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YUN  PARK  钱玉芬 《口腔医学研究》2015,31(12):1240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ICP咬合接触特征的差异以及正畸治疗对咬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个别正常牙合者(A组)、20名错牙合畸形者(B组)、30名正畸治疗结束者(C组),通过Tee-test咬合分析系统对全牙列总接触面积(Total contact area,TCA)、全牙列咬合总力值(Total occlusion Force, TOF)、单位面积力值、咬合力中心点位置(Centre of Force, COF)、牙合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 AOF)、全牙列牙合力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TCA、TOF显著大于B、C组(P<0.05);C组的单位面积力值略小于A组,COF、AOF略大于A组,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最大咬合力分布在第二磨牙区,C组的最大咬合力分布在第一磨牙区(P<0.05);不同性别间3组咬合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正畸治疗,咬合接触明显改善,咬合均衡性好,但未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的理想状态,提示正畸治疗后期的精细调整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单个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例,研究种植及可摘局部义齿(RPD)种不同修复方法所恢复的牙列咬合接触特征。方法 选择15名单个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5名正常牙列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每位患者同时进行种植及RPD修复,应用TeeTester咬合分析仪,测试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未修复、RPD修复及种植义齿修复后3种状态下分别做正中咬合及咀嚼运动,分析其咬合接触特征(总咬合力、总接触面积、不平衡指数、单次咀嚼循环时间,OT/DT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做正中咬合时,在总咬合力、总接触面积、不平衡指数方面,患者未修复时分别为(48.76±12.82)kg,(317.59±58.47)mm2,(24.78±7.40),行RPD修复时分别为(54.36±10.59)kg,(355.81±77.43)mm2,(18.29±8.42),行种植修复时分别为(61.94±12.36)kg,(398.17±83.86)mm2,(17.80±6.69);患者咀嚼运动时在总咬合力、总接触面积、不平衡指数、单次咀嚼循环时间及T0/Td方面,患者行种植修复时分别为(52.14±16.53)kg,(348.08±81.76)mm2,(15.69±9.16),(0.4072±0.10)s,(1.718±0.26)。统计学分析表明,RPD、种植义齿修复和对照组的部分咬合接触特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未修复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单次咀嚼循环时间及T0/Td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恢复咬合力及咬合接触面积方面,种植义齿优于RPD,较接近天然牙列,并明显优于不修复。正中咬合时全牙列的总咬合力及总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咀嚼运动时,但不平衡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研究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及侧方咬合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收集数据,t检验分析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习惯、侧方咬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57名受试者中,有133名(52%)受试者有偏侧咀嚼习惯,其中77名(30%)为右侧咀嚼习惯,56名(22%)为左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与牙齿功能面磨耗相关(P<0.05),进一步分区研究显示主要是习惯侧的磨合面磨耗严重(P=0.038<0.05)。所有的受试者中,在左侧,23名(8.9%)受试者为尖牙保护牙合,213名(82.9%)受试者为组牙功能牙合,21名(8.2%)受试者无法测量;在右侧,22名(8.6%)受试者为尖牙保护牙合,217名(84.4%)受试者为组牙功能牙合,18名(7.0%)受试者无法测量。组牙功能牙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要比尖牙保护牙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严重(P<0.05)。结论:在偏侧咀嚼侧的牙齿功能面磨耗更严重;组牙功能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要比尖牙保护牙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严重。  相似文献   

4.
