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IgA肾病体质类型和不同体质发病后实证的分布特征。方法:根据相关指南与共识对新诊断的240例IgA肾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及辨证分型,记录其体质和实证类型。结果:IgA肾病体质类型以气虚质(31.7%)、阴虚质(27.1%)和湿热质(20.0%)为主,血瘀质(7.9%)、阳虚质(5.4%)、气郁质(4.2%)和痰湿质(2.1%)占一定比例,平和质(1.3%)和特禀质(0.4%)相对少见。各体质类型的IgA肾病发病后标实证分布,气虚质实证为湿热证(56.6%)、外感风热证(23.7%)、水湿证(15.8%)和痰湿证(3.9%);阴虚质为湿热证(47.7%)、下焦湿热证(29.2%)和血瘀证(23.1%);湿热质为湿热证(60.4%)和下焦湿热证(39.6%);血瘀质为血瘀证(57.9%)和浊毒证(42.1%);阳虚质为寒湿证(53.8%)、血瘀证(23.1%)、外感风热证(15.4%)和水湿证(7.7%);气郁质为痰湿证(60.0%)和肝郁证(40.0%);痰湿质为痰湿证(40.0%)、浊毒证(40.0%)和外感风热证(20.0%);平和质为外感风热证(33.3%)、水湿证(33.3%)和湿热证(33.3%);特禀质为外感风热证(100%)。不同体质类型发病后标实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阴虚质和湿热质为主,不同体质类型发病后标实证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湿热证与肾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IgA肾病湿热证与肾穿刺活检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每例肾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均经光镜,酶标检查。结果:全病程的湿热总分与肾小球病变度、小管间质病变度、系膜增生度、免疫沉积度呈显或非常显等级相关;肾穿时的湿热证分值与肾小球病变度、系膜增生度、免疫沉积度无显相关。结论:(1)IgA肾病中,湿热影响IgA肾病的病理过程,加重肾脏的损害,进而影响预后及转归。(2)肾小管间质损害与湿热证的发生同步。湿热证时肾脏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活跃造成了小管和间质的急性损伤。(3)肾小球的损害与湿热证不同步,有时间上的相对滞后,反映了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和在肾脏局部的堆积而引起肾小球损害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湿热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中医肾病综合征湿热证的内涵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证与非湿热证及健康对照组利用双向电泳进行差异蛋白分析,再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差异蛋白的鉴定。结果:研究发现有19个蛋白质斑点在三组凝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中选取6个点清晰且表达水平改变明显的蛋白质点作为最终质谱鉴定的对象。结论:通过对差异蛋白的鉴定分析,初步认为载脂蛋白C-Ⅲ和α2-HS-糖蛋白可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证的特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早、中、晚期各热邪类型的分布及临床诊断指标,初步建立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的辩证规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编制《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专家调查表》,对全国不同地区31位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DKD各期的热邪类型、各热型的诊断指标及病位等。结果:最终确立DKD早期的热邪类型为湿热证、阴虚内热证、郁热证、燥热证,中期为湿热证、瘀热证、痰热证、郁热证,晚期为浊热证、瘀热证、痰热证、郁热证、结热证。并分别对各热邪类型的临床诊断指标和病位进行了分析。结论:初步建立了DKD热邪证候辨证的专家共识,对提高辨证规范,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络宁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利少阳标本兼治法之肾络宁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IgA肾病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肾络宁;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肾炎康复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GAL,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肾络宁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80%;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肾络宁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对尿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肾络宁可明显降低患者尿中红细胞数量及减少尿蛋白,且在改善血尿方面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组。(3)肾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的IgA肾病患者,其肾脏病理分级多在三级以下,肾功能基本正常,故未能反映出肾络宁在此方面的疗效。(4)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肾络宁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有效地减少患者血尿、尿蛋白,保护肾小管功能,且在减少血尿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脏病不同分期中医关键病机的演变特点,探索"肾络微型癥瘕"理论在疾病宏观证候上的体现。方法:收集324例DKD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肾络微型癥瘕"理论,将中医证候分为气虚证、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以及气郁证、结热证、湿热证、浊毒证和血瘀证,分析各中医证候在疾病不同分期的分布及特点。结果:(1)DKD早期以气阴两虚兼气郁、血瘀和结热证为主,结热证候积分与患者的餐后血糖和e GFR呈正相关(γ_(2hPBG)=0.220,γ_(eGFR)=0.193)。(2)疾病中期以气阴两虚兼气郁、血瘀和湿热证为主,湿热证候积分与患者的餐后血糖和HbA1c呈正相关(γ_(2hPBG)=0.268,γ_(HbA1c)=0.247),HbA1c与湿热证候积分间的关系为y=7.991+0.112x(y为HbA1c,x为湿热证候积分)。(3)疾病晚期以阴阳两虚兼血瘀、气郁和浊毒为主,浊毒证候积分与e GFR和24-UTP密切相关(γ_(eGFR)=-0.351,γ24-UTP=0.441),血瘀证候积分与24-UTP呈正相关(γ=0.373);e GFR与浊毒证候积分间的关系为y=32.249-0.874x(y为e GFR,x为浊毒证候积分);24-UTP与浊毒证和血瘀证候积分间的关系为y=1.392+0.104x_1+0.093x_2(y为24-UTP,x_1为浊毒证候积分,x_2为血瘀证候积分)。结论:DKD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特点不同,随着病情的进展,本虚证由气阴两虚证向阴阳两虚证发展,兼挟气郁、结热、湿热、浊毒及血瘀证的动态演变,它们既是"肾络微型癥瘕"之微观病机致病于肾络,同时也是DKD之宏观病机体现于证候。  相似文献   

7.
