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肛瘘复发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慢性炎性病变。肛腺感染后形成肛周软组织炎 ,通常在肛门直肠周围相关间隙形成脓肿 ,早期手术切开引流可及时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并防止间隙内脓肿蔓延到其他间隙而导致病情复杂化 ,无论手术切开或脓肿自行破溃 ,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形成肛瘘 ,实际上这种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的急性症期和慢性炎性阶段。直肠内的粪便、细菌滞留在肛隐窝导致肛腺炎 ,属内源性感染灶 ,通常称为瘘管的内口 ,肛门旁的原切开引流口或自行破溃口则称为外口 ,连接内、外口的通道称为瘘管。临床上绝大多数肛瘘属上述“腺源性肛…  相似文献   

2.
肛管和直肠周围有丰富的蜂窝组织,容易感染形成脓肿,肛旁脓肿约95%以上将形成肛瘘。过去我们采用二期分治即先切开排脓引流,待半年后,脓腔缩小形成瘘道后再行肛瘘手术。从1996年2月起,通过20例肛旁脓肿采用一次性根治术,配合中药外洗方坐浴及抗生素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肛旁脓肿行原发瘘管切开和单纯引流术的随机对照试验HoYH,etalDisColonRectum1997;40(12):1435对肛旁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并同时切开原发瘘管(FS)还是单纯脓肿切开引流(ID)存在不同的观点。作者1994~1996年连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超声检查在复杂肛旁脓肿、肛瘘中的优缺点。方法对肛旁脓肿72例,肛瘘合并肛旁脓肿形成14例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6例脓肿与手术结果吻合率达91.9%,漏诊率仅5.8%,瘘管的吻合率较低,仅为21.5%。结论B超术前检查,为临床诊断、手术根治术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肛旁脓肿的治疗,传统的治疗就是尽早切开引流解除病人的痛苦。虽然暂时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但因没有处理内口(感染源的问题)而形成了肛瘘。给病人带来了长期的痛苦。我们针对肛瘘形成学说,在切开引流的同时把内口切开,去除了继续感染的因素,消灭了肛瘘形成的因素。改变了传统的治疗肛旁脓肿的治疗方法。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明显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治疗时间。是在单纯性脓肿切开引流的基础上作了简单的改革。方法简单,愈合快,无肛瘘的发生。容易推广,临床使用价值高,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1993~1997年我院采用一次肛旁脓肿切开引流、肛瘘切开挂线治疗婴幼儿肛旁脓肿、肛瘘2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7d,最大3岁;病程最短3d,最长2个月;位于肛门左侧10例,右侧5例,后位3例,双侧4例。 1.2 治疗方法:氯胺酮解离麻醉后,患儿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再次消毒后术野作局部麻醉,然后用0.1%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单例肛旁脓肿作脓肿切开引流,探查清楚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旁脓肿行Ⅰ期根治性手术的疗效。方法:对78例肛旁脓肿患者交叉设计分成两组。分别行Ⅰ期根治性手术(RS)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ID),比较术后疗效。结果:RS组病人术后形成肛瘘的发生率远低于ID组。而并发症却无升高趋势,且明显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结论:Ⅰ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旁脓肿疗效满意,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肛周脓肿是指发生在肛周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大多是由肛窦炎蔓延引起,后期多形成肛瘘。治疗此病以往多采取分步进行,先在脓肿期切开引流,待形成肛瘘后再进行瘘的根治术,但有的病例不形成肛瘘而间断形成脓肿,有的病例虽形成肛瘘但常伴随脓肿发作,这些情况都使得治疗时间长,常呈被动性,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我们采取一次性根治术,经临床50例实践,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70岁,平均365岁。病程2~8d,平均5d。40例伴发热,T375℃~39℃。其中30例为第1次发作,查体见肛周红肿明显,波动阳性,直肠镜可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位肛门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式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低位肛门周围脓肿切开排脓的同时探查诱发肛门周围脓肿感染的肛窦,同时一并切开。结果 200例肛门周围脓肿出院时全部临床治愈,术后3个月随访追踪仅有5例复发成瘘。结论 低位肛门周围脓肿切开排脓同时切开感染肛窦的术式可以避免术后形成肛瘘。  相似文献   

10.
顶端旷置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低位瘘管截管留桥管道搔刮 ,原发内口切除 ,顶端搔刮旷置相应肛缘开窗 ,同时于病变对侧打开肛管后深间隙与开窗处形成对口引流 ,简称顶端旷置对口引流术 ,治疗原发性高位肛瘘 3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年龄 2 1~ 58岁 ,平均年龄 31岁。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0年 ,平均为 1 5年。单纯性肛瘘 2 1例 ,复杂性肛瘘 9例 ,其中后位半马蹄型肛瘘 14例 ,全马蹄型肛瘘 3例。 2个外口者 8例 ,3个外口者 1例。脓肿自溃成瘘者 6例 ,脓肿切开遗留成瘘者 2 4例 ,其中切开引流 2次…  相似文献   

11.
肛瘘的诊断     
钱群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4):224-225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肛瘘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是肛瘘的感染源.瘘管包括主管和支管,在不同的解剖层次穿过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外口是瘘管通向肛周皮肤的开口.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1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1个或多个.肛瘘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慢性阶段.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患者男,31岁,因“肛周条索肿物伴间断渗液9年余”入院。患者9年前肛门左侧初发肛瘘,均保守治疗。期间反复发作,后肛门右侧新发肛瘘,均保守治疗,未行手术治疗。查体:截石位,11点可见肛瘘外口,距肛门约3 cm;2点可见肛瘘外口,距肛门约6 cm。术前完善肛周超声、磁共振检查。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LIFT)操作:(1)截石位2点肛瘘为复杂肛瘘,楔形切开外瘘口,环形切开肌间沟,剔除之间的远端瘘道,挂皮筋松弛引流。肌间沟瘘口与肛门内瘘口的近端瘘道剔除,挂皮筋收紧。(2)截石位11点肛瘘为简单肛瘘,楔形切开外瘘口,瘘道远端分三叉,剥离切除即可。主瘘管剔除,挂皮筋收紧。术后7~10 d收紧的皮筋自动脱落。松弛的皮筋更换为0号慕丝线继续引流。术后20 d拆线,伤口愈合良好。见图1。  相似文献   

