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维生素D受体(VD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为1,25(OH)2D3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腹膜间皮细胞、传代、经鉴定后分组:(1)正常对照组;(2)脂多糖组:不同浓度的脂多糖(1、10、100 mg/L)分别作用6 h;10 mg/L脂多糖分别作用2、6、12 h;(3)1,25(OH)2D3作用组:10 mg/L脂多糖预孵育2 h后,加1,25(OH)2D3(10-8 mol/L、10-7 mol/L、10-6 mol/L)再作用6 h。RT-PCR法检测VDR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TGF-β1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PMC VD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 < 0.05)。与LPS组相比,1,25(OH)2D3组VD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 0.01)。LPS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1,25(OH)2D3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浓度均显著低于LPS组(均P < 0.01)。 结论 LPS能下调RPMC 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TNF-α、TGF-β1表达。1,25(OH)2D3可逆转LPS的作用,上调RPMC 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下调TNF-α、TGF-β1表达。VDR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具有抑制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rbin在肾脏间质纤维化中表达量的变化及上调Erb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SD大鼠5/6肾切除法建立肾纤维化动物模型,收集并检测各组血清中Scr、BUN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检测Erbin的分布与表达。 体外实验采用TGF-β1(10 μg/L)刺激NRK52E细胞72 h建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细胞模型;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RT-PCR及Western 印迹法检测Erbin的表达变化。用脂质体2000将质粒 Prk5-myc-Erbin瞬时转染至NRK52E细胞,Western印迹法观察上调Erbin表达后对上述各种指标的影响。 结果 (1)假手术组大鼠肾功能正常[Scr(33.96±7.28) μmol/L、BUN(8.11±2.55) mmol/L],Masson染色未见肾间质纤维化,Erbin在肾小管表达较少;模型组大鼠Scr [(140.52±61.11) μmol/L]、BUN[(34.23±7.66) mmol/L] 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 < 0.05),肾间质可见明显纤维化,Erbin 在肾小管表达也明显增加,是假手术组的2.9倍(P < 0.01)。(2)正常NRK52E 细胞表达E-cadherin,少量表达Erbin和α-SMA。TGF-β1刺激后,NRK52E细胞E-cadherin表达显著减少,Erbin和α-SMA则表达增加(均P < 0.05);而转染质粒Prk5-myc-Erbin可逆转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并可抑制α-SMA表达上调(均P < 0.05)。 结论 Erbin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表达增加,上调Erbin表达可抑制TGF-β1诱导NRK52E发生EMT, 提示Erbin在肾脏纤维化中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GPR30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系MCA-38中的表达,研究雌激素影响MCA-38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A-38细胞ERα、ERβ、GPR3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经不同浓度E2和E2-BSA(空白对照、0.01、0.1、1、10和100 nmol/L)作用于MCA-38细胞24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比较E2组和E2-BSA组细胞增殖差异。结果:MCA-38细胞表达ERα、ERβ和GPR30,其中ERβ表达量最高;生理浓度的E2(0.1~10 nmol/L)促MCA-38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5),而E2-BS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ERα是MCA-38细胞所表达的主要雌激素受体,一定浓度的E2对MCA-38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该作用为E2通过核受体途径实现,而与雌激素膜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hoA-Rock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静止24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组、TGF-β1(10 μg/L)刺激组、TGF-β1(10 μg/L)+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10 μmol/L)组(Y-27632预处理2 h)、Y-27632(10 μmol/L)组。用TGF-β1(10 μg/L)刺激RPMC不同时间,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RT-PCR法检测E-cadherin、α-SMA 和ColⅠ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RhoA(包括总RhoA及活化的RhoA)、E-cadherin、α-SMA、ColⅠ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活化的RhoA由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 结果 (1)TGF-β1(10 μg/L)刺激RPMC能诱导RhoA活化,于10 min开始出现活性升高,为对照组的(2.57±0.52)倍(P < 0.05);1 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4.35±0.41)倍(P < 0.05)。(2)TGF-β1(10 μg/L)刺激RPMC能导致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α-SMA、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3)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能显著下调α-SMA、ColⅠmRNA的表达,较TGF-β1刺激组各降低了53.8%和55.7%(均P < 0.05),并且能下调α-SMA、ColⅠ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较TGF-β1刺激组分别降低了42.6%、60.1%和58.1%(均P < 0.05),但不能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论 TGF-β1可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抑制该通路可作为防治腹膜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豆黄素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6只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8只,5/6肾切除模型组(M组)8只,大豆黄素治疗组(D组)10只。对M组和D组大鼠建立5/6肾切除模型,D组给予大豆黄素15mg·kg^-1·d^-1灌胃,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8周。