儿童IgA肾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儿科2004年3月~2010年3月经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性IgA肾病141例患儿在肾穿刺活检前24h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类型与肾脏病理光镜和免疫荧光的关系。结果:本组患儿资料显示年龄在1.0岁~16.0岁,平均(8.6±3.3)岁,男95例,女46例,男女之比约为2.07∶1。中医辨证分型:肺卫风热,迫血下行证47例;下焦湿热,迫血下行证29例;气阴两虚证26例,肝肾阴虚证26例,脾肾气虚证13例。肾组织病理:Ⅰ型4例,Ⅱ型43例,Ⅲ型28例,Ⅳ型23例,Ⅴ型2例。免疫病理分为4型:单纯IgA型76例、IgA+G型10例、IgA+M型38例、IgA+G+M型17例。结论:5种中医证型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明显不同。肺卫风热,迫血下行证中病理改变Ⅱ型最多;下焦湿热,迫血下行证中Ⅱ型最多;气阴两虚证中Ⅳ型最多,其次为Ⅱ型;肝肾阴虚证中Ⅲ型最多,其次为Ⅱ型;脾肾气虚证中Ⅲ型最多,其次为Ⅱ型。5种中医证型的肾组织免疫荧光类型在单纯IgA型、IgA+G型、IgA+M型、IgA+G+M型的分布上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肾复康1号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热证在慢性肾炎病程中很常见,且普遍存在于临床各证型中,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128例慢性肾炎临床表现有湿热证的患者,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功效的肾复康1号颗粒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为微炎证状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临床症状调查表”,对151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5型,标实证分为无兼证、湿浊证、湿热证、热毒证、血瘀证5型,并收集患者的CRP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本虚证各组间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实证方面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主要表现为湿热证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且把临床上有明显感染征象的患者剔除后再做统计,结果仍显示湿热证组与其他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湿热证型与CRP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为治疗微炎证状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湿浊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的中医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原发病为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马兜铃酸性肾病4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作为观察对象,观察4种不同原发病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及湿浊内蕴证在4种原发病中出现的几率及客观依据。结果:共观察209例,其中原发病为高血压性肾损害42例、慢性肾炎102例、糖尿病肾病36例、马兜铃酸性肾病29例。4种原发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各有特点;对湿浊内蕴证各种症状出现的比率、湿浊内蕴证出现的几率和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血压性肾损害组均高于其他3组:对高血压性肾损害组中26例湿浊内蕴证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湿浊内蕴证与各临床指标均相关。结论:湿浊内蕴证是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增生症证型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0例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下焦、膀胱湿热、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肺热气闭,均在就诊次日上午抽空腹血4 mL,进行血清性激素测定.结果:T值以血瘀下焦、肾阴亏虚证较高,肾阳不足证明显偏低,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膀胱湿热证和肺热气闭证居中,与血瘀下焦、肾阴亏虚证比较差别也具有显著性(P<0.05).E2值以肾阳不足证明显偏高,血瘀下焦和膀胱湿热证次之,肾阴亏虚和肺热气闭证较低.各组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各证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同时也为证型客观化、微观化提供了相应证据.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疾病,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DKD已经成为中国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4]。研究表明[5],DKD的病机与中医湿热有关,因此,采用中医湿热辨证治疗控制DKD,对于患者的预后或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国医大师张琪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临证70余年,并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精研古方,巧妙化裁以疗今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张老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泌尿道感染等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致正气亏虚,加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阳刚之剂,日久耗伤气阴,使患者出现气阴两伤之症,如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差、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肾气蒸腾气化水湿,肾气虚则气化无权,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加之素体阴虚生内热,湿热留恋,患者在气阴不足基础上易出现湿热内蕴之症,如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或反复尿路感染等。据此,张老针对慢性肾病气阴不足,湿  相似文献   

14.
