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组织学侵袭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其中PRL 腺瘤39例,GH腺瘤13例,ACTH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4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并有20例(24.4%)发现有肿瘤内卒中或出血。PRL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 而无功能腺瘤、GH腺瘤与AcTH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GH腺瘤高(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与GH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PRL腺瘤,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机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丰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组织学侵袭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其中 PRL腺瘤39例,GH 腺瘤13例,ACTH 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4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 MRI 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并有20例(24.4%)发现有肿瘤内卒中或出血。PRL 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而无功能腺瘤、GH 腺瘤与 ACTH 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 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 GH 腺瘤高(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与 GH 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 PRL 腺瘤,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机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p53、PCNA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VEGF、p53、PCNA蛋白在3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及3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垂体腺瘤VEGF、p53、PCNA 蛋白表达水平在侵袭组中明显高于非侵袭组,复发组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结论VEGF、p53、PCNA蛋白异常表达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关,并可以作为肿瘤侵袭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44、细胞增值核抗原Ki-6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s、CD44v5、Ki-67在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CD44s和Ki-6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表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1),且二者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CD44v5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D44s和Ki-67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行为有关,二者协同作用,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6.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每年发病率为0.5/10万~8.2/10万[1,2],而临床上静息的微腺瘤在无选择尸解中高达23%[3].大部分垂体腺瘤是良性的,而文献报道远处转移几乎是垂体腺癌唯一的诊断证据.介于良性腺瘤和腺癌二者之间的、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其生长特征是垂体瘤呈侵袭性生长,发病率高(33%~35%),治愈率低(17%)[4].据文献报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占垂体腺瘤的6%~85%,如何在术前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目前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娄四龙 《四川肿瘤防治》2005,18(4):274-276,284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每年发病率为0.5/10万-8.2/10万,而临床上静息的微腺瘤在无选择尸解中高达23%。大部分垂体腺瘤是良性的,而文献报道远处转移几乎是垂体腺癌唯一的诊断证据。介于良性腺瘤和腺癌二者之间的、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其生长特征是垂体瘤呈侵袭性生长,发病率高(33%-35%),治愈率低(17%)。据文献报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占垂体腺瘤的6%-85%,如何在术前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目前仍是一个难题。临床上对于有以下情况时,一般考虑垂体  相似文献   

8.
垂体腺瘤是颅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1, 2],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在影响鞍区的所有肿瘤中,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垂体瘤形态学常表现为良性,但是其生物学行为有时表现为类似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对于垂体腺瘤的分类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①根据垂体瘤的内分泌成分进行划分;②按照影像学或解剖学来进行划分;③按照生物学行为方式进行划分。形态学分类方法包括[3]:①组织化学法,如HE染色、PAS法染色及网状染色法等;②免疫组化法,如PAP法、ABC技术及三明治法等;③超微结构分类法。除前述方法外,还可利用内分泌细胞分化的标志物进行分类,如转录因子、铁蛋白、角蛋白[4, 5]等。现阶段,垂体腺瘤的治疗也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①药物治疗②手术治疗③放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对于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各种分类法及治疗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VEGF、Ki-67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Ki-67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与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两种蛋白在60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VEGF、Ki-6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组,复发组显著高于非复发组(P〈0.05),VEGF与Ki-67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rs=0.4896 P〈0.05)。结论VEGF与Ki正7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复发密切相关,VEGF和Ki-67蛋白可作为预测垂体腺瘤侵袭性及可能复发的生物学指标,也可作为指导术后个体化治疗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腺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50例垂体腺瘤染色体,应用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48例垂体腺瘤中PCNA和hst基因的表达。结果: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结论: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可作为其组织形态学检测的1种补充,为垂体腺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侵袭性与p16蛋白表达及Ki-67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飞  章翔  曹卫东  刘先珍  易声禹 《癌症》2000,19(3):219-221
探讨P16蛋白表达及Ki-67指数与垂体腺瘤增殖与侵袭生物学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57例垂体腺瘤中P16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垂体腺瘤P16蛋白阳性率为31.6%,侵袭性组P16蛋白阳性率显著氏于侵袭性组。  相似文献   

12.
郑杰  宋来君 《现代肿瘤医学》2018,(12):1845-184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的32例垂体腺瘤标本中侵袭性垂体腺瘤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2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对侵袭组与非侵袭组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及不同大小肿瘤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非侵袭组垂体腺瘤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与侵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直径大于30 mm者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直径10~30 mm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和VEGF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与垂体腺瘤侵袭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MP2、MMP9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对33例垂体腺瘤标本(23例为侵袭性,10例为非侵袭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MMP2、MMP9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MMP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其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及血管增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和层粘连蛋白(L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1例)组织中β-连环蛋白和LN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β-连环蛋白、LN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连环蛋白与L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1,P=0.038)。结论β-连环蛋白和LN均参与了垂体腺瘤的侵袭过程,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探讨CD44蛋白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38例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蛋白的表达.结果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75%、35%.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27.8%、22.2%.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D44v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呈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44v5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较低,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6.
人脑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侵袭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而部分人脑垂体腺瘤也具有.本实验研究该类腺瘤细胞DNA倍体特征和增殖活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结果:垂体腺瘤侵袭性和异常DNA倍体垂体腺瘤细胞比例相关密切.结论:从细胞DNA倍体角度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恶性生长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垂体腺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而β-连环蛋白显著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垂体腺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r=-0.637,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中存在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β-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检测可用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垂体腺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颅内肿瘤,既有肿瘤的性质,同时也有内分泌学特性。垂体腺瘤的危害主要有:垂体激素过量分泌,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肿瘤压迫使其它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低下:肿瘤压迫鞍区结构,导致相应功能严重障碍。其诊断和治疗也应从以上三方面考虑。核磁共振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垂体腺瘤诊断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经蝶入路优于经颅入路。本文从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方面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予以概述: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疗效的评价,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垂体腺瘤放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有关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研究很多,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揭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通过对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产生机制,为临床治疗垂体腺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10家族中的miR-10a、miR.10b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21例垂体腺瘤及3例来自于尸体解剖的正常腺垂体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lOa、miR-10b在人垂体腺瘤及正常腺垂体组织中的表达,并进-步分析miR-10家族在不同分类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miR-10b在垂体腺瘤中较正常腺垂体表达明显增高,且在巨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微腺瘤和大腺瘤;miR-10a、miR-10b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侵袭组和正常组,且与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iR.10a,miR-10b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增高,二者均与垂体腺瘤的侵袭程度呈正相关;特别是miR-10b,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升高更加明显并且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