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儿,男,2周岁。自幼排尿时,大部分尿液自尿道口排出,少量尿液自阴茎腹侧瘘口漏出。既往无尿道结石、包皮环切、尿道手术史,无阴茎体外伤史,无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家族史。体检:阴茎轻度下弯,包皮于阴茎背侧呈帽状堆积,于阴茎腹侧呈"V"形缺损,包皮系带缺如;尿道口位置正常。阴茎腹侧中线冠状沟近端可见一卵圆形瘘口,大小5mm×3mm,瘘口周围尿道菲薄,远侧尿道正常。双侧睾丸大小、位置正常,患儿站立排尿时可见大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某男,8岁,阴茎向下弯曲8年,专科检查:阴茎大小正常,向下弯曲,腹侧大部分皮肤与阴囊相连,背侧包皮过多,尿道口位置正常,站立排尿尿湿裤子.诊断:先天性小儿阴茎下弯畸形.  相似文献   

3.
正尿道下裂是指由于尿道和阴茎腹侧组织发育不良造成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包皮多转至阴茎头背侧呈帽状堆积,是男性儿童主要的尿道先天畸形之一。正常尿道外口呈裂隙状,开口于阴茎头前端,巨尿道外口是指尿道外口发育异常,开口近端呈横行圆弧状,尿道板较宽、深。巨尿道口伴完整包皮型(megameatus intact prepuce,MIP)尿道下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道下裂,发病率较低,国内报道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先天性尿道下裂和单纯性阴茎下曲患者阴茎皮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程度尿道下裂和阴茎下曲中的表达特征及规律。方法以2005年8月-2007年1月行矫正术的2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和4例单纯性阴茎下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和尿道板组织。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岁11个月~19岁,平均3岁7个月;阴茎下曲患者年龄3岁6个月~16岁,平均7岁1个月。以18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正常背、腹侧包皮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检测标本AR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先天性尿道下裂、单纯性阴茎下曲和正常包皮组织中均有AR表达。正常阴茎背、腹侧包皮AR表达核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2.94%±5.40%、62.87%±5.33%;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及尿道板组织分别为59.00%±3.75%、58.46%±4.14%、52.30%±3.53%,AR表达均低于正常背、腹侧包皮(P<0.05);且尿道板组织AR表达显著低于自身背、腹侧包皮皮肤(P<0.05),自身背、腹侧包皮皮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背、腹侧包皮比较:远、中段型尿道下裂阴茎背侧包皮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道板组织AR表达显著降低(P<0.05);近段型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及尿道板组织AR表达均降低(P<0.05);下曲<45°者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曲≥45°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道板组织AR表达均降低(P<0.05)。单纯性尿道下曲患者阴茎背侧包皮、尿道口腹侧皮肤及尿道板组织AR表达核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9.69%±2.73%、55.71%±1.67%、51.92%±1.87%,与正常包皮组织比较,AR表达呈减弱趋势。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及单纯性阴茎下曲阴茎皮肤组织AR表达低于正常阴茎,尿道板组织AR缺陷突出。  相似文献   

5.
患儿,6.5岁.生后被发现2个阴茎,随年龄增长而增大,2008年12月入院.查体:正常阴茎位置可见2个并排的阴茎,每条阴茎的外形、大小、触诊与同龄儿的阴茎无差异.包皮过长,2个阴茎头均有尿道口、均可排尿;左侧尿道口尿线粗,右侧尿道口尿线细,有时不成线或呈点滴状.检查时2个阴茎可同时勃起.左阴茎尿道口外形正常,3 mm×1 mm大小,右阴茎尿道口1 mm×1 mm.触诊2个阴茎无相连.自左尿道外口插入8 F尿管,顺利进入膀胱;自右尿道外口插入尿管失败.逆行膀胱造影两侧输尿管未见反流.  相似文献   

