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膝关节粘连松解术的改进河北医学院附属三院(050051)于德兴,王鹏程我们自1983年~1993年曾治疗过2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现就其手术方法及疗效作如下介绍。临床资料28例中男26例,女2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58岁;因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造成膝关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行粘连松解术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粘连松解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手术指证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5.
因肠袢间的粘连或粘连带悬吊、牵拉、压迫所致的肠梗阻为粘连性肠梗阻。此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1998~2004年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12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56例,占43.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指肌腱松解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24例肌腱松解术失败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再次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评价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优良率68%。结论全面系统地检查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针对具体病例,制定相应手术计划,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是解决肌腱再次粘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诊断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择期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设定气腹压力为12~15mm Hg,3~4个操作孔。其中粘连带致肠梗阻者切除粘连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对粘连广泛致密腹腔镜操作困难者,可做辅助小切口,手助完成手术。结果:35例腹腔镜下完成粘连松解术,3例因粘连致密分离困难,做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7例不能造气腹中转开腹;1例分离时小肠破裂中转开腹。随访腹腔镜完成手术者3~48个月,梗阻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临床效果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79~ 1999年间 ,以中药粘连松解汤为主 ,配合胃肠减压、补液等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0 86例 ,收到良好效果。我们体会该汤剂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 86 0例 ,女 2 2 6例。年龄 8~ 82岁 ,平均 49岁。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占 2 4%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占 7% ,脾切除术占 5 % ,小肠切除术占 2 8% ,大肠手术占 6 % ,阑尾手术占 2 1% ,卵巢、子宫切除术占 6 % ,腹部多脏器损伤及原发性腹膜炎手术占 3 %。病史最短 15d ,最长 15年 ,平均 4年。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鼻饲…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膜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壳聚糖防粘连膜在大鼠粘连模型中的防止术后腹腔内腹膜粘连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肠粘连模型组)n=30;实验组(壳聚糖薄膜组)n=30。比较两组动物在术后第1天,3天,7天,60天,90天的时间段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程度,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对腹腔内粘连的标本进行病理观察,比较腹膜的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各时间段发生的粘连程度与粘连的发生率比实验组都要高。实验组的重新腹膜化比对照组明显要完整。结论壳聚糖防粘连膜能明显地减少腹腔术后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手术方式划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36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36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5.41±8.72) min及住院时间(7.39±1.28) d均较对照组短[(101.59±9.87) min、(10.43±1.8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5.78±5.68) mL较对照组(124.37±13.08) 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3.28±2.44) h、排气时间(31.73±3.94) h及排便时间(52.62±6.12) h均优于对照组[(27.37±2.61) h、(35.43±4.02) h、(59.72±6.8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RP(7.48±0.67) mg/L、IFN-γ(5.59±0.76) ng/L及TNF-α(8.5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分别放置生物防粘连膜与宫内节育器,比较预防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经手术确诊为宫腔粘连、有完整病例资料的62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后宫腔内放置防粘连膜,对照组放置节育器。于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了解月经情况及腰部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宫腔粘连4例(13.3%),对照组宫腔粘连6例(1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异常3例(10.0%),腰部不适3例(10.0%)。对照组月经异常10例(32.3%),腰部不适11例(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分别放置防粘连膜与宫内节育器,两者对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宫腔内放置防粘连膜术后月经异常情况及腰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度IUA患者62例,根据治疗术式将62例患者分成分为宫腔镜冷刀(HCK)组和宫腔镜电切(HE)组,每组纳入31例。比较HCK组和H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以及术后6个月的月经改善、宫腔再粘连、宫腔形态恢复。结果 HCK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明显少于HE组(P<0.05);术后6个月,HCK组患者的月经改善率与宫腔形态恢复率明显高于HE组,宫腔再粘连率明显低于HE组(P<0.05)。