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常用染料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国内外最常使用的3种生物活性染料:1%异硫蓝(isosulfanblue,IB)、1%专利蓝(patentblue,PB)及1%美蓝(methyleneblue,MB)在大耳白家兔第二对乳腺至腋窝淋巴系统的运行特性,为临床选取理想的染料示踪剂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雌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全麻后,首先分离皮瓣,暴露部分第二对乳腺、连接乳腺与腋窝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以及腋窝,向第二对乳腺注射不同染料0.1ml,取染料经淋巴管到达的第一站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观察SLN和第二站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淋巴结染色枚数以及淋巴结的褪色时间。结果注射后,染料到达腋窝第一站淋巴结的时间以IB组最长,平均为20.6秒;PB组其次,平均16.8秒;MB组最短,平均14.7秒,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40)。腋窝淋巴结染色枚数3组无明显差异(P=0.235)。肉眼观,淋巴结染色以MB组最深,IB组次之,而PB组最浅。第二站淋巴结染色时间IB最长,平均45.8秒,PB为40.6秒,两者比较无差异(P=0.257),MB最短,为23.5秒,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均为P=0.000)。蓝染淋巴结的褪色时间以PB组最短,6.384±0.944分钟明显褪色,于32.3±3.3分钟完全褪色;IB组次之,33.9±2.8分钟可见明显褪色,于64.2±2.4分钟完全褪色;MB组最长,观察至6小时淋巴结仍呈深染,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均为P=0.000)。结论MB到达SLN时间较短,淋巴结染色鲜明且持久,IB和PB在SLN中停留时间较长,染色范围较大便于寻找,3种染料的SLN检出率无差别,3种染料各具优缺点,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华墨汁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示踪剂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42只雌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观察第1 站及第2 站腋淋巴结染色时间、染色枚数及褪色时间。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于墨汁着色后5 min、1 h和2周各切取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动物在实验前及实验后2 周处死前采血行常规及生化检查,处死后取心、肺、肝、肾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染料到达SLN及第2站淋巴结的时间上,不同浓度墨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527和0 .060;但与1 0%异硫蓝(isosul fan blue, IB)比较均有明显延长,P=0 000。在检出SLN数目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84。0. 1%墨汁染色的淋巴结颜色较浅,示踪效果较差。1 0% IB染色的SLN平均33 9 min明显褪色,而墨汁各组观察至实验后2 周仍明显黑染。染色后5 min,SLN镜检见染色碳颗粒主要沉积于淋巴窦中, 1 h 后逐渐被巨噬细胞吞噬。浓度10. 0%以下组织学观察效果良好,10 .0%以上则因碳颗粒过多而影响了观察。血液检查各项指标及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1 .0%~10. 0%中华墨汁SLN染色效果好,特异性较高,且不影响病理组织学观察,使用安全,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新型SLNB 染料示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华墨汁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示踪剂的价值。方法 42只雌性大耳自家兔随机分为7组,解剖第二对乳腺及同侧腋窝,从第二对乳头基底部注射1%异硫蓝(isosulfan blue,IB) 及配置消毒好的0.1%、1%、10%、20%、50%及原墨各0.1ml,观察淋巴链中腋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染色枚数及褪色时间。染色的第一枚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SLN于墨汁着色后5min、1h和两周各切取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动物在实验前及实验后两周处死前采血行常规及生化检查,处死后取心、肺、肝和肾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在染料到达SLN及下一站淋巴结的时间上,不同浓度墨汁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1%IB比较均有明显延长(P< 0.05)。在检出SLN数目上,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染色的程度上,0.1%墨汁染色的淋巴结颜色较浅,示踪效果较差。在褪色的时间上,1%IB染色的SLN平均33.9min明显褪色,而墨汁各组观察至实验后2周仍明显黑染。病理学动态观察淋巴结的染色过程,染色5min,SLN镜检见染色碳颗粒主要沉积于淋巴窦中,1h后逐渐被巨噬细胞吞噬。浓度在10%以下组织学观察效果良好,10%以上则因碳颗粒过多而影响了观察。实验动物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及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浓度为1%~10%中华墨汁SLN染色效果好,特异性较高,且不影响病理组织学观察,使用安全。1%~10%中华墨汁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新型SLNB染料示踪剂。  相似文献   

4.
