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过程中的体重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变化,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体重和BMI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57例患者放疗前后平均体重分别为(60.4±9.4)kg和(55.1±8.7)kg(P=0.0025),变化范围为17 kg~-0.5 kg;放疗前后BMI分别为(22.8±3.5)kg/m2和(20.8±3.1)kg/m2P=0.0017),变化范围为6.0 kg/m2~-0.2 kg/m2。约93.0%患者调强放疗中出现不同程度体重和BMI减轻,平均体重减轻8.4%,35.1%患者体重减轻超过10.0%,68.4%体重减轻超过5.0%,体重减轻百分比范围23.4%~-0.7%。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性别、WHO病理分级、AJCC6th分期、身体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是否同期化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ate course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LCAFR))对体重和BMI无明显影响(P>0.05), 而年龄≥50岁或BMI>25 kg/m2或体重>60 kg者体重减轻更明显(P<0.05)。线性回归分析每周平均放疗剂量和每周平均体重呈明显负相关(R2=-0.996,P<0.001)。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减轻现象非常普遍,性别、WHO病理分级、AJCC6th分期、身体状况评分、是否同期化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患者体重和BMI变化影响可能较小,而年龄、放疗前体重和BMI、放疗剂量对患者体重和BMI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在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的情况下不同BMI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最佳体位。方法 将9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BMI分为过轻组(BMI≤18.4kg/m2)、正常组(18.5kg/m2≤BMI≤23.9kg/m2)和超重组(BMI≥24kg/m2),每组各30例。每组内又分为仰卧位(15例)和俯卧位(15例)两种体位固定方式。获取90例宫颈癌患者共2 250组CBCT数据,记录并分析每组内摆位误差大小,并根据公式MPTV=2.5Σ+0.7σ计算最佳体位靶区外扩边界值。结果 不考虑BMI分组情况下,仰卧位和俯卧位在x、y、z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BMI情况下,过轻组中仰卧位在x、y轴向的摆位误差小于俯卧位(P<0.05),但z轴向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应的仰卧位MPTV为4.76、4.27、5.73mm;正常组中仰卧位和俯卧位x、y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z轴向的摆位误差俯卧位小于仰卧位,其对应的俯卧位MPTV为6.42、10.21、4.91mm;超重组中仰卧位和俯卧位在x、z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y轴向的摆位误差俯卧位小于仰卧位,其对应的俯卧位MPTV为5.88、5.26、5.32mm。结论 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情况下,BMI≤18.4时固定方式选择仰卧位较好,BMI≥18.5时固定方式选择俯卧位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 Catalyst在宫颈癌患者放疗摆位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膀胱容积(BV)、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7-12月收治的33例宫颈癌患者,首次治疗时常规摆位(室内激光+体膜标记)后进行CBCT验证,再利用Catalyst分别获取有膜与无膜时患者影像,并将其作为参考影像;非首次时常规摆位后利用Catalyst辅助摆位,并进行每周2次CBCT验证。记录BV和BMI,以及两系统在腹背(AP)、头脚(SI)、左右(LR)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系统摆位误差在SI和LR方向不同,Catalyst较CBCT受BV和BMI影响显著(P<0.05)。BV 在200~300 ml时,Catalyst无膜误差与BV在SI方向R值为-0.316(P<0.05);BV>300 ml时,有膜误差与BV在AP方向R值为-0.493(P<0.05),无膜误差与BV在SI、LR方向R值分别为0.335(P<0.05)、-0.348(P<0.05)。BMI<25 kg/m2时Catalyst有膜误差与BMI在 LR 方向R值为0.197(P<0.05),≥25 kg/m2时AP、SI方向R值分别为0.818(P<0.05)、-0.498(P<0.05);无膜误差在BMI≥25 kg/m2时与BMI在 AP、LR方向R值分别为0.652(P<0.05)、-0.558(P<0.05)。结论 Catalyst 与CBCT相比摆位误差在SI、LR有显著差异,基于Catalyst的摆位易受宫颈癌患者BV与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通用型头枕+头颈肩面罩与个性化负压真空垫+头颈肩面罩两种固定方式,在CBCT引导下进行头+上颈部配准和下颈部配准的误差的比较,探讨其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Varian Trilogy下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且需下颈部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15例。A组患者采用通用型头枕+头颈肩面罩固定方式,B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定制负压真空垫+头颈肩面罩固定方式。每位患者治疗前5次由病房护士监测晨起空腹体重。每次放疗前与治疗后均行CBCT一次,再使用Varian加速器OBI系统自动配准。配准范围:1.头+上颈部(眉骨上缘至第五颈椎下缘);2.下颈部(第五颈椎下缘至锁骨头上缘)。对摆位误差超过3 mm的患者均进行校正后重新扫CBCT。