境、蚊虫叮咬、患者缺乏疟疾自我防护常识等.结论 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疟疾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在外生活时间较长的赴外归国劳务人员等较易感染疟疾,加之我国境内疟疾传播媒介孳生,易感者数量庞大,高发的输入性疟疾疫情对我国的威胁巨大,检验检疫、卫生、商务、外事、劳务等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积极主动的境外控制和境内监管措施,以达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阻断疫情跨境传播,最终在中国消除疟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温州市登革热和疟疾等输入性虫媒传染病发病情况,为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登革热和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收集和分析登革热及疟疾监测资料。结果温州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1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以孟加拉国和新加坡输入为主(8/11);发病以6—11月为主,占81.82%。2010-2012年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4.65、18.43和16.98,6月布雷图指数最高。2004-2012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322例,其中间日疟242例,恶性疟71例,混合感染9例。疟疾病例中315例为输入性病例,其中境外输入占34.29%,境内输入占65.71%。血检“三热”患者157500例,感染率为0.20%。结论温州市存在登革热和疟疾输入风险及引起本地暴发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和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江苏省沿海地区重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及其危害情况,为预防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沿海6个县(市)作为监测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并同时收集2013年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江苏省沿海地区2002年6月至2013年蚊、蝇、鼠和蜚蠊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2只/(灯·h)、19.78只/笼、2.07%和0.33只/张;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主要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恙虫病和疟疾为主,3种疾病2013年发病率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其发病率分别为1.09/10万、1.53/10万和0.76/10万。结论 沿海地区气象和生境的变化可能会对病媒生物以及病媒生物性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强江苏省沿海地区HFRS、恙虫病和疟疾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疫苗接种,积极开展灭鼠、灭蚊等工作,有效地降低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3-2016年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包括传染病病种、输入我国省份、感染来源地、来源国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境外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中国CDC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境外输入传染病病例信息,应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我国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共报告境外输入传染病16 206例,以疟疾为主(13 471例,占83.12%),其次为登革热(2 628例,占16.22%)。境外输入传染病以男性为主(14 522例,占89.61%),病例多为20~50岁青壮年。除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以春节前后输入病例稍多外,其余大部分病例以夏秋季多发。输入省份因传染病种类而有所不同,主要为中国云南、江苏、广西、广东等省份。输出国家因病种有所不同,主要为缅甸等亚洲地区的国家和加纳、安哥拉、赤道几内亚等非洲地区的国家。结论 根据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种类及其来源国家等流行病学特征的不同,建议对出国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国前健康教育;节假日前后要加强自疫区归国人员健康筛查和追踪、随访;建立健全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等,以减少我国境外输入传染病发病水平及引起本地传播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 2012 - 2018年贵州省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 - 2018年贵州省网络直报疟疾疫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病例概况:2012 - 2018年贵州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164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平均发病率0.67/10万,报告病例数均在十位数以内波动;(2)疾病分型:以恶性疟100例(60.98%)为主,其次间日疟50例(30.49%)、未分型14例(8.54%);(3)人群分布:105例(64.02%)为男性,151例(92.07%)年龄分布于20~50岁,农民、工人、民工共105例(64.02%);(4)时间分布:无明显的月发病高峰、季节性特征;(5)地区分布:82例(50%)患者分布于贵阳市、遵义市。结论 2012 - 2018年贵州省无本地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增长趋势平稳,疟疾消除工作进入巩固阶段。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贵州省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基层疟疾防控技能培训、医防协作及跨区域联防联控,以巩固消除疟疾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辽宁口岸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为口岸输入性疟疾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辽宁口岸2005—2012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以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其特点。结果2005—2012年共检出疟疾19例,均为输入性疟疾,检出率为3.60/10万。其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临床多高热,以间日疟为主,其中11例患者有疟疾史。19例患者全部为男性,主要是中青年,多为劳务人员和船员,多数来自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结论根据辽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掌握国内外疫情信息,加强口岸检疫查验、疾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