黄静莲  曹云娟 《口腔医学》2012,32(12):736-739
目的 观察分析牙列重度磨耗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咬合重建序列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牙列重度磨耗伴TMD患者11例,检查记录TMD及其相关症状,然后进行咬合重建序列治疗,治疗完成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将治疗后的TMD及其相关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11例患者均感满意且咀嚼有力,关节弹响、关节疼痛及咬合干扰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咬合重建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其TMD症状有明显改善,髁突位置在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三维咬合接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患者的咬合异常特征。方法 :2 3名无症状全牙列大学生志愿者和 10 1名全牙列TMD患者 ,取研究模 ,从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三维方向观察、记录并以指数评价咬合特征 ;TMD患者摄许勒片及侧位体层片 ,弹响关节摄造影片 ,分析咬合指数与颞下颌关节 (TMJ)影像变化的关系。结果 :66.3 %的TMD患者有垂直向咬合异常 ,其垂直向咬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垂直向咬合异常与TMJ影像结果间未见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垂直向咬合异常与TMD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咬合因素对女性开!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开!患者102名,根据TMD的有无分为两组,伴有TMD的试验组有59名患者;不伴有TMD的对照组有43名患者。采用咬合力测试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每一咬合接触点上的平均咬合压强和咬合重心的测试,并通过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咬合力和咬合接触面积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每一咬合接触点上的平均咬合压强和咬合重心的偏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咬合力不足与开!女性TM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评价咬合接触面积及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分析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模型颊侧部分获取数字化咬合记录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TRIOS、CS3600、CEREC Omnicam)分别扫描10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后,通过扫描颊侧部分获得具有牙尖交错位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以口外扫描仓获得的数字化模型为对照组,应用逆向工程软件的偏差分析功能显示下颌牙列模型上的咬合接触图像,测量上下颌间的咬合接触面积、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并运用SAS统计学软件比较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的咬合关系精确度。结果 全牙列咬合接触面积:TRIOS组为(15.160 ± 8.145)mm2,CEREC组为(13.153 ± 5.080)mm2,CS3600组为(27.509 ± 20.847)mm2,对照组为(23.194 ± 18.194)mm2;3个口内扫描仪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S3600组分别与TRIOS组和CERE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TRIOS组与CERE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咬合接触面积分布统计图显示,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所得的面积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咬合接触面积磨牙区>前磨牙区>前牙区。咬合接触点分布统计图显示,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全牙列咬合接触点分布呈左右对称,接触点数少于对照组;位于中央窝和边缘嵴处的接触点在口内扫描仪与对照组之间出现的重复率较高。结论    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通过颊侧扫描记录上下颌位置关系,得到数字化咬合记录。在全牙列咬合接触面积方面,3个口内扫描仪均与口外扫描仓无明显差异;咬合接触面积的主要差异在于磨牙区,TRIOS和CEREC Omnicam 相比CS3600的磨牙区咬合接触面积更接近口外扫描仓。咬合接触点位于中央窝和边缘嵴处记录的准确性要高于颊舌尖斜面。  相似文献   

8.
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平衡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牙合)力咬合进行定量研究,初步探讨ICP咬合平衡的生理范围。方法 应用T-Scan Ⅱ系统记录123名正常骀者ICP最大(牙合)力的咬合情况,测量并计算力的中心点(COF)、(牙合)力百分比值、胎接触点数目。结果 正常胎者ICP最大(牙合)力时力的中心点相对位置、(牙合)力百分比差值以及不对称系数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6.60~6.68mm,-15.50%~12.10%,0.65~1.39;98.4%的正常(牙合)者ICP最大(牙合)力咬合时力的中心点分布于后牙区。结论 正常(牙合)者最大(牙合)力时ICP咬合是稳定、平衡的咬合。  相似文献   

9.
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对 3 2例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其中部分出现TMD的患者采用了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一次性修复。结果 :3 2例病例随访时间 2 .5个月~ 5年 ,患者咀嚼功能明显改善 ,纠正偏侧咀嚼 ,关节的症状均得到缓解 ;无TMD者咬合关系未做变动或垂直距离 (OVD)适当升高病例戴用义齿后未出现TMD症状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方法简单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电子咬合记录仪(TScan)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咬合接触的变化,从而评价正畸治疗前后各咬合指标的改善程度及T-scan电子咬合记录仪用于咬合研究的意义。方法经关节门诊确诊为TMD病例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13~37岁,针对不同患者TMD情况,为每例病人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法及目标。治疗前后采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T-scan咬合记录仪,分别记录[牙合]力中心在前后向与左右向的位移,[牙合]力不对称指数,[牙合]接触点,[牙合]接触面积及咬合时间。记录结果从T-scansoftware4.02存贮并输出。结果TMD患者在正畸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临床检查无疼痛、开口受限;5例弹响消失,7例有单侧轻度开口初、中期弹响,1例有双侧开口初弹响。主观上8例明显自觉咬合舒适程度明显改善。T-scan检查可见咬[牙合]力中心位移在前后向及左右向位移均减小(P〈0.05),袷[牙合]布分更接近中心(Pdo.05),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骀力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P〈0.05);但咬合接触点及接触面积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咬合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小,但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MD患者的[牙合]治疗应针对患者个性处理,[牙合]力分布及咬合中心点可以作为TMD正畸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发生的牙合因素。