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食管异物治疗经验,为食管异物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2月—2019年5月共149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75例(50.3%)、男74例(49.7%),平均年龄57(2~85)岁。结果146例经胃镜确诊,3例未发现异物。127例经胃镜取出,19例经手术治疗。食管异物以食源性为主,西北地区常见异物为枣核。48 h内取出异物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7.54%,48 h后取出异物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异物合并穿孔取出成功率低(P=0.005),超细胃镜在难取的颈部异物和其它部位异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结论异物越尖锐,越易穿孔;异物越早取出并发症越少;异物的大小决定内镜下取出的难易程度;确诊及治疗首选软式内镜,尤其是超细胃镜,内镜无法取出的异物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质食管镜联合可弯曲气管镜方法用于治疗困难性食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0年1月应用硬质食管镜结合可弯曲气管镜取出的11例软性胃镜难以取出的困难性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食管异物的位置、大小、手术时间、损伤情况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食管异物上缘距食管入口2.5~21 cm,颈段2例、胸上段4例、胸中段4例、胸下段1例。误吞异物长径25~40 mm,食管支架长度85~170 mm。手术时间8~100 min。除1例牛肉异物者食管壁无明显损伤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食管壁损伤。所有异物均成功取出。并发症3例:食管壁脓肿、纵膈脓肿、气管食管瘘各1例,均为术前形成。结论:硬质食管镜联合可弯曲气管镜能取出胃镜难以取出的困难性食管异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取出术--附1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l临床特点及内镜取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方法 总结我院1984年1月—2002年5月胃镜下诊治11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87.9%(5P4/107),并发症发生率10.6%(10/94)。不同种类异物取出成功率:长形异物100%(22/22),圆钝形异物85.7%(30/35),尖锐异物84.0%(42/50);并发症发生率:长形异物4.5%(1/22),尖锐形异物18.0%(9/50),圆钝形异物0。不同部位异物取出成功率:食管84.8%(39/46),胃91.8%(45/49),十二指肠90%(9/10);并发症发生率:食管13.0%(6/46),胃8.2%(4/49),十二指肠为0。结论 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异物过大、过宽或怀疑有穿孔、患不配合时不宜经内镜取异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价值。方法1996年6月~2005年12月,对53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分别用鼠齿钳、圈套器、异物网篮、活检钳、三爪钳取出。结果1例食管异物胃镜下取出失败;2例圆钝食管异物送入胃内,1d后经肠道自行排出;余50例异物胃镜下取出成功,胃镜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成功率94.3%(50/53)。黏膜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3.8%(2/53)。结论经胃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有效、安全,怀疑有穿孔时不宜经胃镜下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5.
王辉  王枫  王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1):1054-1055
食管内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完善和内镜技术操作的日渐成熟,内镜下食管内异物取出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但成功取出卡在食管上段的三角形尖锐异物且不损伤食管壁难度仍然较大,现报道1例我们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侧贯穿性颈段食管异物的外科处治要点。方法 2016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双侧贯穿性颈段食管异物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颈横切开手术治疗,术中留置胃镜同步监视,经食管破口取出10例,术中联合胃镜下圈套经口拖出1例。结果 异物取出顺利,病人均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并发症,伤口1期愈合。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食管狭窄程度均为0级(Stooler分级标准),随访6个月~2年,病人均能正常饮食。结论 采用颈横切开术处治能同时充分暴露食管两侧间隙,无手术盲区,异物取出安全,可避免严重副损伤。  相似文献   

7.
