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内脱垂与直肠外脱垂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差异。方法经排粪造影明确诊断的直肠内脱垂患者13例,直肠外脱垂患者12例,均采用ZGJ—D3型肛肠压力检测仪行直肠肛管压力测定,并与12例正常组对照分析,回顾性研究直肠肛管的动力学改变。结果直肠外脱垂与直肠内脱垂相比,肛管静息压力降低明显(5.27士2.35kPaVS12.53kPa±5.37kPa,P〈O.05),肛管舒张压降低明显(O.93kPa±0.40kPavs3.75kPa±59kPa,P〈0.05)。结论直肠内脱垂及直肠外脱垂存在有肛管动力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直肠前突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直肠前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76例.结果:25例病人自觉排便通畅,32例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1例症状虽无明显改善,排便造影有好转,总有效率89.5%.结论:该术式适用于治疗低、中位直肠前突并发轻、中度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病人,特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现行排粪造影不能满足指导直肠内脱垂诊治的需要,报道作者设计的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的应用结果;在82例直肠内脱垂中,50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而盆底腹膜正常者为直肠粘膜脱垂,其中26例伴异常会阴下降;32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盆底腹膜随直肠前壁降入套叠鞘部、并构成直肠壁内疝疝囊者为直肠全层套叠,6例疝囊上口敞开者术中证实有内容物疝入,20例伴异常会阴下降。故认为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是区分粘膜脱垂与全层套叠,诊断直肠内脱垂伴发的直肠壁内疝等盆底疝的直观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51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和信访调查,分析其手术疗效和们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51例直肠内脱垂手术有效率为72.5%,其中对排便困难,肛门坠胀,便不尽感,便血,骶尾部疼痛,手法协助排便及服用泻剂维持便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69.8%,70.7%,78.9%,100%,50%,80.0%和87.5%,结论:直肠内脱垂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方可考虑外科治疗,应从严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治疗直肠内脱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内脱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直肠内脱垂的病人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全部病人术后排便通畅,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皆于术后3日出院。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PPH治疗直肠内脱垂,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黏膜治疗直肠中下段黏膜内脱垂的可行性。方法:用PPH术式治疗202例。结果:治愈172例,治愈率85.1%,有效30例,有效率14.9%。术后下腹部不适10例,尿潴留6例,出血4例,术后平均住院4d。无肛门疼痛、肛周感染、脓肿、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直肠中下段黏膜内脱垂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PPH治疗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利用吻合器切除脱垂直肠粘膜、修补直肠前突、治疗因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该术式治疗25例由直肠粘膜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病人,对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行排粪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痊愈16例,明显好转3例,2例术后直肠粘膜脱垂改善不明显,4例直肠前突改善不满意。结论 痔上粘膜环切术(Produce of prolapse and hemorrhiods,PPH)治疗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前突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我院1985-1991年收治的28例直肠脱垂病例,其中26例为完全性直肠脱垂,2例为不完全性直肠脱垂。手术射疗法4例,未手术治疗6例。结合文献,对直肠脱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院1985~1991年收治的28例直肠脱垂病例,其中26例为完全性直肠脱垂,2例为不完全性直肠脱垂。手术治疗18例,注射疗法4例,未手术治疗6例。结合文献,对直肠脱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肛直肠黏膜脱垂固定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5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经肛门直肠黏膜脱垂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共治愈4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术后并发尿潴留5例,出血1例,创面感染合并发热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9±1.0)d。结论:经肛门直肠黏膜脱垂固定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的可行性。方法:自近两年需做钡灌肠检查加排粪造影检查的108人次中随机抽取42人实施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并就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检验。结果:108例中男22例,女86例;年龄2-73(平均42.93)岁。同步造影42例中男10例,女32例。分别检测组和同步造影组的七种常见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直肠前突60.61%和61.90%;直肠黏膜税垂72.73%和64.28%;直肠黏膜套迭46.97和35.71%;耻骨直肠肌综合征,27.28%和37.10%;乙状结肠内疝18.18%和16.67%;盆底下降22.73%和21.40%;骶直分离12.12%和7.14%;小肠疝:0和9%;小肠下垂:0和7%。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与排粪造影比较排粪障碍病变的显示率大致相同。前者的优点是一次检查可了解结肠病变和排粪障碍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观察直肠型盆底疝和不含直肠型盆底疝的其他类型疝合并直肠内脱垂的类型。结果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片上,120例盆底疝有直肠型56例、间隔型27例、阴道型12例和混合型25例,而混合型中有18例直肠型盆底疝。分组结果显示,74例直肠型盆底疝均合并全层直肠套叠,盆底疝疝囊位于套叠的直肠壁环形浆膜囊袋内;46例不含直肠型盆底疝的其他类型疝均不合并全层直肠套叠。结论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能准确诊断各型盆底疝,由于直肠型盆底疝与全层直肠套叠合并出现,因此,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也能准确区分全层直肠套叠与直肠黏膜脱垂。  相似文献   