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观察肾组织病理学表现,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M组相比,D组24h尿蛋白量、SCr、BUN降低(P〈0.05);肾小球硬化指数降低(P〈0.05);肾组织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P〈0.01);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豆黄素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溴隐亭对雌激素诱导Fisher344( F344)大鼠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作用及雌激素受体(ER)ERα、ERβ、多巴胺2型受体(D2R)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泌乳素(PRL)、ERα、ERβ及D2R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RL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PRL水平(3579.8 ±412.5)μg/L与对照组(19.6±5.2) μg/L比较显著增高,治疗组(110.8±21.3) μg/L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与治疗组ERα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ERβ的表达水平高于另两组;D2R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隐亭可抑制雌激素诱导的F344大鼠泌乳素腺瘤生长及PRL分泌,具有治疗作用.ER可能在泌乳素腺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c-Jun通路对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及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中的作用。 方法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TGF-β1(10 μg/L)组和TGF-β1(10 μg/L)+JNK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50 μmol/L)组。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JNK、c-Jun、连接蛋白43(Cx43)、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用RT-PCR检测Cx43的mRNA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检测NRK-52E细胞间通讯功能。 结果 TGF-β1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JNK、c-Jun表达上调(均P < 0.05),Cx43、E-cadherin表达下调(均P < 0.05),Cx43的mRNA水平下降(P < 0.05),细胞间通迅功能下降 (P < 0.05)。JNK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 TGF-β1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内JNK表达上调,增加c-Jun活性,从而抑制Cx43的表达和降低细胞间通迅功能,导致TEM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umb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不同浓度TGF-β1 (0、1、5、10、15、20 μg/L)作用48 h与TGF-β1 10 μg/L作用不同时间(0、24、48、72 h)后,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NRK52E细胞内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umb 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Numb表达,Western印迹观察改变Numb水平对E-cadherin、α-SMA蛋白水平的影响。 结果 TGF-β1以剂量及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NRK52E细胞E-cadherin 蛋白表达下调,α-SMA 蛋白表达增高。Numb蛋白的表达随TGF-β1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在5、10、15和20 μg/L时分别为0 μg/L时的1.33倍(P = 0.024)、1.39倍(P = 0.035)、1.45倍(P = 0.025)和1.51倍(P = 0.000)。而Numb蛋白和mRNA的表达亦随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作用24 h、48 h、72 h,Numb蛋白分别为0 h的1.48倍(P = 0.046)、1.54倍(P = 0.011)、1.79倍(P = 0.028),Numb mRNA分别为0 h的1.56倍(P = 0.012)、1.82倍(P = 0.008)、1.82倍(P = 0.002);同时Numb的分布也发生了改变,大量聚集在胞质中。下调Numb表达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表达上调(为Numb表达正常时的18.1%,P = 0.004)、E-cadherin表达下调(为Numb表达正常时的2.19倍,P = 0.004)。 结论 Numb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6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4周后尿蛋白>30 mg/d为DN模型成功(n=16),随机分为DN组(n=8)和螺内酯组(SP组,n=8),以另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组)。SP组给予螺内酯40 mg&#8226;kg-1&#8226;d-1,N组、DN组每日以等量清水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收集尿、血浆、肾组织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脏病理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组织醛固酮浓度;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均显著增加(均 P < 0.01),肾组织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均P < 0.01),α-SMA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 0.01)。DN组大鼠肾组织醛固酮显著升高[(24.71±5.30) ng/g比(16.38±2.85) ng/g,P < 0.01],与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α-SM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0.737、0.574、0.688,均P < 0.05),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659,P < 0.01)。各组间血清醛固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N组比较,SP组大鼠尿蛋白排泄和血肌酐显著下降(均P < 0.01),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均P < 0.05),而α-SMA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均P < 0.01)。 结论 DN大鼠肾组织局部醛固酮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间质转分化,螺内酯可以阻断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肾小管间质转分化,从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5 mmol/L,NG组)、高糖组(葡萄糖30 mmol/L,HG组)、高糖+虫草素组(葡萄糖30 mmol/L+虫草素10μg/ml,HG+C组)。