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在闭合性腘动脉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11-01—2013-10诊治的60例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和(或)膝关节脱位患者,以心电监护仪的末梢血氧饱和度探头动态监测双下肢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来早期筛查闭合性腘动脉伤。观测记录双下肢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值,以血氧饱和度值90%或双下肢血氧饱和度值相差≥10%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结果。结果 60例中双下肢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阳性12例,阴性48例。最后明确9例闭合性腘动脉伤,51例无闭合性腘动脉伤。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发现腘动脉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4.4%,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95.2%。血管损伤组足趾血氧饱和度值:伤肢(23.5±14.4)%,健肢(95.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61,P0.001)。无血管伤组足趾血氧饱和度值:伤肢(91.6±7.3)%,健肢(9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2,P=0.328)。结论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在诊断闭合性腘动脉伤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可作为闭合性腘动脉伤患者早期筛查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控制外科原则(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早期救治多发伤合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人诊治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多发伤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早期采用MDT+DCS方式进行救治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2017年之前经传统方式救治的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全组病人入院时一般情况(收缩压SBP、血红蛋白Hb)、合并多发伤情况、ISS评分结果表明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救治48小时后SBP、Hb、ICU住院时间分别为(97.25±10.63:89.72±15.07)mmHg、(89.66±9.76:80.21±8.52)g/L、(6.37±1.43:10.06±2.44)天;MODS发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2%:26.37%)、(7.69%:15.05%)、(32.55%:45.02%);P0.05。结论 MDT+DCS模式救治多发伤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能够缩短病人ICU住院时间、改善病人伤后24小时SBP、Hb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2017年前传统方式救治模式相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32岁.2008年6月30日该患者从10 m高处坠落致钢管插入左侧胸部40 min后入院.查体:脉搏10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4/54 mm H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神志清楚,右侧卧位,钢管插入贯穿左胸部(图1),左侧胸壁塌陷,左肺呼吸音减弱.  相似文献   

4.
吸入性损伤后预防性气管切开与紧急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6,他引:58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 对 93例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者为紧急气管切开组 (2 1例 ) ;气管切开前未出现明显通气、换气障碍者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 (72例 )。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实施手术时间为伤后 (4 .31± 3.0 4 )h ,紧急气管切开组为伤后 (34.4 7± 2 .79)h。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命体征、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呼吸机使用情况。 结果 紧急气管切开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术前均有明显的异常 ,术后得到显著改善 ,而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相关生命体征较平稳。紧急气管切开组术后 2d内 2 0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95 .2 4 % )。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术后 2d内 6 5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90 .2 8% )。 结论 对疑有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及早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尽量避免紧急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建议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 ,7岁。全身多处被鞭炮炸伤、烧伤 ,伤后 2h行股骨内外侧髁复位固定手术及全身清创换药 ,伤后 10h收入笔者单位。入院诊断 :(1)火焰烧伤 35 %TBSA ,其中Ⅲ度3% ,深Ⅱ度 2 2 % ,浅Ⅱ度 10 %TBSA ;(2 )休克 ;(3)爆震伤 ,多发性骨折 ,包括颅底骨折 ,脑脊液耳漏、右股骨颈骨折、右股骨内外侧髁撕脱性骨折、左胫骨中段骨折、右胫骨上段骨折 ;(4 )双侧鼓膜穿孔 ;(5 )多发性弹道伤。入院时患儿血压测不出 ,无尿。入院后 ,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抗休克及对症处理 ,入院 10h患儿清醒 ,烦躁、视物不清 ,呕出咖啡色液体约 30 0ml,控制出血后…  相似文献   

6.
患儿 ,男 ,2岁 ,体重 10kg ,拟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双掌腱挛缩症松解术。术前检查无阳性体征。入室后静注氯胺酮 2 0mg、地西泮 2mg后入睡。先于左侧锁骨上路常规行臂丛阻滞 ,针尖抵第 1肋 ,回吸无血及气体 ,注入复合局麻液6ml(2 %利多卡因 5ml +0 75 %布比卡因 5ml +生理盐水3ml) ,之后同样在右侧穿刺 ,当针尖抵第 1肋 ,针头较左侧偏后内方 ,注入以上局麻液 6ml。 8分钟后开始手术 ,麻醉满意 ,血氧饱和度 98% ,手术开始后 10分钟 ,患儿出现双吸气 ,托起下颌不消失 ,同时血氧饱和度降至 70 %左右 ,随之面罩吸入纯氧 2L/m…  相似文献   

7.
