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军  万哲 《口腔医学》2023,43(3):222-227
目的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并探讨不同牙槽窝形态下,上颌中切行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植入位点及轴向对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参照1名健康成年人的口腔CBCT影像资料;建立偏唇型、中间型、偏腭型三种牙槽窝形态的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植入位点(根尖位点、偏腭/唇侧位点)及轴向(牙长轴、牙槽骨长轴);对已建立的模型以100 N的力进行应力加载;应用ANSYS软件分析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的应力值。结果 成功建立12个不同牙槽窝形态的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三维有限元模型;牙槽窝偏唇型及偏腭型的上颌中切牙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沿牙槽骨长轴偏腭/唇位点进行植入,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所受应力最小;中央型上颌中切牙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沿牙长轴偏腭位点进行植入,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所受应力最小。结论 不同牙槽窝形态、植入位点及轴向,都会对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生物力学特点产生影响。医生应针对不同牙槽窝形态制定不同植入轴向及植入位点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既往上前牙区埋伏牙开放式牵引方法的基础上,报告一种基于牙囊的软组织处理技术,并监测治疗后埋伏牙牙根长度变化和牙槽骨丢失量,探讨牙囊在埋伏上颌中切牙唇侧微创开放式牵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择单侧唇侧埋伏上颌中切牙并采用开放式牵引技术治疗的患者,将埋伏中切牙纳入试验组,将对侧未受影响的中切牙纳入对照组。在外科手术暴露埋伏上颌中切牙时,利用埋伏牙周围的牙囊组织进行术区软组织管理,最大程度地保存埋伏牙周围软硬组织量。在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至平面后,记录其牙长、根长、骨丢失量、骨厚度等测量值。结果 成功牵引了17例单侧唇侧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牙长、根长、唇侧骨丢失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腭釉牙骨质界处宽度、腭侧骨丢失量、唇侧骨厚度、腭侧骨厚度、根尖牙槽骨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手术暴露唇侧埋伏上颌中切牙时,本方法利用埋伏牙周围的牙囊组织进行术区软组织管理,最大程度地保存埋伏牙周围软硬组织量,尽可能在牵引萌出后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和健康的牙周组织。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3,(4):245-247
目的探讨上颌中切牙缺失且无明显垂直骨高度缺失患者的美学种植手术的方案设计与术后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25例上颌中切牙缺失的患者,植入ITI种植体34颗,骨量不足者,在缺损区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覆盖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植入后3~6个月完成上部结构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25例患者共34颗种植体稳固无松动,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短期种植成功率100%。随访期间,1例患者唇侧牙龈退缩。临床效果满意率达96%。结论上颌中切牙缺失且牙槽嵴厚度不足时,可根据牙槽嵴宽度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术式,同时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来恢复牙槽嵴的丰满度,保证种植成功率,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因素对上颌中切牙位点模拟即刻种植中发生鼻腭管穿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影像科拍摄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锥形束CT(CBCT)影像,在双侧上颌中切牙位点模拟植入直径4.3 mm、长16 mm的锥形种植体,观察鼻腭管穿孔发生的频次、部位及程度,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位点及鼻腭管形态对鼻腭管穿孔发生率的影响;减小种植体直径和(或)长度再进行模拟植入,观察不同型号种植体对鼻腭管穿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00例患者的鼻腭管形态以管型最多、梭型最少。模拟植入直径4.3 mm、长16 mm种植体时,鼻腭管穿孔发生率为8.0%;其中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中年组发生率略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右上颌中切牙位点发生率略高于左上颌中切牙位点,但不同性别、年龄、位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鼻腭管穿孔发生率以梭型鼻腭管最高(37.5%)、锥型鼻腭管最低(1.7%),在不同鼻腭管形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更改种植体型号,模拟植入直径3.5 mm、长13 mm的锥形种植体时鼻腭管穿孔率下降至2.0%。结论    在上颌中切牙位点模拟即刻种植中,性别、年龄及位点对鼻腭管穿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鼻腭管形态对鼻腭管穿孔发生率有显著影响。锥形种植体直径和(或)长度的减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鼻腭管穿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减数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中切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1例行减数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全牙列锥形束CT(CBCT)检查,观察治疗前、后上、下中切牙牙根吸收、牙槽骨厚度变化与牙槽骨高度缺损,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部分牙位出现牙长度减小及牙根长度减小,上颌切牙牙根长度变化量大于下颌切牙。中切牙舌腭侧颈部牙槽骨宽度表现为一定程度降低,其中上中切牙腭侧根颈部及下颌中切牙舌侧根中部牙槽骨宽度变化较为明显。下颌中切牙唇侧中部牙槽骨宽度增加,但舌腭侧牙槽骨在正畸治疗后骨开窗、骨开裂位点增多,且较上颌更明显。结论: 减数正畸治疗伴随中切牙牙根一定程度上的吸收和舌腭侧牙槽骨吸收,唇侧牙槽骨骨量增加。下颌舌侧牙槽骨吸收导致骨开窗、骨开裂位点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测量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角度关系,探讨其对即刻种植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76例天然上颌中切牙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其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4mm、8mm、根尖处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比较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夹角的关系。