结果:30例患者在CBCT下头+上颈部和下颈部获得X、Y、Z方向摆位误差数据分别为:(0.21±0.45)mm vs (0.52±0.64)mm、(0.25±0.48)mm vs(0.49±0.64)mm和(0.26±0.52)mm vs (0.81±0.9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vs. B组两种固定方式在CBCT下比较,头+上颈部X,Y,Z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8±0.53)mm vs (0.13±0.34)mm、(0.35±0.56)mm vs(0.16±0.37)mm和(0.43±0.64)mm vs (0.09±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颈部X,Y,Z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76±0.63)mm vs (0.28±0.56)mm、(0.61±0.68)mm vs (0.36±0.58)mm和(1.24±1.05)mm vs (0.38±0.5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下颈部摆位误差大于头+上颈部整体误差,对于需颈部放疗的鼻咽癌建议首选个性化负压真空垫+头颈肩面罩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早期患者15例,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按原始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扫描获取摆位误差,每周计算所有患者在三维方向和水平面旋转摆位误差平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摆位误差随疗程进行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坐标轴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0.1833 cm、-0.0322 cm、0.0967 cm和-0.8333°。随疗程进行摆位中心点向腹侧移位,BMI≥25患者在左右方向及水平面旋转的系统误差较BMI〈25患者明显;患者体重下降会引起摆位中心点往腹侧偏移和水平面逆时针旋转。结论 BMI≥25鼻咽癌IMRT患者有必要进行自适应放疗;放疗疗程中体重减少超过7.10%时,需要调整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吴子毅  王焱  孟怡然  许青 《中国癌症杂志》2020,30(12):1031-1034
背景与目的:光学体表成像系统应用于图像引导的放疗过程。比较分析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Catalyst TM 系统在患者放疗摆位误差检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的33例胸部肿瘤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后,进行同次摆位的CBCT和Catalyst TM 系统图像采集。将采集图像和模拟定位图像进行配准对比,分别记录两种系统在x、y和z方向的平移误差值以及在头脚方向旋转(pitch,PIT)、左右方向旋转(roll,ROL)、水平方向旋转(rotation,RTN)3个方向的旋转误差值,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CBCT配准在平移方向上的摆位误差x、y和z方向的结果为(0.95±1.18)mm、(1.28±1.63)mm和(0.97±1.20)mm,在旋转方向上的摆位误差PIT、ROL、RTN结果为(0.73±0.65)°、(1.07±0.86)°和(0.69±0.69)°。Catalyst TM 系统配准在平移方向上的摆位误差x、y和z方向的结果为(0.96±1.35)mm、(1.43±1.66)mm和(1.59±1.98)mm,在旋转方向上的摆位误差PIT、ROL和RTN结果为(0.86±0.80)°、(0.87±0.74)°和(0.75±0.76)°。两系统之间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差值均<1 mm。结论:Catalyst TM 系统与CBCT系统检测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talyst TM 系统可代替CBCT系统进行放疗摆位误差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CIVCO俯卧位托架在直肠癌中应用方法,探究真空垫与CIVCO俯卧位托架联合使用(改进型固定组A)与单独使用CIVCO俯卧位托架(一般型固定组B)摆位误差差异,制定真空垫固定下肢流程与要求。方法:基于CBCT(cone beam CT),采集摆位误差数据,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俯卧位直肠癌放射治疗患者。改进型固定组32例,一般型固定组32例;两组中又以BMI(body mass index):24 kg/m2为分界值进行亚组分类(肥胖体态A1、B1,普通体态A2、B2)。通过统计学方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X(lateral, LAT)、Y(length, LNG)、Z(vertal, VRT)三方向摆位误差均值差异;比较亚组间在X、Y、Z三方向摆位误差均值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三维空间矢量误差差异;卡方检验展示三维空间矢量误差>0.52 cm占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改进型固定组与放疗摆位时间关系,经事后分析各方向误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17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57例)为真空袋组,B组患者(60例)为乳腺托架组。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分为1组(<18.5 kg/m2)、2组(18.5~23.9 kg/m2)、3组(24~27.9 kg/m2)和4组(≥28 kg/m2)。比较不同BMI分组的乳腺癌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左右方向(X轴)总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A3、A4组患者X及Y轴摆位误差小于B3、B4组(P<0.05)。在前后方向(Z轴)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BMI指数对摆位误差具有影响,对于超重患者(BMI≥24 kg/m2)更宜选用真空袋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肩体垫固定的乳腺癌的放疗摆位误差,并计算合适的临床靶区(CTV)外扩边界。方法 53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头肩体垫固定,采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扫描并分析左右(X)、头脚(Y)、上下(Z)3个轴方向的线性误差(X、Y、Z),及绕此3个轴的旋转误差(Xr、Yr、Zr)。