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8例肿瘤位于肝脏8段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5例, 女性3例, 年龄40~72岁。术中使用自主研发的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 将肝脏三维模型与腹腔镜场景进行配准融合, 同时结合ICG荧光影像技术引导解剖性肝脏8段切除。分析患者术前评估预切除肝体积与实际切除体积、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 4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全段切除术, 1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腹侧亚段切除术, 2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联合腹侧亚段和内侧亚段切除术, 1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背侧亚段切除术。手术均在增强现实导航联合ICG荧光影像引导下完成, 无中转开腹情况。手术时间为(276.3±54.8)min(范围:200~360 min);术中出血量为(75.0±35.4)ml(范围:50~15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7.6±0.8)d(范围:7~9 d)。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 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辅助腹腔镜肝内胆管良性区域梗阻型病变区段肝切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实施的5例外周静脉注射ICG荧光导航辅助腹腔镜肝内胆管良性区域梗阻型病变区段肝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15~21 h经外周静脉推注2.5 mg ICG,根据术中ICG荧光显示的病变范围行该区段肝切除术。结果 5例病人ICG均在梗阻胆管区段肝脏内滞留,而无胆管梗阻的肝脏组织完成ICG代谢,术中获得肝表面和肝实质内持久的荧光染色导航平面,成功实施ICG荧光导航梗阻胆管区段切除。1例病人诊断为左肝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伴左肝管开口狭窄,另4例病人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伴相应胆管区域梗阻狭窄。术中出血量为150(100~200)mL,未输红细胞,手术时间为358(180~46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0(8~13)d。围手术期无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ICG荧光导航技术有助于精准定位肝内胆管良性区域梗阻型病变的区段,实施精准肝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5):455-458,462
解剖性肝段切除可以显著改善肝细胞癌的预后[1],已经可以完成腹腔镜下S1~S8所有肝段的解剖性切除[2]。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难点是荷瘤肝段的标记以及断肝平面的选择,传统的肝段标记技术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尤其是腹腔镜下完成传统肝段标记更加困难,加之腹腔镜相对于传统开腹不能直视及触摸,在肿瘤定位及肝段标记相关领域亟需新技术支持。近10年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应用进展较快。ICG经肝脏摄取,胆道排泄,且有荧光特性,在肝外胆管解剖、肝脏肿瘤定位以及肝段标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9年Ishizawa等[3]报道ICG荧光成像系统用于肝脏肿瘤手术中。ICG荧光会在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和转移癌的周围肝实质中积累。Kudo等[4]报道腹腔镜下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肝肿瘤的鉴别。ICG荧光成像也应用于肝段边界的识别,使解剖性肝切除术更加精准[5]。本文综述ICG荧光导航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技术在医学各个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在腹腔镜肝胆胰外科手术中的发展日趋完善。ICG在肝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界定肝肿瘤病灶边界、侦查微小病灶、检测切缘残留病灶、实时标记肝段和手术切肝平面,有效减低手术风险并提高R0切除率;在胆道外科中主要涉及肝内胆管癌、胆囊切除,识别术中胆汁漏,避免胆管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ICG显像联合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精准判断胰腺肿瘤与血管的解剖位置关系、定位淋巴结转移等,为外科医生提供非常有用的实时视觉信息。笔者现就ICG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联合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手术方式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2017年4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3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研究组(联合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38例,对照组(常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65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信息等,分析联合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的疗效。结果共10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完成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更短[(214.55±75.28)min比(251.74±91.57)min,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167.63±159.72)ml比(251.08±213.34)ml,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4.45±1.52)d比(5.92±2.59)d,P0.05],而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2年总生存率和1年、2年无瘤生存率等。结论联合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具有更好的围手术期收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但仍需要更多病例和更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论证该技术对病人远期生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外科治疗手段,越来越符合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但与传统肝切除手术相比,器械操作空间有限、缺乏直接触觉反馈等因素不利于病灶准确定位及根治性切除,使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难度显著增加。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导航方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在腹腔镜解剖型肝切除、肝脏肿瘤局部切除、术后残余肝脏检测等方面显示有一定的术中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完成的3例增强现实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病人薄层CT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24~72 h根据肝功能情况经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利用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采集实时手术影像,再通过视频采集卡输入笔记本电脑,在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中实现将三维模型投影到手术视频,实现术中情况与术前三维模型实时融合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3例病人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后,均成功行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指导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b型2例、Ⅳa型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Ⅲb型2例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左侧尾状叶切除术、Ⅳa型1例行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20、410、3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0、31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8 d。