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42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24h内入院者40例,48~72h入院2例。胸腹部开放性损伤8例,胸腹部闭合性损伤34例(包括膈肌破裂并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38例(90%)。42例均在入院后24h内手术。治愈40例;死亡2例(48%)。结论 胸腹联合伤一般都有合并伤和伤后出现并发症,病情凶险,因此对胸腹联合伤必须迅速正确地诊断和处理,尤其合并严重胸外伤、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介入栓塞止血术治疗腹部实质脏器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实质脏器损伤合并多发伤35例患者的诊疗情况。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止血术,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收缩压恢复时间。观察患者治疗后各检测指标[脉率、收缩压、氧饱和度、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及并发症发生及再次手术次数情况。结果 3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3.69±7.27)分钟,输血量为(612.36±110.78)ml,住院时间为(18.36±3.48)天,收缩压恢复时间为(56.93±16.19)分钟。从治疗后机体指标上看,平均脉率为(108.69±15.27)次/分、收缩压为(83.23±9.19)mmHg、血氧饱和度为(89.36±5.78)%、休克指数为(1.36±0.58)。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35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0.00%)。结论介入栓塞止血术治疗腹部实质脏器损伤合并多发伤,手术创伤小,止血效果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病人多发伤急诊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多发伤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诊断和血糖控制的安全方法。方法对52例糖尿病发生多发伤需行急诊手术的术前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2%(50/52)为2型中老年人糖尿病,部分病情隐匿,术前漏诊6例;急诊手术时血糖控制在13.9mmol/L以下可安全渡过手术期;术后出现低血糖昏迷1例,感染15例,死亡7例。结论糖尿病病人发生多发伤时有其特殊性,术前必须常规监测血糖明确诊断,静脉应用胰岛素是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咪达唑仑对ICU呼吸性碱中毒病人SpO2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ICU躁动不安的创伤性多发伤呼吸性碱中毒病人静脉微量泵输注咪达唑仑予以镇静,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灌注指数对重症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00例ICU重症患者通过监护仪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测量外周灌注指数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抽取动脉血气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根据外周灌注指数分为灌注良好组和灌注不足组,比较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测量准确性(SpO_2与SaO_2的差异在±3%内)。结果经外周灌注指数测定,灌注良好103例,不足97例。灌注良好组和灌注不足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率分别为97.1%、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灌注指数对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准确性有影响;外周灌注不足时,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性下降,建议可同时结合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动态观察患者氧合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近红外光谱仪监测区域组织血氧饱和度对于早期预测肺动脉闭锁术前患儿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入住我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肺动脉闭锁年龄3个月的小婴儿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89 d,接受近红外光谱仪监测区域组织(脑组织和和腹部内脏组织)血氧饱和度。分析患儿625次心率、血压、指脉氧、区域组织血氧饱和度和98个乳酸指标,探索区域组织血氧饱和度变化与临床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常规监测发现不良事件69次(11.04%):27次单纯血氧饱和度降低,16次血氧饱和度降低合并乳酸增高,6次单纯低血压,17次低血压合并乳酸增高,3次单纯乳酸增高。脑组织血氧饱和度降低12.80%预示不良事件可能性高,敏感度85.30%,特异度87.00%。腹部内脏组织血氧饱和度降低20.60%预示不良事件可能性高,敏感度73.50%,特异度91.20%。发现低血压前3 min及乳酸增高前45 min内脏组织血氧饱和度已经降低。结论对于肺动脉闭锁术前患儿,脑组织血氧饱和度降低12.80%或内脏组织血氧饱和度降低20.60%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警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鄄12的动态变化对多发伤病人伤情判断的意义。方法:对36例多发伤病人入院后第1、3、7、14天空腹外周静脉血IL鄄12的水平变化进行动态检测,以判断IL鄄12水平变化与多发伤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发伤病人创伤后外周静脉血IL鄄12水平升高,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区段内的多发伤病人外周血IL鄄1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随着ISS评分值的增高,不同时段IL鄄12水平也升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病人年龄无关。结论:动态检测多发伤病人外周血IL鄄12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多发伤伤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前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肠管血氧饱和度,与手术中坏死肠管部位及体积进行对照,通过数据分析测定肠管血氧饱和度最低部位与肠坏死部位符合程度来判定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肠坏死诊断中的价值,同时测定脑血氧饱和度判定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非肠道疾病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保守治疗失败需要手术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7例。