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50例中医辨证为慢性脾肾气虚湿浊证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钾(K)、血磷(P~(3-))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各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升清降浊胶囊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血肌酐,提高e GFR,达到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古方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兼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口服黑地黄丸,对照组口服肾康宁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56%,显著优于对照组63.39%(P<0.01),失代偿期患者更突出;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UN、CO2—CP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黑地黄丸是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兼湿浊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分期逆转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肾俞穴物理透药,疗程8周。观察主要症状积分变化,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腰酸、腰痛、泡沫尿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 05),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均改善,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 0. 05),组间比较差异(P 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改善(P 0. 05),组间比较差异(P 0. 05);两组间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变化(P0. 05)。临床综合有效率:治疗组为91. 12%,对照组为76. 67%,且治疗组平均有效率、显效率、分期逆转率和平均起效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具有显著逆转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的分期,加速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减抵挡汤治疗慢性肾衰竭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 (CRF)相当于中医肾风、水肿、癃闭、关格等病证 ,众多中医文献认为其发病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外因多为六邪、皮肤疮毒、肾毒性药物 ,侵犯肾脏 ,肾病既久 ,失治误治 ,致使肾脏功能日益减退 ,内因主要为肾气不足 ,肾病及脾波及胃、心、肝诸脏。脏腑气化失调 ,升清降浊的功能破坏 ,因而造成水停、湿浊、瘀血留滞、浊毒内生。形成因虚致实 ,虚中夹实的复杂临床证候。其中血行瘀滞———久病入络而络阴血瘀是CRF的病机表现之一。故笔者选择CRF(中早期 )患者为治疗对象 ,结合现代CRF的分期标准 ,对 80例氮质血症与CRF早期患者 ,…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CRF)的中医临床证候以脾肾阳虚,水毒湿浊,脉络瘀阻证最为多见。笔者多年来采用温肾健脾泄浊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CRFⅠ-Ⅲ期的早期患者,疗效更为显著。表明温肾健脾泄浊方治疗CRF有抑制和延缓其进展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现谈一点体会,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脂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56位均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大于3个月以上患者,由腹膜透析中心专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56例患者中,本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其次为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兼证以湿浊证居多,其次为瘀血证、湿热证、风动证和热毒证。在本证及兼证中各证型间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肌酐(creatinine,Cr)、总KT/V、总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 0. 05)。在本证中TG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阴阳两虚证,TG异常水平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P=0. 00,P 0. 05);在兼证中TC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湿热证、瘀血证、风动证、热毒证,TC异常水平主要表现为湿浊证(P=0. 000,P 0. 05),LDL-C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湿浊证、湿热证、风动证,LDL-C异常水平主要表现为瘀血证(P=0. 001,P 0. 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气虚证、湿浊证为主,且TG、TC、LDL-C水平正常与否与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血klotho蛋白、FGF23水平的关系,探究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规律。方法:29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分组,按照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klotho蛋白、FGF23水平等指标,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CIMT增厚组在本虚证型中以脾肾气虚最多(50.3%),依次为脾肾阳虚证(17.4%),气阴两虚证(16.1%),肝肾阴虚证(9.3%),阴阳两虚最少(6.8%),与CIMT正常组对应的证型分布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增厚组在邪实证以湿浊证最多(36.6%),依次为血瘀证(33.5%),水气证(13%),湿热证(9.9%),浊毒证最少(6.8%),与CIMT正常组对应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增厚组血klotho蛋白明显较CIMT正常组降低,FGF23水平较CIMT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虚证型中脾肾气虚组血klotho蛋白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FGF23水平明显升高(P0.05),邪实证中湿浊组及血瘀组分别与其他组比较FGF23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FGF23和Hs CRP、伴发糖尿病、脾肾气虚证、血瘀证、湿浊证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硬化与血klotho蛋白、FGF23水平密切相关,在脾肾气虚证、湿浊证、血瘀证表现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益肾化瘀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脾肾气虚,瘀浊阻滞型CRF患者随机分为益肾化瘀泄浊汤组(治疗组)30例,尿毒清颗粒剂组(对照组)30例.观察CR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探讨IL-13在CRF病程中的作用、意义及与肾功能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RF患者血清IL-13水平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益肾化瘀泄浊汤组可明显改善CRF血清IL-13水平,其血清IL-13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尿毒清颗粒剂组(P<0.01).益肾化瘀泄浊汤可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提高Ccr水平,可明显改善肾功能(P<0.01).结论:(1)CRF患者血清IL-13升高,可能是体内部分免疫活化的反映;(2)益肾化瘀泄浊汤具有疗效确切及副作用少等优势,并能降低CRF患者血清IL-13水平,可能是其获得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逐渐下降及进行性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全身多系统生理功能紊乱等临床综合征[1],现代医学主要以减缓肾衰竭发展进程为主要目标,但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治疗。慢性肾衰竭在中医归属于“水肿”、“关格”、“癃闭”、“溺毒”、“肾衰”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2],黄春林教授从浊毒证出发,以“补益脾肾、通腑泻浊、疏通肾脉”为法辨治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临证经验及用药特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较多,病情较复杂,根据慢性肾衰竭分期,或补脾益肾以扶正,或化湿泻浊以祛邪,或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其中调理脾胃是重要治法,调理脾胃可使胃纳脾运,气血生化有源,湿浊毒邪可降.通过学习〈张琪肾病医案精选〉和张琪教授的其他著作,认为在辨证确定脾胃失调为主的基础上,辨舌苔是调理脾胃的重要依据.