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5年来作者等对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病人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及空肠造瘘的同时,行逆行性胸胃减压术5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改良术式减低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常用的食管重建术式,其特点是增加了食管切除长度,减少了食管残端癌导致的局部复发,但其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1994年以来我们用改良术式为320例病人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无1例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4至1998年行食管癌切除760例中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改良术式者320例。其中男223例,女97例;中位年龄56.7岁。食管癌发生于胸上段者161例,胸中段137例、胸下段21例,胸中、下段双位癌1例。…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胸胃瘘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瘘口直径小于1cm,行瘘口修补术;1例因胸胃大片坏死,先行胸胃大部切除加食管旷置术,并行空肠造瘘,后分期行结肠代食管术。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出现声嘶、肺部感染各1例。随访10个月至4年,患者均可进普通饮食。1例饱食后胸胃淤滞排空不畅,口服胃动力药可使症状缓解。结论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发生胸胃瘘包括胃壁穿孔和坏死.再次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治疗体会吴华民自1987年9月~1992年6月共施行食管胃吻合术161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发生率8.0%。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48~74岁。颈部瘘4例,均经换药或加空肠造瘘治愈。胸腔瘘9例,其中5例常规行胸腔...  相似文献   

5.
1994年7月和1996年5月我们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颈部食管成形术治疗颈段食管瘢痕狭窄2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1 女,37岁。1994年6月上段食管巨大平滑肌瘤切除、右颈部食管胃底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严重狭窄,多次食管扩张均失败。同年7月行右胸锁乳突肌肌皮瓣颈段食管成形术,成形段长5cm。例2 女,29岁。1990年3月食管及胃化学灼伤,先后作过幽门成形术及胃造瘘术、左颈部食管胃底吻合术,术后颈部切口感染,出现吻合口瘘及狭窄。1996年5月行胸锁乳突肌肌皮瓣颈段食管成形术,成形段…  相似文献   

6.
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食管不同手术入路中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直线型缝合器纵向缝合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使吻合口后壁延长至3 cm以上,应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吻合口前壁,完成食管胃侧侧吻合12例。术后随访观察进食情况,纤维胃镜、造影评估吻合口内径。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食管胃吻合术,胸内吻合10例(83.3%),颈部吻合2例(16.7%)。经左胸切口行食管胃弓下吻合6例,经左胸切口行食管胃弓上吻合2例,经腹部正中切口、右胸切口行食管胃胸顶吻合2例,经三切口行食管胃颈部吻合2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切缘无癌残留,但发生腹部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1~18个月,进食通畅,行胃镜检查4例,造影检查8例,吻合口直径平均1.5(1.4~1.7)cm,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通过增加吻合口内径、改变吻合口位置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是替代传统管型吻合器吻合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右胸中段食管癌切除胃胸膜顶固定食管胃吻合术马春山段振泉李安富孙强为减少胸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我院1988年4月~1994年7月,采用经右胸行中段食管癌切除,胃胸膜顶固定食管胃吻合的方法。共治疗4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狭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狭窄的方法马长华,宋玉忱,王增林1984年2月~1991年12月间,以带蒂壁层胸膜瓣包盖食管胃吻合口,取代胃壁套入或围包法,共行手术8l例,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1例,男55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吻合器在食管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1980年至1993年应用吻合器施行食管胃吻合术186例,其中经胸顶行颈根部吻合1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91例,主动脉弓下吻合77例。术后吻合口痰4例(2.1%),吻合口狭窄5例(2.7%)。作者认为由于吻合器吻合可靠,可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而将吻合器的平行吻合变成近似对端吻合有利于减少吻合口狭窄;对需行颈部吻合者利用吻合器经胸顶行颈根部吻合有它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两种胃腔减压方式的效果。方法安阳市肿瘤医院2011-08—2017-10间行食管癌手术1248例。其中左胸左颈手术636例,McKeown手术396例,全腔镜食管癌手术198例,食管拔脱术18例。术后均给予胃腔减压。常规组(729例)将胃管经鼻置入近胃窦部,对照组(519例)应用改制胃管经鼻行全胸胃减压。比较2组吻合口颈部瘘、纵隔瘘、胸内瘘发生率及瘘愈合时间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吻合口颈部瘘、纵隔瘘、胸内瘘发生率及瘘愈合时间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食管癌术后应用全胸胃减压较常规胃肠减压,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自制鼻胃肠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7例自制鼻胃肠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 7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均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术后并发症患者,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一次性无菌、无毒、无热源硅胶鼻胃肠管行胃减压及十二指肠或高位空肠营养。结果 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 自制鼻胃肠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效果确切、满意,有一定临床价值,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胃液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设计“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 将1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16例切开胃壁浆肌层与食管下端等宽,游离黏膜及黏膜下层形成指套状凸起,在其顶部切口与食管下端吻合,最后把浆肌层切缘上提缝合至食管外膜包埋吻合口;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单层食管胃吻合术。