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粘膜屏障的改变和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30)和ANP组(n=39)。采用人工胆汁胰管逆行灌注法制作ANP模型。观察胰腺、小肠病理改变和小肠粘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冷冻蚀刻电镜)变化。动态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水平,以及腹腔脏器细菌移位率。结果 ANP后小肠粘膜损伤,皮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甚至消失,血浆D-乳酸水平上升,发病早期即出现内毒素血症;ANP发生后72h脏器细菌移位率达到59.5%。结论 ANP早期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成为全身炎症反应和胰腺继发感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方法 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3.5%牛磺胆酸钠(0.2 ml/100 g)诱导ANP大鼠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SO)、坏死组(ANP)、生长抑素治疗组(ANP+S)、雷公藤多甙治疗组(ANP+T)、雷公藤多甙+生长抑素治疗组(ANP+T+S).术后禁食12 h,不禁水.各组均随机标记6只观察术后生存时间.术后24h,观察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活性,血浆内毒素水平,脏器细菌培养结果,胰腺和回肠黏膜病理学变化及大鼠存活率. 结果 雷公藤多甙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ANP大鼠,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活性;减轻胰腺组织和肠黏膜炎症细胞浸润、水肿;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ANP大鼠存活率. 结论 ANP大鼠存在肠道细菌移位;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可减轻ANP大鼠胰腺和肠道损伤,加强肠道的生物学屏障,降低肠源性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发生率,阻止ANP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措施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继发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防治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胆胰管内注入人工胆汁诱发ANP,随机分为3个不治疗组和6个治疗组(中药、SDD、导泻、生长抑素、TNF和IL-1受体拮抗剂),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血淀粉酶、内毒素、TNF-α、IL-1β、肠通透性、肠道菌群、脏器细菌移位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 中药清胰汤和SDD的效果最好,两都能明显减轻内毒素和细菌移位。单纯导泻效果令人失望。生长抑素从多方面显示出其有益的作用,但主要发挥于ANP的早期。两种细胞因子拮抗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NP的病情。结论 中药清胰汤、SDD、生长抑素是防治ANP继发感染的有效措施。免疫干预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黏膜屏障的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方法选择SD大鼠,逆行胰胆管穿刺法诱导制备大鼠ANP模型并分为两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O)和坏死组(ANP)。术后24h,观察大鼠ANP模型的回肠黏膜通透性、回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的变化,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并行脏器细菌培养。结果ANP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SO组升高(P〈0.01),细菌培养SO组均无阳性,ANP组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55.6%,其中以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为75.0%,菌种鉴定主要为肠球菌和变形杆菌。ANP组24h后血浆D-乳酸浓度高于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P组24h回肠黏膜发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从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测量值上观察发现ANP组肠壁明显变薄。结论本组实验中,大鼠ANP时的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提示ANP大鼠肠道的机械屏障明显受损;血浆D-乳酸浓度的显著上升,证明它可从功能上反映AN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损害。大鼠ANP时的内毒素水平和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升高,证明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移位是由于早期肠道通透性升高和肠道屏障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5.
生长抑素减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肠屏障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肠屏障损害和肠道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法复制大鼠ANP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6 )、假手术组(n =18)、ANP组 (n =2 0 )和生长抑素治疗组 (n =19)。观察胰腺病理、血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 (IL) 1β、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肠通透性 (血浆D 乳酸 )、循环内毒素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生长抑素减轻了ANP早期胰腺病理改变〔8h组织学评分由 (4 2± 0 3)降至 (2 0±0 4) ,P <0 0 1〕 ;72h血淀粉酶由 (6 2 31± 44 6 1)U/L降至 (2 6 48± 1798)U/L ,P <0 0 5 ;72hTNFα由(4 7± 2 4)pg/ml降至 (2 3± 2 1)pg/ml,IL 1β由 (10 3± 40 )pg/ml降至 (5 0± 2 4)pg/ml,P均 <0 0 5 ;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减轻 ;2 4h血浆D 乳酸由 (14 7± 4 9) μg/ml降至 (8 0± 4 2 ) μg/ml,P <0 0 1;2 4h血浆内毒素由 (0 6 11± 0 2 10 )EU/ml降至 (0 336± 0 110 )EU/ml,P <0 0 1;ANP大鼠 72h病死率由 5 9%降至 17% ,P <0 0 5。结论 生长抑素可减轻ANP大鼠的肠屏障损害 ,对肠道内毒素移位有抑制作用 ,可降低ANP大鼠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时细菌移位与内毒素血症和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门静脉部分缩窄(PVS)制成门静脉高压模型的30只大鼠均分为3组:模型组(B)、左旋精氨酸组(C)、单-甲基精氨酸组(D)。另10只大鼠接受假手术作为对照组(A)。