半夏泻心汤、甘露饮、六君子汤是临床常用的三方,如何辨证应用三方,其辨舌苔是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变化,分析影响证型的相关因素,为中医药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共96例PD患者,记录病史、症状体征与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一患者当中医证型发生变化时进行连续性观察,并观察中医证型与透析龄、临床合并症及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证型分布: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分别占43.8%、26.0%,标实证依次为湿浊证、血瘀证、风动证、湿热证、水气证,以湿浊、瘀血证多见;(2)证型的变化:血瘀、湿热、湿浊等标实证可随病情发生变化;(3)证型与透析龄的关系:透析龄<24个月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证与湿浊证多见,透析龄≥24个月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血瘀、风动证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5);(4)证型与临床合并症的关系:发生腹膜炎与非腹膜炎时比较湿热证增多,脾肾阳虚证减少,发生容量超负荷与非容量超负荷时比较水气证明显增多,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本虚证中阴阳两虚、脾肾阳虚证患者血Hb明显下降,血CRP升高,阴阳两虚证血Alb下降,脾肾阳虚证血iPTH升高,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血TG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实证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的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与脾肾阳虚证为多,标实证主要为湿浊、血瘀证,透析龄、临床合并证及某些实验室指标是影响中医证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各证型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中药在改善血透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7年03月~09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40例患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各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中医虚证与性别、年龄、透析龄及Hb、ALB、Scr、Ca、P、PTH、CRP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440例MHD患者本虚证中以脾肾气虚证居多,其次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及气阴两虚证患者接近,阴阳两虚证患者最少;标实证中以瘀血证居多,其次是湿浊证及湿热证,热毒证及风动证较为少见。(2)脾肾气虚和脾肾阳虚患者合并湿浊证、湿热证、血瘀证者居多;肝肾阴虚患者合并湿热证者居多(P0.05);气阴两虚,阳阳两虚合并瘀血证者居多;风动证、热毒证仅见于肝肾阴虚及阴阳两虚患者。结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MHD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医虚型与性别,血红蛋白,白蛋白,钙,C反应蛋白及Kt/V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透析龄、年龄、磷、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温肾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脂质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肾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脂质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RF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G、ApoB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C、ApoA1、ApoA1/ApoB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改善肾功能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肾泄浊汤能够调节CRF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和改善肾功能,该方对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CR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是因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导致毒素不能排出体外,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代谢紊乱等肾功能失常及机体各系统受累,进而危及生命[1,2]。本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根据本病以脾肾气虚多见、水饮、湿毒、瘀血并见的特点,以补脾益肾、养血活血、化浊通腑为主要组方原则,运用中药复方制剂降浊解毒胶囊,从2003年2月~2008年5月共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临床疗效明显,并与海昆肾喜胶囊对照组1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er,CRF)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心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调研,选取90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心脏彩超相关的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证型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的比例分别为:脾肾气虚证(30%)、脾肾阳虚证(27.8%)、气阴两虚证(21%)、肝肾阴虚证(15.6%)、阴阳两虚证(5.6%)。Tei指数水平在各证型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水平除脾肾阳虚组和肝肾阴虚组之间P〉0.05外,其余各证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各证型组的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与室间隔厚度的相关系数r=0.53。结论:提示CRF患者在本病初期多为脾肾气虚;心脏在CRF早期已受累及;Tei指数与室间隔厚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初步作为判断CRF中医证型及转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血肾灵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观察生血肾灵对慢性肾衰竭 (CRF)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用 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用 4/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CRF模型。治疗组给予生血肾灵 ,连续 2个月。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 (FN) ,根据染色程度做半定量分析。在光镜下根据肾小球的病理改变程度进行分级 ,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治疗组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和FN的沉积显著少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 ) ,肾小球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 ,血肌酐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生血肾灵能够抑制CRF大鼠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和FN的沉积 ,减缓肾小球的硬化和肾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在延缓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RF)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以血清肌酐(Scr)在133~707μmol/L且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的CR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加西医基础治疗为中医治疗组(30例),以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为对照组(30例),通过2年的随访观察,主要以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延缓CRF进展的疗效。结果:(1)肾功能进展情况:治疗24个月时中医治疗组Scr水平下降,Ccr水平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12、24个月时Hb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4个月后中医治疗组出现终点事件3例(10.00%),对照组为5例(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延缓脾肾阳虚型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方法:对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不良程度:本虚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虚证最多,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湿浊证最多,其次为瘀血证,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湿热、瘀血、风动证比例逐渐增加。透析充分性与中医证型:本虚证中,Kt/V﹥1.7,脾肾气虚证出现率最高,随着Kt/V值降低,脾肾气虚证比例明显减少,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中,Kt/V﹥1.7,湿浊证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瘀血证、湿热证,随着Kt/V值降低,湿浊证、瘀血证患者比例明显减少,湿热证、风动证比例明显增加。结论:P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浊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阳救逆降浊汤辅助肾康注射液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肾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救逆降浊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cy、β_2-MG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Hcy、β_2-MG、血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清除率(Ccr)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阳救逆降浊汤辅助肾康注射液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Hcy、β2-MG水平,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9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肾七方及中药大黄灌肠汤保留灌肠,14 d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为一般治疗.两组均加用及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48%,显著优于对照组54.76%.结论:肾七方加大黄灌肠联合治疗CRF疗效明显,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