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孔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Ang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ngⅡ显著降低[(69.49±15.92) vs (82.91±17.53) pg/ml,P=0.000];CRP也显著降低[(12.92±3.65) vs (14.62±3.84) mg/L,P=0.0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64.55±9.65) vs (70.71±9.93) h,P=0.00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0.81±1.78) vs (11.95±1.79) d,P=0.003];引流时间显著缩短[(63.87±12.92) vs (70.12±13.85) h,P=0.02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183.57±26.95) vs (171.87±28.14) min,P=0.04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虽轻度延长手术时间,但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德州市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前3d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手术前后血清CEA和MMP-9的表达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的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EA和MMP-9表达水平分别为(8.23±2.19)ng/ml和(1178.34±290.88)ng/μ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6.90±1.99)ng/ml和(790.34±198.34)ng/μl,两组患者与手术前相比,CEA和MMP-9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2年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8%、15.6%和20.0%,观察组患者分别为6.7%、8.9%和11.1%,观察组患者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前3d引流量和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134.23±45.35)min、(145.90±54.20)ml、(13.45±4.29)枚、(789.34±250.39)ml和(5.01±1.23)d,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36.19±46.90)min、(149.56±53.23)ml、(13.20±4.39)枚、(810.39±249.49)ml和(5.09±1.09)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相比,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更具优势,且降低了CEA及MMP-9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局限性切除术对老年Ⅰ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NSCLC并行肺癌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局限性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肺叶切除术组FEV1为79.27,而局限性切除术组为87.86(P=0.034);肺叶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较局限性切除术组长(123.6 min vs 81.8 min,P=0.001),且失血量更多(121.07 ml vs68.08 ml,P=0.000),但是肺叶切除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13.3 vs 2.9,P=0.000);肺叶切除术组与局限性切除术组相比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但是亚组分析显示:当肿瘤直径>2 cm或FEV1>80%时,肺叶切除术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无病生存期(P=0.010,P=00.024)。结论对于肿瘤直径<2 cm且(或)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Ⅰ期NSCLC患者,局限性切除术应该是这部分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领域的价值与可行性已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7例(单操作孔组),用同期经传统"三孔法"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周围型肺癌作为对照("三孔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操作孔组与三孔法组手术时间(151.03±25.97)min vs(156.27±26.49)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3.06±1.36)枚vs(12.61±1.56)枚、术中出血量(188.62±47.03)mL vs(179.60±28.96)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7)vs(2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17±8.69)vs(13.76±7.43)h、术后住院天数(7.18±1.95)天vs(7.92±2.03)天、拔除引流管时间(3.85±1.21)天vs(4.43±1.43)天及总引流量(671.49±178.31)mL vs(736.93±170.39)m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ion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可以达到与传统"三孔法"全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同的效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对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8年06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7例为肺结核合并肺癌,对照组36例为肺癌,术后随访至2019年06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吸烟情况、肿瘤标志物、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生存期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症状、肿瘤标志物、结核感染T细胞检验、结核抗体、肿瘤位置、吸烟指数、体力状况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明确诊断率(47.1% vs 27.8%,P=0.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方式[(常规开胸9例,胸腔镜6例,中转开胸2例) vs (常规开胸10例,胸腔镜25例,中转开胸1例),P=0.043]、手术切除范围[(亚肺叶3例,肺叶3例,肺叶及淋巴结清扫11例) vs (亚肺叶1例,肺叶1例,肺叶及淋巴结清扫34例),P=0.021]、切口长度[15.0 cm(6.5,23.5)cm vs 6.5 cm(5.0,11.5)cm,P=0.006]、术中冰冻病理确诊率(17.6% vs 63.9%,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年、3年、4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Log-rank test χ2=0.091,P=0.763)。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术前明确诊断率低,术中冰冻病理送检率低,术中易漏诊肺癌,根治性切除率低;肺结核合并肺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与单纯肺癌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创伤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4.95±1.22)d,术后住院时间为(6.56±1.6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4±1.88)d及(8.14±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41±0.42)分及(2.46±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1±0.71)分及(3.2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在保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7.
