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正近年来,精准医学飞速发展,肿瘤个体化基因检测为疾病的准确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1例经基因检测证实为胰腺转移性肺腺癌的病人。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77岁。因"右肺癌术后4年,体检发现胰腺肿瘤2个月余",2015-12-02以"胰腺恶性肿瘤"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人于2011年因"右上肺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可能"行胸腔镜右上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诊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对小胰癌的诊断难度较大,尤当肿瘤直径≤1cm又属临床罕见的特殊类型胰腺肿瘤时,诊断更困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胰腺肿瘤专业组收治胰腺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66岁。因"CA19-9升高2个月,黄疸2周",于2012-04-04入院。查体除皮肤巩膜黄染外,无其他阳性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例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位于胰腺体尾部,CT增强后其内分隔中度强化,并可见液-液平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文献复习结果示:成人胰腺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女性(14/19,占73.68%),发病年龄为23~79岁,平均49岁;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12/18,占66.67%),发病部位最常见于胰头(8/19,占42.11%);通常为较大的囊性病灶,最大径从3~20 cm不等。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的腹部X线平片发展到现在应用较多的MRI及CT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仍然是CT检查(13/18,占72.22%)。结论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囊性肿瘤,CT检查时动脉期并不一定会出现显著强化,并可因伴有囊内出血而出现液-液平面。  相似文献   

4.
正肝副叶(accessory lobe of liver,ALL)是一种少见的肝脏先天性发育异常,一般无临床表现~([1])。ALL扭转可表现为慢性上腹部隐痛,术前诊断困难。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诊治1例ALL扭转致慢性腹痛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3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余"于2019-04-08入院。病人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加重,  相似文献   

5.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胰腺囊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8例胰腺囊腺癌病人的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结果: 8例病人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5例,体尾部3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4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1例,有2例行囊肿内引流及外引流术,平均随访12.4个月,未切除肿瘤病人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结论: 胰腺囊腺癌的诊断困难,了解其临床及术中特点有助于减少误诊,治疗方法以局部切除为好.  相似文献   

6.
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减少这种少见肿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58年4月~199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性肿瘤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体尾部10例,全胰1例。15例病人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获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0%。术前明确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者仅6例,其余9例术前被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或中、上腹肿块而行手术,其中7例术中被诊为囊性肿瘤而获相应的根治性切除,另2例被错误地进行了内引流术。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常被误诊,只要综合运用病史分析、影像学特点、囊液分析、术中活检等方法,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氟脱氧葡萄糖SPECT符合探测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SPECT符合探测(18F-fluorodeoxyglucose coincidence imaging,18F-FDG-CoDe)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0例临床怀疑胰腺肿瘤病人行常规影像检查(conventional imaging studies,CIS)及18F-FDG-CoDe检查,诊断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96.3%胰腺肿瘤病人18F-FDG-CoDe扫描阳性,而88.9%的胰腺肿瘤病人CIS检查为阳性结果。结论 18F-FDG-CoDe用于胰腺占位病灶术前诊断行之有效,可作为手术方法选择的可靠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学肿瘤指标CA19-9及CA125升高程度与胰腺导管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病理诊断为胰腺导管腺癌,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肿瘤可切除病人行手术44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按术中实际完成R0切除分为可切除组及不可切除组。对两组病人术前CA19-9及CA125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A19-9、CA125升高水平在可切除组与不可切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将直接胆红素34.2μmol/L病人的CA19-9校正后,两组间CA19-9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及受试者工作曲线后选择CA19-9(截断值=582.10 U/mL,校正后CA19-9截断值=449.70 U/mL)及CA125(截断值=41.45 U/mL)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术前肿瘤可切除性的预测指标。结论:胰腺导管腺癌术前血清CA19-9及CA125升高水平可作为肿瘤可切除性的辅助预测指标,高于截断值的病人可能无法施行R0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腺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04年1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例胰腺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6例病人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淋巴结清扫3例,其中2例术后未行放化疗,分别于术后2、61个月肿瘤复发死亡,另1例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个月发现肝转移,肝脏穿刺活检后行肝转移介入化疗栓塞(TACE);3例胰体尾肿瘤病人,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另外1例为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穿刺活检后行TACE治疗。病理学检查:瘤体平均直径为3.7 cm,肿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均以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混合为组织形态学表现,癌细胞周围侵袭性明显。经随访,6例病人均已死亡,平均生存期为23.3个月,均死于肿瘤复发和(或)肝转移。结论 胰腺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六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及胰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CA125、CA50、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将胰腺癌与肝脏恶性肿瘤、胃肠道恶性肿瘤、胆道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疾病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价值;同时与胰腺良性占位进行比较,分析肿瘤标志物在已明确的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绘制各肿瘤标志物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6种肿瘤标志物中,CA19-9、CA50和CA242水平在胰腺癌组均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肝脏恶性肿瘤组、胃肠道恶性肿瘤组和其他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CA125、CEA水平亦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P〈0.05)。CA19-9的敏感性为79.49%,阴性似然比为0.28,其AUC为0.925。结论:CA19-9、CA50和CA242对胰腺与非胰腺疾病鉴别有意义;CA19-9对胰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综合诊断能力较其他肿瘤标志物强,对胰腺恶性肿瘤与胆道恶性肿瘤鉴别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囊性肿瘤并不常见,但在胰腺外科中有重要意义。胰腺囊性肿瘤约占胰腺囊肿的10%~15%,其中囊腺癌占胰腺恶性肿瘤的1%、最常见的有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其他如囊性胰岛细胞瘤、囊性畸胎瘤、血管瘤、囊性绒癌等均极为罕见。如北京协和医院30年间仅收治胰腺囊性肿瘤20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5年间收治16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胰腺MANE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该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胰腺MANEC。术后患者顺利出院,20个月后复查CT提示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胰腺MANEC是非常罕见的肿瘤,常无典型的症状,最终需要病理确诊。预后至今不清楚,但是早期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总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正副神经节瘤是一种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自颅底至盆腔任何有副神经节的区域,但发生于胰腺的副神经节瘤少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胰腺副神经节瘤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42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3个月"于2014-9-10入院。查体:上腹部轻压痛,无其它阳性体征。既往无高血压、头痛及心悸病史。辅助检查: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7.4 mmol/L;血清肿瘤标记物:癌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简介病人女性,44岁。因"间歇性中下腹痛8 d"入院。查体:腹部柔软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CA19-9 8.09 k U/L,癌胚抗原(CEA)0.67μg/L,甲胎蛋白(AFP)600 U/L。彩色超声见胰体尾区一低回声团,大小约为102 mm×24 mm;磁共振(MRI)检查示胰体尾部后方肿瘤;胰腺三期增强CT示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图1)。临床诊断:胰体尾部占位  相似文献   

