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唯一理想途径,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高效免疫抑制剂的正确使用是控制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关键[1]。因此,了解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确切机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受体抗移植物体液免疫应答的表现及其与细...  相似文献   

2.
Wang G  Sun X  Wei M  Shi H  Ru L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76-378
目的探讨肝小肠联合移植后肠壁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移植肠功能和免疫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封闭群大鼠建立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术后定期对移植组织进行病理学、酶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单独小肠移植组术后均发生排斥反应,肠壁酶活性消失。肝小肠联合移植组56%可避免排斥反应,肠壁酶活性和神经成分得以保持和恢复。结论肝小肠联合移植可使供肠避免或推迟被排斥。术后检测肠壁酶活性和神经成分的变化可用于监测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小肠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理想治疗手段。小肠属于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库,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同时也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库,因此小肠移植后常因发生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小肠移植不但有受者对供者的移植排斥反应,还有供者对宿主的反应。多数移植后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反应剧烈,严重妨碍了小肠移植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细胞凋亡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与细胞闻过则喜良心的关系以及雷帕霉素(RAPA)对移植后排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假移植组作对照(1组),其他各组采用Wistar→SD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移植后随机分为排斥反应组(2组)、雷帕霉素2mg.kg^-1组(3组)和雷帕霉素4mg.kg^-1.d^-1组(4组),每组术后1、3、5、7d分别处死6只大鼠,获取移植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各组在术后1、3d均未发现排斥反应,2组术后5、7d分别出现I度和Ⅱ度排斥,3组仅在术后7d出现早期排斥迹象,4组枯术后一直未见排斥证据,小肠细胞凋亡数量在排斥反应前期和排斥反应时显著增加,不同强度的排斥反应,细胞凋亡数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排斥反应中可出现大量的肠细胞凋亡,其始发时间早于排斥的组织学发现,凋亡细胞数量与排斥强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另一种可信的标志物。雷帕霉素对排斥反应的抑制能力与剂量有关,并不能抑制肠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检测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后受体的血浆N-乙酰氨基已糖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凝血质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并与同期的粘膜活检结果对照,发现它们在排斥早期即有显著升高,其是单个核细胞前凝血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早于反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提示术后检测这些指标将有助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用于诊断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指标.方法采用F334大鼠建立同系全小肠移植模型,以近交系F334大鼠和BN大鼠建立同种全小肠移植模型,术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连续测定外周血CD4+、CD8+细胞中CD45+亚群以及CD45RC+细胞与CD45RC-细胞比值(CD45RC+/CD45RC-)的变化,同期进行移植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同系移植组受者术后均获长期存活(>28 d);同种移植组受者术后存活(12.0±1.3)d,出现中、重度排斥反应.术后外周血CD4+CD45+和CD8+CD45+细胞的变化,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系移植组CD4+CD45RC+/CD4+CD45RC―及CD8+CD45RC+/CD8+CD45RC―在术后3 d升高,然后迅速降至手术当天的水平,同种移植组上述指标术后均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动态观察CD4+CD45RC+/CD4+CD45RC-较适于监视排斥反应的发展过程,而CD8+CD45RC+/CD8+CD45RC-更适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38蛋白激酶(p38 MAPK)在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中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近交系SD和Wistar大鼠进行节段性小肠移植,实验分3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ar→Wistar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ar组)和异基因移植加环孢素A组(SD→Wistar+CsA组)。分别于移植术后1、3、5及7d采集移植肠管行病理学检查排斥反应,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行Western—blotting测定p38MAPK表达;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活性。结果 SD→Wista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反应中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随排斥反应的加重而增加(P〈0.01);Wistar→Wistar组排斥反应轻微,凋亡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SD→Wistar+CsA组随着CsA的应用,排斥反应逐渐得到控制,且凋亡细胞数也随着减少。SD→Wistar组及sD→Wistar+CsA组的血清TNF-α随移植肠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轻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P〈0.01)。p38 MAPK在SD→Wistar组随凋亡细胞数增加而表达加强(P〈0.01),Wistar→Wistar组p38 MAPK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在SD→wistar+CsA组随凋亡细胞数而发生相应的变化(P〈0.01)。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中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现象与p38MAPK呈正相关(r=0.875,P〈0.01),血清TNF-α与移植肠上皮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37,P〈0.01),血清TNF-α与p38 MAPK亦呈正相关(r=0.826,P〈0.01)。结论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存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现象,p38 MAPK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过程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乐可复在异种小肠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FK506)对于异种小肠移植后迟发异种移植物排斥反应和细胞介导的异种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仓鼠-大鼠动物实验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组为单纯用FK506组;治疗2组为FK506加脾切除组。观察移植肠管吸收功能、体重、生存时间、FK506血药浓度及移植肠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治疗1、2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29.5±2.4)d和(106.6±26.3)d,与对照组(4.3±0.5)d相比显著延长(P<0.01);且治疗1、2组之间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6)。术后第4d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绒毛萎缩,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小肠黏膜显示高分泌状态。术后126d治疗2组小肠肌层明显增厚、绒毛萎缩、肠壁小动脉壁纤维化。结论FK506可抑制异种小肠移植后迟发异种移植物排斥反应和细胞介导的异种移植物排斥反应;加脾切除可明显延长异种小肠移植的存活时间;但不能逆转异种小肠移植后所发生的慢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
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4例患者小肠移植术后均采用阿来佐单抗诱导及单用他克莫司(Tac)的无激素维持方案,术后前3个月血Tac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4个月开始减少至5~10 μg/L,术后7个月开始减少至5/μg/L.术后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移植肠内镜观察及移植肠黏膜活检等方法监测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分级则依据2003年国际小肠移植会议上确立的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当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至15/μg/L并联合短程小剂量激素治疗,如排斥反应控制不理想,则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当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则提高血Tac浓度至15μg/L并联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全身感染,停止肠内营养使肠道彻底休息.结果 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排斥反应9次,术后3个月内3例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4次,术后3~6个月2例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3次,术后7~12个月2例发生中度排斥反应2次.发生的9次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很好控制,移植肠功能恢复良好.IND级或轻度排斥反应的恢复时间为2~8d(平均4.8 d),中度排斥反应为15d.4例患者中有2例的存活时间已超过1年,1例为术后8个月余,1例为术后4个月,目前均在顺利康复中.结论 移植肠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提高血Tac浓度及联合应用激素治疗可成功逆转小肠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移植小肠病理学特点及意义。方法 实验分 4组 ,每组 6只。A组为非手术对照组 ;B组为异系移植组 ;C组为同系移植组 ;D组为异系移植加环孢霉素A治疗组。术后 3 ,5 ,7,10d取移植小肠进行病理学检查 ,测量黏膜厚度 ,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并检测 3 ,5 ,7d移植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结果 A组小肠黏膜正常 ;B组移植小肠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和黏膜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C ,D组 ,随移植时间的延长黏膜细胞凋亡数目增加 ,黏膜结构破坏程度加重 ;C组移植小肠黏膜结构损伤程度较B组轻 ;D组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间质轻度水肿 ,未见黏膜结构破坏。结论 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细胞凋亡和黏膜结构破坏是移植小肠急性排斥反应损伤病理学变化的主要特点。动态观察移植小肠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 ,对诊断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和估计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