统计误差数据,评价头肩体垫的优劣,并根据公式MPTV=2.5∑+0.7δ计算CTV外扩为计划靶区(PTV)的范围(MPTV)。结果 53例患者共得到265次摆位误差的数据。265组线性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为2.50 mm、2.40 mm、2.20 mm,旋转误差为1.13°、1.11°、0.94°,Z轴方向与X、Y轴方向误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Y、Z 轴3个方向的线性群体系统误差为2.5 mm、2.3 mm、1.9 mm,随机误差为2.5 mm、2.20 mm、2.20 mm;旋转群体系统误差分别为1.03°、1.10°、0.95°,随机误差为0.79°、1.15°、0.72°。建议外扩边界为8.00 mm,7.30 mm、6.30 mm。结论 头肩体垫具有较好的摆位精度,利用CBCT测量乳腺癌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乳腺癌放疗CTV外扩为PTV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了乳腺癌放疗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俯卧位固定,B组为仰卧位固定。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Ⅰ组(<60岁)和Ⅱ组(≥60岁)。根据患者的BMI分为Ⅲ组(<24 kg/m2)和Ⅳ组(≥24 kg/m2)。首次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使用自动骨性配准结合手动微调,计算出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体位固定方式、年龄以及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仰卧位的固定方式在X轴方向、Y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俯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固定方式在Z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体位的固定方式中不同年龄分组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体位中BMI<24 kg/m2组在X轴向、Y轴和Z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BMI≥24 kg/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的患者仰卧位在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显著小于俯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24 kg/m2且自我配合意识较强的患者,建议选择俯卧位;BMI<24 kg/m2且配合意识差的患者和BMI≥24 kg/m2的患者,建议选择仰卧位,这样尽可能的降低摆位误差,实施精确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实时在线校正宫颈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宫颈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外扩边界值的范围,并分析体质量差别对摆位的影响.方法 调强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A组(BMI≥24)和B组(BMI<24),将所获得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摆位误差并进行在线评价.结果37例患者在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1±2.3)、(2.1±5.0)、(-1.1±2.2)mm,外扩边界分别为5.2、11.0 、5.6 mm.A组患者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较B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X轴、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锥形束CT在线校正可减小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可利用摆位误差估算放疗摆位外扩边界值.体质量指数大者应适当增加外扩边界.  相似文献   

12.
钟强  覃文  王仁生 《现代肿瘤医学》2022,(16):2999-300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点和放射治疗点同中心、不需要换算三维坐标的可行性,为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定位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40例2019年7月至12月我院放疗科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根据定位点和治疗点是否同中心将满足入组条件的患者分为A组(治疗点和定位点同中心)和B组(治疗点和定位点不同中心)。每名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及之后每周治疗前均行一次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将CBCT图像与计划 CT 图像进行匹配,采集摆位误差数据。观察两组不同定位点选取方法下X(左右)、Y(前后)、Z(上下)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并使用 Van-Herk 扩边公式求出X(左右)、Y(前后)、Z(上下)的 PTV 外扩边界值。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用例数(n)和百分比(%)进行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3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0.350±1.029)mm、Y轴(0.660土1.545)mm、Z轴(0.910±1.288)mm。B组3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0.160±1.269)mm、Y轴(1.440±1.604)mm、Z轴(1.590±1.393)mm。两组在Y(前后)、Z(上下)轴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鼻咽癌患者X方向的群体MPTV为2.65 mm和3.28 mm,Y方向的群体MPTV为3.77 mm和3.92 mm,Z方向的群体MPTV为3.01 mm和3.39 mm。