自制异物钳取网兜用于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方法 对1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胃镜后,将自制异物钳取网兜送入胃内,张开异物网兜,对准电切下来的息肉或异物,收紧网口将异物完全网入,随胃镜一次性顺利退出.护理上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患者准备,术中配合医生送网兜、取异物,术后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16例患者异物顺利经过胃镜取出,均未发生胃黏膜损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自制异物钳取网兜在经胃镜取异物中,能有效避免异物在取出过程中再次脱落及对消化道黏膜的二次损伤,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密切的配合,耐心、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方法对1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胃镜后,将自制异物钳取网兜送入胃内,张开异物网兜,对准电切下来的息肉或异物,收紧网口将异物完全网入,随胃镜一次性顺利退出。护理上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患者准备,术中配合医生送网兜、取异物,术后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6例患者异物顺利经过胃镜取出,均未发生胃黏膜损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异物钳取网兜在经胃镜取异物中,能有效避免异物在取出过程中再次脱落及对消化道黏膜的二次损伤,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密切的配合,耐心、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彩超对四肢金属异物的定位,探讨其在异物取出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四肢金属异物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再分为块状(A1/B1)、针状(A2/B2)和颗粒状(A3/B3)三个亚组,术前均行X线片检查,实验组术前行彩超精确定位,初次取异物失败后,使用术中彩超或X线定位;对照组直接行手术异物取出术,初次取异物失败后,使用术中X线定位。根据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和取出成功率,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评价两种方法。结果 A1与B1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和取出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2与B2、A3与B3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取出成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超精确定位后能明显提高取出针状及颗粒状较小金属异物,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总结食管异物的合理化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9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及辅助检查结果将食管损伤程度分为无穿孔或局限性穿孔以及非局限性穿孔两类,第一类首选内镜治疗辅以保守观察,第二类首选手术治疗。总结分类治疗的效果。比较单纯内镜组与手术组在患者性别、年龄、就医时间以及异物类型与嵌顿部位上的差异。结果 176例患者在异物吞咽发生后48h内到该院就诊,超过48h就诊的23例;其中经食管镜或手术确认存在食管异物的共196例。异物中以鱼骨、家禽、家畜类骨为主(116例,59.1%),其次为义齿(31例,15.8%)。嵌顿部位位于食管第1狭窄处120例(61.2%),第2狭窄处63例(32.2%),第2狭窄处以下13例(6.6%)。食管无穿孔或仅为局限性穿孔的179例患者首选内镜治疗辅以保守观察,治疗成功175例(97.8%);内镜取异物失败或并发症转手术治疗3例,1例死于严重的纵隔感染。20例非局限性穿孔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手术组就医时间大于48h的占30.4%(7/23),且均为尖锐性异物,就医延迟和尖锐性异物比例均明显高于内镜组的9.1%(16/176)(χ~2=9.066,P=0.003;χ~2=4.799,P=0.028)。结论异物的嵌顿部位与食管异物的类型及患者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就医时间超过48h与尖锐型异物是需要手术介入的主要危险因素。辅以合理的麻醉方式,纤维食管镜能安全取出绝大多数食管异物。在食管异物的诊治中取出食管异物并非治疗的终点,遵循合理的诊疗流程判断并治愈异物吞咽所造成的损伤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室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体外冲击波组75例采用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镜组75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石大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体外冲击波组结石直径1 cm碎石成功率为95.24%,输尿管镜组结石直径1 cm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1 cm且2 cm和结石直径≥2 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冲击波组总碎石成功率合计88.00%,输尿管镜组为7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冲击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3%,输尿管镜组为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于1.0 cm的输尿管结石效果较好,且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体表投影定位的异物钳取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体表投影定位采用CT扫描检查。我院2012年收治795例,通过体内金属异物体表投影定位异物钳取术,共取出1 008个金属异物。结果:所有病人行CT检查定位后,异物全部被取出,取出率为100%,无并发症出现。治疗效果满意。体表投影定位异物钳取术具有切口小(0.4±0.1)cm、出血量少(1.1±0.5)mL、手术时间短(4.1±2.0)min、术后疼痛轻等优点。结论:异物体表投影定位是一项精确、有效的术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体内冲击波碎石机,经胆道镜碎石治疗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间75例带T管胆道残余结石的患者,在胆道镜直视下,应用冲击波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后,用取石篮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道。结果75例中31例1次取净结石(占41.3%),35例2次取净(46.7%),9例3次以上取净(12%)。取石成功率100%,取石次数1—3次,平均1.7次,无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有12例(10%)患者发生术中胆道少量出血,2例(2.7%)患者呕吐,5例(6.7%)患者术中有疼痛感,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体内冲击波碎石机与胆道镜配合,将能窥见的难取性胆道残留结石击碎取出,安全易行,疗效确切,大大提高了取石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评价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例,以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L)为研究组,共计121例,以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SL)为对照组,共计152例,比较两组之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LUL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USL组(97.5% vs 84.2%,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SL组(8.3% vs 18.4%,P=0.012),但LUL组术中出血量更多(P<0.001)、手术时间更长(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0.001)。