结论 与HE比较,HCK治疗重度IUA有助于患者术后月经恢复、宫腔形态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复宫腔镜检查预防宫腔粘连(IUA)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59例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根据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给予重复宫腔镜检查+球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球囊+人工周期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再次粘连率和月经改善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粘连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TCRA后再粘连,提高宫腔恢复正常形态率,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月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复发及孕育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一种材料有效地防止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粘连及掌指关节后关节内粘连。方法:采用高分子纤维素膏剂治疗Ⅱ区屈指深、浅肌腱断裂31例42指,掌指关节松解术4例9指,术中用其0.5 ̄1ml涂布于Ⅱ区肌腱断裂改良Kessler法吻合之吻合口周围,屈指深,浅肌腱均吻合,及注入掌指关节僵硬侧副韧带松解术后关节腔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粉雾剂在大鼠腹腔内粘连模型中的应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n=20)、对照组(肠粘连模型组,n=20)和实验组(羧甲基壳聚糖组,n=20)。比较3组大鼠在术后第7天、第14天时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程度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大鼠腹腔内粘连标本及腹膜反应程度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对照组各时间段发生腹腔内粘连的概率和粘连程度最高,实验组次之,假手术组最轻。结论: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粉雾剂能明显减少大鼠术后腹腔内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腔粘连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4月54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越多,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可能性越大(P〈0.05)。90%(43/54)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减少、闭经和月经紊乱等。术后第3个月应用宫腔镜随访54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81.48%(44/54),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P〈0.05),术前宫腔粘连程度严重的患者,术后再次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概率为26.67%(8/30)。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在预防上肢屈肌腱粘连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3月~2006年2月间手及前臂屈肌腱损伤患者53例共89条肌腱,其中27例(45条屈肌腱)吻合肌腱后,采用成都迪康公司生产的可吸收防粘连膜包绕肌腱吻合端缝合固定,作为实验组;余26例(44条屈肌腱)同法修复但术中不使用可吸收防粘连膜,以作为对照。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加以检测伤手功能以评估疗效。结果可吸收防粘连膜组随访39条肌腱,效果优良者34条,优良率87.2%,未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对照组,随访44条肌腱,效果优良者为29条,优良率为65.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1,P〈0.05)。结论手及前臂屈肌腱损伤术中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可预防和减轻屈肌腱术后粘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雌激素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对43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宫腔粘连分离联合雌激素口服治疗,术后择期行二次宫腔镜探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的改善情况及粘连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为(9.2±2.1)mm,较治疗前的(5.6±1.9)mm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情况明显改善,仅有2例(4.7%)患者复发。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雌激素治疗重度宫腔粘连,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并可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和肿瘤生长、转移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可降解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PDLLA)的治疗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肿瘤移植组(A组)和非肿瘤移植组(B组).A、B两组又分为肠粘连模型、PDLLA治疗和假手术组,分别行手术,术后4周用半定量方法对肠粘连形成和肿瘤生长、转移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4周肿瘤移植组各亚组的肿瘤生长、转移和肠粘连评分均大于非肿瘤移植组(P<0.05),肠粘连模型组的肿瘤生长、转移和肠粘连评分均高于PDLLA干预组(P<0.05).术后肠粘连的形成及严重程度与肿瘤生长、转移呈正相关(P<0.05);PDLLA干预和术后肠粘连、肿瘤生长和转移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DLLA在减少术后肠粘连形成的同时有可能同时减少与肠粘连相关的肿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聚丙交酯膜防治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肘关节粘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在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应用聚丙交酯膜 (PLA膜 )防治肘关节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 4 8例肱骨髁上严重移位性骨折患儿分成两组。PLA膜组 :2 0例 ,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后 ,于骨折部前后各放 1张大小合适的PLA膜 ;对照组 :2 8例 ,行单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两组术后早期均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将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PLA膜组随访 10~ 16个月 ,平均 12个月 ;对照组随访 12~ 16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 :PLA膜组为 85 % ,对照组为 5 7 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LA膜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能有效防止肘关节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