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点和放射治疗点同中心,不换算三维坐标是可行的,能满足临床上对于摆位误差和外扩边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的定位方法保证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确性。方法鼻咽癌放疗定位和摆位时,使用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体位,注意体表轮廓处的体膜成型,增加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定位。放疗最初3次以及之后每周1次用OBI系统验证摆位误差。结果 全部病例的摆位误差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26、0.36、0.35 mm和0.97、1.16、1.11 mm,3个方向上摆位误差≤2 mm的概率分别为99.7%、98.0%、100%。结论 采用个体化口含牙胶辅助的定位方法可以保证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胸壁野结合锁骨上野放疗时头部固定的重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多功能体板对头部进行固定的体位固定方式和乳腺托架体位固定方式在位移误差及其引起的剂量学差异,研究乳腺癌行胸壁野结合锁骨上野放疗时头部固定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7年年内乳腺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多功能体板结合头部热塑膜固定,B组采用乳腺托架固定。每例患者在放疗前后均行CBCT扫描。计算两组患者在x、y、z轴向的摆位误差和分次内位移以及V100、V95,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结果 A组和B两组患者在x、y、z轴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24±0.42)、(1.71±0.61)、(2.25±1.04) mm和(3.67±2.05)、(3.78±1.74)、(4.65±2.66) mm (P=0.033、0.027、0.020);分次内位移分别为(1.10±0.66)、(1.13±0.59)、(1.11±0.62) mm和(2.48±0.88)、(2.21±0.98)、(3.53±2.01) mm (P=0.030、0.021、0.013);V100分别为(94.27±3.20)%和(99.08±0.60)%(P=0.065),V95为(89.48±4.70)%和(96.53±2.50)%(P=0.002)。结论 使用多功能体板对头部进行固定较乳腺托架固定方式产生的位移误差明显减小,使胸壁野及锁骨上野剂量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T系统MVCT图像不同采集间距及配准条件对鼻咽癌放疗精度的影响,以期为鼻咽癌IG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头颈部仿真模体在HT系统上模拟x、y、z轴向的摆位误差并行MVCT扫描,将所获得的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图像采集间距分别选择粗糙、正常和精细3种模式,配准条件分别设置为骨配准、骨和软组织配准和全图像配准。比较配准所得误差值与实际误差,评估不同采集间距及配准条件下鼻咽癌放疗精度的差异。结果 图像采集间距分别为粗糙,正常和精细时,骨配准、骨和软组织配准、全图像配准的误差分别为(1.51±0.47)、(1.54±0.35)、(1.81±0.53) mm,(1.41±0.37)、(1.53±0.36)、(1.56±0.39) mm和(1.51±0.27)、(1.57±0.32)、(1.73±0.33) mm (P<0.05)。当配准条件设置为骨配准时,3种采集间距的精度相近(P>0.05)。当采集间距选择精细时,稳定性最高,但耗时最长。结论 鼻咽癌HT前的MVCT扫描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间距及配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及宫颈癌患者VMAT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学验证的影响。方法分别为10例鼻咽癌、宫颈癌患者设计VMAT计划,并将计划移植到Delta4模体中进行计算,在瓦里安iX加速器上实施照射,通过移动治疗床模拟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3、5、7 mm摆位误差,从而验证摆位误差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结果 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3 mm时,3%/3 mm标准下的通过率均<90%,摆位误差达到5 mm时,头方向低至(64.7±8.2)%;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5 mm时3%/3 mm标准下的通过率均<90%,摆位误差达到7 mm时,头方向低至(63.3±3.6)%。结论 摆位误差对鼻咽癌患者和宫颈癌患者的VMAT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有较大影响,误差越大通过率越低,尤其是头方向误差对剂量分布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头部肿瘤放疗患者制作3D打印个性化放疗头枕,通过与标准化放疗头枕对比,评价该技术对鼻咽癌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分为3D打印头枕组和标准化放疗头枕组各20例,每周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采集患者靶区区域和颈椎区域以及C1~C7单个颈椎在升降、进出以及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D打印头枕组靶区区域摆位误差值为升降方向(0.87±0.78)mm,进出方向(1.09±0.86)mm,左右方向(0.88±1.18)mm;标准化头枕组为升降方向(1.01±0.83)mm,进出方向(1.27±0.92)mm,左右方向(1.08±0.89)mm。3D打印头枕组颈椎整体摆位误差值为升降方向(0.65±0.64)mm,进出方向(0.40±0.49)mm,左右方向(0.90±0.74)mm;标准化头枕组为升降方向(1.08±0.96)mm,进出方向(0.80±0.80)mm,左右方向(1.62±1.51)mm。3D打印头枕组与标准化头枕组比较,靶区整体的摆位误差有一定的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椎整体以及每个椎体单独的摆位误差在不同方向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  结论  3D打印个性化放疗头枕提高了鼻咽癌放疗尤其是在颈部放疗的摆位精度,提升了患者的放疗舒适度,符合精准放疗的临床要求,可用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