中华墨汁作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华墨汁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naph node biopsy,SLNB)示踪剂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42只雌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观察第1站及第2站腋淋巴结染色时间、染色枚数及褪色时间。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于墨汁着色后5min、1h和2周各切取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动物在实验前及实验后2周处死前采血行常规及生化检查。处死后取心、肺、肝、肾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在染料到达SLN及第2站淋巴结的时间上,不同浓度墨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27和0.060;但与1.0%异硫蓝(isosulfan blue,IB)比较均有明显延长,P=0.000。在检出SLN数目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1。0.1%墨汁染色的淋巴结颜色较浅.示踪效果较差。1.0%IB染色的SLN平均33、9min明显褪色.而圣汁各组观察至实验后2周仍明显黑染。染色后5min,SLN镜捡见染色碳颗粒主要沉积于淋巴窦中。1h后逐渐被巨噬细胞吞噬。浓度10.0%以下组织学观察效果良好,10.0%以上则因碳颗粒过多而影响了观察。血液检查各项指标及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1.0%~10.0%中华墨汁SLN染色效果好,特异性较高。且不影响病理组织学观察,使用安全。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新型SLNB染料示踪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纳米活性炭在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示踪作用。方法 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示踪组(n=40)和对照组(n=40),示踪组患者术中于癌灶外0.5~1 cm浆膜下注射纳米活性炭进行胃周淋巴结示踪,对照组患者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淋巴结黑染数目。结果示踪组患者每例清扫淋巴结(38.3±3.1)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1.2)枚,P<0.05。示踪组患者淋巴结的黑染率为79.84%(1220/1528),在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的312枚淋巴结中,黑染的淋巴结数目为189枚(黑染率60.58%);未黑染的淋巴结数目为123枚(39.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示踪剂可有助于胃癌根治术中辨认淋巴结,增加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从而加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前认为进展期胃癌分检35枚淋巴结更贴合患者准确病理分期,但常规分检淋巴结方法很难实现.本研究探讨纳米碳显影法在胃癌D2根治术中淋巴结分检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10-01-2016-09-30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10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应用纳米碳显影分为纳米碳显影组(观察组)和非显影组(对照组),对照2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平均检出淋巴结数、淋巴结<15枚例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平均直径<5 mm数、平均直径<5 mm阳性淋巴结数、第1、2站淋巴结数和淋巴结分检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总数(3 005枚)和阳性淋巴结总数(509枚)均高于对照组的1 560和305枚.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检出淋巴结数分别为62.943±14.507和32.436±5.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分检时间分别为(14.1±2.5)和(17.4±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直径<5 mm数分别为28.972±7.819和9.50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直径<5 mm阳性淋巴结分别为17.065±7.610和11.124±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第1(36.605±12.720和19.391±4.518)和第2站淋巴结数(30.110±10.298和14.876±5.39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461±0.249)%和(0.453±0.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 采用纳米碳显影方法在胃癌D2根治术的淋巴结分检中具有操作简便,获取淋巴结数目多,更有利于准确病理分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修乘波  吴刚  孙培春 《癌症进展》2018,16(7):884-886,896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液注射,对照组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液.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肿瘤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共清扫1257枚淋巴结,研究组共清除1730枚淋巴结,其中1007枚黑染淋巴结,黑染率为58.21%.研究组清扫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微小淋巴结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为(3.47±3.41)枚,研究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为(7.52±4.93)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4.88%(187/1257),研究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9.13%(331/1730),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为23.14%(233/1007),研究组淋巴结转移率与黑染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未出现与纳米活性炭相关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胃瘫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提高总淋巴结、微小淋巴结以及转移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清除难度,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示踪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T1~T2N0M0期1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3组,A组为纳米碳组,B组为亚甲蓝组,C组为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每组60例。A组采用纳米碳混悬液为示踪剂,B组采用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C组采用常规一半剂量的纳米碳混悬液联合亚甲蓝注射液为示踪剂。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假阴性率,以及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所需的时间和淋巴结检出数。