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IVM)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6例不孕患者IVF/ICSI-ET治疗周期中357枚未成熟卵(MⅠ期,217枚;GV期,140枚)进行24h和48h体外培养,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 MⅠ期卵24h和48h总成熟率均显著高于GV期卵(分别为59.91%vs.24.29%和72.35%vs.42.86%)(P0.05);体外成熟MⅡ卵平均每取卵周期可利用胚胎数只有(0.50±0.84)枚,且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同一促排卵周期体内成熟MⅡ卵(P0.05)。结论 IVF-ET周期中所获未成熟卵经IVM能发育成熟,并具备一定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但相关指标明显低于体内成熟卵,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胱胺和胱氨酸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超促排卵周期中未成熟卵母细胞584枚,随机分为添加组(IVM培养液中添加半胱胺和胱氨酸)和不添加组(单纯使用IVM培养液),在卵母细胞培养成熟后行显微授精,观察两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第3天(D3)优胚率和优质囊胚形成率。结果无论MⅠ期还是GV期卵母细胞,IVM培养液中半胱胺和胱氨酸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D3优胚率和优质囊胚形成率(P<0.05),但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M培养液中半胱胺和胱氨酸的添加能显著提高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胚胎发育潜能,但其机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时差监测培养系统在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中的应用,并探讨核成熟后最佳的授精时机。方法收集我生殖中心促排卵周期中捐赠用于科研的240枚GV期卵母细胞,应用时差监测培养系统联合IVM技术,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动力学参数,包括GV破裂时间、第一极体排出时间、MI持续和MⅡ静止的时间段。经过培养,对其中160枚卵母细胞根据第一极体排出后不同ICSI授精时间分为3组:3h组、3~6h组和6h组,比较各组的受精情况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240枚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为73.3%,平均GV破裂时间为实施IVM后的(7.0±0.3)h,MI持续平均时间为(14.9±0.2)h,第一极体排出平均时间为(22.7±0.5)h。不同授精时间3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时差监测培养系统为未成熟卵母细胞IVM培养系统优化提供了新思路;第一极体排出后的3~6h实时ICSI可用胚胎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其具体影响及最佳授精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对不同成熟阶段小鼠卵母细胞复苏、胚胎发育及细胞骨架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卵母细胞冷冻方法。方法分别以SOPS玻璃化及慢速法冷冻小鼠中期(MII)和生发泡期(GV)卵母细胞。解冻复苏后,分别作体外培养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或固定作免疫荧光标记,统计复苏率、成熟率、受精率、囊胚率及纺锤体等细胞骨架指标。结果玻璃化冷冻组MII卵和GV卵母细胞的复苏率及囊胚率均显著高于慢速冷冻组(P<0.05)。慢速冷冻组中MII卵复苏率显著低于GV卵(40.4%vs 57.1%,P<0.01)。但同一种冷冻方法保存的MII卵和GV卵的受精率及囊胚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GV卵成熟率无显著差异。玻璃化冷冻组GV卵的纺锤体、染色体及纺锤体和染色体正常率均高于慢速冷冻组GV卵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玻璃化冷冻能有效改善冻融卵母细胞的复苏及胚胎发育;与MII卵比较,冷冻GV卵对细胞骨架损伤较小;两种冷冻方法均不影响GV卵冻融后成熟。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对冷冻环冷冻促排周期未成熟卵母细胞后成活率和体外成熟(IVM)能力的比较,及卵母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的分析,探索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的方法。方法:获得的GV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为MⅡ期(n=68);②GV期冷冻组:卵母细胞在GV期冷冻后体外成熟(n=111);③MⅡ期冷冻组:卵母细胞IVM为MⅡ期予以冷冻(n=69)。获得的MⅡ期卵母细胞予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果:GV期冷冻组卵母细胞存活率(89.11%)显著性高于MⅡ期冷冻组(77.05%),而GV期冷冻组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77.78%)和对照组(86.74%)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GV期冷冻组成熟后卵母细胞正常形态的纺锤体(14.1%)和染色体(12.5%)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9.1%,32.7%,P<0.05),MⅡ期冷冻组正常形态的纺锤体(11.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15.9%)也低于对照组,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对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都会带来一定的损伤。IVM技术和玻璃化冷冻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在控制性超排卵(COH)过程中改善PCOS患者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应用价值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利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进行不孕治疗的PCOS患者75例。根据患者促排卵过程中是否使用外源GH将其分成两组,使用GH组(44例)和未使用GH组(31例)。取卵后离体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3~4h后,对成熟的MⅡ卵行ICSI授精,余下的未成熟卵继续体外培养16h,培养成熟的MⅡ卵再行ICSI授精。比较两组患者继续培养前后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及其MⅡ卵授精与胚胎培养结局。