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讨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riod mi-crocarcinoma,PTMC)的手术方式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短期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分析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手术治疗的60例PTMC I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的临床病历。结果:60例I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者中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31例,全甲状腺切除17例,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12例。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3.3%,淋巴结转移与病灶浸润包膜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数目多少无关(P0.05)。无术后永久性并发症发生,随访15~24个月,1例术后半年出现转移,再次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余病例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单侧病灶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双侧病灶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并常规I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一种有效术式,同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狄欣 《现代保健》2013,(16):99-101
目的:探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疗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普外科诊治的8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结节内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62例(79.4%),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62例(32.4%),边界欠清有尾足者56例(61.8%),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48例(85.3%)。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45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频彩超明显增加PTMC的早期检出率,PTMC不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术,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52例,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对侧近全切除术3例.结果 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5例均见双侧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00.0%(5/5);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9例见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81.8%(9/11).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1例见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5.0%(1/4);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14例见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66.7%(14/21).术后随访0.5~12.9年,53例无瘤生存,2例伴远处转移者也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为多发癌,宜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应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考虑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24例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48例未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随访1.5~4.5(3.4±1.1)年,4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均在4个月内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第3年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余患者均未见转移.结论 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PTMC患者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PTMC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术中切除范围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9年7月收治46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单侧33例,27例采用患侧腺叶加峡部全切除及对侧大部切除,2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例患侧腺叶全切除,1例腺叶次全切除,1例腺叶大部切除.双侧13例,11例腺叶全切除,2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次全切除,单、双侧淋巴结肿大者均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无淋巴结肿大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46例术后2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6个月后恢复正常,无甲状旁腺损伤.42例随访6个月至7年,2例复发,二次手术治疗,未发现远处转移及PTMC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PTMC临床漏诊率较高,术前仔细触诊,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和术中认真探查可疑结节有助于提高微小癌的诊断率,同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决定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频率及方式,提供最佳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58例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性状,颈部淋巴结转移频率、方式及外科治疗.结果 58例患者中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44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14例.颈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加双侧颈内静脉淋巴结链(Ⅱ、Ⅲ、Ⅳ区)切开探查47例,颈Ⅵ区淋巴结清扫加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0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6.28±2.23)mm,共26例(44.8%)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倾向(P<0.05).88.5%(23/26)患者仅有颈Ⅵ区淋巴结转移,3.8%(1/26)发生颈内静脉旁Ⅱ、Ⅲ、Ⅳ区跳跃性转移;7.7%(2/26)发生颈Ⅵ区伴其他区域转移.结论 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很高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颈Ⅵ区是淋巴结转移好发部位,对于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应进行常规颈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1资料患者,男,65岁,体重69kg。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一月入院。B超示左侧甲状腺占位。拟行全身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遂行左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前血、尿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49例确诊为cNo甲状腺微小癌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是否侵犯甲状腺包膜、组织学类型等因素与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49例患者中,11例发现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2.4%(11/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肿瘤直径与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2),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原发病灶数、肿瘤是否侵犯甲状腺包膜、是否合并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以及组织学类型对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别取肿瘤直径5、6、7及8 mm为截断值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发现肿瘤直径≥5 mm者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10/26),<5 mm者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以6、7或8 mm为截断值进行分层分析时,组间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0甲状腺微小癌具有一定的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5 mm的cNo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辅以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例中乳头状癌113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1例,淋巴结转移45例.