13.
肛瘘的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国内约占1.67%-3.6%,国外约占8%-25%,发病高峰年龄段在20-40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5:1。婴幼儿发病也常见。肛瘘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肛瘘一端通于皮肤,一端通于肛管或直肠。  相似文献   

14.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大多数肛瘘起自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脓肿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但粪便中的细菌经常由内口进入脓腔。感染的管道多迂曲,引流不畅反复流脓,而脓肿周围的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组成管壁,形成瘘管,使感染经久不愈。治疗肛瘘的方法很多,笔者采用不断肛门括约肌一期切除高位肛瘘82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会阴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对肛周不同来源性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可疑肛周疾病患者80例,男性采用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采用经会阴超声结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详细检查所有脓肿、窦道及瘘管,非腺源性病变评估病变范围、可能性质,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例手术患者中检出腺源性感染67例,非腺源性感染13例。2)67例腺源性感染患者肛瘘诊断结果:经术后确诊脓肿20例,主瘘管67例,支管18例,内口67例,外口67例。经超声诊断脓肿20例,符合率100%;主瘘管64例,符合率95.52%;支管15例,符合率83.33%;内口60例,符合率89.55%;外口67例,符合率100%。3)13例非腺源性感染病变中会阴尿道瘘、肛周表皮样囊肿、藏毛窦囊肿合并感染、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血栓性外痔,均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经会阴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肛周不同来源性感染中的价值显著,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可进一步明确肛周腺源性炎症性疾病的范围及分型,通过鉴别腺源性感染、非腺源性感染类型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以便于及时开展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6.
膈上食管憩室并发支气管瘘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女,55岁。20年来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咳脓痰伴发热,近14年来出现饮水呛咳。食管造影见食管下段憩室与左肺下叶支气管沟通,肺部有一小脓腔及柱状支气管扩张。纤维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4cm食管左后壁有直径1cm向外突出憩室,有白色分泌物及气泡自憩室底部瘘孔中溢出。1984年5月行左侧开胸手术。术中见胸腔粘连严重,渗血多,食管憩室及瘘管长3cm,直径2cm,切除左肺下叶及食管憩室瘘管,食管侧瘘口用细丝线全层缝合,以附近胸膜包盖。术后并发局限性脓胸,引流后痊愈出院。病理诊断为食管憩室并发支气管瘘,左…  相似文献   

17.
肛瘘手术是彻底清除感染的原发病灶,即感染的肛隐窝、肛腺导管及肛腺,将瘘管全部切开引流,必要时可将瘘管及其周围的瘢痕肉芽组织同时切除,敞开伤口使其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从根治的角度来说,这在临床上不难做到,但从肛瘘的解剖学特性来讲,却存在着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而致肛门功能受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骶前肿瘤手术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骶前肿瘤患者27例,21例初发,6例为复发。均行肛指检查、CT和(/或)MRI作出诊断。肿瘤直径平均6.3(2.4~10.3)cm。单纯经腹手术2例,单纯经骶手术20例,经腹经骶联合手术5例。结果切口一期愈合21例。病理类型:皮样囊肿7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1例恶变),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感染形成脓肿3例,皮脂腺囊肿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4个月。3例经骶手术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1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感染形成的脓肿复发,经加强局部引流后愈合。结论骶前肿瘤诊断并不困难,CT等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大多数肿瘤都可以采用经骶入路切除,手术后引流通畅是保障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治疗肛旁脓肿时如何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5年来我科收治的肛旁脓肿127例,通过不同的肛旁脓肿类型采用挂线与不挂线手术方式治疗,对术后肛门瘘管形成、复发脓肿以及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术后肛瘘发生率:单腔脓肿不挂线组11.4%(1/7),挂线组6.9%(2/29),P>0.05;多腔脓肿不挂线组60%(3/5),挂线组5.8%(4/69),P<0.05;高位脓肿切不挂线组83.3%(10/12),挂线组0(0/5),P<0.05.(2)术后复发脓肿:观察期内0例.(3)术后肛门功能不良:低位脓肿切排引流组无肛门功能不良,挂线组共3例,无失禁;高位脓肿轻度肛门功能不良共5例,无失禁.结论 肛旁脓肿因在切排术后肛瘘发生率高,尤其是高位脓肿,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寻找潜在的内口是关键,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肛旁脓肿类型选择相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患儿 男 ,7岁。因脐部溢液7年 ,脐周肿痛伴反复破溃流脓 3个月余入院。曾 2次于外院行脐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体查 :脐右侧及下方各有一 1 5cm手术疤痕 ,脐部可见一 0 3cm× 0 2cm× 0 2cm暗红色息肉样物 ,其上可见一极小内径之外瘘口 ,挤之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溢出 ,脐周无明显压痛及液波感。试图行瘘管造影失败。诊断为先天性脐肠瘘。于基础麻醉加硬膜外复合麻醉下行瘘管探查、瘘管切除术。术中见瘘管呈灰白色 ,外径约 0 15cm ,走行于脐右侧腹膜前 ,于右腹直肌外缘进腹与盲肠前下方相连 ,相连处可见一膨大部 ,遂行瘘管切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