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2010年12月442例P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不同年代和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分组:1998年12月以前采用单纯胰-肠套入吻合(32例)为A组;此后的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305例)为B组;套入加捆绑式吻合(105例)为C组。分析各组手术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全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9%,总病死率为2.3%。3组间比较,B,C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均P<0.01),但B,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分别为43.8%,6.6%,6.7%(其中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8.1%,3.6%,2.9%);间接相关并发症分别为59.4%,17.0%,19.0%;病死率分别为21.9%,0.7%,1.0%。结论:胰瘘的发生与采用何种胰肠吻合方式有关;熟练的手术技巧、仔细严密的吻合以及加强术前术后防范措施是降低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死亡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根据收治的不同年代,将208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A组:1963~1983年收治的332例食管癌患者;B组:1984~1993年收治的727例食管癌患者;C组:1994~2003年收治的1026例食管癌患者。对其术后影响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2085例食管癌患者中手术切除肿瘤1894例,手术切除率90.84%(1894/20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1%(242/2085),手术死亡率1.82%(38/208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93%(82/2085),吻合口瘘发生率3.12%(59/1894),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29%(27/2085)。B组和C组手术切除率高于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低于A组(P<0.05);C组手术切除率高于B组,除肺部并发症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B组。结论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随着近年来麻醉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围手术期治疗经验的积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已在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与131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年半内收治的3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A组),甲状腺全切除+术后131Ⅰ治疗(B组)和单纯甲状腺全切除术(C组).结果: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组(A组)与非清扫组(B+C组)各种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131I治疗后放射病发生率为51.5%.3组术后5年复发率与转移率比较,A组中央区复发率分别为0,明显低于B组(7.7%)和C组(13.8%)(均P<0.05);A,B,C组颈侧区转移率及无影像学证据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率依次增高(1.5%,6.2%,9.2%;3.1%,7.7%,15.4%),其中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平均住院日最长,住院费用最高,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行中央组淋巴清扫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且无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131I治疗不能完全代替淋巴结清扫术,且患者并发症、住院日和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95例甲状腺肿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组(A组,n=50)50例,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组(B组,n=45)45例。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切口美容效果评分高于B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vs.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切口小、康复快、美容效果好的优点,是治疗甲状腺肿物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13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A组,42例),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术(B组,47例),甲状腺全切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组,50例),比较3组不同术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疗效。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转移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术中术后等计量资料(x珋±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对于B组及C组术后的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2.4%比14.6%比13.6%)、低钙的发生率低(2.4%比11.9%比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比例相对于B组、C组无差别(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无明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病人,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手术既有效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成为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腔镜技术的选取及应激反应情况。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 B, C三组,各42例;3D腔镜切除术(A组)、2D腔镜切除术(B组)及开放术(C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完成。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用( ±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长于C组(P<0.05); 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C组(均P<0.05);A组术后引流量低于B组(P<0.05),高于C组(P<0.05)。A、B、C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1.9%、26.2%(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BG、P、CRP含量均高于术前(均P<0.05),且A组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对165例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吻合(A组),端侧黏膜-黏膜吻合(B组)或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C组),比较各组胰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胰瘘发生率13.9%(23/165);A,B,C组的胰瘘发生率分别是23.1%(12/52),18.8%(9/48),3.1%(2/65),C组明显低于A,B组(均P<0.05);此外,C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血浆管引流量上亦明显优于A,B两组(均P<0.05),其他并发症3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A,B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悬吊式胰管-空肠断侧连续吻合术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瘘发生率;该术式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手术方法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5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2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其中A组57例行甲状腺全切+颈淋巴结清扫术,B组3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C组32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数据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和血清钙中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t检验;低血钙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后3 d三组患者的T3和FT3以及T4和FT4均显著低于术前,而TSH显著高于术前(P0.05);C组患者的PTH(29.6±12.6)pg/ml显著高于A、B组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68,P0.05);三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钙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C组患者的血清钙显著高于A、B组的患者,且术后低血钙发生率(18.7%)也显著低于A(59.6%)、B组(41.67%)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甲状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随着甲状腺手术方式和范围的扩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钙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探讨甲状腺全切+预防性双侧Ⅵ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25例,行患侧叶切除术+峡部+预防性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患者25例,行患侧叶切除术+峡部+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预防性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C组患者30例,行甲状腺全切+预防性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A组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感2例,声音嘶哑2例,3个月后恢复,无出血、手足麻木,淋巴漏等其他并发症。B组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感3例,声音嘶哑2例,5个月后恢复;手足麻木3例,补充钙剂后症状消失,2~4周停钙剂;无出血、淋巴漏等其他并发症。C组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感3例,声音嘶哑1例,3个月后恢复;手足麻木5例,补充钙剂后症状消失,3~4周停钙剂。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6个月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0%、96.0%、100%;12个月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0%、88.0%、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全切除+预防性双侧Ⅵ淋巴结清扫术可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而且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以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疾病发作到手术时间的不同把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2例分为A、B、C三组,A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不到48h,共37例;B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在48h到72h之间,共34例;C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超过72 h,共31例。