李富 《现代肿瘤医学》2020,(14):2474-247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连续性收集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免疫功能差异。此外,测量观察组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分析乙肝病毒DNA载量与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4+T细胞含量显著降低(0.21±0.08 vs 0.29±0.09,P=0.000);CD8+T细胞含量、Treg细胞含量增高[(0.29±0.07 vs 0.23±0.06,P=0.000)和(0.12±0.04 vs 0.08±0.03,P=0.000)]。Pearson线性相关性显示乙肝病毒DNA载量与CD4+T细胞含量负相关,与CD8+T细胞含量、Treg细胞含量、肿瘤直径显著正相关(P<0.05)。与TNM分期为Ⅱ期的患者相比,Ⅲ期的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显著增高[(6.16±1.51)×103 IU/ml vs (5.47±1.36)×103 IU/ml,P=0.035]。结论:乙型肝炎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高水平乙肝病毒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与患者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放D2胃癌根治术手术、病理与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2例胃癌患者。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90.63±78.66)vs (154.15±151.65)ml,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21.4±10.5) vs (21.7±11.4)个,P=0.810],术后伤口脂肪液化发生少,术后通气时间早[(3.0±0.8)vs (3.5±1.0)天,P<0.001],术后进半流食时间早[(6.2±1.5)vs (6.8±2.3)天,P=0.028],术后住院时间短[(9.4±2.3)vs (11.3±3.0)天,P=0.022],仅手术时间稍长[(222±36)vs(205±62)min,P=0.021]。结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总体而言,腹腔镜组能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24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心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Z  Liu D  Guo Y  Shi B  Tian Y  Song Z  Zhang H  Liang Z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6):523-528
背景与目的早期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常规术式。本文对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已完成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应急处理情况以及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进行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48例,其中完全胸腔镜(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CVATS)组117例,胸腔镜辅助(assisted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AVATS)组131例。其中CVATS中转为AVATS或开放手术(open lobectomy,OPEN)共13例。中转术式的最常见原因依次为肺动脉或其分支出血、胸腔粘连、血管解剖变异、奇静脉出血、中叶静脉出血等。入组OPEN手术患者共129例。与OPEN组相比,VATS组的住院时间较短(20天vs27天,P=0.015)、术中失血量较少(197mLvs250mL,P=0.005),患者术后疼痛较轻(4.6vs6.2,P=0.003)。结论胸腔镜手术具有风险小、安全性较高、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62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总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62例早期肺癌患者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其中2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95±57)min,术中出血量(227±153)ml,术后胸液总量(1595±1038)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2±3.1)d,术后住院天数(9.3±3.2)d,淋巴结清扫(4.1±1.3)组,人均(14.0±8.6)枚,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肺癌患者可达到与开胸手术相似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是早期周围型肺癌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3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于预后生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以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率>28.66%组患者肿瘤病理分型较差[93.3%(127/136) vs 76.8%(162/211),P=0.000],肿瘤位于全胃的比例较高[12.5%(17/136) vs 3.8%(8/211),P=0.002],肿瘤直径较大[49.3%(67/136) vs 27.5%(58/211),P=0.000],血清CEA浓度较高[33.1%(45/136) vs 22.7%(48/211),P=0.034],远处器官发生转移的几率较大[11.0%(15/136) vs 2.4%(5/21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位置(全胃)、肿瘤直径(>6.1 cm)、病理分化类型(分化较差)、血清CEA水平(>5 ng/ml)、血清白蛋白浓度(≤40 g/L)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随访期间内有233例(67.1%)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33.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根治性手术、肿瘤单发、淋巴结转移率≤28.66%、M0、肿瘤直径≤6.1 cm、血清CA19-9≤37 U/ml的T3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而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P=0.08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95%CI):1.487(1.139~1.941),P=0.004]、手术[HR(95%CI):1.741(1.205~2.515),P=0.003]、淋巴结转移率[HR(95%CI):3.053(2.293~4.065),P=0.000]、是否发生远处转移[HR(95%CI):1.766(1.043~2.991),P=0.034]是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类型、肿瘤直径、血清CEA浓度、远处器官发生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T3期的胃癌患者,术前可以通过相关血液、影像检查,对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赵敏  戴成燕  丁平  闫睿 《现代肿瘤医学》2020,(14):2431-2435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TC(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72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予以TC化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曲妥珠单抗治疗。统计两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亚群、糖链抗原125(CA125)、TPS水平及生存质量(KPS)评分。采用方差、卡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44.44%较对照组22.2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32.10±3.46)IU/ml]、TPS水平[(263.41±53.84)IU/ml]低于对照组[(38.59±2.39)IU/ml,(355.26±47.84)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91.06±3.85)分]高于对照组[(85.49±5.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9.22±1.37)个月较对照组(15.43±1.35)个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TC化疗同时,加用曲妥珠单抗,可明显提高化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TPS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且未增加免疫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普通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85例患者。