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黄宏兴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探讨与继承黄宏兴教授治疗POP的辨治思想与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黄宏兴教授门诊的POP病历,建立处方用药数据库,分别进行纳入中药频次统计、药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0首,涉及药物54味,分析得到高频用药包括甘草、半枫荷、黄芪、救必应、丹参、续断、杜仲等16味,纳入的中药多属温性药,多具甘、苦或辛味,归于肝经、肾经、脾经居多。另获取常用药物组合20组,挖掘新方8首。结论黄宏兴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POP,依据理论为,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论、肝肾同源论与血瘀论,把握骨痿的病因病机,结合岭南中医药的特色,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治则处方选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胆囊癌和胆管癌的组方规律,探讨中医药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肿瘤中药处方数据库中2011年1月—2014年12月胆囊癌与胆管癌典型中药处方153首,29例病人,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取最小支持度为0.3,最小置信度为0.5开展研究,分析方剂配伍规律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选取同期接受支持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所使用的151种中药中,高频药物分别为黄芪、白花蛇舌草、白术;常用五类治法治则所代表药对分别为"党参-茯苓-白术"、"茯苓-远志-白术""熟地-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黄芪-白术"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处方与非处方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5.86%和40.4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生存率分别为82.8%和67.0%,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1.02)。结论:治疗晚期胆囊癌与胆管癌的中药处方以补益为主,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检索CNKI 数据库中近30 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数据分析方法,挖掘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410 篇文献,符合条件处方600 首,涉及233 味中药。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 60 的药物得到33 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8 个,新处方14 个;药物主归肝、心、脾经,性味分别以温、寒、平和苦、辛、甘为主。结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立足于“血瘀”病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辅以清热、补虚、温通、息风止痉、止痛、托毒生肌、燥湿、通络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灵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深入分析王树声教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用药经验,挖掘其核心经验 方组成和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教授门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治疗验方304 首,将方药信息录入系统,采用药物频次统计、 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304 首处方中涉及中药97 味,用药频次超过100 次的有14 味。所用药物药性多寒、温、平,药味多甘、苦,主归肝、肾、脾经;共得出25 组核心组合和9 首新处方。结论:王教授治疗 上尿路结石以益气固本、清热通淋为主,用药的关键在于“扶正固本”的把握和“祛邪通淋”的权衡,为临证用药和新方 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药熏洗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熏洗治疗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抽取河南省骨科医院201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电子病历信息,建立熏洗处方数据库,采用R软件分析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药物、证-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 熏洗方常用中药有透骨草(80.04%)、伸筋草(80.04%)、花椒(78.56%)、川芎(73.25%)、川乌(73.25%);熏洗方以温性药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肾、脾三经;关联分析可知,“透骨草 → 伸筋草”“(透骨草,花椒)→ 伸筋草”为最常用配伍组合;“脾肾气虚证 → 淫羊藿”“肝肾阴虚证 → 牛膝”“气滞血瘀证 → 红花”等为证-药关联分析的代表性规则;基于兴趣度挖掘的配伍组合是“红花”与“海桐皮”。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药熏洗方治法为“祛风湿以通经络、活血以止痛、兼顾补肝肾”。透骨草、伸筋草、淫羊藿等为核心的“骨松”组方有舒筋活络、益肾壮骨之功;红花、海桐皮、苏木等为核心的“软伤”组方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之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于秀辰教授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促进其学术思想的传承。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09月—2022年06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并经于秀辰教授开具处方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数据挖掘系统,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医案125例,方剂125首,涉及中药130味,常用药物为黄芪、白术、伸筋草、虎杖、三棱、莪术、清半夏、决明子等,常用药对为黄芪-党参-茯苓-白术、三棱-莪术、决明子-清半夏、虎杖-伸筋草,核心处方药物包括黄芪、党参、茯苓、白术、三棱、莪术、清半夏、决明子、虎杖、伸筋草、柴胡、升麻、知母、白芍、山萸肉。