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与卵泡液GH、E2及IGF-I含量的差异,以及卵巢颗粒细胞上相应受体基因表达的不同,并分析卵泡液GH含量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离体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3~4h后,与未使用GH组相比,使用GH组患者MⅡ卵数和总MⅡ卵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MⅠ卵数和GV卵数显著减少(P<0.05)。ICSI授精后,使用GH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均显著高于未使用GH组(P<0.05),而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授精后余下的未成熟卵继续培养16h后,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使用GH组患者血清和卵泡液GH与IGF-1含量及卵泡液E2浓度和卵巢颗粒细胞上GHR mRNA、IGF-1RmRNA和StAR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使用GH组(P<0.05),且卵泡液中GH含量与卵泡液IGF-1和E2水平、MⅡ卵数以及颗粒细胞上GHR mRNA、IGF-1RmRNA和StAR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超排卵过程中添加外源GH对改善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成熟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其改善卵母细胞成熟度的作用可能依赖于配体-受体途径及IGF-1介导的途径所建立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前最适合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即取卵结束到开始ICSI的时间(t),以利于取得高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根据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2 ht4 h,(n=174),B组为4 ht6 h,(n=147),C组为t≥6 h,(n=82)。回顾性分析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对ICSI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1)A组与B组受精率(81.5%vs 83.5%)、卵裂率(98.9%vs 97.5%)、优质胚胎率(46.9%vs 45.5%)、植入率(36.7%vs32.8%)、妊娠率(55.2%vs 51.7%)及流产率(12.5%vs 13.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受精率(88.3%)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质胚胎率(41.6%)、植入率(18.7%)、妊娠率(30.7%)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卵裂率(98.9%)、流产率(12.0%)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长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P6 h)可以有高的受精率,但优质胚胎率降低,不利于改善ICSI患者的临床结局;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6h后进行ICSI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探讨腐胺是否通过抗氧化应激的机制提高体外培养的高龄卵母细胞的质量。方法从9月龄C56/B6J雌鼠获取GV期卵丘-卵母复合体(COC),分为对照组、0.5mmol/L腐胺处理组、0.5mmol/Lα-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腐胺抑制剂)组。三组COC体外培养液16~18h,收集MⅡ期卵母细胞。计算各组高龄卵母细胞成熟率,检测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JC-1荧光分析染色线粒体膜电位,并分析卵母细胞内氧自由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_1)的表达。结果腐胺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7±1.70)%vs.(66.02±4.05)%,P0.01]。DFMO处理组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腐胺组卵母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0.01);DFMO组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腐胺组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而DFMO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腐胺组卵母细胞内SOD_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DFMO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高龄卵母细胞,腐胺通过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卵泡发育阻滞患者采用未成熟卵体外成熟(IVM)培养治疗结果。方法常规IVF治疗患者11例,在促排卵过程发生卵泡发育阻滞时,取卵行IVM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以获得受精卵并最终实现胚胎移植。统计分析未成熟卵的成熟率、卵母细胞的受精率、胚胎的发育情况及临床结果。结果共获取卵母细胞128枚,其中成熟卵21枚,行ICSI后15枚正常受精,获10枚正常卵裂胚胎,全部移植3例,均未妊娠;107枚未成熟卵,经IVM、ICSI和体外培养后,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2.9%、75.6%、78%及39.1%,胚胎移植后3例临床妊娠(新鲜周期2例,冻融周期1例)。结论常规IVF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发育阻滞的卵泡在体外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仍有成熟、受精、继续发育的能力,并最终实现临床妊娠。IVM技术是改善IVF中发生卵泡发育阻滞患者结局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第一极体(PBⅠ)排出的影响。方法昆明系雌性小鼠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分为去卵丘裸卵(DO)组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ET-1对两组GVBD、PBⅠ形成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1)DO在10-9、10-8、10-7、10-6mol/LET-1作用3、6、9、12、24h对其成熟分裂无明显影响(P>0.05);(2)COC在10-8mol/LET-1作用6h能显著抑制GVBD率(P<0.05),在10-7、10-6mol/LET-1作用6h极显著抑制GVBD率(P<0.01);在10-8mol/LET-1作用12h明显抑制PBⅠ率(P<0.05),10-7、10-6mol/LET-1作用12h极显著抑制PBⅠ率(P<0.01)。结论ET-1对COC体外成熟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对DO体外成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