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组)的患者87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手术组)的患者98例,随访资料截取至术后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率、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3月术区感觉、术后3月美容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性别、体重指数、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神经损伤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72 h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传统手术组在年龄[(38.60±10.00) vs (45.95±10.79)岁]、手术时间[(178.80±43.58) vs (136.19±43.22)min]、术中出血量[(27.01±21.81) vs (36.84±30.31)mL]、甲状旁腺损伤率(26.44% vs 42.86%)、术后24 h疼痛评分[(3.33±0.58) vs (4.47±0.68)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1.62±0.58) vs (2.19±0.73)分]、术后3月颈部感觉异常率(3.45% vs 11.22%)、术后3月美容评分[(8.60±1.08) vs (5.39±1.12)分]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有效的,在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率上可能更具有优势,并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精准肝切除理念下的中央型肝癌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并手术的中央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共有72例中央型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精确肝切除组47例(精准组),传统肝切除组25例(传统组)。结果:精准组与传统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20±145) ml和(313±246)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0.6%(5/47)和28.0%(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3%(10/47)和24.0%(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3±2.6) d和(12.6±2.4) d,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准组和传统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3个月、45 个月和28个月、37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有无包膜(P=0.002)、脉管有无瘤栓(P=0.000)、切缘状态(P=0.009)是影响中央型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在切缘阴性前提下,切缘宽度(>2 cm,1~2 cm,0~1 cm)对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886)。结论:精准肝蒂解剖法可以达到和传统的肝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在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最小切缘的距离不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维度姑息护理对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营养、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核工业416医院住院治疗的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多维度姑息护理,1个月后采用全面主观营养评定法(PG-SGA)评估营养状况,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况,采用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1.8) vs (5.5±1.6),P>0.05],干预后观察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5.6±1.4) vs (6.3±1.6),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S:(42.0±9.4) vs (46.9±9.7),SDS:(38.8±8.1) vs (45.6±9.1),P<0.05];干预前两组QLQ-C30及FACT-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QLQ-C30总分低于对照组[(70.4±10.7) vs (79.0±11.5),P<0.05],而整体健康状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0±1.5) vs (8.9±1.8),P<0.05]。干预后观察组FACT-G总分及功能、社会/家庭和情感3个维度均低于对照组[总分:(76.1±8.3) vs (84.3±8.8);功能:(19.8±3.6) vs (23.1±3.8);社会/家庭:(20.9±3.8) vs (22.9±3.2);情感:(14.6±2.2) vs (16.5±2.4),P<0.05]。 结论:多维度姑息护理能有效改善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热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0例,分为发热组及普通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AFP阳性率、癌性疼痛率、IL-6因子水平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发热组与普通组相比存在较高的白细胞计数[(7.32±2.5)×109/L vs (4.08±1.14)×109/L,P<0.01]、中性粒细胞比率[(79.3±5.7)% vs (56.7±11.5)%,P<0.01]、AFP阳性率(100% vs 60%,P=0.04)、癌性疼痛率(60% vs 10%,P=0.03)、IL-6因子水平[(116.6±15.1) ng/ml vs (104.9±12.6) ng/ml,P<0.01],普通组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0%及20%,发热组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0%及5%,二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发热型肝癌存在较高的癌性疼痛率及AFP阳性率,存在白细胞增高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的特点,且发热型肝癌的预后较普通型肝癌更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极简入路通道(PORT)在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完成的46例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其中24例使用商品化PORT,22例使用我科自制极简PORT,所有患者均配合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顺利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肌瘤直径、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增加穿刺孔,无并发症发生。商品化PORT组和自制极简PORT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75±56.9)min vs (74±55.7)min]、术中出血量[(55±67.9)ml vs (56±65.8)ml]、子宫肌瘤直径[(6±2.8)cm vs (6±3.4)cm],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排气时间[(12.6±4.4)h vs (13.5±3.4)h]、术后疼痛模拟评分[(2.1±1.3)分 vs (2.0±1.2)分]、住院时间[(3.4±2.8)d vs (3.5±2.6)d],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效果相同,但术中使用自制极简PORT几乎不增加耗材。结论:自制极简PORT在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好,效果确切,节约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Ivor-Lewis手术和开放Ivor-Lewis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4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依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微创Ivor-Lewis组(53例)、开放Ivor-Lewis组(61例),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总手术时间[(190.6±42.4)min]与开放组[(195.4±48.5)min]接近,术中出血量[(110.2±43.9)ml]少于开放组[(185.4±76.3)ml],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5%vs 21.3%)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23.8±6.3)枚vs(22.1±6.8)枚]、住院天数及生存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微创Ivor-Lewis安全可行,其术后并发症低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