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Viatorr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采用Viatorr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Viatorr覆膜支架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复查上腹部CT,以评价TIPS疗效。结果对8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均采用直径8mm、覆膜段长度50~80mm的Viatorr覆膜支架建立肝内分流道。对其中1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于门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E-Luminexx裸支架1枚;1例患者因肝静脉端狭窄于肝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Fluency覆膜支架1枚。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08(29.32,40.22)]mmHg降为[23.31(21.43,26.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2)。术后随访1.1~7.7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均未再发生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术后2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术后1~7.7个月复查示所有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结论对国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luency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主干癌栓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其中9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出血,另2例为顽固性腹腔积液。TIPS术中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建立肝内门腔分流道。测量支架置入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随访1~18个月,分析疗效。结果 11例TIPS术均获成功,共置入21枚覆膜支架,直径8mm支架20枚,7mm支架1枚,支架长度4~8cm。平均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2.00±4.12)mmHg降至(11.82±3.09)mmHg(t=10.76,P0.001)。6例在术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经口服乳果糖等内科处理后症状消失。9例急性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停止,另2例顽固性腹腔积液患者术后腹腔积液明显减少。随访期间,超声提示支架血流通畅,无复发。9例因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14个月死亡[平均(5.67±4.00)个月];另2例分别随访16及18个月仍存活。结论对门静脉主干癌栓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覆膜支架行TIPS术是可行的,可有效控制近期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Viatorr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裸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分流道通畅率及肝性脑发病率。方法: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本中心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接受TIPS治疗的病人中,使用Viatorr支架46例,覆膜支架联合裸支架79例。对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及肝性脑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Viatorr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裸支架两组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Viatorr支架组分流道通畅率97.8%,覆膜支架联合裸支架组分流道通畅率83.5%。Viatorr支架组肝性脑病发病率4.3%,覆膜支架联合裸支架组肝性脑病发病率11.4%。结论:TIPS使用Viatorr支架,可明显提高分流道近期通畅率,在肝性脑病发病率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8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前均经B超及CT等影像学证实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有完全或部分闭塞,对其行TIPS治疗,并评价疗效。结果对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TIPS术,1例失败,6例为先经皮穿刺右肝门静脉分支,建立经门静脉右支至主干通道,并行球囊扩张成形治疗。其中4例经常规TIPS途径由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2例由门静脉右支穿刺右肝静脉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1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失败,改由常规TIPS途径穿刺门静脉左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72±8.35)mmHg降低至术后的(21.43±7.64)mmHg;1例在术后6个月发现分流道狭窄,再次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1例术后5个月再发黑便,复查提示分流道堵塞,并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放弃进一步治疗。另5例在12个月随访中分流道通畅,未再发消化道出血。结论 TIPS是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已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临床近期疗效十分显著.近十年来,国外采用Viatorr覆膜支架取代裸支架,用于肝内分流道的建立,成功解决了分流道狭窄和阻塞,显著提高了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1].我们采用覆膜支架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并对1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治疗,通过超声、CT血管成像(CTA)和直接门静脉造影研究了覆膜支架对肝内分流道通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肝静脉和门静脉成像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大量腹水的28例肝硬化患者接受双源CT门静脉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技术判断肝静脉及门静脉的显示情况、分支走行及二者的关系。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源CT肝静脉和门静脉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肝静脉1~3级以上分支及门静脉的解剖变异,MIP、MPR及VR重建图像可以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并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双源CT门静脉成像有助于TIPS术前定位。结论双源CT门静脉成像是无创性检查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可靠方法 ,为TIPS术前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研究覆膜支架移植物和裸支架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覆膜支架移植物行r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0例(A组),同期采用裸支架行TIPS治疗30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血流变化及l临床疗效.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出血和肝性脑病,各出现分流道急性阻塞1例.A组术后随访(6.2±3.9)个月,B组术后随访(8.3±4.4)个月,A组和B组的再出血率、分流道阻塞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和20.0%、0和30.0%、16.7%和20.0%、0和13.3%,A组再出血率、分流道阻塞率和病死率低于B组(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无差异(P>0.05).A组门静脉压力、门体压力梯度下降程度、门静脉血流增快程度、分流道血流速率高于B组(P<0.05),两组肝功能、血氨及MELD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 覆膜支架移植物能显著提高分流道通畅率,降低出血复发率,提高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是慢性肝病、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所导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30%~50%,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物、内镜治疗以及肝移植已被接受为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西方国家,伴有显著肝功能障碍(如Child B、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经药物和内镜治疗后接受肝移植。急性出血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控制出血,等待供肝。近年来国内肝移植手术已在很多医院大规模开展,仅2005年全国就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是指经颈静脉途径插管至肝静脉,穿刺肝实质进入门静脉并在肝实质中放置支架以实现分流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自1989年Richter等[1-2]首次利用TIPS成功治疗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以来,TIPS在临床得以逐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CT门静脉成像(CTPV)用于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PH)的价值。