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术后3~5年随访中,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9例DLS患者,男14例,女25例,年龄51~79岁,平均(67.3±8.5)岁。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时固定节段的冠状位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比较影像学各指标术前、术后和终末随访的变化。结果随访36~66个月,平均(45.2±10.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和终末随访期间暂未观察到侧凸的明显进展。患者术后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角都获得一定的改善,但是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7例(43.6%)随访期间出现了侧凸Cobb’s角加重,进展0°~9°,但是均未超过术前Cobb’s角。12例(30.8%)术前腰椎前凸角度不良的患者中(术前腰椎前凸0°~11°),6例术后获得明显的改善(术后腰椎前凸16.5°~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出现腰椎前凸角度的减小(7.1~11.4)°。终末随访上位椎间楔形角进展0°~3.3°,平均0.51°/年,与术前椎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S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即刻的侧凸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椎间角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3~5年随访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治疗无严重胸腰段后凸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研究2003年6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脊柱手术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患者36例,男1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7(55~73)岁。侧凸顶点 L3~4,端椎为 L2或 L3,T10~L2后凸角<20°,其中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组(上端椎 L2)16例,长节段融合固定组(上端椎 T9~11)20例,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评分。结果有限长节段固定组与长节段固定组比较,腰椎弯曲 Cobb’s 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T10~L2后凸角、近端交界性后凸角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评分等指标术前及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组未发生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结论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可用于治疗无严重胸腰段后凸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114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70例,28例加用内固定,1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结果除10例失随访外,10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3个月,平均8.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免疫、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x线和CT检查示: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闸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3个月时植骨愈合率65%,6个月为96.2%。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曩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及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with stenosis,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经后路治疗DLSS患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4~73岁,平均67.3岁。病程4~8年。术前Cobb’s角15°~49°,平均31°;腰椎前凸角(T12~S1)-30.6°~3.3°,平均-10.5°。对Cobb’s角<20°的5例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s角>20°的23例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凸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应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8例行减压手术节段113个,平均减压4.0个节段;共融合90个节段,平均融合3.2个节段。术后随访24~7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3.5±0.5)h,出血(600±30)ml,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侧凸由术前平均31°矫正至术后平均15.2°,改善率平均为51.0%。腰椎前凸角矫正为5.4°~28.2°,平均18.4°。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s角均明显改善(P<0.05)。术前JOA评分平均13.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5分(P<0.05)。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DLSS的治疗应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责任节段,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核性脊柱后凸后路手术矫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25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进展期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1岁(12~62岁)。病程平均4年3个月(2年7个月~11年)。病变累及椎体平均2.2节段(1~4节段),病变部位T7~L3。术后抗结核治疗时间平均9.4个月(7~23个月),随访时间平均24.3个月(9~59个月)。其中后凸21例,侧后凸4例,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60.3°(19°~130°)。结果21例患者行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椎体截骨、Luque棒结合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植骨矫正,4例进行了二期前路椎间植骨。除2例患者失去随访外,其他患者随访时x线片均显示截骨区骨融合良好,25例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平均17.3°(-10°~60°),后凸矫正率平均71.3%(53.9%~152.6%)。19例随访患者的后凸矫正丢失率平均5.8%(3.6%~9.3%)。结论进展期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可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截骨、椎管减压及Luque棒结合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手术。对部分多节段椎体破坏严重的患者,需同期或二期行前路椎间植骨,以免融合及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路胸腰段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长期疗效及其矢状面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中心行后路胸腰段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手术,且随访时间 5年以上的27例患者,其中男 11 例,女 16例;年龄5~16岁,平均11岁。记录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到末次随访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脊柱全长正位 X 线测量患者的节段性侧凸角 (segmental scoliosis,SS) 和总侧凸角 (total main scoliosis,TS)。脊柱全长侧位 X 线测量患者的节段性后凸角 (segmental kyphosis,SK)、胸椎后凸角 (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 (lumbar lordosis,LL) 和矢状面垂直轴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0~122个月,平均68个月。末次随访时,SS 的畸形矫正率为 65.9%。TS的畸形矫正率为 60.2%,SK 的矫正率为61.9%。