结论:于教授认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核心病机为气虚,治疗时以益气为主,血瘀与痰浊共治,标本兼顾,肝脾同调,共奏益气活血化浊之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及专利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http://epub.sipo.gov.cn)1985年9月—2022年7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专利复方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用药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提取核心处方,再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Uniprot等数据库对核心处方药物进行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和标准化,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在Gene Cards疾病基因数据库平台获取疾病靶点,取得核心处方与疾病共同靶点;最后利用R语言对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72项,涉及药物317味,最常用的药物为陈皮、白芍、白术、甘草、防风等,常用药物类别主要有清热解毒药、燥湿化痰药、行气止痛药、理气健脾药、柔肝止痛药等,药物四气统计以温性、平性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辛、苦味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肺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最常用的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方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治疗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设定筛选条件,筛选有效中药处方,并对方药名称进行规范,应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对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及系统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文献共127篇,共涉中药160味,药物出现总频次1 459次。共提取出药物组合公因子10个,采用组间联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共得到5类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的核心用药组合为12组。结论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血瘀型骨质疏松症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肾有关,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中应当把握以肾虚为要,以瘀实为次,补虚为先、攻邪为次;同时兼顾肝脾,重视补气及行气药物的应用,气血并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寻常痤疮中医药外治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Wang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20年间所报道的寻常痤疮外治方药相关文献,利用 Excel 建立方药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剂和中药名称的规范,应用SPSS22.0、SPSS Modeler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29篇,所含方剂163首,共有药物179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为主;累计频数1 193次,其中32味高频药物频次占总比65%,高频药物可分为4个聚类方,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得出1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后以丹参→黄连的支持度最高,达19.53%。结论:寻常痤疮从血分辨证论治,中医外治原则以清热解表、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辅以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近20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位、处方进行筛选、整理后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对病位经行频次分析,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266篇,统计后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以肾为常见,得出频数大于35的中药共20种,系统聚类分析归为6类,关联规律分析得到12组核心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骨质疏松病位主要在肝、肾、脾,辨证多属于肝肾亏损,脾虚血瘀为主。因此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以温补肝肾为主,辅以健脾活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肾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药治疗193例肾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案资料,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规则分析中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药对等。结果共搜集处方582首,含药255味。有茯苓、白术、黄芪、泽泻、生地、桂枝应用频次超过40%;温性药92味,甘味药156味,入肝经药123味。复杂网络图显示茯苓、红花、黄芪、泽泻、白术、桂枝、陈皮、柴胡为核心药物。中药药对关联规则显示地黄-牡丹皮、茯苓-山药、白术-陈皮、山药等为常用药对。结论初步总结通过寒温并用、补泻兼顾、以甘味为主的补肾健脾活血中药治疗肾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0)归纳分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汇总CNKI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相关文献,筛选并构建相应的方剂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剂中的中药频次、功效及性味归经分布等进行统计,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剂495首,涉及中药297味。得到核心组合28个,新处方14首。结论: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以扶正祛邪、祛风止痒、活血凉血等中药为主,进一步揭示其处方规律,可为临床辨证论治过敏性皮肤病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上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进行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剂168首,涉及中药135味;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并演化得到新处方10张。结论 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剂以补肾强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补血益气为主,为中医药临床靶向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肛瘘术后中药口服用药规律。