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RHL3和c-My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ESCC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GRHL3和c-Myc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GRHL3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2.85±2.83) vs(2.06±2.02),P<0.01;81.30% vs 25.00%,P<0.01],ESCC组织中c-Myc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5.13±5.11)vs (2.03±2.00),P<0.01;42.20% vs.20.30%,P<0.01].ESCC组织中GRHL3 mRNA的表达与c-Myc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GRHL3蛋白表达和c-Myc蛋白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GRHL3蛋白表达和c-Myc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相关.结论:ESCC患者肿瘤组织中GRHL3与c-Myc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且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ESCC病理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两者关系,并研究两者表达对ESCC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行ESCC切除术的患者52例,每例患者均取原发灶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同时在术前抽取患者外周血5 ml,再取5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5 ml为血清对照。应用ELISA法测定ESCC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6和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ESCC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为(116.71±25.9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8.43±9.36)pg/ml\](P<0.05),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肿瘤组织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7.31% vs 32.69%,P<0.01),且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肿瘤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与VEGF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7.113,P<0.05)。结论:ESCC患者肿瘤组织中IL-6和VEGF均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在ESCC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思远  钟雪云  谢思明  李素梅  彭辉  罗枫 《癌症》2010,29(3):323-329
背景与目的:随着化疗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肿瘤联合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检测β-catenin以及肿瘤耐药相关蛋白MRP2、P-gp、Bc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 cinoma,ESC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ESCC的多药耐药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582例ESCC及其癌旁294例正常黏膜、92例单纯细胞增生和87例不典型增生上皮组成的组织芯片中MRP2、P-gp、β-catenin及Bcl-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RP2、Bcl-2在ESCC中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分别为(195.7±175.9)×103和(90.5±112.5)×103]显著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OD值[分别为(104.8±86.1)×103和(25.2±46.6)×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p、β-catenin在ESCC中的IOD值[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EZH2和H3K27me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ZH2及H3K27me3的蛋白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 rank检验分析两者表达与食管癌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旁组织中EZH2和H3K27m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6%和26.2%,ESCC组织中分别为70.8%和47.7%,EZH2和H3K27me3蛋白表达均与ESC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且EZH2和H3K27me3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EZH2和H3K27me3表达阳性的ESCC患者五年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EZH2和H3K27me3表达阴性的患者;EZH2和H3K27me3双阳性的ESCC患者五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EZH2和H3K27me3单阳性和双阴性的ESCC患者。Cox回归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ZH2和H3K27me3表达是E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ZH2和H3K27me3在ESCC中均高表达,并与ESC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可能是ESC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53例肺外小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an ZY  Guan ZZ  Zhou ZM  Xia Y  Huang WZ  Yang XL 《癌症》2006,25(9):1131-1133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癌主要发生于肺内,肺外小细胞癌(extrapulmonarysmallcellcarcinoma,ESCC)被认为是一类与肺小细胞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ESC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3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病理诊断,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53例ESCC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53岁(27~76岁)。53例ESCC中食管33例(62.3%),子宫颈5例,喉4例,鼻咽3例,上颌窦2例,直肠2例,舌下腺、甲状腺、胸膜和肝脏各1例。局限期患者40例(75.5%),广泛期患者13例(24.5%)。对于广泛期患者多给予含铂方案化疗,总有效率为69.2%;对于局限期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即手术 化疗 放疗者7例,手术 放疗者3例,手术 化疗者18例,放疗 化疗者6例,单独放疗者4例,单独化疗者2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survivaltime,MST)为20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分别为41.3%和31.4%。局限期患者和广泛期患者的MST分别为26个月和15个月,1年OS分别为51.1%和14.4%,3年OS分别为42.5%和0(P=0.017)。结论:ESCC可发生于人体不同部位,以食管ESCC最多见。局限期ESCC常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化疗仍是广泛期ESCC的主要治疗手段。总体上,局限期ESCC预后明显较广泛期ESCC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组织标本89例及距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及癌旁组织中galectin-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分期(pTNM)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1-galectin-9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系,运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galectin-9表达上调对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ESCC组织中galectin-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5.8% (23/89) vs 50% (10/20),P<0.05],galectin-9蛋白的表达与ES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病理分期无关(均P>0.05).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过表达galectin-9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肿瘤细胞的侵袭[(45.0±8.0) vs (160.0±12.0),P<0.01]和迁移能力[(20.6±2.1) vs(87.6±4.9),P<0.05]明显下降.