术后14天、1、3、6和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或纤维胃镜检查。结果 实验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胃液食管反流4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不同程度胃液食管反流60例。结论 “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是一种具有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较好的抗胃液食管反流作用,且符合生理的食管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治疗高位食管癌的标准术式所存在的问题,总结1995年1月至1996年9月我们采用的新术式和结果。全组185例,病变位于胸上段(35)或高位胸中段(150),食管切除后以文中所述方式在颈部重建食管。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13例(7%),喉返神经损伤2例(1%)。认为本术式符合肿瘤根治原则,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术式,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方法预防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0月98例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行“围巾式”食管-胃吻合病例的临床结果.98例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42~83岁,中位年龄65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78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癌15例,贲门及胃底部间质瘤5例.术后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7%,随访时间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 98例中,1例术后发生残胃断口处吻合口瘘,其余97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例.5例(5.1%)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球囊扩张后缓解,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围巾式”食管-胃吻合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全脱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1月至1997年4月我们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食管胃胸内吻合1878例,发生吻合口瘘56例,发生率为2.98%,其中吻合口全脱开7例,发生率为0.37%,加之同期收治外院转来胸内吻合口全脱开4例,共1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重建食管。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6.
自1988年至1993年我科对60例食管与贲门癌病人,采用食管瓣成一菜一食管胃套接法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后行颈部吻合9例,弓上吻合23例,弓下吻合28例,术后无吻合口瘘,随访中我吻合口狭窄病例,并就此术式对防止吻合口瘘,狭窄及术后胃内容物返流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及胸胃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2月间1369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重建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6.24%。胸内吻合口及胃瘘发生率为2.0%,死亡率28.0%;前6年和近7年相比,胸内瘘的发生率为3.33%对1.46%(P=0.031)。胸内机械吻合瘘的发生率为0.51%。结论吻合口瘘及胸胃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用机械吻合、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术期管理是预防瘘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经验。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50例,按手术先后分成A、B两组。A组行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共425例,男287例,女138例;年龄(58.2±11.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7例,食管中段癌346例,食管下段癌52例。B组行全胃代食管手术,共425例,男298例,女127例;年龄(58.5±12.8)岁,其中食管上段癌33例,食管中段癌338例,食管下段癌5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A、B两组手术时间[(175.0±12.8)min vs.(171.0±10.5)min,t=1.702,P>0.05]和术后住院时间[(16.0±8.5)dvs.(16.3±8.8)d,t=1.77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无失访,A组吻合口瘘(χ2=5.550,P<0.05),反流性食管炎(χ2=9.150,P<0.05),胸胃综合征(χ2=10.500,P<0.05)等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05)。结论在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手术中,管状胃代食管更符合生理解剖要求,降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切除术后不同重建途径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了解食管癌切除术后经不同径路重建,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后,经胸骨后胃代食管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1105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229例经左胸行胸内吻合(A组),716例经右胸食管床胃代食管行颈部吻合(B组),160例予以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经胸骨后行颈部吻合(C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径路的3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情况。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A组5/229(2.2%)、B组85/716(11.9%)、C组31/160(19.4%),C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1和P<0.05)。比较C组不同重建方式吻合口瘘发生率显示,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22.2%与11.6%,P=0.133)、全胃重建与管状胃重建(25%与15.6%,P=0.146)间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至术后7d,吻合口瘘发生率由23.3%降至9.1%(P<0.05)。结论胸骨后胃代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前纵隔内的胃体受压、冲击吻合口所致;通过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能有效减少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为降低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应用深浅间隔进针哈合法或附加大网膜覆盖术,连续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584例,无吻合口瘘。说明此法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及胸胃穿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