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脑血氧饱和度仪)分别测定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前上腹部、下腹部、左侧腹、右侧腹四个部位肠道血氧饱和度、脑血氧饱和度和外周血氧饱和度值,手术组手术中记录肠坏死部位和坏死肠管体积。分别比较两组数据,手术组统计四个测量部位最低值与手术中肠坏死部位的相符合程度占比,以及肠道血氧饱和度测量值与坏死肠管体积的关系。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手术前后符合程度用百分比,肠道血氧饱和度与坏死肠管体积关系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手术组之间同一部位之间肠道血氧饱和度、脑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液血氧饱和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内四个测量部位最低值与手术中肠坏死部位的相吻合程度占比85.2%,肠道血氧饱和度与坏死肠管体积有负线性相关。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测量肠管血氧饱和度和脑血氧饱和度的有效方法,对于肠道坏死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坏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腹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对抢救病人生命的临床意义,总结分析138例腹部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肝挫裂伤并大血管损伤,胰十二指肠损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及术后ICU的监护和治疗。治愈127例(96.4%),死亡11例(8.0%),发生并发症22例(15.9%)提示腹部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术后ICU进行多参数临护及呼吸支持可提高抢救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3岁.含氯物质储料罐爆炸烧伤,4 h后入院.人院时患者意识丧失,右上下肢屈曲,肌张力高,巴宾斯基征(+),生命体征较平稳.诊断:烧伤总面积40%,其中Ⅱ度20%、Ⅲ度20%TBSA;爆冲伤;吸人性损伤.伤后7 h CT检查显示,患者头部左侧颞部沟回变浅、脑水肿、头皮血肿(图1).入院后给予液体复苏、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创面清创换药等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61岁,车祸致左髋部、双侧臀部受伤,于伤后1.5 h入院。查体:胸廓不对称,左侧胸腔下陷,胸廓挤压征阳性。腹部视诊外形稍膨隆,尿道口可见新鲜渗血,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行胸、腹、骨盆CT检查(见图1A、B):左侧第6~11肋骨骨折,双侧髂骨骨折伴双侧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骨多发骨折、左耻骨上下支粉碎性骨折、左髋臼顶后壁骨折,左盆壁少量血肿。主要诊断:骨盆  相似文献   

18.
肺挫伤475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挫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收治的475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3例,女202例;年龄(41.20±16.00)岁。经胸部X线、CT检查确诊为肺挫伤。入院后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治疗,及时处理合并伤,控制活动性出血;注意控制输液量,尤其是限制晶体液的摄入量,其中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142例。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95例。机械通气86例,给予潮气量6~8 ml/kg,呼气末正压(PEEP)3~11 cm H2O。结果 82例患者同期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其中胸部X线诊断肺挫伤72例(87.80%),CT确诊肺挫伤82例(100.00%),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8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血气分析检查,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全组治愈439例(92.42%),死亡36例(7.58%)。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6例,重型颅脑损伤1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4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5例。结论肺挫伤的诊断首选胸部CT检查。严重合并伤和并发症是肺挫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积极救治合并伤,合理的胸壁固定,限制性液体复苏及保护性机械通气是提高肺挫伤疗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均连续用14天.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7.5%);血氧饱和度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AECOPD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加速肺部感染的控制,改善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0.
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尺神经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术中观测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肘下段的血供及检测尺神经游离后末端的功能.方法对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作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的尺神经移植,在切断尺神经前后检测尺神经干(12cm长)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波幅及传导速度.观察其远端的出血情况,并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定其末端的血氧饱和度.结果8例尺神经远端(腕部段)有持续渗血.游离后20min,尺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AP波幅较游离前分别下降了0.63%~19.02%和2.28%~37.47%.下降程度与尺神经肘下段的游离长度与肘部横径之比(长宽比)成正的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9283X-41.5066、Y=2.1433X-98.4498,r值分别为0.8138、0.8977,t值分别为3.4305、4.9906,P<0.01.游离后20min,尺神经肘上段血氧饱和度为97%~100%,而其末端血氧饱和度为72%~89%,与长宽比成负的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Y=124.1266-0.8168X,r值为-0.8617,t值为4.1599,P<0.01.结论尺侧上副动脉能为于腕部切断的尺神经全长提供血供,越靠近肘部尺神经血供越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