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州市391名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及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态度上,68%的学生认为应采取关心和同情态度,93.7%的学生认为在校内开设有关艾滋病内容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笔者对开展艾滋病和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项目课题组统一研制的调查问卷并结合个别访谈的方法.以师范专业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的中学教师为实验组,并以师范专业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海南本地中学教师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94.4%教师在校掌握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都用得上,有66.7%的教师表示够用;实验组40.0%、对照组48.6%教师没有参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81.3%实验组教师、94.3%对照组教师表示其中的原因是学校对教师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结论 以开设课程的形式使在校师范生掌握预防艾滋病教育知识和技能,是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应把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为中学教师和班主任的一项工作职责来要求,以促进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  相似文献   

3.
湖北初一学生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初一学生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需求情况,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2个市的城区和乡镇4所中学的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只有8.6%和9.8%的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和艾滋病;86%以上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表示会积极配合参与学校开展的毒品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学生乐意接受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授、观看相应的教育片、听戒毒人员的现身说法以及讨论等;什么是毒品、新型毒品、艾滋病知识、毒品的危害和如何拒绝毒品诱惑等是中学生和教师公认的预防教育课程应该开设的内容。结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接受并愿意配合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开设基本知识和抵御技能课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在湘西地区3所高校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 301名大学生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4.6%。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3.608,P<0.01),本科生高于专科生(t=-12.223,P<0.01),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t=5.356,P<0.01),不同年级、高校层次、专业、户口所在地、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或宣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性别、高校层次、民族、专业、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或宣传。结论 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为最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通过丰富课程内容、课外实践等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7所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共抽取2 05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掌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够。被调查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依次为大众传媒、相关书籍和学校教育,21.95%的人认为学校从没有开展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活动。27.00%的学生对当前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状况明确表示不满意,表示很满意和较满意者仅占12.78%。学生认为学校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学校不够重视,宣传内容过于理论化,宣传形式单一,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宣教模式,可及性差。结论高校艾滋病防治宣教措施存在不足,不能满足艾滋病防治需要,高校应建立可持续性的干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高校的529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用Epidata 3.02建库并输入数据,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4%的学生对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状况表示满意,而28.6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艾滋病防治知识够用的学生仅占9.60%,认为基本够用的占40.34%,而觉得不够和不清楚的学生占46.78%。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相关书籍和学校教育,有22.50%的学生从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结论高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应该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洪亮  姚应水  金越龙 《中国校医》2008,22(5):542-543
目的了解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干预效果,寻找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最佳时期。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医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3学时,内容包括艾滋病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和医学知识。讲座开设前和结束后,研究对象分别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有明显提高(P<0.01),其中除防治伦理和政策项目组外,一年级学生组干预的效果比三年级学生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对在校医学生具有有效性、适应性,建议在低年级中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7所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共抽取205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6.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掌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够.被调查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依次为大众传媒、相关书籍和学校教育,21.95%的人认为学校从没有开展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活动.27.00%的学生对当前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状况明确表示不满意,表示很满意和较满意者仅占12.78%.学生认为学校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学校不够重视,宣传内容过于理论化,宣传形式单一,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宣教模式,可及性差.结论 高校艾滋病防治宣教措施存在不足,不能满足艾滋病防治需要,高校应建立可持续性的干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干预措施。目前我国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如组织和技术人员缺乏,目标人群主要局限于传统的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主要停留于信息宣传层面,并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等。针对以上问题与不足,充分发挥高校的社刽披务功能,积极探索“高校一社会”艾滋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以高校大学生作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体,不断提高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人群对艾滋痛的正确认识,改变其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国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鹰潭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及性行为的知识和态度。方法2004年9—12月,选择江西师大鹰潭分院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18个班学生计1012人,采取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性交传播,知晓率最高,为96%;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知晓率最低,为28.9%;51%的大学生认为讲授艾滋病知识非常重要,62%的学生能和艾滋病患者在同一教室上课。结论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非常重要,健康教育课中,要系统地讲解艾滋病预防知识及正确性行为知识。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结核病、艾滋病KAP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AIDS及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有效开展高等院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1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的结核病知识全部知晓率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未达到相关法规制定的85%和90%以上目标。结论高校结核病、艾滋病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以提高大学生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方法,以形成健康行为目的,以控制传染病疫情为目标,加强与卫生部门合作,覆盖健康教育活动,创建健康校园环境,促养健康行为,降低高等院校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的状况以及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探讨适宜在高校推广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选择昆明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8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但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对学校目前采用的健康传播方式普遍不认可。结论 大学生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针对行为改变来探索有效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3441名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性行为状况,探讨适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策略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5所普通高校共344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行为发生率、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6.2%。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行为发生率为9.5%;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只有20.1%每次都用安全套。87.6%的大学生希望了艾滋病相关知识,只有21.5%的学生表示满意学校当前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 应进一步改进高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注重艾滋病预防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高校57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相关书籍;AIDS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平均为33.9%~96.9%。[结论]高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当前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高校已受到艾滋病问题的侵袭。大学生作为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需要大力加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开展同伴教育,是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背景,阐释了同伴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开展同伴教育的方法和技能,为高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当前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高校已受到艾滋病问题的侵袭。大学生作为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需要大力加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开展同伴教育,是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背景,阐释了同伴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开展同伴教育的方法和技能,为高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部分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鹏程  杨怡凤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33-4635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等情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7年4月对唐山市3所大学的40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93.32%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98.13%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的正答率较低,70.67%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关心艾滋病病人。3所院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部分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等情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4月对唐山市3所大学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3.32%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98.13%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的正答率较低,70.67%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关心艾滋病病人。3所院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的开展现状,为后续“校园行”活动的改进和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开展了“校园行”活动的8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代表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定量调查中,知晓“校园行”活动学生有902名,占44.35%;知晓本校举办过“校园行”活动学生有618名,占30.38%。知晓者中,参与本校“校园行”活动学生有330名,占66.99%;肯定“校园行”活动具有提高学生防艾意识作用的学生有469名,占75.89%;期待“校园行”活动邀请的明星类型分布较均匀。知晓且参与者中,其参与原因最多的是“掌握防艾知识很重要”(240名,占72.73%);知晓但未参与者中,多数学生未参与的原因是名额有限(115名,占40.78%)及时间冲突(118名,占41.84%)。定性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肯定“校园行”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收获很多,对“校园行”活动的建议主要涉及活动形式、举办时间和明星类型。结论 “校园行”活动对高校艾滋病防控意义重大,学生接受度高,但 “校园行”活动需要更多高校参与以扩大覆盖面,定期开展以增加持续性,增加形式新颖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防艾技能知识比例以促进“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