[结果] A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6.67%,敏感度为92.31%,准确率为93.33%,假阴性率为7.69%;B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3.33%,敏感度为91.30%,准确率为90.00%,假阴性率为8.69%;C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8.33%,敏感度为93.10%,准确率为95.00%,假阴性率为6.8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寻找前哨淋巴结时间为(23.32±5.49)min,淋巴结检出数(3.28±1.11) 枚;B组为(25.54±3.68)min,淋巴结检出数(2.36±0.79) 枚;C组为(21.53±4.92)min,淋巴结检出数(4.19±1.10) 枚,三组前哨淋巴结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碳混悬液与亚甲蓝注射液两种示踪剂应用于早期乳腺癌SLNB中,均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联合组寻找前哨淋巴结所花时间更短,淋巴结检出数量更多,且未见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实验组,术中注入纳米炭混悬液(CNP),标记后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未标记直接行胃癌根治术.结果:实验组原发灶平均直径为3.1 cm,黑染淋巴结22例(91.67%),共清除淋巴结673枚,平均每例28.04枚,第2、3站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305和182枚,平均12.71和7.58枚;对照组共清除淋巴结445枚,平均每例18.54枚,第2、3站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78和86枚,平均7.42和3.58枚.实验组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5%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除的淋巴结中黑染度为58.10%(391/673).第1站为41.94%(78/186),第2和3站为61.97%(189/305)和68.13%(124/182),第1站与2和3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85,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能增加淋巴结清除数目,使根治术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手术共22例,2D腹腔镜手术共3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 3D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202.7±21.9)min vs.(258.0±56.3)min,P<0.001].3D腹腔镜手术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多于2D腹腔镜手术组[(23.6±3.8)枚vs.(20.1±4.2)枚,P=0.02].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146.8±35.6)m]vs.(148.8±82.4)ml,P=0.9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蛇葡萄素(APS)体内抗人胃癌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5组,APS三个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0天,观察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瘤重、抑瘤率(IR),以此评价APS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的抑瘤实验APS 600mg/kg、300mg/kg、150mg/kg灌胃给药10天,其相对肿瘤增殖率为52.84%、71.12%、62.14%,其抑瘤率分别为38.8%、27.5%、27.3%。结论AP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择联合电子线外照射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nc-1裸鼠移植瘤模型,36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健择25mg/kg组(C组)、健择50 mg/kg组(D组)、联合治疗1组(E组)、联合治疗2组(F组)。A组裸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荷瘤鼠背部肿瘤局部以6MeV电子线照射。C、D组分别以25 mg/kg、50 mg/kg健择裸鼠尾静脉注射,E、F组分别以25、50 mg/kg健择裸鼠尾静脉注射加背部肿瘤6MeV电子线照射。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2、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干预组各组之间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各组均可不同程度下调Bcl-2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联合治疗组与其他各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择联合电子线对人胰腺癌移植瘤的凋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ang SL  Xiao XL  Ling H  Liao QJ  Zhou XT  Dong L  Su Q 《癌症》2005,24(8):940-944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发现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disulfide,DADS)在体外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但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旨在探讨DADS对人胃癌细胞移植瘤在BALB/C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未经药物处理和经30mg/LDADS处理1天的胃癌细胞MGC803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体外DADS处理MGC80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成瘤情况和未处理MGC803细胞移植瘤成瘤后腹腔注射DADS对胃癌移植瘤在BALB/c裸鼠体内生长情况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30mg/LDADS处理的MGC803细胞移植裸鼠体内无一成瘤。荷瘤裸鼠腹腔注射DADS剂量为50、100和200mg/kg时的抑瘤率分别为27.8%、66.1%和73.0%,同时可抑制移植瘤癌细胞PCNA的表达。结论:DADS可明显降低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成瘤性,并对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Liu B  Lin Y  Yin H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168-170
目的研究苦马豆素(α甘露糖苷酶Ⅱ抑制剂-swainsonine,SW)对宿主的免疫调理作用及其对胃癌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给胃癌裸鼠原位种植模型饲养含SW3μg/ml饮水,每间隔2天换饲普通饮水2天,8周后处死实验动物,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转移情况,测定脾细胞总数、脾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NK活性。结果SW组肿瘤体积为0.42±0.26cm3,明显小于对照组1.60±0.36cm3,抑瘤率达73.8%(P<0.01);SW组肝及腹膜转移率(20%、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90%),抑制率分别达到75.0%和66.7%(P<0.01)。饲SW饮水后,裸鼠脾细胞总数明显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NK活性明显升高,脾细胞NK活性亦明显升高。