TK和LL的术后矫正率分别为 31.6% 和 24.5%,然而,末次随访时TK的矫正率为20.6%,LL 的矫正率为18%。SVA从术前-16.98 mm 改善至末次随访-8.71 mm。随访期间2例因出现内固定移位行内固定取出术,2例术后侧凸进展。术后2年随访时,5 例出现术后交界性后凸,4 例出现附加现象。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稳定固定并有效矫正侧凸及节段性后凸畸形。但其对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及矢状面垂直轴的矫正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52~78(平均64.1)岁。术前全脊柱X线片示腰椎Cobb’s角11°~26°(平均16.4°),腰椎前凸角12°~46°(平均27.3°),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情况。手术方式为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的躯干平衡矫正及ODI改善等情况。结果随访12~39(平均20)个月,术前Cobb’s角平均(16.4±3.8)°,术后随访Cobb’s角平均(6.9±2.2)°,矫正率为58%;腰椎前凸角由术前平均(27.3±7.9)°矫正至末次随访平均(33.5±5.9)°;冠状面失平衡术前平均(11.2±4.5)mm,术后平均(5.2±2.3)mm;矢状面失平衡术前平均(11.7±6.0)mm,术后平均(6.0±2.3)mm;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ODI明显下降,改善率为83.1%,其中19例优,6例良,1例可。术后所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9%,所有患者未发现钉棒松动或断裂等情况。结论对于Cobb’s角<30°且躯干失平衡较小的患者,行选择性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固定角度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3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机械不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且无需减压的患者,采用后路固定角度侧块(-100、-50、00、50、100)、椎弓根钉棒系统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无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给予单纯短节段固定,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但伤椎椎弓根完整者给予伤椎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合并伤椎椎弓根损伤者给予上下两个椎体固定,所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均后外侧植骨融合。所有病例术后1~3天戴支具下地活动。所有病例均行术前、术后x线片及CT、MRI扫描。结果32例获得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28.2个月,无断钉、断棒、内固定失效;平均手术时间92f82.6±19.2)min;术后伤椎高度由术前平均41.6%,恢复到术后平均91.2%;后凸Cobb’s角由术前平均35.3°,恢复到术后平均7.8°;矢状面位移由术前平均(32.7±7.6)%,恢复到术后(8.7±4.9)%(P〈0.05)。结论固定角度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是治疗无神经损伤机械不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固定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固定确实,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理想等近期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后路融合术对腰椎曲度的影响,比较三种后路融合术后腰椎曲度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过后路减压、复位、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资料,根据融合方式分为三组:A组(26例)后外侧植骨融合;B组(20例)椎间自体骨块植骨融合;C组(16例)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融合。进行5~9年(平均6.4年)的随访,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滑脱节段椎间高度、椎间盘角、侧凸角、腰骶角和全腰椎前凸角等腰椎曲度指标进行比较,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滑脱复位率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间复位率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丢失最少;末次随访时三组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滑脱节段椎间高度、椎间盘角、侧凸角、腰骶角和全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这些指标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后即刻检查结果有所丢失,其中椎间高度、椎间盘角和全腰椎前凸角的丢失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曲度的丢失中,A组丢失最多,B组次之,C组最少,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经过减压、椎弓根钉系统进行复位和内固定,能很好地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行椎间Cage植入融合可使其长期得以良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腰骶椎结核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我科收集的16例腰骶椎(L_5,S_1)结核患者,伴有椎旁或椎管脓肿形成。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66岁,平均(46.7±12.5)岁;术前病变节段腰骶角为18°~24°,平均(21.9±1.9)°。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C级5例,D级8例,E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通过研究术后并发症、VAS疼痛评分、ASIA分级、病变节段腰骶角、植骨融合时间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2~60个月,平均(45.1±8.0)个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腰骶角为24°~30°,平均(28.1±1.7)°,末次随访为24°~29°,平均(27.1±1.6)°,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1例由C级恢复至D级,4例由C级恢复至E级,8例由D级恢复至E级,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后9~15个月,平均(11.6±2.2)个月达到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腰骶椎脊柱结核成人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中,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46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一未植骨组、B组一植骨组)进行治疗,对比术前、术后及随访时伤椎后凸畸形角(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0个月。无固定失败病例。A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小于B组,两组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的Cobb’S角、AVH相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非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与行后外侧融合的疗效相似,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柱侧凸行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的状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接受后路选择性融合手术的42例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观察其矢状面上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点至少包括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1.5年及末次随访。结果所有4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其中13例(31%)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但是没有患者接受翻修手术。发生后凸畸形的13例患者术前平均腰椎前凸角度为48.7°,术中前凸平均减少14.3°。42例患者中7例术前近端交界区的后凸角度大干10°,术后均发生了近端交界区后凸畸形。