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经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解剖性肝切除是肝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治术式,其优势在于术中出血控制、剩余肝实质结构保全及远期肿瘤学获益。大宗临床实践已证实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的可行性,然而其远期肿瘤学效果仍受质疑,部分归因于传统开腹手术中的肝段染色技术在腔镜下难于复制。我们结合腹腔镜超声技术优势,创新性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FIGFI),国内外首次实现肝切除过程中的实时全程荧光导航,精确引导肝实质离断,实现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肝段切除。这一基于机器视觉(腹腔镜超声+FIGFI)的技术,有潜力成为腹腔镜肝切除的标准实践。本例视频演示腹腔镜下FIGFI引导的肝脏IV、V、VIII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完成的3例增强现实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病人薄层CT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24~72 h根据肝功能情况经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利用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采集实时手术影像,再通过视频采集卡输入笔记本电脑,在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中实现将三维模型投影到手术视频,实现术中情况与术前三维模型实时融合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3例病人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后,均成功行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指导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b型2例、Ⅳa型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Ⅲb型2例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左侧尾状叶切除术、Ⅳa型1例行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20、410、3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0、31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8 d。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经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荧光导航系统联合术中超声在精准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3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应用荧光导航系统联合术中超声实施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1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 例,女7 例;原发性肝癌9 例,转移性肝肿瘤3 例。术中荧光导航系统联合腹腔镜超声进行肿瘤定位及精准切除,对术中切除肿瘤数量、肿瘤的荧光显影情况、肿瘤切缘、病理类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共发现病灶20个,术后病检提示恶性肿瘤15个、肝硬化结节5个。术中直接于荧光导航系统下显影病灶13 个,腹腔镜超声下发现病灶14 个,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定位切开部分肝脏后荧光显影病灶6 个。1 例患者的病灶术中荧光导航未直接显影,且超声未发现,结合术前检查切开部分肝脏组织后于荧光下显影后予以切除。其中荧光导航系统下显影切除病灶中5 个术后病理提示为肝硬化结节,术后所有肿瘤切缘均为阴性。结论 荧光导航联合术中超声技术的应用对于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中的肿瘤定位、精准切除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实时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在特殊部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应用ICG荧光实时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技术的特殊部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仅1例中转开腹;19例完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其中ICG荧光显像成功17例,失败2例,1例为为胆管细胞癌,1例为混合型肝癌。1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病灶,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165±38)min,术中出血量(280±26)mL,术后发生胆漏1例,无再出血发生。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在特殊部位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三维可视化(3DV)、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FIGFI)、虚拟现实(VR)技术等多模影像技术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导航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64例肝脏肿瘤病人临床资料。采用MI-3DVS对薄层CT图像数据进行个体化的肝脏、肝内脉管和肿瘤三维重建,并将三维重建模型导入VR开发引擎中转化为VR模型,指导术前规划和决策;术中使用荧光成像仪对肝脏、肿瘤进行侦测,并联合3DV和VR技术导航肝切除手术。结果 MI-3DVS三维重建的64例病人肝脏、肿瘤及肝内脉管等结构清晰;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及安装了捕捉手和手指运动的传感器的操纵手柄融入一个 3D-VR环境,更立体直观地显示前期3DV模型的沉浸感、空间感和立体感;FIGFI可进行肿瘤边界界定、肝切缘的界定、微小肝癌和肝切缘残留病灶的侦测。64例病人中,肝左外叶切除4例,肝左叶切除16例,肝右前叶切除5例,肝右后叶切除5例,肝右叶切除17例,肝中叶切除术5例,肝段切除11例(5段3例、6段6例、7段1例、8段1例),尾状叶切除1例。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手术规划一致。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 多模影像技术在术前精确影像评估和术中导航解剖性、功能性、根治性肝切除手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荧光显像系统引导下的腹腔镜技术与传统腹腔镜技术在肝肿瘤切除术中发现微小肝内转移病灶的能力及切缘距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荧光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11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行普通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发现微小肝内转移病灶情况及切缘距离。结果:两组分别发现术前未确认的肝内转移病例2例(2/11,2/24),在具备熟练术中B超技术的情况下,与传统腹腔镜技术相比,荧光显像技术在发现肝内转移病灶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但荧光显像技术较传统腹腔镜技术可确保较宽的切缘(P=0.034)。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中可有效确保肿瘤切缘获得较好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荧光病变检测技术的发展,吲哚菁绿(ICG)作用已从术前肝功能的评估发展到肿瘤诊断、癌前病变及淋巴管的可视化、术中肿瘤检测及指导手术的精准化。ICG荧光引导的肝脏切除手术从根本上提高了肝脏解剖能力及手术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微创(腹腔镜和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由于ICG荧光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示癌灶,引导切除的边缘远离肿瘤边界,当今的肝胆外科手术已不能缺少ICG的应用。鉴于研究ICG相关临床应用已成为热点,本文讨论了ICG荧光成像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仍然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拥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LH)在R0切除率及切缘距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术后生存率甚至优于开放手术。虽然腹腔镜手术缺乏对病变的直接触摸探查,无法直接判断肿瘤边界,但随着三维重建、腹腔镜超声、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技术的应用,实现R0切除并不困难。如CO2气腹、超声刀等被认为可能与肿瘤播散有关,但目前证据表明LH引起的肿瘤种植是极少见的。因此,LH治疗原发性肝癌在肿瘤学上安全可行,并不会增加肿瘤播散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