13.
盆腔四重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患者盆底形态变化和盆腔脏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9例经物理检查初步诊断为OOC的患者和12例正常自愿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底、膀胱造影,女性阴道放置浸钡标记物(四重造影)检查,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在59例OCC患者中,经盆腔四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46例,盆底腹膜疝29例,直肠前突7例,盆底肌痉挛综合征7例,会阴下降综合征5例;还发现膀胱脱垂6例,子宫后倾或脱垂10例。与正常自愿者相比,OOC组力排相肛直角明显增大(P<0.05),静息相和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P<0.05,P<0.01),力排相盆底腹膜位置下降非常显著(P<0.01)。OOC组中伴泌尿系症状者静息相和力排相膀胱位置均显著低于正常自愿者(P<0.05,P<0.01)。结论盆腔四重造影可有效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对临床症状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腹膜疝以及膀胱、子宫脱垂提供了诊断依据;有助于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钡液和钡糊结合法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志愿患者分别进行钡液法、钡糊法和结合法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测量和诊断.结果:结合法对直肠前凸、会阴下降检出例数和钡糊法相近,对粘膜脱垂、肠疝的检出例数和钡液法相近,而对内脏下垂的检出例数均多于钡糊和钡液法.对于肛直角、直肠前凸深度和直肠充盈量的测量结果,结合法与钡糊法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钡液法比较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法排粪造影能很好地保留钡糊法和钡液法的优点,避免各自的不足,并在"Y"形灌肠器帮助下,检查过程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5.
65例便秘腹腔手术发现其与盆底脱垂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65例经腹手术治疗便秘的患者,其中出口梗阻型(OOC)50例,结肠慢通过型(STC)15例。女性为男性之6倍。CCO排粪造影发现:IRP50;RC13;肠疝3;DPS24。STC排粪造影发现:IRP12;DPS10;巨乙状结肠1。术中OOC发现:IRP(直肠松驰与可套迭)50:33例前子宫者均脱垂及后倒;盆底下降50例;盆底疝13。STC手术发现;IRP12;12例有子宫者均脱垂及后倒;盆底下  相似文献   

16.
动态MRI联合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盆底动态MRI联合排粪造影技术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盆底功能失调情况,评价其对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敏感性、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9例临床表现有排便频率改变和排便困难、盆部坠胀痛等的盆底功能失调的女性患者.对患者进行盆底MRI和排粪造影检查,评价盆底解剖结构.结果 盆底动态MRI共诊断膀胱膨出54例(49.6%)、直肠子宫陷窝疝11例(10.1%),会阴脱垂29例(26.6%)、直肠前膨出71例(65.2%),外括约肌萎缩19例(18.2%)、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32例(29.4%).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直肠前膨出和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但排粪造影检出骶直分离征33例(30.3%)、直肠黏膜脱垂和(或)套叠41例(37.7%),盆底动态MRI未能显示直肠黏膜的脱垂和套叠.结论 盆底动态MRI能够较全面的评价盆底功能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其不足可通过排粪造影来弥补.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黏膜内脱垂型320例,直肠前突型80例。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年,复查排粪造影,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显示,术后治愈39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98.0%,有效率99.5%。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型和直肠黏膜内脱垂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客观地比较和评价钡糊法与钡液法排粪造影,以便为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检查选择更为适宜的排粪造影方法。材料与方法:对25例便秘者均于检查当日进行钡液法与钡糊法排粪造影自身对比。结果:直肠平均内径钡糊法比钡液法大1.15cm;直肠平均容积钡糊法为钡液法的2.2倍;发现异常的24例中钡糊法均显示出口处理梗阻引起的钡剂梗塞或嵌塞,钡液法仅3例有少量钡剂滞留;排粪(空)时间钡糊法平均每例9s,钡液法为2.5  相似文献   

19.
出口梗阻性便秘病人的盆腔、阴道、膀胱及排粪同步造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对38例出口梗阻性便秘病人及12例正常对照者行盆腔、阴道、膀胱及排粪同步造影(以下简称“四重造影”),包括盆腔造影,阴道涂以钡剂,结合排尿膀胱造影和排粪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四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37例,直肠前突5例,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而物理检查拟诊断分别为12例,4例,1例,均100%得到造影检查证实。四重造影检查还发现盆底及腹膜疝9例,膀胱脱出6例,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子宫后倒或脱垂10例。与对照组相比,OOC组和排相肛直角增大,静息相及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力排相Douglas陷凹加深;OOC组中有泌尿系症状者,静息相及力排相膀胱异常下降。结论:四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物理诊断;而且对临床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及腹膜疝、膀胱及子宫、阴道脱出等提供了形象客观的诊断依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