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骨肉瘤MG-63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实验检测大黄酸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大黄酸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该浓度进行后续的实验。转染STAT3 siRNA至MG-63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转染效果,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验证大黄酸和STAT3 siRNA及其联合作用对MG-63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凋亡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G-6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黄酸能够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干预48 h的IC50为46.05 μmol/L。大黄酸或STAT3 siRNA均能降低MG-63细胞中STAT3的表达,抑制MG-63细胞存活率,阻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上调细胞中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且二者联合效果更显著。结论:大黄酸通过抑制STAT3基因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减压和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81例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男37例,女44例,年龄39~72岁,平均(59.4±6.3)岁;单节段狭窄48例,双节段狭窄25例,三个及其以上节段狭窄8例;7例伴L4椎体I°滑脱,5例伴腰椎退变性侧弯,26例存在节段性不稳。根据无或有不稳行减压(A组)或减压融合(B组)。A组43例,行经后路常规椎板开窗减压或后路椎间盘椎管探查减压;B组38例,行后路减压椎体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采用JOA评分、ODI量表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年,总体临床优良率82.1%,A组82.1%,B组82.2%。结论在仔细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教训,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2年3月~2008年3月860例(962个间隙)显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i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30例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中转开放手术16例,脑脊液漏4例,神经根损伤1例,定位错误6例,术后椎间隙感染3例。中转开放手术者,由于术中出血多果断中转而治愈;脑脊液漏及椎间隙感染经治疗已治愈;定位错误者二期再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术;神经根损伤1例,经治疗残留部分感觉减退及踝下垂。结论 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怏,基本保持了脊柱后路完整,对脊柱稳定一崖影响小,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安全,疗效可靠,但必须手术操作规范,熟悉解剖,提高手术技巧,才可避免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及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with stenosis,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经后路治疗DLSS患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4~73岁,平均67.3岁。病程4~8年。术前Cobb’s角15°~49°,平均31°;腰椎前凸角(T12~S1)-30.6°~3.3°,平均-10.5°。对Cobb’s角<20°的5例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s角>20°的23例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凸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应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8例行减压手术节段113个,平均减压4.0个节段;共融合90个节段,平均融合3.2个节段。术后随访24~7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3.5±0.5)h,出血(600±30)ml,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侧凸由术前平均31°矫正至术后平均15.2°,改善率平均为51.0%。腰椎前凸角矫正为5.4°~28.2°,平均18.4°。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s角均明显改善(P<0.05)。术前JOA评分平均13.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5分(P<0.05)。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DLSS的治疗应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责任节段,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经后路椎间盘镜(MED-Ⅱ)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手术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9月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症83例,随访65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4~29个月),按Nakal疗效评定分级优42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疗效优良率达90.8%.术后复查X片无1例发生脊椎滑脱.结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定位诊断准确,术中熟练操作技巧是MED-Ⅱ行部分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5例。结果 4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按Lidstrom评分系统行影像学评价:优30例,良7例,中5例,优良率为88.09%;依据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30例,良8例,中4例,优良率为90.4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复位满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转传统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应用MED技术治疗300例(342个间隙)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9例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疗效评定:优148例,良130例,中18例,差4例,优良率为92.7%.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9例:3例术中出血多者果断中转而治愈;5例脑脊液漏者经治疗治愈;1例神经根损伤开放探查,为部分马尾损伤,经治疗残留部分感觉减退但无足下垂.结论 硬脊膜损伤、术中出血、神经根损伤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转传统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常见原因;术者丰富的微创经验、合适的病例选择可减少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生活质量及肿瘤学预后方面探讨外科手术对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1月,对36例行前路或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应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ESAS)进行评定.结果 截至2009年7月...  相似文献   
9.
杨帆  范海泉  黄海讯  江洋 《四川医学》2013,(8):1120-112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77例94个椎体病变。70例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将针尖置于椎体前1/3处,进行椎体骨内造影。最后注入骨水泥2~7ml。术后观察PVP的操作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74例90个椎体PVP治疗成功,按病例数成功率为96.1%,按椎体数成功率为95.7%。术后疼痛51例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6例轻微缓解(MR),3例无效(NR),总有效率为90.9%;无原椎体再发塌陷。未出现神经受累症状。结论 PVP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与日俱增,而此类骨折往往伴有骨缺损,需植骨.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取骨处疼痛、不稳、微骨折、异位成骨,以及可能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自体骨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临床开始采用一些不引起免疫反应、能促进骨再生的人工材料作为骨替代物治疗骨缺损,OsteoSet人工骨(医用硫酸钙)就是其中的一种.OsteoSet人工骨由美国Wright公司生产,名为医用可降解硫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