方法:以“肛瘘术后、中药口服、中药复方、创面修复”为关键词,设置时限为1990-2020年,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文献,采用频次统计、分层聚类、关联规则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肛瘘术后高频口服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文献112篇,涉及处方112首、药物173味,总计频次1 483次,高频药物30味;药物功效以补益气血类、清热利湿类和活血止痛类为主;药性方面,四气中寒、温、平最多,五味中苦、甘、辛最多,归经中归肝、胃、肺、脾经为主。基于关联规则得到常用核心中药组合17个。结论:肛瘘术后口服中药,总以“扶正祛邪”为治则,以“补益气血”“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为治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刘秀萍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刘秀萍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处方115个,以Excel表形式建立数据库。通过WPS Office 11.1软件进行中药频次、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录入115个处方,包括128味中药,频数超过100的5味较高频药物为黄芪、白茅根、芦根、水蛭、三七;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以甘、苦、辛居多,以肝、脾、肺归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为主,佐以解表、清热、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关联规则结果支持度最高的为白术和黄芪、三七和黄芪、水蛭和黄芪、芦根和黄芪、白茅根和黄芪;聚类分析归为7类。结论:刘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扶正与祛邪兼顾,注重肝、肺、脾、肾功能的协调,形成正虚为本,湿、瘀、毒互结为标,治疗调治气、血、水三方面的独特辨治思想,并针对脾肾阳虚,气血阴阳失调,湿毒瘀内蕴的病机关键自拟通络保肾复方基础方,灵活合方,体现其独特用药经...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钢 《中国骨伤》2002,15(4):255-256
中医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可分为辨证分型论治、一方为主、随证加减和固定方治疗三种. 1 辨证论治 1.1 分型论治吴林生等[1]将本病分为七型:①行痹:药用黄芪、防风、白术、五加皮、赤芍、秦艽、当归、羌活、牛膝;②着痹:苍术、黄柏、泽泻、薏苡仁、白术、茯苓、牛膝、萆、夏枯草、五加皮、木瓜;③痛痹:威灵仙、五灵脂、川乌、苍术、牛膝、白术、桂枝、甘草;④热痹:石膏、知母、甘草、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⑤瘀痹:丹参、当归、乳香、没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秦艽、羌活、元胡、五灵脂、地龙;⑥郁痹:白芥子、桂枝、木香、没药、葶苈子、泽泻、泽兰、防己;⑦虚痹:分为两型.气血不足:白芍、甘草、山萸肉、菟丝子、木瓜、五加皮、赤芍、牛膝;肝肾两亏用健步虎潜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圣济总录·面体门》美容方剂中挖掘用药规律,为中药美容现代临床应用、理论研究、护肤产品开发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收集《圣济总录·面体门》美容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Excel(Microsoft Office 2016)建立基础数据库,对医方用药频次、关联规则、聚类情况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医方61首,涉及中药157味,常用药物29味,性以温、寒、平为主,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肺、胃、肝为主。常用药物组合31组,核心药物组合3组。结论:《圣济总录·面体门》美容临证用药多用以解表散邪,兼以补虚温里、行气活血、化痰去湿、清热解毒,并以“审因论治,整体用药”为组方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式研究分析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康复的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科学文献等数据库近20年关于OVCF术后应用中药的文献,经筛选提取后建数据库。运用数据可视化、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纳入中药的使用频次和药物组合规律。结果经严格筛选得到相关文献95篇,纳入76个不同处方,含127种中药。其中频次最高的中药为当归、熟地黄、杜仲、骨碎补、黄芪、续断、淫羊藿、茯苓、山药、牛膝、白芍、山茱萸、川芎,"四气"分类中最多为温性药。"五味"中频次最高为: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归经分类以归肝经、肾经、脾经最多。功效分类以补阳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滋阴药、补血药为主。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关联规则分析2种药的关联有6条,3种中药的关联有4条。高频药物关联网络分析得到3个强关联。结论中药促进OVCF术后康复多使用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多归于肝、脾、肾三经,药性味多甘、苦、辛味与温性;药物之间配伍的原则总体以"补虚化瘀"为核心,兼以滋阴、壮阳、补气活血、祛瘀止痛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糖尿病肾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糖尿病肾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糖尿病肾病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291首治疗糖尿病肾病方剂的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4个,新处方3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个有价值的方剂用药规律分析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镇痛外用中药运用规律,为临床应用中药方剂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收集整理出外用中药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相关中医文献,建立肛肠病术后镇痛外用中药方剂数据库,并应用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录方剂1 124首,涉及中药277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有黄柏、苦参、芒硝;所用药物的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主要归肝、大肠、胃经;利用Apriori算法识别出39个核心药对和5个关联规则。应用聚类分析演化出3~5味药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4首。结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疼痛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气养血法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临证时随病因病机不同灵活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