结论:galectin-9的表达缺失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ga-lectin-9可以抑制ESCC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agulated kinase,ERK)mRNA的表达,探讨ERK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40例ESCC患者癌组织标本及25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RT-PCR检测ESCC与癌旁组织中ERK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ERK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而在癌旁组织中呈现低表达(0.656±0.055 vs 0.450±0.070,P<0.01)。ESCC组织中ERK mRNA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ESCC组织高表达ERK mRNA,ERK可能在ES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Wnt-1诱导分泌蛋白2(Wisp2)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4月至2016年03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02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Wisp2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Wisp2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ESC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行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Wisp2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7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6.27%;蛋白质印迹分析进一步证明ESCC 组织中Wisp2蛋白过表达;Wis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参数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过表达Wisp2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下降(P<0.001)。结论:Wisp2在ESCC组织中表达较高,提示Wisp2可能参与了疾病进展及预后,可作为ESCC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71.95%和64.63%,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01);COX-2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hsa_circ_0087378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筛选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采用qPCR法在10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进行验证。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通过FISH法检测hsa_circ_0087378 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 ESCC 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GEO数据库及qPCR分析结果显示,hsa_circ_0087378在ESCC组织中表达最明显。FISH结果显示,90例癌旁组织中21例hsa_circ_0087378呈高表达,高表达率为23.3%;90例ESCC组织中有65例hsa_circ_0087378呈高表达,高表达率为72.2%,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hsa_circ_0087378 在 ESCC 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hsa_circ_0087378高表达组ESC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 结论: hsa_circ_0087378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其可能是ESCC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检测在初治原发食管鳞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和消化内科99例初治原发食管鳞癌(ESCC)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设立食管非鳞癌(NESCC)组、食管炎组和正常对照组,Mann-Whitney U检测分析各组Cyfra211水平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Cyfra211诊断ESCC的效能;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水平与ESCC的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3年随访结果的相关性。结果:ESCC组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NESCC组、食管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血清Cyfra211值为4.04 ng/ml时有较理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80%和78.40%;治疗前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高低与ESCC患者TNM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呈等级正相关关系(P均<0.05),而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变化率仅与细胞分化程度呈等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Cyfra211水平可用于鉴别诊断ESCC;治疗前血清Cyfra211水平与ESCC患者TNM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存在等级正相关关系,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变化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存在等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突变状态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相关性,以及基于二者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脑胶质瘤的患者67例,用Sanger测序法检测IDH1基因突变状态,并取其新鲜标本采用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CD-DST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二者之间关联性。根据是否按照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规范疗程的化疗,将患者分为个体化治疗组和非个体化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中,IDH1基因突变者14例,未突变者53例,IDH1基因突变患者卡莫司汀(BCUN)、依托泊苷(VP-16)、替莫唑胺(TMZ)体外药敏试验敏感性高于IDH1野生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1基因突变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IDH1野生型患者为1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非个体化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1基因突变并行个体化治疗亚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明显长于其他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H1基因检测联合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wis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wist 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铂类耐药、无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年至2016年西京医院妇科121例手术患者,对其术后石蜡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Twist在正常卵巢组织、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在耐药、敏感组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分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wist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卵巢组织与肿瘤组织中分别为40.00%、60.40%,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及敏感组中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Twis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5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Twist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复发、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铂反应及Twist高表达为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wis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在耐药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但与患者平均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长短是否也存在统计学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miRNA-1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miRNA-143的表达量,并分析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NA-14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对应正常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miRNA-14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5,其诊断食管鳞癌的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82.8%。