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入路选择上,后路节段性融合术适用于术前局部交界区后凸角度小于10°的患者,同时术中应尽量避免对腰椎生理前凸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间距与椎管狭窄、神经损伤及椎板骨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标准:患者有完整的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矢状面二维重建。排除标准:受伤超过10d,多椎体骨折,病理性骨折,火器伤,无法耐受影像检查,以及未行CT矢状面二维重建者。2005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外伤所致急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60例,其中男102例,女58例,年龄17-55岁,平均38.9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5例(71.9%),平地摔伤28例(17.5%),交通伤15例(9.4%),其他2例(1_3%)。骨折部位:胸段(T。~T。。)17例(10.6%),胸腰段(T11~L1)129例(80.6%),腰段(L2~L5)14例(8.8%)。通过测量伤椎上下邻椎椎弓根间距来计算伤椎椎弓根间距(IPD)增大的比例,分析其与椎管狭窄、神经损伤及椎板骨折严重程度的关系。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ASIA分级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除1例外,其他所有病例均有IPD:~大(99.4%),增大比例为4.7%~115.1%,平均(17.4±12.9)%,女性(18.5±14.4)%较男性(14.7±7.8)%更加明显(P〈0.01)。椎管狭窄比例5.2%-97.3%,平均(37.9±19.4)%,IPD增大比例与椎管狭窄程度有显著相关(P=0.38;t=6.65;P〈0.01)。在伴有神经损伤和椎板骨折的病例中,IPD明显增加,分别为(24.8±12.5)%和(25.3±15.9)%。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中,通过x线片测量椎弓根间距,是评价椎管狭窄、神经损伤及椎板骨折严重程度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动态中和系统(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 )作为融合或非融合器械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 )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应用 Dynesys 治疗 DDD 患者51例,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本组病例单节段34例,双节段15例,三节段2例,使用方法包括非融合、融合和混合应用,其中单节段融合12例,非融合22例,双节段非融合5例,混合应用10例,三节段1例非融合,1例混合应用。共固定70个节段,其中融合23个节段,非融合47个节段。手术方法:融合节段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切除、PLIF (自体骨或混合骨粒),非融合节段仅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有限切除。通过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侧位 X 线片和 CT 二维重建评估融合节段的椎间融合率,动态侧位 X 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运动功能保留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3个月。VAS 腰痛评分术前5.9±1.7,术后2.0±1.5( P<0.05)。下肢痛评分术前7.3±1.6,术后1.6±1.5( P<0.05)。ODI 指数术前(61±19)%,术后(22±13)%( P<0.05)。47个非融合固定节段中有31个(66%)节段保留有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3.5°,但椎间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 P<0.05)。23个融合节段均无椎间活动度,融合率56.5%。无不可逆性神经症状加重、内植物失败、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Dynesys 治疗 DDD 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混合应用不同方式中个体化选择。作为非融合器械使用仅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作为融合器械使用,能够提供椎间足够稳定,但植骨融合率低于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相邻多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及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相邻多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及脱位病例进行后路减压及椎弓根螺丝钉系统内固定.脊柱受损平面从胸7~腰4,相邻2个脊柱节段骨折21例,相邻3个节段骨折6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年2个月,平均2.3年.7例椎体骨折脱位均实现良好复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丧失30%~68%(平均38.2%),术后恢复至91%~96%(平均93.8%).后路椎板及横突间植骨均骨性融合,平均骨性融合时间4.2个月.12例脊髓神经功能得以明显恢复,13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对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后路的椎管减压及骨折复位具有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的优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可对该类骨折的有效复位和三维之间上的牢靠固定.但应避免在后路行胸椎椎管环形减压时造成医源性脊髓牵拉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4月,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问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连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2例;前路椎间减压单节段53例、双节段49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的JOA评分,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问前凸角、颈椎前凸角的变化.结果 102例共随访12-40个月(平均18个月).102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均感到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主诉四肢感觉、肌力、活动均较前明显改善,颈椎X线及CT检查可见椎间已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完好,无融合器移位、下沉、断裂发生.平均JOA评分由术前6.9±0.8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13.5±0.9分,术后12个月13.6±0.8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优43例,良49例,可10例,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变.结论 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椎问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颈髓前后方的充分减压及满意的临床疗效,能获得满意的颈椎曲度、稳定性重建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下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滑脱椎体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滑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MRI证实滑脱椎体T:加权像及STIR序列高信号。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骨水泥的注入量。采用Taillard指数评估椎体滑脱程度及术后复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手术前后腰痛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骨水泥的注入量平均(4.2±0.7)ml,手术时间平均为(167±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08±45)ml,腰痛VAS评分术后1年随访时改善为(4.6±0.2)分,术前Taillard指数平均为(17.6±1.8)%,术后为(8.2±1.3)%,滑脱复位率为53.4%;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骨水泥渗漏及神经血管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植骨均已融合,未发现椎间融合器移位及螺钉松动、断裂、脱出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骨水泥强化下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滑脱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水泥的应用增加了椎弓根螺钉把持力,彻底的减压及植骨融合改善了神经刺激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