结论SW有抑制人胃癌在裸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有免疫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ED19基因靶向RNA干扰重组慢病毒对体内胃癌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SGC7901胃癌细胞株分为3组:空白对照(正常培养的SGC7901胃癌细胞,不用病毒颗粒转染)标记为BC组,阴性对照(感染阴性对照病毒颗粒)标记为NC组,病毒干扰(感染MED19-shRNA慢病毒颗粒)标记为VI组.36只实验用裸鼠随机分为3组,以BC、NC和VI标记,分别接种对应的3组不同的细胞,观察接种后3组裸鼠体内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每7天测量1次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成瘤35 d后的裸鼠,统一以脱颈法处死,分离出完整瘤体,分析3组瘤体的平均质量差异及病理类型、形态学变化.结果 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后,生长状态均良好,裸鼠的总成瘤率为94.4%.肿瘤生长曲线显示,VI组裸鼠体内肿瘤瘤体生长的速度明显低于BC组和NC组.3组瘤体经常规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确认肿瘤的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胃腺癌,VI组癌组织在光镜下显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明显,细胞缩小、皱缩,呈片状坏死等征象.结论 沉默MED19表达,对肿瘤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225)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 筛选出高表达EGFR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分为治疗组(注射(225)和对照组(注射PBS),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价C225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225对转录因子Spl及EGFR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C225处理后,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抑,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6.4%±0.3%和3.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并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C225处理后,肿瘤细胞表面EGFR及肿瘤细胞核内Spl的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 C225可有效抑制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及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但可反馈性上调肿瘤细胞核内转录因子Spl及该药物靶点EGFR的自身表达.不同信号转导通路间可能通过转录因子Spl介导的阻断-转录激活-代偿机制,导致单一靶点阻断后的获得性耐药或使肿瘤细胞维持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端粒酶抑制剂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作用及端粒酶抑制剂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价值。方法 将SGC 790 1胃癌细胞接种BALB/c小鼠 ,采用端粒酶抑制剂AZT联合放射治疗小鼠胃癌 ,观察其对肿瘤体积和肿瘤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未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增加了 3.3倍 ,而AZT、放疗及AZT联合放疗组肿瘤体积分别缩小了 2 3.7%、4 8.8%及 86 .9%。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 ,未治疗组、AZT、放疗及AZT联合放疗组的相对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10 0 ,5 2 .6 ,2 3.3及 10 .4。结论 AZT、放疗均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并降低端粒酶活性 ,且AZT能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诱导免疫原性肿瘤细胞死亡是抗肿瘤化疗药物的目标之一,该作用可以通过免疫系统的“旁观者效应”根除对化疗药物抵抗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蒽环类化疗药物(anthracyclin)在激发机体免疫原性的抗肿瘤反应方面具有显著的效应,但DNA损伤类化疗药物如依托泊苷(etoposide)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则不能有效地诱导免疫原性的细胞死亡。蒽环类化疗药物是如何使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细胞,继而激发机体抗肿瘤效应呢?该研究的结果表明,蒽环类化疗药物能够快速诱导促凋亡的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从胞质转位到胞膜,从而被树突状细胞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靶向融合肽MAP2K6-FP(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fusion protein)、紫杉醇单独和两者联合对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卵巢癌HO8910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 5 ml/kg腹腔注射治疗)、MAP2K6-FP组(予0.25 mg/kg MAP2K6-FP腹腔注射治疗)、紫杉醇组(予15 mg/kg 紫杉醇腹腔注射治疗)、联合用药组(予0.25 mg/kg MAP2K6-FP+15 mg/kg 紫杉醇腹腔注射治疗),比较4组裸鼠的移植瘤生长速度、体积、裸鼠体质量;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以及Bcl-2、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裸鼠移植瘤体积(90 mm3),小于MAP2K6-FP组(324 mm3)、紫杉醇组(215 mm3)和空白对照组(804 mm3)(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28.88±2.03)%,高于MAP2K6-FP组(14.36±0.56)%、紫杉醇组(15.78±0.87)%以及空白对照组(4.78±0.87)%(P<0.05)。联合用药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0.14±0.06),低于MAP2K6-FP组(0.32±0.10)、紫杉醇组(0.29±0.08)及空白对照组(0.78±0.14)(P<0.01);联合用药组PCNA表达水平(18.4%),低于MAP2K6-FP组(32.3%)、紫杉醇组(29.8%)及空白对照组(81.4%)(P<0.05)。联合用药组Beclin 1/Bcl-2比例较单一用药组高(P<0.05)。结论:MAP2K6-FP联合紫杉醇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肝激酶B1(LKB1)对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空载质粒(pEGFP-Ctrl)、照射+空载质粒(IR+pEGFP-Ctrl)、过表达LKB1质粒(pEGFP-LKB1)、照射+过表达LKB1质粒(IR+pEGFP-LKB1)处理;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及放射增敏比;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各组瘤组织中LKB1表达情况,分析LKB1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pEGFP-Ctrl组,IR+pEGFP-Ctrl组、pEGFP-LKB1组和IR+pEGFP-LKB1组的肿瘤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瘤率分别为31.30%、14.78%和43.48%,其中IR+pEGFP-LKB1组较其他组最为明显。IR+pEGFP-LKB1组LKB1的放射增敏系数为1.18。转染pEGFP-LKB1组的LKB1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水平上表达增高,其余组未见LKB1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LKB1具有增强肺癌H4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放射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