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后路手术与腰背肌衰弱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832例腰椎管狭窄症和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后路手术后随访观察6~28个月,其中有87例不同程度的发生腰背肌衰弱综合征,发病率为10.45%(87/832).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腰背肌衰弱综合征的发上与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及术后腰背肌锻炼程度有密切关系.文中对腰椎神经分布、腰部肌肉生物力学及易发因素的预防做了相应讨论.  相似文献   

2.
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1998年以后(观察组)及1997年以前(对照组)LDH术后随访,手术方法及用药均相同。观察组128例术后进行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109例术后卧床1-3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腰部疼痛消失率、下肢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LDH术后腰背肌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提高,并对腰背肌衰弱综合征及腰椎不稳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腰椎阃盘突出症术后失败的原因中,术后神经根粘连及腰背肌衰弱综合征是常见的两个原因一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我们在回顾啄有1300多例腰椎间盘手术冶疗病例后,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对1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直腿抬高、腰背肌的锻炼),现同颐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 L DH)手术后其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对1995— 2 0 0 0年 (锻炼组 ) 4 65例 L DH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 ,与 1995年以前 (对照组 ) 180例 L DH患者术后仅卧床休息疗效对比。结果 手术后 2周、4周对手术疗效作了详细观察 ,并于10周、半年进行随访 ,锻炼组与对照组腰部残留腰痛、残留腿痛及直腿抬高阳性率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 ( P <0 .0 1)。结论 腰背肌锻炼对 L DH术后腰背肌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的作用 ,能有效的防止了腰背肌衰竭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腿痛200例疗效观察刘强,刘海宏,王桂香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年龄21岁~80岁。病史最长40年,最短3小时,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坐骨神经痛12例,腰肌劳损30例,腰椎骨质增生39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急性腰扭...  相似文献   

6.
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陈崇华 《颈腰痛杂志》2005,26(5):393-394
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腰背肌锻炼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及良好的临床效果,提倡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重视腰背肌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手针加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针加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李银山王尚文邰永涛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多发于成年人。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常误诊为“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也有与“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混为一谈者。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7月,用手针加手法治疗40例,...  相似文献   

8.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解剖、病理和临床等方面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腰三横突在腰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末端所承受的拉应力较其它腰椎横突大,当腰部受力过大或长期不良工作体位,易引起腰三横突末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腰三横突末端血管受累有碍于局部组织的供养,可引起或加重腰三横突末端组织的病理变化。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疗法,保持良好的体位,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稳定和预防下腰痛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背肌锻炼及内服六味地黄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80例患者只接受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180例患者在常规保守疗法基础上,于治疗后第2天进行"五点式"腰背肌锻炼及内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评分。结果 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锻炼及内服六味地黄丸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腰骶角与退变性脊柱滑脱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骶角与腰椎稳定性、退变性脊柱滑脱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4例退变性脊柱滑脱患者进行腰椎动力位X线摄片,测量每例患者不同体位的腰骶角度和椎体滑脱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腰骶角与前向椎间位移不稳及退变性脊柱滑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立位、过伸位的腰骶角度及椎体滑脱程度明显大于卧位。结论 腰骶角的大小与退变性脊柱滑脱的发生及椎体滑脱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腰椎动力位摄片更有利于脊柱滑脱的显示。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组病人均采用卧平板床,有计划的进行腰椎牵引、腰背部垫高、腰背肌功能锻炼等等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止以及全身支持疗法等。结果 本组64例患者全部得到治愈,未出现明显的后遗症。结论 采用该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屈曲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四步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规范的非手术疗法。方法 作者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封闭、手法推拿、甘露醇或 β-七叶皂甙钠静滴、腰椎牵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四步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0例 ,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 10 7例 ,占 89.2 %;好转 11例 ,占9.2 %;未愈 2例 ,占 1.6 %;总有效率为 98.4%。结论 由此可见四步法联合治疗是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可靠、规范、疗效满意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背肌锻炼联合腹部收缩及仰卧卷腹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07~2017-07,于我院治疗的80例CNLBP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五点支撑式腰背肌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仰卧卷腹与腹部收缩锻炼,两组患者均坚持锻炼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五点支撑式腰背肌锻炼的基础上进行仰卧卷腹与腹部收缩锻炼能显著改善CNLBP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受限,提高腰椎稳定性,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核心肌群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8-12采用核心肌群锻炼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治疗后2周内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30例单纯采取核心肌群锻炼治疗(对照组)。结果末次随访时观察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60°/s角速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分和120°/s角速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60°/s角速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分和120°/s角速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分中的平均功率、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较对照组高,腰背屈/伸比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核心肌群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减轻疼痛、增强临床疗效、改善腰背肌的核心肌群的生物力学性能,且该方法操作方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ASAS) ,也称Beek综合征 ,多数继发于动脉疾病、栓塞、脊髓压迫症以及外伤等 ,颈椎、胸椎及胸部手术后发生也偶有报告[1] 但下腰椎术后并发ASAS少见有报告 ,自 1995年 2月~ 1996年 6月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 ,术后有 2例发生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 1,女 ,4 2岁。因腰腿病十年加重并出现间歇性跛行三年入院治疗。检查下腰压痛 (+) ,并向双下肢放射 ,双踝反射减弱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加强试验阳性。CT扫描 :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 ,硬膜囊受压变形。临床诊断 :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在硬膜外麻醉下 …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SAS),也称Beek综合征,多数继发于动脉疾病、栓塞、脊髓压迫症以及外伤等,颈椎、胸椎及胸部手术后发生也偶有报告但下腰椎术后并发ASAS少见有报告,自1995年2月~1996年6月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术后有2例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选取2013-02-2016-02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及腰背痛症状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2-2016-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长期组  相似文献   

18.
腰神经根嵌压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收治腰神经根嵌压征30例.由于该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的部位及程度不同,筛选诊断用压力下硬膜外造影术,定位、定性诊断用CTE检查,从腰椎的矢状面、额状面、横切面上观察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及黄韧带等在中央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的相互位置关系,使腰神经根嵌压征的定位、定性诊断临床符合率达96%.认为: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将腰神经根嵌压征与椎间盘突出症区别开来,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疾患,对其进行有限化治疗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冲击波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康复指导的作用.[方法]选择65例门诊腰背肌筋膜疼痛患者,使用瑞士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及康复指导.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65例患者在治疗后,治愈率为61.5%,显效率为16.9%,有效率18.5%,无效率3.1%.根据JOA评分,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波治疗及康复指导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三组:冲击波治疗组(A组),局部注射治疗组(B组),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组(C组).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 A、B组间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C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B、C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冲击波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较单纯应用冲击波和单纯注射治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