结果:除牙槽嵴顶外,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侧骨壁比腭侧骨壁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唇侧骨壁厚度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天然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然上颌中切牙唇侧骨壁较薄;性别对其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影响不大;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未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锥形术射线计算机控制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研究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的骨质形态,了解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相关参数。为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取11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就诊的中国人患者的CBCT资料,测量上颌前牙区各受测牙在釉牙骨质界处的唇侧骨壁的厚度,牙冠与牙根长轴的角度以及若采取理想种植方案,种植体根方的骨质情况。结果: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在釉牙骨质界处的唇侧骨壁厚度不足1.0 mm的比率均超过50%,牙冠与牙根长轴均有一定的角度,若采用理想修复效果指导种植,种植体根方骨质不足。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前牙区多为凸面型,较难获得与修复牙冠方向及位点均合适的种植骨支持。在上颌前牙区种植患者中建议使用CBCT等技术手段进行的术前评估,对于不能获得与修复牙冠方向及位点均合适的骨支持的病例可以通过角度基台修复或引导骨组织再生等技术获得理想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度行上颌中切牙区单颗牙种植的患者57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即刻组(28例)和延期组(29例),2组均同期行唇侧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所有患者于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个月(T2)进行锥形束CT(CBCT)检查,并通过影像分析软件测量种植体肩台下2 mm和10 mm处的唇侧水平骨量。结果:在观察期内,2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在T1~T2时间段内,即刻组患者2个位点处的唇侧骨板吸收量小于延期组(P<0.05),即刻组2个位点处唇侧剩余骨厚度>2 mm的患者多于延期组,且即刻组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与更高的满意度评分。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更有利于减缓牙槽骨吸收,能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牙槽骨量的测量及形态分类,探索可能引起即刻种植美学风险的危险因素,归纳美学区牙槽骨的分类并提出临床意见,为美学区即刻种植的术前评估与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螺旋CT测量100例口腔门诊患者上颌骨美学区各牙位牙槽骨骨量及形态参数值,包括牙槽骨唇(颊)腭向厚度、牙根长轴与牙槽骨角度关系,以及根尖距唇侧骨壁凹陷区的最近距离。根据年龄、性别、受测牙是否患有牙周炎,以及有无根管治疗(RCT)史对570颗前牙进行分组。根据数据测量结果和组间对比,量化分析上颌美学区牙槽骨骨量及形态。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上前牙中尖牙的牙槽骨厚度(CD)最大,老年组平均CD值小于中、青年组,女性小于男性,牙周炎患牙小于健康组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中切牙根尖处唇侧骨量(BE)最大,牙周炎患牙、RCT治疗史患牙BE值均小于健康对照牙,女性平均BE值小于男性,老年组平均BE值小于中、青年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上前牙牙根与牙槽骨长轴角度(β),中切牙角度更小,侧切牙和尖牙更偏向唇侧(P<0.05)。在570例前牙中,Ⅰ类关系(β>10°)占85%,Ⅱ类关系(0°<β<10°)占10%,Ⅲ类关系(β<0°牙根偏向牙槽骨腭侧)占0%,Ⅳ类关系占5%。结论: 即刻种植前对上颌前牙美学区骨量及形态进行CT测量,可有效评估种植位点的条件,减少术后发生美学风险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上颌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锥形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3、6、9、12 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间区近远中向、唇腭向的距离以及唇侧骨皮质厚度。结果:在距上颌牙槽嵴顶3、6、9 mm水平中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最宽,唇侧骨皮质均最薄;在距牙槽嵴顶9mm水平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最窄;在4个测量水平侧切牙与尖牙根间唇侧骨皮质均最厚;唇腭向在距牙槽嵴顶9 mm及以上水平,中切牙根间骨厚度最薄,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骨厚度最厚。25例中仅3例前牙区各牙根长度超过12 mm,在距牙槽嵴顶12 mm水平测出的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较宽。结论:通过对扫描后颌骨影像的分析,明确了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为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Li ZR  Liu ZH  Xu S  Xiao HJ  Zhou WJ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190-193
目的:评价上颌侧切牙种植过程中应用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后修复的临床效果及美学满意度。方法:选择90例仅上颌侧切牙缺失的患者,植入种植体101颗(分别为3I、奥齿泰、ITI、Ankylos及BLB种植系统),并于术后3~6个月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对其进行定期临床检查、放射学检查及美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修复后经12个月观察,90例病例全部成功,种植体无脱落,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取得良好的骨结合,美学效果良好,修复后3、6、12个月满意度分别为90.7%、92.8%和95.5%。结论:在侧切牙位点行牙种植并应用GBR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好的美学满意度。合理应用GBR技术,是解决侧切牙种植位点骨量不足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治疗设计、手术导板确定植入位点、适当的三维植入方向,结合引导骨再生、结缔组织移植和个性化牙龈诱导成形技术,完成了上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在修复后3年维持健康稳定的效果。