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8例VRF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者分别进行正中及侧方咬合记录,定量数据牙合力百分比值(tooth occlusal force percent-ages,T-FP)、双侧牙合力百分比值(two sides force percentages,TS-FP)、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AOF)、闭合时间(occlusion time,OT)、侧方牙合分离时间(disclusion time,DT)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分析,定性数据早接触、牙合力中心点 (center of force,COF) 位置及偏移方向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RF组T-FP、AOF、OT、DT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F位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FP、早接触发生率、COF偏移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F患者全口牙合力分布不均衡,双侧 牙合力分布不对称,牙合接触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中后的咬合功能变化,分析评价固定矫治技术对牙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6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运用T-scan Ⅱ型咬合测量分析系统,记录其在矫治前、中、后牙尖交错位的(牙合)力(TOF)、(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接触点数(NOC)、(牙合)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MMCOF)及(牙合)干扰指数(OII)七项指标.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矫治中TOF及NOC下降,而矫治后升高(P<0.05),矫治后AOF、AOA、COF、MMCOF及OII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咬合功能增强,明显消除了(牙合)不对称等不利因素,咬合功能更加平衡协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安氏Ⅱ1错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状况的变化,借以评价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安氏Ⅱ1错咬合稳定重建的可靠程度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2年来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患者30例,用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矫治前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闭合时间(TO),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1错患者矫治后TOF高于矫治前(P<0.01);矫治后COF距上颌中线的距离与矫治前相比减小(P<0.01);矫治后AOF、MMCOF、TO均低于矫治前(P<0.01)。结论正畸治疗能够改善安氏Ⅱ1错患者的力水平及平衡性;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的显示咬合接触状态,其测量结果可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正颌手术前后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牙合力的变化。方法:收集15例骨性III类错牙合需正颌手术病例,利用T-ScanII牙合诊断分析系统在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的牙合力进行测定,分析患者的总牙合力(TOF)、MIP/MAX指数、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及咀嚼时最大位移距离(MCOF),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3个月时TOF有所上升,6个月时与术前水平相比已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患者牙合力水平已有提高。MIP/MAX指数略有下降,但6个月时增大并超过术前水平。AOF术后呈下降趋势,在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术前显著减小(P<0.01,P<0.001)。术后COF逐渐接近正常,MCOF减小,术后6个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患者牙合力水平已有提高。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改善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的牙合力水平及力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咬合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的咬合稳定状况。方法应用T-ScanII咬合分析仪对34例TMD患者进行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检查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TMD患者的力不对称指数、力中心点最大位移、干扰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总力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TMD患者咬合的稳定性及平衡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咬合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利用T-Scan Ⅱ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咬合力变化.方法收集2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利用T-Scan Ⅱ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咬合力进行测定,分别对患者的(牙合)力不对称指数、总(牙合)力、(牙合)力中心点位置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测得的(牙合)力不对称指数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总(牙合)力值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个月的变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牙合)力中心点位置在术后趋于正常.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立即重建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正常咬合,为咬合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但(牙合)力的恢复比较缓慢.双侧(牙合)力的分布、(牙合)力中心点位置以及(牙合)力的大小,是评价下颌骨骨折治疗后咬合功能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口无牙颌患者应用固定种植修复后的咬合特点。方法 选取30例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作为试验组,30例天然牙列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使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分析二者在牙尖交错位、前伸颌位、侧方颌位等不同位的咬合时间及咬合力分布等特点。结果 牙尖交错位时,试验组的咬合接触时间、最大咬合力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咬合力时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则相反;前伸颌位时,试验组的咬合分离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侧方颌位时,试验组的咬合接触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二者的平均咬合压力、前牙区总受力百分比、侧方颌的颌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患者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咬合力会降低,但与天然牙列相似的是,前伸颌位时咬合力量均集中在前牙区,侧方颌位时均以组牙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隐裂(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患者动态咬合特征,分析其异常(牙合)因素,探索T-Scan Ⅱ咬合力分析系统作为牙隐裂调(牙合)干预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15名早期牙隐裂患者调胎干预前后牙尖交错位(ICP)及左右侧方咬合的过程.定量测定(牙合)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持续紧咬、咬合力水平和视觉反馈三因素对正中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活动水平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仪和Bio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以轻度、中等、最大咬合力做正中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的肌电活动,并以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咬合力水平、力值视觉反馈和维持因素对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双侧TA和MM的肌电活动水平均随咬合力增高以及力量维持而增强(P<0.001),而且咬合力水平与维持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力值视觉反馈下仅一侧肌电(右侧TA和左侧MM)维持在目标水平(P>0.05)。结论:维持一定的咬合力水平将增加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维持努力与咬合力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咬合力水平视觉反馈对降低肌电活动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