6.
带蒂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4年4月利用包皮或阴囊正中带蒂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9例,采用梭形切除阴茎腹侧增厚的白膜外层3~5处的方法纠正切除纤维索条后仍存在的阴茎下弯。用隧道法或阴茎头成形术使尿道口达正常位并纠正阴茎头下垂等畸形。阴茎下弯和阴茎头下垂矫正满意。仅4例合并小尿瘘,经修补治愈。随访2~5年,阴茎直立,排尿通畅,无尿道回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后并发重度包皮与阴茎头坏死的处理方法。方法:诊治1例此类患者:18天前行包皮环切术,术后第2天诉阴茎头部上方疼痛、肿胀、发黑,约2/3阴茎体皮肤发黑,以腹侧为重,表面可见脓苔,有臭味;阴茎头腹侧2/3发黑,表面皮肤已坏死。即行局部清创、适时植皮等综合处理。结果:阴茎创面完全愈合,随访6个月,阴茎外观尚可,排尿通畅,尿道远端缺损约1.5cm,勃起正常,可射精。准备后续行尿道成形术并阴茎头成形术。结论:对于包皮环切术后重度包皮并阴茎头坏死患者,宜行局部清创、适时植皮等综合治疗,这是此类患者有效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某男,8岁,阴茎向下弯曲8年,专科检查:阴茎大小正常,向下弯曲,腹侧大部分皮肤与阴囊相连,背侧包皮过多,尿道口位置正常,站立排尿尿湿裤子。诊断:先天性小儿阴茎下弯畸形。2 治疗方法 鉴于尿道与阴茎海绵体之供养血管完全分开,游离前尿道不会导致缺血坏死,故我们采用前尿道游离,纤维结构切除来纠正阴茎弯曲[1]。手术要点:尿道内留置尿管,于阴茎腹侧正中自冠状沟至阴囊作纵形切口,切开皮肤、肉膜及尿道筋膜,显露尿道腹侧面,可见尿道海绵体发育良好,再切除尿道与阴茎海绵体之间的纤维组织,远端至冠状沟,近端至原阴茎根部下2cm,…  相似文献   

9.
尿道下裂是较常见的先天畸形,有遗传性,发病率1:300—500,根据尿道外口的位置进行分型,位于阴茎头者称阴茎头型,位于冠状淘者称冠状沟型,位于阴茎干者称阴茎型,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者称阴茎阴囊型,位于阴囊会阴部者为会阴型其阴囊可对裂,尿道口位于两半个阴囊之间或底部。尿道口远端的尿道呈纤维索状,加以缺少阴腹茎侧皮肤有阴茎弯曲,尿道口的位置愈靠后,阴蒙弯曲愈严重,严重者勃起后呈沟状,影响性交、排尿及生育。任何类型的尿道下裂都应视为程度不等的二性畸形或间性体(Intersex)如二侧睾丸下降完全,即使有扩大的前列腺囊(Prostahe Utricle),形似阴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隧道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疗效. 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收治阴茎体型尿道下裂患儿28例,年龄1.5 ~6.0岁,平均2.0岁.均行长隧道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尿道开口均位于阴茎体部,距离阴茎头顶端16 ~ 37 mm,平均25immn;分离尿道及纠正阴茎下曲后尿道缺损30 ~ 42 mm,平均38 mm.手术要点:沿尿道开口环形切开阴茎皮肤,分离至尿道板,横断尿道板,沿尿道板与海绵体之间分离隧道至阴茎头正中,隧道长度26~38 mm,平均33 mm.尿道开口至阴茎头之间全程由隧道贯通,尽量保持阴茎腹侧皮肤与组织完整,取带蒂包皮内板制作新尿道,将新尿道通过阴茎侧方深筋膜下通道转移至腹侧隧道进行吻合.术中人工勃起试验证实合并轻度阴茎下曲13例,无明显阴茎下曲15例. 结果 28例均一期修复成功,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55min.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20个月.28例患儿均排尿通畅,尿线粗直.尿道呈矢状开口于阴茎头正中,阴茎下曲纠正满意,外观好,未发生尿瘘或狭窄. 结论 长隧道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适用于无或合并轻度阴茎下曲的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尤其适合年龄小或阴茎体细小患儿,手术简单,效果好,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岁。自幼蹲式从肛门旁排尿,阴茎部尿道排尿滴沥状而入院。体检:阴茎及双侧睾丸正常,阴茎头部尿道外口位置正常,但外口细小,仅可插入4F输尿管导管,进入7cm后受阻。截石位肛门口12点前缘可见一个异常尿道口,无尿失禁。排尿时见肛门旁尿道口排尿通畅,尿线粗,而阴茎头尿道口仅有少许尿液滴出。IVU见膀胱形态正常,后尿道及副尿道粗,而阴茎部尿道细如线状。诊断:先天性肛门旁副尿道合并阴茎部尿道全程发育不良。手术按以下步骤进行:(1)阴茎头冠状沟环行切口,在深筋膜平面充分游离阴茎体至根部。(2)会阴…  相似文献   