分别于刺激12 h,24 h,48 h后收集细胞。应用定量RT-PCR测定NRK52E TGF-β,E-cadherin,α-SMA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TGF-β、E-cadherin、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刺激后NRK52E细胞的TGF-β和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糖组(P〈0.01),而虫草素组TGF-β和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高糖诱导的NRK52E细胞E-cadherin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虫草素组NRK52E细胞E-cadherin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结论:虫草素可以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8):予生理盐水灌胃;(2)模型组(n=10):按关木通水煎液10ml·kg^-1·d^-1(相当于关木通40g·kg^-1·d^-1,马兜铃酸A2.6mg·kg^-1·d^-1)给大鼠灌胃;(3)中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30g·kg^-1·d^-1灌胃;(4)西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科素亚33.3mg·kg^-1·d^-1灌胃;(5)中西药结合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灌胃。20周末,收集大鼠尿液测定24h尿蛋白、NAG、β2-MG,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测定Scr、BUN、RBC、H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NAG、β2-MG、Scr、BUN均明显升高(P〈0.01,P〈0.05),而血Hb、RBC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NAG、β2-MG、Scr、BUN均明显下降(P〈0.01,P〈0.05),而血RBC、Hb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尿蛋白和尿NAG、β2-MG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和贫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方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ur处理经TGF-β1诱导活化的HK-2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的分泌。结果:(1)正常HK-2细胞表达E-cadherin,不表达α-SMA,经TGF-β1刺激后细胞表型发生转变,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弱,α-SMA表达明显增强;(2)不同浓度Cur组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比α-SMA的表达有所减弱,而E-cadherin的表达增强;(3)不同浓度Cur抑制了ColⅠ、ColⅢ和FN的分泌,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ColⅢ和FN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明确三种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在建模成功率及模型相关尿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A、B、C、D四个组各15只大鼠.A组大鼠作为对照组不做建模处理;B组大鼠行全尿道游离;C组大鼠行阴道扩张并双侧卵巢切除;D组大鼠仅行阴道扩张.术后1个月,全部大鼠均行耻骨上膀胱置管,测定腹压漏尿点压(ALPP)及最大膀胱容量(MBC),并用喷嚏实验检测模型是否漏尿,恒定模型的成功率.结果:尿流动力学(ALPP、MBC):实验组B、C、D组较对照组A组均明显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实验组中B组最低,C组次之,D较高,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C、D组ALPP除外(P=0.082);喷嚏试验:四组大鼠喷嚏试验阳性率分别为0、85.71%、64.29%、40.00%.喷嚏试验阳性率,实验组B、C、D组较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最高、C组次之,D组最低.B、C及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三种方法(游离尿道、阴道扩张并双侧卵巢切除及单纯阴道扩张)都可以成功建立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且它们在建模成功率及模型尿动力学参数方面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BC)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A组)、BC(1∶5)实验(B组)、BC(1∶6)实验(C组)、BC(1∶8)实验(D组)、纳米银对照(E组)、油纱对照(F组),建立兔耳皮肤创面愈合模型,通过不同时间点观察创面愈合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实验(B、C、D)组能够有效促进兔耳创面愈合,对照组间疗效并无显著区别;②HE染色:创面愈合期(0~14天)同一时间点,实验组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较对照组丰富;③Masson三色法胶原染色:对照(A、E、F)组创面的胶原纤维稍粗大,排列稍紊乱;B、C、D实验组创面的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④免疫组化染色:α-SMA特异性阳性表达的程度为:D组〉B组〉C组〉A组〉E组〉F组。结论:BC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且细菌纤维素(1∶8)组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最适敷料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α-硫辛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116例诊断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成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2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饮食、降血糖和血压等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80 mg/d,连用4周);α-硫辛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 mg/d,连用4周);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和α-硫辛酸(二者用法同前).监测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替米沙坦组、α-硫辛酸组及联合用药组的UAER分别为(118.5±13.3) μg/min、(122.8±12.1)μg/min、(121.2±11.3)μg/min和(119.2±11.7)μg/min,尿β2MG分别为(331.1±43.3) mg/L、(325.2±41.6) mg/L、(328.7±39.9) mg/L和(330.7±44.0)mg/L,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替米沙坦组、α硫辛酸组及联合用药组UAER和尿β2-MG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1),UAER分别为(52.2±6.1) μg/min、(40.2±5.0) μg/min和(22.6±3.8) μg/min,尿β2-MG分别为(231.2±18.7)mg/L、(206.2±19.8)mg/L和(171.7±15.8) mg/L;与对照组[(78.1±7.3)μg/min和(268.1±22.3) mg/L]比较,其他3组UAER和尿β2-MG的下降幅度更大(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最大(P<0.05),α硫辛酸组下降幅度大于替米沙坦组(P<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未出现明显异常,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UAER和尿β2-MG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L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9月~2008年6月,对73例伴有肾积水的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46例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27例采用RLUL治疗(RLUL组),比较2组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RLUL组手术时间为(92.6±23.3)min,显著长于MPCNL组的(66.7±20.3)min(t=-4.967,P=0.000)。