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飚  高俊  樊天友  王健 《肿瘤学杂志》2010,16(9):732-734
[目的]探讨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胸外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96例单纯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257/296)、54.0%(160/296)、42.9%(127/296)。ⅡA期和Ⅱ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99/193)和27.2%(28/103)(P〈0.001)。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均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长度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小肠肿瘤3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5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263例;良、恶性之比为1:6.26。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135例)、恶性间质瘤(57例)、恶性淋巴瘤(37例)和类癌(20例)等,其临床表现大多为非特异性及症状不典型。慢性隐匿性失血、隐匿体重下降及脐周隐痛(三隐症状)是小肠肿瘤的常见症状,也是小肠肿瘤早期诊断的警示信号。小肠肿瘤术前确诊率为57.0%(174/305),其中十二指肠肿瘤的确诊率为67.2%(92/137);空、回肠为51.9%(82/168)。42例良性肿瘤患者行局部或肠段切除;26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53例行根治术,34例行姑息性切除或减瘤荷手术,76例行捷径及取活组织检查手术。153例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2个月,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术或减瘤荷手术者。结论全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窥镜检查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诊断和定位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主要手段,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凡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应积极施行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3.
603例胃癌根治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背景与目的:胃癌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总体疗效尚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做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和年龄对胃癌的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Borrmann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与胃癌的预后相关(P〈0.01)。胃癌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胃癌的组织学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子。结论: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以肿瘤的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最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度对预后的影响比肿瘤浸润深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因素和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9月100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资料,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放疗方式分为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组50例,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组50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100例患者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和78%。CRT组和IGRT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7%和89.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CRT组和IGRT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87.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CRT组和IGRT组早期、晚期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神经侵犯、术后放疗与早期宫颈癌3年生存率相关(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方式、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神经侵犯及肿瘤浸润深度均为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术后IGRT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CRT组,放疗不良反应小,有益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161例>70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特点、围手术期死亡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总体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9.8%和35.9%,平均生存时间为(49.148±4.0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4±6.47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占总清除淋巴结数比例)、病理分期、肺功能和淋巴结转移区域数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度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OR=4.067,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39/1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5/161)。结论:选择性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长期生存,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晶  陈凯  陈奕铭  康悦 《实用癌症杂志》2020,(1):113-115,119
目的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早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无明显临床表现,中晚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有排便习惯及性状的改变。直肠指检是最简便、最直接的检查方法,联合肠镜和活检可使诊断率达到92.7%。根据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大小及浸润深度可进行局部切除术,局部扩大切除以及根治术。6例行内镜下切除术,21例行局部切除术,1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9例行根治术。患者总体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2.1%,5年生存率为81.5%。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肛诊、肠镜及活检可提高其诊断率。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首先手术治疗,根据其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手术等指标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5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9.7个月(1~93个月)。全组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3%、73.3%和68.1%,平均生存期67个月。全组1,3,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6%、62.2%和62.2%,平均无病生存期59个月。ⅠE期的5年生存率为86.7%,平均生存期82个月;ⅡE期的5年生存率为50%,平均生存期56个月;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为42.9%,平均生存期26个月。手术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72.3%,平均生存期69个月;非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76.5%,平均生存期47个月(P=0.681)。结论单因素分析显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预后不良因素包括肿瘤大小(≥10 cm)、浸润深度(侵达浆膜层或浆膜层外)、Ⅲ~Ⅲ期病例、有复发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 月~200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132 例淋巴结转移阴性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阴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早期胃癌在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者在性别、年龄、家族史、肿瘤数目、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和组织学类型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本组获随访126 例,6 例失访,随访率为95.5% 。3 年生存率为91.3%(115/126),5 年生存率为84.9%(107/126)。 单因素分析经Kaplan-Merier 分析筛选出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阴性早期胃癌预后关系密切(P=0.001)。 结果表明浸润深度是淋巴结阴性早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黏膜内癌患者的生存率与黏膜下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早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或术中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能够显著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56例行根治性TME术的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0—2003年接受根治性TME术的1056例直肠癌的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20项临床病理指标对接受根治性TME术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总体的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9%(95%CI,83.8%~86.0%)、73.8%(95%CI,72.4%~75.2%)及65.1%(95%CI,63.4%~66.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和CA19.9水平、术前合并肠梗阻或穿孔、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初治时间是直肠癌患者TME术后预后的影响因子。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浸润深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手术方式以及肠壁浸润深度可作为判断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SCCE)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SCCE手术患者,分析NLR、PLR、LMR与SCCE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后SCCE患者中NLR与肿瘤大小、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LR与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LMR与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NLR、PLR和LMR水平与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R、LMR、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是SCCE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LR组、高PLR组和低LMR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NLR、PLR和LMR三者均可较好地预测SCCE患者的预后,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术后评估及预后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18FDGPET/CT标准摄取值(SUV)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前行18FDGPET/CT检查的44例直肠癌患者的PET/CTSUV值及临床病理特征与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44例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1.