陈彤云教授治疗痤疮经验丰富,善从湿、热、毒、瘀入手,基础方为茵陈蒿汤加减,具体药物为:茵陈、连翘、丹参、野菊花、虎杖、当归、川芎、黄连、黄柏、土茯苓。解决了痤疮发病过程中的湿、热、毒、瘀问题。其中肺经热盛证基础方加用枇杷清肺饮,脾虚湿蕴证在基础方上合健脾除湿类药物,胃肠湿热证基础方合黄连解毒汤或防风通圣丸加减,冲任不调证以基础方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痰湿蕴结证基础方合二陈汤或海藻玉壶汤加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寻IgA肾病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χ2检验对总结出的8 483例病例数据,并以长江为界进行南北方中医证型比较。结果:脾(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为IgA肾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虚证,瘀血、湿热、风热、风湿、湿浊、外感是IgA肾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实证,南北地区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就虚证来说,南方以脾(肺)肾气虚为主,北方多以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为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南北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实证来说,南方多以湿热、瘀血、风热、风湿为主,北方以湿浊、外感为主。结论:IgA肾病的虚实证侯有其不同构成,且存在着南北差异,对于临床有效辨证论治及进一步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29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湿热证和血瘀证在不同CKD分期的发生率,同时试图找寻与湿热证和血瘀证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将我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K/DOQI指南(2002)进行CKD分期,对湿热证和血瘀证临床症状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湿热证和血瘀证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生率随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而升高;湿热证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呈显著相关性(P〈0.05);血瘀证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g)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湿热证和血瘀证的发生率上升;血CRP可做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湿热证相关实验室指标,血Fg可做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瘀证的相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P27、PCNA与IgA肾病中医证型及病理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肾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NA)的表达,探讨两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的IgA肾病住院患52例,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湿热证六型。系膜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为4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PCNA的表达。结果:(1)IgA肾病各个病理分级P27、PCNA的表达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随着系膜细胞增生的病理分级程度增高,PCNA的表达增高,而P27的表达则按相反方向进行。病理分级和P27、PCNA表达的等级相关性检验(Spearman法)显示:P27的表达与病理类型至非常显负相关,而PCNA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显正相关。(2)IgA肾病三个中医证型的病理分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病理分级比湿热证、肝肾阴虚证高,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分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湿热一肝肾阴虚一气阴两虚的进展,P27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而PCNA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1)P27、PCNA作为判断IgA肾病肾脏组织学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深入研究。(2)IgA肾病中医证型之间病理分级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证病理分级比湿热证和肝肾阴虚证为高,而湿热证和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分级无统计学意义。(3)P27与PCNA的不同表达可以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7(P2 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NA)的表达 ,探讨两者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的IgA肾病住院患者 5 2例 ,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湿热证六型。系膜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为 4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 7、PCNA的表达。结果 :(1)IgA肾病各个病理分级P2 7、PCNA的表达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随着系膜细胞增生的病理分级程度增高 ,PCNA的表达增高 ,而P2 7的表达则按相反方向进行。病理分级和P2 7、PCNA表达的等级相关性检验 (Spearman法 )显示 :P2 7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而PCNA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显著正相关。 (2 )IgA肾病三个中医证型的病理分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病理分级比湿热证、肝肾阴虚证高 ,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分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3)随着湿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的进展 ,P2 7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PCNA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1)P2 7、PCNA作为判断IgA肾病肾脏组织学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2 )IgA肾病中医证型之间病理分  相似文献   

19.
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方法:对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不良程度:本虚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虚证最多,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湿浊证最多,其次为瘀血证,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湿热、瘀血、风动证比例逐渐增加。透析充分性与中医证型:本虚证中,Kt/V﹥1.7,脾肾气虚证出现率最高,随着Kt/V值降低,脾肾气虚证比例明显减少,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中,Kt/V﹥1.7,湿浊证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瘀血证、湿热证,随着Kt/V值降低,湿浊证、瘀血证患者比例明显减少,湿热证、风动证比例明显增加。结论:P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浊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糖尿病肾病( DN)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目前西医常规治疗虽能短期内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最终疗效并不显著[2].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N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痰湿瘀热证是DN的重要临床证型之一[4].清浊益肾汤为笔者医院协定方,有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健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