结论 LU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结石清除率更高,手术并发症更少,但手术创伤更大,手术时间更长,术后住院时间更长,且对技术要求更高,术者应根据疾病特点、病人意愿和自身技术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评价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例,以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L)为研究组,共计121例,以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SL)为对照组,共计152例,比较两组之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LUL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USL组(97.5% vs 84.2%,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SL组(8.3% vs 18.4%,P=0.012),但LUL组术中出血量更多(P<0.001)、手术时间更长(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0.001)。结论 LU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结石清除率更高,手术并发症更少,但手术创伤更大,手术时间更长,术后住院时间更长,且对技术要求更高,术者应根据疾病特点、病人意愿和自身技术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时的血清尿素氮(SUN)和肌酐(Sc R)、血清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尿酸(UA)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多巴胺(DA)水平。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30 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94%、97.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和30 d血清SUN、Sc R、UA、β2-MG和Cys 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和术后24 h时NE、Cor和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13±1.28)d、6.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的净石率更高、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快,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纳入52例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对骨折部位给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纳入46例,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临床处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区切口长度、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等级评分,记录围手术期的相关性并发症情况,应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临床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区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等级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等级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疼痛缓解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Rasmussen膝关节评价中,观察组膝关节治疗有效率为78.8%,对照组为52.2%,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方式在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疗效优于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对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需行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66例,随机分为2组,即超声引导组与对照组。超声引导组(188例)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178例)根据体表标记盲探下行颈内静脉置管,比较2组之间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18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188/188);对照组178例患者中有5例置管失败,置管成功率为97.1%(173/1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声引导组有181例(占96.2%)患者一针穿刺成功,对照组有95例(占53.3%)患者一针穿刺成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引导组无一例患者发生误伤动脉、血肿、假性动脉瘤及气胸,对照组有12例患者误伤动脉,5例发生血肿,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无患者发生气胸。结论超声引导可提高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角膜移植术后移植排斥反应和继发性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全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角膜移植患者50例(50只眼)。手术方式包括带周边巩膜环的创缘叠加式缝合全角膜移植或移植片和植床边对边缝合的全角膜移植。术后眼表面分别应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yclosporin,CsA)预防和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应用房水引流植入物或睫状体冷凝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总的眼球保存率是96%,角膜移植片透明率是42%,手术后获得了超过0.05以上的视力16例,最好视力为1.2。FK506组的最终视力和术后12个月移植片透明率均高于CsA组(P0.01和P0.05)。FK506组和CsA组术后12个月的移植片透明率分别是61%和24%。与边对边缝合全角膜移植相比,叠加式缝合全角膜移植能明显降低手术后青光眼发生率(P0.01)。房水引流植入物和睫状体冷凝术均可有效控制全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但睫状体冷凝术的并发症较严重。结论通过改良手术技术,应用强效免疫抑制剂FK506和房水引流植入物,全角膜移植术不仅可以挽救角膜严重损毁的眼球,而且可以使患者的视力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01日至2018年08月31日期间我科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匹配原则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分别为49例和53例,以保证两组患者病情的可比性。开颅组进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组进行完全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相关信息、术后并发症差异、临床预后差异,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弊。结果 开颅组患者和内镜组患者在手术用时、血肿清楚率、再出血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内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低于开颅组,术后2周、3个月时GCS评分要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和内镜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术口感染、术后癫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脑水肿的发生率上内镜组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ADL评分平均秩次均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优于传统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