方法 纳入267例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PH患者,分析其治疗前CTPV资料,观察肝内有无肿瘤、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相对空间位置、门静脉通畅度,曲张静脉分型、程度及有无异常分流道等。结果 在267例中,23例合并肝脏肿瘤,79例存在门静脉血栓,1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分叉部、左支、右支裸露者占比分别为13.11%(35/267)、5.62%(15/267)及2.25%(6/267),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2.83±9.56) mm,前后距离为(28.23±10.06) mm。术前增强CT及CTPV显示227例胃左静脉曲张、111例胃后/胃短静脉曲张及72例自发性门体静脉分流,其与术中DSA的一致率分别为98.24%(223/227)、85.59%(95/111)及100%(72/72)。264例TIPS成功(264/267,98.88%),对其中58例采用辅助手段穿刺门静脉成功。结论 CTPV对于指导实施TIPS治疗PH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门静脉穿刺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较常规TIPS方法的优越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采用TIPS技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其中15例采用常规TIPS技术,2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技术.结果 改良TIPS组与常规TIPS组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83.69±56.77 vs 140.32±43.56)、手术开始至胃冠状静脉封堵时间显著缩短(130.81±66.39 vs 12.53±13.18)、穿刺针数显著减少(7.57±3.14 vs 4.16±2.73)、改良TIPS组手术成功率100%,常规TIPS组手术成功率80%,两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造影,可标识定位指导TIPS操作,并可在第一时间封堵胃冠状静脉出血,提高了TIPS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行性优于常规TIPS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手术方式与血栓形成部位及发生率的关系,探讨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7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脾切除+断流手术25例,选择性断流术15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断流的联合手术32例,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况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①术前在有无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两组问各项凝血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唯门静脉血流速度在血栓组较无血栓组显著减慢(P〈0.05)。②术后有无血栓形成的两组间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差异,D-二聚体均较正常值为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行断流术的25例患者,在术后2周和2个月时,血栓形成率可达100%,主要为脾静脉血栓,其中12例(48%)合并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血栓。④选择性断流术后以脾静脉血栓为主,部分可向门静脉主干或分支蔓延,将胃冠状静脉一食管旁静脉闭塞;部分患者仅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胃冠状静脉-食管旁静脉,门静脉主干、分支及脾静脉均闭塞。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后2个月时血栓形成率最高(75%),至6个月时下降至41%,为3组中最低(P〈0.01)。主要为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血栓,除1例外,肠系膜上静脐-脾静脉-吻合口血流通畅。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术前、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改变无明显关系。无论何种手术,术后门静脉系统均有血栓形成可能,术式不同其血栓发生的部位可不同,血栓形成主要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联合手术后,虽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内可有血栓形成,但吻合口通畅,基本上无术后再出血,且肝性脑病发生率低、易被处理,应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Interlock可控弹簧圈限制分流道血流对TIPS术后难治性肝性脑病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5例TIPS术后难治性肝性脑病患者以Interlock可控弹簧圈限制分流道血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共用7枚可控弹簧圈,其中10 mm×25 cm 3枚,15 mm×25 cm 1枚,10 mm×40 cm 3枚。限流术后配合内科对症治疗,1例患者明显好转,未出现肝性脑病症状;2例限流后2个月内仍反复发生肝性脑病,予以再次弹簧圈限流后症状消失;2例限流术后半个月出现腹胀、腹腔积液等门静脉高压症状,选用8 mm×60 mm球囊扩张原支架分流道处弹簧圈,植入8 mm×60 mm镍钛合金裸支架,之后未再出现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状。结论 以可控弹簧圈限制分流道血流治疗TIPS术后难治性肝性脑病(5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像融合技术引导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对其中18例以影像融合技术引导穿刺门静脉(融合组),融合术前门静脉增强CT图像和术中腹部Xper-CT图像后,重建3D门静脉图像作为3D路径图,以之引导穿刺;对23例于常规DSA引导下进行穿刺(常规组)。对比组间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测量并比较融合3D路径图与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中的门静脉主干纵向和横向误差。结果 2组均经由肝静脉成功穿刺门静脉左支并成功施行TIPS,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融合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均0.01)。3D路径图与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之间的门静脉纵向误差为0~9 mm(中位误差2.35 mm),横向误差0~9 mm(中位误差1.50 mm)。融合组18例中,10例(10/18,55.56%)门静脉纵向误差小,5例(5/18,27.78%)纵向误差一般,3例(3/18,16.67%)纵向误差较大;13例(13/18,72.22%)门静脉横向误差小,4例(4/18,22.22%)横向误差一般,1例(1/18,5.56%)横向误差较大。结论影像融合技术引导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 (TIPS) are indicated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for treatment of variceal bleeding or refractory ascites. Additionally implantation of stents may lead to stent dislocation or thrombosis in up to 20 % of case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stent dislo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ubsequen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is rare regarding the literature. We report on a patient suffering from ethyltoxic liver cirrhosis in which OLT was technically complicated by a thrombosed TIPS stent, dislocated in the portal vein. This stent was implanted prior to OLT due to refractory ascites and partial portal vein thrombosis. We conclude that TIPS stent insertion, especially in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should only be performed by radiologists in centers with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导引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肝硬化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中47例(病例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并导引TIPS联合PTVE,对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IPS路径联合PTVE。比较2组分流道穿刺次数及时长、PTVE完成时长及手术总时长等指标,分别比较2组手术前后肝脏血管情况。记录2组并发症。结果病例组分流道穿刺次数和时长、手术总时长及术中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流道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PTVE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均缩小;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下腔静脉流速均加快,肝动脉流速均减低、RI均增高(P均0.05)。病例组无复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对照组3例(3/35,8.57%)复发消化道出血(t=3.15,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导引TIPS及PTVE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复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