15.
正胰腺侵袭性纤维瘤(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是一种罕见交界性肿瘤,其治疗尚未达成共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内分泌乳腺外科收治1例胰腺AF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性,15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1周"于2017-01-03入院。入院1周前病人腹部受击。上腹部扪及一大小约10 cm×7 cm的包块。辅助检查:血清淀粉酶为18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腺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例胰腺间质瘤伴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病人入院后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术前诊断为胰腺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报告考虑胰腺癌肝转移可能性大,遂行胰腺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肝脏肿瘤行微波固化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胰腺间质瘤伴肝转移。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注射胸腺肽-α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腹部CT提示胰腺肿物较前未见明显变化,超声示肝脏毁损灶无变化,随访至今。结论 胰腺间质瘤非常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标记物多正常。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对于肿瘤细胞核分裂像数量>10个/50HPF的病人,存在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建议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第十四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09-06~08在天津市召开。会议将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热点和难点;(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3)慢性胰腺炎与器官保留手术;(4)胰腺良性肿瘤(囊实性肿瘤)的诊治;(5)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正>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涉及人的多个系统。常见肿瘤为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肾囊肿、肾细胞癌、胰腺囊肿、胰腺癌、嗜铬细胞瘤、上皮样囊腺瘤及附睾肿瘤等[1-3]。VHL综合征发病率为1/36 000~1/45500[4-5],不同家族及同一家族不同患病个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发生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08-17~19在天津市万丽天津宾馆召开。会议将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热点和难点;(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3)慢性胰腺炎与器官保留手术;(4)胰腺良性肿瘤(囊实性肿瘤)的诊治;(5)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治。  相似文献   

20.
肝癌合并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肝脏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不断提高,同时发现肝脏还可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肿瘤,如肝癌合并血管瘤、肝癌合并肝囊肿、肝血管瘤合并局灶性增生等。由于这些病例较少见,临床上往往仅对表现明显的一种肿瘤作出诊断,而遗漏了另一种肿瘤的诊断,尤其是肝癌病人一旦诊断被忽视,则延误了治疗。因此提高肝脏多种性质肿瘤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院1989年至1996年共收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肝血管瘤病人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例中男性8例,女性及例,平均年龄42.8岁,病人均有乙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