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前18FDGPET/CTSUV值及血清癌胚抗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18FDGSUV值是影响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8FDGSUV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为临床判断直肠癌患者预后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浸润深度预测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T1/2期TS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ROC曲线确定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TSCC浸润深度最佳截断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中颈淋巴结转移率24.7%(18/73),中位浸润深度8.00 m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5例,中位浸润深度为5.00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浸润深度最佳截断值为6.15 mm,AUC=0.75(95%CI: 64.1%~87.1%, P=0.001),敏感度为77.8%,特异性为63.6%。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和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浸润深度、神经侵犯和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T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SCC患者的浸润深度对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浸润深度>6.15 mm时应选择颈部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结肠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痛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与结肠癌有些相似,故需病理确诊。本组27例全部属B细胞性,以淋巴浆细胞性、裂细胞性,裂一无裂细胞性常见。单纯手术治疗者15例,1、3年存活率分别为80%和33%;手术加化疗和放疗者,1、3年存活率分别为90%和60%。随访表明,肿瘤浸润肠壁深度,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与是否综合性治疗为影响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  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  结果  1 368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60.2%、53.5%;根治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69.9%、62.4%。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1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尤其是Ⅱ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44.8%)低于ⅢA期(79.6%)、ⅢB期(58.0%),上述各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标本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Xp11.2易位性肾癌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确诊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Ⅰ~Ⅲ期的病例中,4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7例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术后均未行辅助治疗。4例Ⅳ期的患者中2例行细胞减灭性肾切除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1例行原发灶和转移灶联合切除术。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率, 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9例(60%);年龄5~60岁,中位年龄28岁;18岁以下5例,小于46岁者共13例(86.7%)。本组Ⅰ~Ⅲ期的11例患者随访中均未见复发及转移,其中1例随访中出现第二原发肿瘤。Log-rank检验分析得出T4/Ⅳ期的患者较非T4/Ⅳ期患者的生存率低、肿瘤最大径>7cm者较≤7cm者生存率低。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症状不典型,晚期患者易出现骨、肺转移。手术为该病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联合切除可以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时间。MSKCC评分可能作为Ⅳ期患者评价预后的指标。肿瘤最大径>7cm、T4/Ⅳ期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p53、p16、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食管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初治食管癌病例118例,对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 118例食管癌中,p53、 p16、PCNA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0 %、42 %、97 %,p53、PCNA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而p16蛋白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性(P<0.01); 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70 %,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和P<0.01)。结论 在食管癌组织中,突变p53与PCNA蛋白表达,二者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不作为独立预后判断因素。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与p16失活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应行术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  相似文献   

17.
40岁以下青年人结肠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96例青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术后生存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10年间手术治疗结肠癌723例.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96例,占13.3%.R0术(病理根治)69例,占71.9%;R1(镜下切端阳性)4例,占4.1%;R2(大体标本切端阳性)23例,占24%.左半结肠切除术4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7例;横结肠切除术9例;前切除术7例.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54例患者于术后111个月内死于复发和转移.随访期间3例发生肝转移;1例发生肺转移;5例发生骨转移.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7.9±5.01个月.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68%,58.14%及46.54%.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术式、肿瘤的根治度、术中输血、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转移均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仅为术中输血及淋巴结转移.结论: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为患者的年龄、术式、肿瘤的根治度、术中输血、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其中独立影响因素仅有术中输血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浸润深度及大小的TTS评分系统对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根治性切除的23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和肿瘤大小构建TTS评分系统,分为TTS 0级、1级、2级,代表肿瘤侵袭性逐渐升高。通过Cox多因素模型分析TTS评分系统作为预后判断工具的可行性。结果:T1-T4期患者肿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3.3±2.7)cm、(4.1±3.1)cm、(6.6±3.1)cm、(9.4±4.9)cm。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浸润和血管浸润显著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45 mm为肿瘤大小的最佳界值,可有效区分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2。综合肿瘤大小的临界值和肿瘤浸润深度,构建TTS评分系统,TTS 0级、TTS 1级和TTS 2级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83.3%和70.2%,两两比较后发现,不同TTS状态患者的生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Cox多因素分析发现,TT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大小构建了TTS评分系统,并证明了TTS评分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预后营养指数(PNI)在子宫内膜癌(EC)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 访时间 回顾性总结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病理确诊EC患者101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及术后放化疗,随 38~60个月,中位时间50.5个月。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术前血清A/G和PNI预测总生存率的曲线下面 积(AUC)和最佳临界值,并将患者分为低A/G组58例(<1.5)和高A/G组43例(≥1.5),低PNI组62例(<45.0)和高PNI组39例(≥45.0)。 分析A/G和PNI与EC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肿瘤直径、FIGO分期、病理分型和分化级别、治疗方式、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 血管间隙浸润)的关系,筛选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ROC曲线显示,血清A/G和PNI预测总生存率的AUC 值分别为0.802和0.856(P<0.05),约登指数分别为0.742和0.739。低A/G组患者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血管间隙 浸润比高A/G组增加,低PNI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低分化、放化疗比高PNI组增加(P<0.05)。单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分化级别、治疗方式、血清A/G和PNI是无进展生存率和总 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FIGO分期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A/G<1.5和PNI<45.0是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Kalpan⁃Meier曲线显示,低A/G组比高A/G组、低PNI 组比高PNI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前血清A/G和PNI降低对预测EC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率 和总生存率有较好效能,其中A/G<1.5和PNI<45.0可作为指导临床早期评估EC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嗜神经侵袭(PNI)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A2~ⅡB期3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早期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PNI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3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PNI阳性率为15.0%(45/300)。早期宫颈癌PNI的发生与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手术切缘无关(P>0.05)。在随访期间,PNI阳性组复发率高于PNI阴性组(P<0.001);两组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I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66.7%,84.4%)均低于PNI 阴性患者(90.1%,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2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手术切缘是影响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间质浸润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37);而PNI不是影响无瘤生存率或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NI的发生与早期宫颈癌间质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其与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