本病例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port the clinical case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a Class II malocclusion with anterior open bite, associated with absence of a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avulsed due to trauma. Treatment proceeded with the use of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 as an anchorage device for intrusion of the maxillary molars and for mesial movement of the lateral incisor to replace the central incisor. Treatment resulted in good occlusion, with anterior and lateral guides, enhancement of the facial profile, and good dental esthetic appearance without the need for prosthetic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outcome was satisfactory but needs long‐term or permanent retention.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上颌中切牙单个种植修复体龈乳头高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上颌中切牙单个种植修复体龈乳头高度的因素,探讨促进种植修复美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6例上颌中切牙单个种植修复患者(30个龈乳头),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口内照片、X线片和研究模型,得到龈乳头高度及相关因素数据,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切牙种植修复体龈乳头高度为(4.01±1.85)mm,影响龈乳头高度的相关因素按作用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种植修复体外冠接触点高度、邻近天然牙邻面牙槽嵴顶高度、邻近天然牙邻面牙槽嵴顶到外冠接触点的垂直距离、种植修复体外冠邻面凸度、种植体基台与邻牙牙根距离、冠根长度比例、种植修复体邻面牙槽嵴顶高度、种植修复体外冠唇面凸度、探诊深度。结论中切牙种植修复体龈乳头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 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内收,平均内收7.57 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SN)相交的下内角平均减少13.40°,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NA)平面之间的上交角平均减少12.82°,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平均增大20.5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7.94 mm,上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线距平均减少5.52 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别为0.01、0.09 mm,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良好。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固、舒适、高效的支抗,可即刻受力,能使支抗磨牙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前牙,有效矫治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内收,平均内收7.57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SN)相交的下内角平均减少13.40°,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NA)平面之间的上交角平均减少12.82°,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平均增大20.5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7.94mm,上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线距平均减少5.52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别为0.01、0.09mm,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衿覆盖正常,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良好。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固、舒适、高效的支抗,可即刻受力,能使支抗磨牙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前牙,有效矫治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7.
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时牙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对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时牙种植常感到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24例这类患者种植36颗BLB种植体进行总结,将种植区骨缺损分为四类,即唇侧齿槽嵴沟状凹陷性骨缺损;种植区骨量宽度不足;上颌前分牙槽后缩以及唇侧齿槽骨进基底部凹陷。采用邻位骨瓣转移术、牙槽膨胀技术、联合正颌外科种植技术等进行牙种植,临床跟踪6至24月均未发现牙龈萎缩及种植体松动,功能行使正常,X线片示: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良好。作者认为,该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改善了种植区条件,拓宽适应证,有利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Prosthetic replacement of the missing single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with an implant-supported crown represents a profound aesthetic challenge for the restorative dentist, laboratory technician, and surgeon. In addition to the visual fidelity of color, translucency, contour, and surface texture, the proper soft tissue outline is sacrosanct to the illusion of a natural tooth.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uniformly round shoulder of the implant and the tooth's curvilinear cementoenamel junction is particularly problematic. This clinical report demonstrates a simplified method that precisely controls the facial gingival and proximal soft tissue contours for implant-supported, metal-ceramic crowns in the aesthetic zone, using the cervical anatomy of the maxillary incisor tooth as a guide. A new role for the provisional crown that is intended to maximize the volume of keratinized tissue is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