手术方式有患侧全切+颈淋巴清扫,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颈部淋巴清扫,双侧全切+颈部淋巴清扫,患侧次全切除,患侧全切除、姑息切除.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采用B超、细针穿刺、CK-19检测可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颈侧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术后进行长期随访。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示Ⅵ区淋巴结转移,余12例未见Ⅵ区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0.5~6.0(3.5±1.2)年,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予以对症处理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第3年发现Ⅵ区淋巴结转移,余患者均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N0期PTMC患者易出现Ⅵ区淋巴结转移,因此预防性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n期PTMC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的6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肿瘤直径0.13~0.96 cm,全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12例(18.5%)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颈侧淋巴结转移病例.术后出现暂时性手足发麻7例,声音嘶哑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63个月,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诊困难,根治性手术切除+内分泌抑制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选择行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3例,甲状腺腺瘤16例,乳头状癌3例,均行经锁骨下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手术可行性及美容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26例行单侧腺叶切除;48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其中3例乳头状癌病例,加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4例行单侧腺叶次全切除;4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手术时间47~130min,平均73.5min,术中出血量15—75ml,平均28ml,术中无明显出血,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发生,术后与常规手术相比切口美容效果明显,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经锁骨下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内镜甲状腺手术方式,手术创口小,美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甲状腺癌患者,72例乳头状癌、28例滤泡状癌、6例未分化癌、4例髓样癌,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综合分析,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5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伴或不伴一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5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伴或不伴一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3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结果本组110例患者无1例死亡,治疗前TSH为(0.48±0.25)mu/L,治疗后为(0.15±0.07)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1年,无1例复发,2例(1.82%)死于脑转移.结论甲状腺癌的四种类型肿瘤转移及恶性程度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全身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及再次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总结我院1984年~2004年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89例,男20例,女69例.首次术式为甲状腺癌部分切除或患侧腺叶切除,再次手术甲状腺叶全切除2例,一侧腺叶及峡部87例,同期行颈清扫术65例.结果:甲状腺叶癌残留25例,残留率为28%.淋巴结转移32例,淋巴结转移率36%.喉返神经损伤4例,损伤率4%.结论:甲状腺癌部分切除术癌残留率高,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进行挽救是必要的.同时提高术前及术中诊断率,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曾宪良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232-1233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3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138例行双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22例行患叶甲状腺加峡部全切除术,3例行一侧甲状腺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联合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有4例喉返神经损伤,6例甲状旁腺损伤,1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片治疗。无发生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术式选择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手术切除适应症的范围及手术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市肿瘤医院2012~2016年间38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的病例分析。甲状腺单侧多灶癌50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病67例,甲状腺癌合并甲亢21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70例(其中二次复发的11例),甲状腺单侧癌合并对侧良性结节72例,双侧甲状腺癌102例,结果:全组均实施全甲状腺切除,采用层次化精细被膜解剖法~([1]),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技术~([2]),其中恶性的均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或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的病例为25例,均1wk左右恢复低钙血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2例(均为二次手术),喉返神经损伤者3例(术前喉返神经都被侵犯),喉上神经损伤者5例(术后1mo均恢复)。均治愈,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只要通过精细的层次化解剖,达到零出血手术,能有效的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央区清扫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颈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9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术前常规B超、选择性颈部CT检查,手术实行原发灶根治 选择性中央区清扫。随访5~25年,发现颈淋巴结转移者进行治疗性颈清扫。结果5、10年复发率分别为:5.2%、7.3%(5/96、7/96);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96/96、23/2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确诊断后,原发灶根治 中央区清扫术是治疗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较好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未发现颈淋巴结肿大全喉切除的病人行颈动脉三角区淋巴清扫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术前未发现颈淋巴结肿大39例全喉切除病人随机分2组:实验组20例行全喉切除加双侧颈动脉三角区淋巴清扫术,对照组19例行单纯全喉切除术。所有病人术后均行常规放射治疗并随访3年。结果20例颈动脉三角区淋巴清扫病检结果,颈淋巴结转移7例(35%),其中双侧颈淋巴结转移2例;实验组术后3年无1例颈淋巴结转移,对照组颈淋巴结转移4例(P<0.05);2组病人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总复发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6.8%)(P<0.05)。结论对术前未发现颈淋巴肿大全喉切除病人,行颈动脉三角区淋巴清扫术,可以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方芳  陈剑平  施松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197-119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64例TMC。结果 18例经高分辨率超声检出,6例外院术后病理确诊来我院行根治术,40例因求治甲状腺其他疾病而被发现;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术后予以优甲乐口服;1例行甲状腺患侧叶切除患者2年随诊时发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仍健在。结论 TMC女性发病较高,以单侧为主;对临床单发结节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需引起重视,定期观察;超声检查在TMC的诊断中具有优势,能够早期发现,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必不可少;合理的术式能避免过度治疗;恰当的术后治疗,能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以快速病理结果为依据,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手术切除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