术后2周取肠系膜淋巴结(MLN)、脾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测定门静脉压力、内毒素和NO2^-水平;并用镧做示踪剂观察肠粘膜屏障通透性变化和粘膜 形态的改变。结果 PVS各组MLN细菌检出率高于A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上升。PVS各组NO2^-和门静脉压力均较A组增高,在D组二者均较B组下降。细菌移位率、内毒素和NO2^-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镧沉积到PVS各组的粘膜上皮细胞和其上下固有层细胞间,粘膜细胞的微绒毛有形态改变。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可发生细菌移位的内毒素血症,可能与肠粘屏障通透性增强和破坏有关,提示细菌移位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并增加NO2^-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PLA2)抑制剂喹吖因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gut ischemia reperfusion,GIR)损伤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GIR损伤组(36只)。GIR损伤组又分为GIR损伤对照组、再灌注后3h喹吖用药组和12h喹吖用药组,每组12只。取正常对照组、GIR损伤对照组及用药组48、72h门、腔静脉血测定内毒素含量、腔静脉血浆TNFα含量和肠系膜淋巴结、肝、肺、肾等肠道外器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早期应用喹吖因,无论是GIR损伤后3h用药组还是12h用药组,均可明显降低GIR损伤后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P<0.01);显降低GIR损伤后肠系膜淋巴结和肺、肝、肾组织器官中的细菌移位发生率(P<0.05-0.01)。结论 GIR损伤后早期应用喹吖因可显地降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减轻促炎性介质和细菌因子的释放,减轻肠道外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8.
腹腔感染实验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实验大鼠腹腔感染时肠粘膜屏障功能变化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模型上,观察肠粘膜通透性、肠粘膜血流量、血浆内毒素、肠道荧光标记菌示踪以及肠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磷脂酶A2(PLA2)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腹腔感染组比对照组肠粘膜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肠道荧光标记菌大量移位于肠外器官。肠粘膜血流量明显降低。肠组织PAF、PLA2和MDA水平明显升高。应用PAF拮抗剂WEB2170治疗能明显减轻肠粘膜损害,有效降低肠道细菌移位率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结论腹腔感染时有肠粘膜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和肠源性感染发生,而PAF是导致这一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猪门静脉血流阻断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猪门静脉血流阻断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进一步了解门静脉系统淤血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门静脉阻断45min(PVC-45')、60min(PVC-60')组,在阻断前、复流前、复流后1h时相点,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及取门静血作内毒素检测。结果:PCV-45'、60’组细菌培养及LPS均明显高于未阻断组(SO组)(P<0.05)。结论:门静脉阻断后引起的肠粘膜缺血/缺氧,是肠粘膜屏粘膜障功能障碍的直接原因,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变化是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于腹腔感染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大黄素治疗组;C组: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组。造模12h,2,4h,36h后分别测定血浆白蛋白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并观察肠粘膜损伤程度。结果:CLP后大鼠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而C组下降较B组明显(P〈0.05)。TNF—α、IL-6明显升高,而C组升高较B组明显(P〈0.01),肠粘膜损伤评分变化也有相同趋势(P〈0.05)。结论:大黄素能减轻CLP所致腹腔感染大鼠的炎症反应和肠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酰胺对肝门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肝门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采用Pringle法进行肝门阻断,持续35min,在肝门阻断前C组大鼠腹腔注射Gln.分别于肝门阻断前及再灌注后2、4、24 h,每组各选取10只大鼠,测定肠道组织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检测血清TNF-α水平以及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再灌注后B组肠组织中MDA水平增高(P<0.05),而GSH及SOD水平下降(P<0.05),TNF-α及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再灌注后2h及4h,C组肠道GSH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再灌注后C组肠道组织SOD活性明显增高,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门阻断可以造成肠道屏障的破坏;而Gln对肠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并将减少内毒素易位、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血内毒素,TNF—α和肝TNF—αmRNA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机制,以及生长抑素的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ANP组、ANP十生长抑素组和正常对照组。经胰胆管道行注射3.5%牛磺胆酸建立大鼠ANP模型后测定血内毒素和TNF—α的浓度以及肝TNF—αmRNA表达。结果ANP大鼠血内毒素、TNF—α和肝TNF—αmRNA表达增强,但在生长抑素治疗后均见降低。结论TNF—α在ANP的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生长抑素可以减轻肝损伤,对TNF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并发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20)、ANP组(n=22)、乳果糖组(n=22)及导泻加抗生素组(n=22).于光镜下观察肠粘膜损伤情况,并用镧作示踪剂观察肠粘膜通透性和肠粘膜细胞的渗透性;另切取胰腺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和抽取腹水作细菌培养.