术后3d的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3.5%(43/46),RLUL组为100.0%(27/27),差异无显著性(χ2=0.554,P=0.457)。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MPCNL组为(0.59±0.30)g/L,显著高于RLUL组的(0.38±0.21)g/L(t=3.223,P=0.002)。术后MPCNL组有4例(8.7%)出现38.5℃以上发热,与RLUL组1例(3.7%)差异无显著性(χ2=0.112,P=0.737)。术后RLUL组有1例(3.7%)尿漏,与MPCNL组(0/46)差异无显著性(χ2=0.074,P=0.786)。结论MPCNL与RLUL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都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L术中出血较少,但手术时间长,在有条件且技术成熟的医院可适当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及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及HGF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α-SMA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抗纤灵二号方高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1);抗纤灵二号方高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α-SMA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P〈0.05);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疗效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诱导HGF的高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EMT,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术前胆道引流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10月我科住院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22例,按照术前胆道引流与否分为减黄组(PBD)和未减黄组(NPBD),另取10例胆囊结石或肝血管瘤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引流前、引流后、术后1d、7d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TB、DB、ALP、GGT以及免疫、炎症反应指标IL-6、IL-8、TNF-α、CD4+、CD8+、CRP。结果术前胆道引流使13例患者的ALT、AST、GGT、TB下降。恶性阻黄组的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高[(1.330±0.334)μg/Lvs(0.331±0.095)μg/L,P0.05];恶性阻黄组的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高([1.450±0.270)μg/Lvs(0.644±0.112)μg/L,P0.05]。引流后TNF-α水平较引流前显著降低,为(1.060±0.212)μg/L;术后7d时PBD组TNF-α水平为(0.793±0.251)μg/L,较术前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非引流组术后7d时TNF-α水平为(1.180±0.205)μg/L,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阻黄患者胆道引流前后CD4+、CD8+、CD4+/CD8+、CRP水平无差别,是否行胆道引流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胆道引流可降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血清TNF-α水平;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反应恶性阻塞性黄疸免疫、炎症反应状态较为敏感的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和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应用电姨染方法分别用整合素αV、β3及αVβ3反义基因治疗,观察治疗后抑瘤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αV组、β3组及αV、β3组肿瘤质量分别为(1.17±0.79)g、(0.95±0.26)g、(1.013±0.42)g和(0.79±0.56)g,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8.33±1.39)、(13.80±1.06)、(15.96±1.24)和(12.16±1.2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2.304.-1.393)、(22.17±1.23)、(20.37±1.07)和(24.10±0.9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反义基因对大鼠胰腺癌的血管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影响肿瘤生长,联合应用整合素αVβ3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尿蛋白所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方法:(1)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肾病(MCN)三种不同病理类型的NS患者尿液中提取尿蛋白,经成份分析、灭菌等处理后以0.5 mg/ml、1.0 mg/ml、2 mg/ml、4 mg/ml、8 mg/ml浓度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MTT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刺激后细胞的增殖情况.(3)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的细胞毒作用.(4)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各病理类型所提取的尿蛋白成分相同,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IgG等,但各病理类型组成比例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MTT值低浓度有明显增殖作用,高浓度时细胞过度增殖则导致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中FSGS患者尿蛋白对HK-2细胞的作用最强,MN次之,MCD最弱.结论:在体外条件下,尿蛋白对RTECs呈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低剂量尿蛋白诱导RTECs异常增殖,较高剂量尿蛋白可诱导RTECs凋亡;除尿蛋白的量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外,尿蛋白的性质也决定了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