分别对三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包括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中转开腹例数;3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1 C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A、B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B组的各项术中情况亦高于A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2 A、B、C三组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C组的中转开腹率最高,三组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A组和B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3 A、B、C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但三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疾病发作到手术在72h内疗效及患者的预后较好,对于超过72 h的在手术时应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素(PTH)、血钙的变化,总结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检测2012年1—5月19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PTH、血钙,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并按照手术范围分7组,比较各组之间术后PTH、血钙的变化。结果:各组术后较术前比较,血钙、血PTH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术后1 d与4 d血PTH、血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低血PTH、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PTH下降幅度的比较: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组、全甲状腺切除+一侧改良颈清+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组甲状腺双叶切除组甲状腺单叶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全甲状腺切除,以及同样范围的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的基础上,是否行改良颈清,对于术后低PTH血症及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PTH下降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钙的发生率比较: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与其他6种手术方式比较、甲状腺双侧腺叶切除与全甲状腺切除+一侧改良颈清+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根本,就在于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128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手术者98例,再次手术者30例。分析总结该128例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结果:128例病人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首次甲状腺全切除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均为1.02%,再次手术组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10.00%和13.33%,两组比较,Fisher精确概率P分别为0.040、0.011。两组暂时性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均很低,无明显差别。结论:对符合指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全切除术是一合适的治疗选择。熟悉甲状腺解剖和精细手术操作,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局部切口浸润对患者在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40例甲状腺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每组各20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术中使用Bls监测麻醉深度,维持在50~60之间.切皮前10分钟分别用05%罗哌卡因10ml和09%生理盐水10ml进行切口局部皮下浸润,两组溶液均未加入肾上腺素。记录手术前、切口浸润即刻.切皮即刻及其后1分钟.2分钟、5分钟、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罗哌卡因组切皮后1分钟,2分钟、5分钟、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时的MAP、HR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有效地预防了早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手术时切皮、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时血压和心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为76例患者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成功完成腔镜手术,成功率97.4%;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5.1 h,平均(2.5±0.7)h;病理结果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隐匿性癌,8例甲状腺腺瘤,余者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行双侧切除术,25例行单侧切除术,13例行单纯肿物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1.55±0.6)d,术后引流量平均(45±5)ml/d。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小且隐蔽,具有开放手术无可比拟的美容优势,患者损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术后胸前区疼痛仍是腔镜甲状腺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如何减少胸前游离区的疼痛仍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腋窝双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需手术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经腋窝双乳晕入路行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30例经胸乳入路行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美容满意度[(4.76±0.51)分]高于对照组[(4.11±0.57)分](P<0.05)。结论:经腋窝双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经腋窝双乳晕入路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及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63例甲状腺术后须再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分为A、B和C 3组。A组为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者;B组为甲状腺癌首次仅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再手术者;C组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复发须再手术者。结果 3组喉返神经寻找方法略有不同。A、B、C组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和永久性麻痹发生率分别为8.22%、11.11%、14.81%和2.74%、0、3.70%。结论 再次手术寻找喉返神经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故建议一侧腺叶初次手术时,尽量采取腺叶全和(或)近全切除术,摒弃次全和(或)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腔镜辅助下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2006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腔镜辅助下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41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其手术并发症以评价此种术式的安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41例患者按术式被分为以下4组:I:单独行侧颈淋巴结清扫。Ⅱ:甲状腺全切加侧颈淋巴结清扫。Ⅲ: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及侧颈淋巴结清扫。Ⅳ:侧颈淋巴结清扫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58.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第Ⅲ组中高达68%,Ⅱ组其次,可达66.7%,单独清扫侧颈淋巴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仅有20%。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最高(41.5%)。无1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腔镜辅助下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性较高,较少发生永久性并发症,这种手术方式不仅保留颈部功能,保留切口美观,而且并不降低手术的安全性。然而,如果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特别是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其中甲状旁腺的损伤最为常见,所以术中保护甲状旁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手术方式。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A 组36例采取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术,B 组16例采取全甲状腺切除,两组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A 组的手术时间(132.5±22.5)min,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0,B 组的手术时间(162.5±28.5)min,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00%,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术对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手术时甲状旁腺误切和术后患者发现低钙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腺叶大部切除术18例,一侧或双侧腺叶全切术74例和六区清扫术34例。结果 126例患者中,共有25例(19.8%)病理证实存在旁腺误切,有30例(23.8%)术后出现低钙血症,25例(19.8%)出现低钙临床表现,经治疗后症状在2 d内消失。低钙血症的发生(23.8%)和旁腺误切(19.8%)之间是相关的(r=0.87,P=0.0333)。随访6个月,低钙血症消失时间平均为4.25(1-12)周,没有患者出现永久性低钙血症。六区清扫术的总体旁腺误切率为41.2%(14/34),高于大部切除术的5.6%(1/18)(P〈0.01),亦高于腺叶全切除术的13.5%(10/74)(P=0.0013)。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六区清扫术后短暂的低钙血症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旁腺误切可以导致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六区清扫术有很高的旁腺误切风险。  相似文献   

20.
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常见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48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以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A组)14例、拉力螺钉或钢丝内固定(B组)11例、锁骨钧钢板内固定(C组)23例,分析3类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总结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年,平均18个月。A组优8例,良4例,差2例;B组优7例,良3例,差1例;C组优21例,良1例,差1例。术后优秀率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4例,肩周炎3例,肩锁关节炎3例,内固定失效4例,再次脱位2例;B组术后疼痛3例,肩用炎2例,肩锁关节炎1例,内固定失效3例,再次脱位1例;C组术后疼痛2例,肩周炎2例,肩锁关节炎1例,内固定失效2例,再次脱位l例。术后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和合理重建喙锁、喙肩韧带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基本要求。术中对肩锁关节间隙的彻底清理,韧带的确切重建.以及术中切实可靠的坚强固定才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