结果ANP组、乳果糖组和导泻加抗生素组细菌移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3组组间细菌移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果糖组和导泻加抗生素组能明显改善肠道屏障的病理变化,在光镜下ANP组、乳果糖组及导泻加抗生素组之间肠粘膜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果糖和导泻加抗菌治疗能减少细菌移位,保护肠粘膜,是防治ANP并发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对心肾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对心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3.5%牛磺胆酸逆行注射胰胆管建立鼠的ANP模型。观察炎性介质内毒素、淀粉酶、磷脂酶A2,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x(TNFα)的变化和生长抑素的作用。结果ANP可以诱导炎性介质的明显升高,并与心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生长抑素能抑制ANP的炎性介质过度表达,减轻心肾损伤的程度。结论炎性介质参与了ANP对心肾器官的损伤,生长抑素对ANP的心肾损伤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长激素对大鼠坏死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损害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GH)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粘膜屏障损害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逆行胰胆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诱导ANP模型.试验分4组,即正常(N)组、假手术(SO)组、坏死(ANP)组和治疗(ANP+GH)组.术后24小时抽血测血浆D-乳酸、血清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白蛋白浓度,取末端回肠观察绒毛高度和粘膜厚度变化. 结果: ANP组回肠通透性上升,绒毛高度和粘膜厚度减小,血清白蛋白、GH和IGF-1均下降.GH治疗后ANP鼠肠粘膜病理变化减轻,肠道通透性降低,白蛋白和GH浓度提高,而对血清IGF-1影响不大. 结论: 外源性GH可通过升高血清GH和白蛋白来减轻ANP时肠粘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对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肠黏膜屏障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逆行胰胆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0.2 ml/100 g)诱导ANP模型.分四组,分别为正常( N)组、假手术(SO)组、坏死(ANP)组和治疗(ANP+S)组.术后24 h抽血测血浆D-乳酸、血清G 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白蛋白浓度,取末端回肠观察并计算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变化. 结果ANP组回肠通透性上升,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减小,血清白蛋白、GH和IGF-1均下降.生长抑素治疗后可减轻ANP鼠肠黏膜厚度及绒毛的改变,降低肠道通透性,血清GH、白蛋白浓度较ANP组为高,IGF-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外源性生长抑素对ANP鼠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清胰汤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为观察中药清胰腺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肠粘膜损伤修复的作用,经主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复制犬ANP模型,观察ANP时及中药清胰汤治疗后肠粘膜组织结构的变化,肠组织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二胺氧化酶活性(DAO)改变,肠通透性变化,检测血中内毒素水平,并做脏器细胞培养。结果发现,经中药清胰汤治疗后,ANP犬的肠粘膜损害明显减轻,肠粘膜绒毛宽度、高度和面积显著增加,肠组织蛋白含量增加,肠通透性显著下降,血中内毒素水平下降1~2倍,脏器细菌移位率减少50%。本实验结果提示:中药清胰汤能显著减轻犬ANP时肠粘膜的损伤,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功能恢复汤联合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功能恢复汤加EN组,分别在24h、48h、3d、5d、7d采集血液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于实验第7d处死,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肠黏膜上皮细胞occlud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N组大鼠死亡率较其他组高;其余三组肠转运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N组小肠黏膜萎缩明显,电镜肠功能恢复汤加EN组肠粘膜比其他组好。各组血清TNF-α含量术后均较对照组升高,48h达峰值。结论:肠功能恢复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减轻腹腔感染后肠黏膜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降低细菌移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牛横酸保护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牛磺酸治疗组(A组),单纯休克组(B)、假手术组(C)、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末端回肠粘膜MDA和组织钙含量,并取体循环血做细菌培养,结果:B组肠粘膜MDA和组织钙含量有明显升高,而A组变化无显著性;再灌注半小时后B组细菌移位率明显高于C组(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B组肠粘膜损伤明显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claudin-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黏膜屏障损伤时的表达改变及意义。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模型组),SAP模型+HMGB1 抑制剂丙酮酸乙酯(EP)处理组(EP处理组)。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法,EP处理组于造模后2 h尾静脉注射EP溶液。各组大鼠于术后24 h处死,测定血浆淀粉酶(AMY),内毒素(LPS),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观察肠黏膜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肠黏膜claudin-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肠组织HMGB1和claudin-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AMY,LPS和DAO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小肠黏膜屏障受损,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肠黏膜claudin-1蛋白表达降低,肠组织HMGB1 mRNA表达升高,claudin-1 mRNA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EP处理组肠组织HMGB1 mRNA表达降低,claudin-1蛋白与mRNA表达升高,各损伤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SAP肠黏膜屏障损伤可能与肠组织HMGB1表达升高,从而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有关;HMGB1抑制剂EP对SAP肠黏膜屏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