12.
阴茎延长术     
虽然很多手术可以使阴茎增大,但是能够使阴茎延长的手术却鲜有报道。作应用阴茎重组手术成功的治疗了19例先天性的阴茎异常患。阴茎按照解剖结构被分解,阴茎头背侧与神经血管束相连,腹侧与尿道相连。在阴茎头与海绵体末端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其大小在海绵体勃起时事先已被测量好,并在此空隙内置入自体的肋软骨,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1~1995年收治阴茎乳头状瘤4例,现报告如下。例154岁。阴茎冠状沟处肿物4个月伴疼痛、刺痒、尿线分叉入院。体检:包茎、包皮内极增生肥厚、水肿,在冠状沟背倒可触及环形肿块,触痛,无分泌物。双腹股均无肿大淋巴结。术前诊断为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包皮内板较多的乳头状粉红色肿物,切取局部组织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报告为阴茎内翻性乳头状瘤,遂施行乳头状瘤切除及包皮环切术。例241岁。阴茎头及冠状沟处菜花状肿物8个月,疼痛15d入院。体检:阴茎头可触及直径0.5cm大小菜花状肿物,无压病,表面无分泌物,冠状为…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6岁,未婚。因包皮过长于2011年8月9日在外院门诊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出现伤口疼痛,并逐渐加重,术后第3天出现阴茎腹侧包皮、腹侧阴茎头发黑,在外院给予对症处理,效果欠佳,术后37天腹侧阴茎包皮坏死及阴茎头25%发黑,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带蒂阴囊纵隔皮瓣成形尿道、阴茎背侧皮片腹侧转移、并使新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常位置一期修复尿道下裂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6~14岁,阴茎及阴囊型各2例,阴茎阴囊型8例。无其他先天性畸型及合并症。1.2 手术方法取截石位,行经会阴后尿道造瘘。于阴茎腹侧离冠状沟0.5cm处作一平行切口,在阴茎腹侧正中作直切口并环绕原尿道口切开皮肤及阴茎筋膜,显露白膜,并于两膜间向两侧及近端充分游离全层阴茎皮肤,切除正中纤维索带和尿道末端两侧的挛缩筋膜,使阴茎松…  相似文献   

16.
患儿 ,男 ,3岁。出生后家长即发现患儿尿道外口位置异常。查体 :阴茎下弯 ,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腹侧 ,系带缺如 ,包皮于背侧堆积 ,呈头巾状 ,阴茎头舟状窝处可见皮肤凹陷。阴囊及双侧睾丸发育正常。入院诊断 :尿道下裂 (冠状沟型 )。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将 8F硅胶尿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改良Thiersch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对18例已矫正阴茎下曲的尿道下裂病人,采用偏离中线的阴茎腹侧皮瓣,避免缝合线重叠;并利用包皮作皮瓣延伸,通过阴茎头内隧道,使尿道口达生理位。结果 修复尿道长度3-15cm。发生尿瘘3例,尿道口狭窄2例。一次手术成功率达83.3%。结论 改良Thiersch手术具有术式简单、手术成功高、并发症少、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1~1995年,我们采用包皮带蒂皮瓣和阴茎背侧纵行带蒂皮瓣一期正位开口治疗16例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年龄3~12岁,平均4.6岁。阴茎型尿道下裂9例,阴茎阴囊型7例。1.2 手术方法阴茎伸直:距冠状沟0.5cm作包皮内板环形切开,直达阴茎海绵体白膜。阴茎腹侧正中纵行切口,自冠状沟切口至原尿道外口,彻底切除阴茎腹侧及尿道口周围纤维组织。人工勃起方法检验阴茎伸直效果,并测量尿道缺损长度。尿道成形:首先测量包皮皮肤,如可达到形成新尿道的宽度及长度,即采用Du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弧形带蒂包皮内板阴茎背侧皮肤联合皮瓣治疗阴囊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方法:22例阴囊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患者,均采用弧形带蒂包皮内板阴茎背侧皮肤联合皮瓣(Ducrett Perovic’s)制成皮管I期成形尿道。术中常规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经尿道置F10-12多侧孔硅胶管支架引流尿道分泌物,术后应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1周,保留尿道支架管6~8d,膀胱造瘘管10~12d。结果:18例I期成功,4例发生尿瘘,均于6个月后修补瘘管痊愈。均排尿正常,无痛性勃起,阴茎无扭转,腹侧无臃肿。结论:此法治疗包皮阴茎皮肤充裕之重度尿道下裂效果确切,外观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男性先天性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患者,行阴茎矫直、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法一期尿道再造术。术中保护尿道口近端区域的肉膜组织,形成尿道口周蒂肉膜瓣;翻转肉膜瓣、覆盖尿道吻合口并固定,将皮瓣转移覆盖至阴茎腹侧的皮肤缺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36个月,仅发现1例吻合口尿道瘘,1例阴茎腹侧部分皮肤血运欠佳而致切口瘢痕愈合,但无尿瘘发生,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无尿道裂开、皮瓣坏死、感染、尿道(口)狭窄、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一期尿道再造治疗阴茎中段型尿道下裂,并采用尿道口周蒂肉膜瓣覆盖吻合口,是一种简单且可有效预防其吻合口尿瘘发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