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介绍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微信互动平台和移动工作平台的服务功能,将线上健康咨询、健康宣教、健康管理、移动签约、移动诊疗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构建基于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了为签约居民提供“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捷、高质量、个性化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微信群、“巴渝健康”公众号、“微步有约”小程序,打造移动社区健康教育平台,构建“互联网+健康教育”社区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家庭医生以传播糖尿病健康知识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通过糖尿病训练营引导社区居民开展线上健康管理。糖尿病训练营提供了以“五驾马车”为核心的系列微视频和科普推文,鼓励参与者开展目标打卡,并在健康教育平台上记录血糖监测、饮食以及锻炼情况,以提升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从社区试点来看,参与训练营的综合满意度达80%以上。“互联网+健康教育”社区糖尿病管理新模式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满足体检者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应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健康体检数据、日常监测数据、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的健康数据,以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精准健康管理平台。结果平台的应用为体检者提供了个性化的精准健康管理服务,提升了医院的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结论在公众对优质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增加但医疗资源紧缺的矛盾下,专业的医疗机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健康管理服务,能以较小的成本创造出较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医院护理信息平台,面向患者、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服务,重点构建护患高效沟通模式,从而改善护患沟通效果、提高护理工作的透明度,最终有效提升护理服务和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陈丹心 《现代医院》2014,(10):151-15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健康管理平台中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移动健康管理的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的思路方案。  相似文献   

6.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体系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科技赋能,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提出急诊零停顿管理目标,从信息管理技术一体化、移动CT和移动卒中单元应用、院前急救即时超声应用、复合手术室应用以及新型急救技术及创新手术团队应用等方面探讨实现急诊零停顿的技术与措施,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化平台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临床需要构建包含用户管理、患者管理、随访管理、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5个模块的信息平台, 依托平台建立质控体系, 实现慢性心衰的管理, 利用数据库资料转化为临床成果。结果构建的专病信息化平台连续入组3 000余例心衰患者, 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完成部分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 获得了质量较高的心衰数据并实现成果转化。结论通过专病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慢性心衰患者的院后长期管理, 获得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为心衰领域提供预后评价系统、完善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案、综合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苏州市移动医疗APP在妇幼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和妇幼健康管理的创新应用。方法应用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建设基于妇幼卫生信息平台的移动终端APP,为服务对象提供预约医疗服务推送体检信息、关爱提醒、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医护沟通、医患沟通渠道、信息查询与回顾。结论移动医疗APP在妇幼健康领域的应用,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重塑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善了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健康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健康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脑卒中影响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健康护理模式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大数据时代新一代智能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的体系架构和方法,提升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的运行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方法构建基于Hadoop技术的智能电子健康档案平台体系架构,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集成和共享;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区域医疗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支撑。结果完成了厦门市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电子健康档案的汇聚、采集,构建了患者健康画像;探索智能知识引擎的建设,提升了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应用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结论基于大数据架构的设计大大提升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存储效率和处理效率;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应用提升了海量档案的智能化水平,可更好地辅助医护人员工作,辅助居民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1.
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神经源性膀胱骶神经调控患者管理现状与攻坚点进行分析,经过科学循证、专家指导等,从医院、社区、家庭各环节无缝衔接,基于互联网+,着眼于资源配置优化,打造智慧化管理系统,完善骶神经调控全过程服务环节,建立多维网络化健康教育体系并延伸护理服务内涵等,使医护人员知识水平由60%提升至91%,多学科会诊及时率由72%提升至98%,患者医院焦虑抑郁发生率由55%下降至35%,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由13%降至3%,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二期植入率由59%提升至75%,患者间歇导尿掌握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影响指数下降,术后随访率提高,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医疗机构品管圈应用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品管圈、QCC”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CNKI)2000年-2019年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 486篇文献,词频≥100的关键词有23个,形成有意义的聚类7个,研究热点集中在健康宣教、手术患者、药学服务、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和准确率等方面。结论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品管圈领域相关研究呈增长趋势,研究内容丰富,应用领域广泛,但研究质量和深度仍有待提高。未来应加强多中心及多区域合作攻关,提高研究水平;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推动成果转化等,以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团队,根据河南省地域特点建立区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联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形成高效筛查方法;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健康信息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延续护理等健康管理;形成省级医院、县级医院、家庭三级联动的同质化诊疗方案。智能化筛查提高了筛查效率及覆盖率,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筛查执行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区域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有助于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优势,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盲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冠心病监护病房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模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手法开展活动。结果构建了冠心病监护病房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模式,使多参数监护仪虚假警报发生频次由53次/天降低为39次/天,干扰警报发生频次由40次/天降低为18次/天,心电监测参数设置合格率由49.6%提升为82.1%,心律失常参数设置合格率由50%提升为83%,护士警报应答率由64.3%提升为92%。结论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模式的构建,提高了医务人员警报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工具,结合工作实际,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行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患者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以术前、术中、术后、院外康复为主线进行现况调查,发掘攻坚点,经讨论并循证,拟定三大方策群组并予以实施。通过方策实施,增加了患者6 min步行距离,提高了患者容量管理实施率、服药依从率、复诊率、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了NT-proBNP、WHO心功能分级、术中咯血发生率、术后肺水肿发生率及心理困扰评分,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黄小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74-4475,4479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共纳入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硝普钠等常规内科治疗措施;B组在A组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措施.观察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显示:B组(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组)明显优于A组(硝普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及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硝普钠组)患者.治疗后两组间生活质量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并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解析,确定问题真因为宣教形式单一、缺乏专科咨询通道、担心并发症、缺乏TOLAC孕妇评估体系、缺乏TOLAC管理平台、没有阴道分娩经验;提出多项改进措施并实施,包括建立多维度宣传模式、提供优质的TOLAC母婴安全保障服务、优化全孕期TOLAC管理模式、构建“4+1”联动TOLAC互联网+体系等。结果 TOLAC率由活动前的8.33%提高到活动后的13.71%,达成了活动目标。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持续改进TOLAC管理,提高TOLAC率,促进自然分娩,并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结果构建了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使Wagner 3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率由4%下降为1.76%,Wagner 3级以上患者平均住院日由25.3 d缩短为15.7 d,平均住院费用由22 580元降低为16 780元,糖尿病高危足早期筛查率由68%提升为90%,患者满意度由56%提升为85%,糖尿病足MDT年会诊量由112人次提升为268人次。结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改善了糖尿病足预后,  相似文献   

19.
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处方治疗剂量与实际治疗剂量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对剂量管理现状、攻坚点进行分析与发掘,针对性拟定对策并实施,包括建立集束化血管通路管理策略,制定最优滤器管路使用技术方案,构建全流程CRRT智能管理平台。活动开展后,CRRT治疗剂量达成率由78.5%上升至93.5%,治疗时间达成率、平均CRRT治疗日、28 d存活率、出院时透析依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活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问题真因,从制定动静脉内瘘院前指导规范,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VAP”评估模式,制定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流程;构建“互联网 +”智能宣教模式,优化院外延伸服务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由10.6%降低至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