结论:ESC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NA-14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iRNA-143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在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换标记物 E-cadherin 和Vimentin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HER-2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5例,其中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对新辅助化疗耐药的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灶并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上皮-间质转换标记物 E-cadherin 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耐药组Vimentin表达水平增加,而 E-cadherin表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3例HER-2阳性组织中,Vimentin表达水平增加,E-cadherin降低,与HER-2阴性表达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ER-2与 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6,P=0.031),而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587,P=0.004)。结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患者中,特别是HER-2阳性患者,可能存在上调Vimentin的表达、下调 E-cadherin的表达促进上皮-间质转换而促使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崔婷婷  李红  张倩  辛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670-2673
目的:分析乳腺癌肿瘤代谢异质性与p5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4例,分别测定每例患者原发灶的肿瘤代谢异质因子(heterogeneity factor,HF),同时将HF与p53基因表达和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HF对p53基因突变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HF与乳腺癌p53基因表达呈弱相关性(P<0.05);HF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HF与乳腺癌p53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HF对预测p53基因表达具有一定意义,然而,HF不能预测乳腺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FG)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TIDC和血清中TSFG水平,分析TSFG、TIDC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TIDC明显降低(P=0.000);MHC-Ⅱ阳性树突状细胞(DC)(%)明显降低(P=0.000);CD54阳性DC(%)明显降低(P=0.000)。与非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TIDC、MHC-Ⅱ阳性DC(%)、CD54阳性DC(%)均明显降低,TSFG明显增高(P<0.05)。与临床TNM分期为Ⅰ或Ⅱ期的患者相比,Ⅲ或Ⅳ期的患者TIDC、MHC-Ⅱ阳性DC(%)和CD54阳性DC(%)均明显降低,TSFG明显增高(P<0.05)。与肌层浸润≤1/2的患者相比,肌层浸润>1/2的患者TIDC、MHC-Ⅱ阳性DC(%)和CD54阳性DC(%)均明显降低,TSFG明显增高(P<0.05)。与中、高分化的患者相比,低分化患者组织中TIDC、MHC-Ⅱ阳性DC(%)和CD54阳性DC(%)均明显降低,TSFG明显增高(P<0.05)。结论:TIDC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且多为不成熟的调节性DC细胞。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或Ⅳ期、淋巴结发生转移、肌层浸润>1/2的患者血清中TSFG水平明显升高,而肿瘤组织中TIDC明显降低。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TSFG和肿瘤组织中TIDC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因肺部病变在本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在显像2周内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检测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ET/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在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方面,PET/CT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组(P=0.000)。在特异性方面,PET/CT的诊断价值低于CEA(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阳性预测值方面,PET/CT与各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而血清肿瘤标志物特异度较高,因此,将二者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18F-FDG PET/CT的诊断信心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 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胸苷激酶1(TK1)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SCLC患者64例(SCLC组)、NSCLC患者60例(NSCLC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上述各组以及SCLC不同分期、不同化疗时间点、不同疗效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五种肿瘤标志物对SCLC的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L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SCLC组CEA、NSE、CYFRA21-1、TK1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SCLC组NSE高于NSCLC组,其他四种指标均低于NSCLC组(P<0.05);局限期SCLC患者CEA、NSE、CYFRA21-1、TK1低于广泛期患者(P<0.05);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NSE、CYFRA21-1、TK1低于治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TK1低于化疗2个周期(P<0.05);化疗后CR+PR患者NSE、CYFRA21-1、TK1低于SD+PD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EA(AUC=0.657)、NSE(AUC=0.805)、CYFRA21-1(AUC=0.675)、TK1(AUC=0.868)诊断SCLC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E、TK1是SCL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E、TK1是SCL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SCLC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SCLC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肉瘤患者血清微小RNA-27b、miR-223水平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指导未来临床对骨肉瘤患者实施合理的化疗。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241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化疗前检测血清miR-27b及miR-223水平,实施化疗治疗,分析血清miR-27b及miR-223水平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241例骨肉瘤患者行化疗治疗后,总缓解率为59.75%;化疗后未缓解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高于缓解组,化疗前血清miR-27b相对表达量高于缓解组,miR-223相对表达量低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骨肉瘤患者肿瘤直径、化疗前血清miR-27b及miR-223表达水平是化疗后未缓解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化疗前血清miR-27b及miR-223水平预测化疗后未缓解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0.80,有一定预测性能。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miR-27b、miR-223水平与化疗效果存在密切相关,化疗前血清miR-27b过表达及miR-223表达下调均可能提示化疗效果不佳,可将二者作为骨肉瘤患者化疗效果的有效预测因子,并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对提高化疗整体获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